学术投稿

甘麦地黄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7例

徐慧;王垒;闫政毅;高积粮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中药治疗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多发生于45~ 55岁,一般持续2~3年,有的到绝经5 ~10年后才能减轻或消失.2009 - 12-2011 -04,我们采用甘麦地黄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7例,结果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予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并记录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IBS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敏;周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急性湿疹68例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儿和家长的身心健康.2006-01-2010-08,我们采用马齿苋合剂湿敷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婴儿急性湿疹68例,并与单纯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秦录;佟彦丽;任翠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甘麦地黄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7例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多发生于45~ 55岁,一般持续2~3年,有的到绝经5 ~10年后才能减轻或消失.2009 - 12-2011 -04,我们采用甘麦地黄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7例,结果如下.

    作者:徐慧;王垒;闫政毅;高积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香丹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内科常见病之一,以眩晕为主要特征,主要病因是颈椎退行性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物质及其并发症的损害,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约占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2008 - 10-2011 - 04.笔者应用香丹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并与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②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③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④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颈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颈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特征,且多数患者伴有颈部疼痛的疾病.目前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沈国权等[2 ]在传统中医脊柱正骨手法的基础上,创立颈椎微调手法系列,在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传统脊柱手法相比较,颈椎微调手法具有轻巧无痛、易于控制、安全性高、疗效好及疗程短等特点.本研究旨在对颈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症状积分(symptom evaluation scale,SES)进行客观评定,结果如下.

    作者:何水勇;沈国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小儿遗尿42例疗效观察

    小儿遗尿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为2.31%-25.00%[1-2].患儿夜间睡眠较深,不易唤醒,神志朦胧,每夜或隔日尿床,每夜遗尿1~3次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从病程而言,一般小儿遗尿病程较长,有的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也会遗尿.患儿长期遗尿会严重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导致自卑及内向性格[3].2008-01-2010-11,我们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小儿遗尿42例,并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4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张国锋;王彩霞;周云亮;王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6例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以不完全性气流受阻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高,因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患者缓解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治疗以控制患者急性发作期症状为主.2010 - 10-2011 - 02,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4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文静;王小红;韩文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牵正复颜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102例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Bell(贝尔)麻痹或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更为多见.2008-2011年,笔者采用牵正复颜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102例,结果如下.

    作者:姜利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建瓴汤治疗偏头痛42例

    偏头痛是一种伴有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反复发作的头痛综合征[1].其共同特点为位于一侧或两侧头部的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少数典型患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偏头痛的发病率为15%,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2],发病年龄集中在25~55岁[3].2007 -01-2010 -06,笔者采用建瓴汤治疗偏头痛4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继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43例临床观察

    2010 -03-2010 -11,我们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43例,并与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4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87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36.2±7.8)岁.对照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1±7.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龚志刚;刘景卫;郝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开塞露灌肠加穴位按摩促进老年患者疝修补术后肠功能恢复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疝修补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抗菌药物等副作用及手术刺激引起副交感神经抑制,致使胃肠道蠕动减慢[1],加之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弱,术后限制活动,极易导致腹胀、便秘.2007 - 01-2008 - 06,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开塞露灌肠加穴位按摩对60例疝修补术后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并与常规护理60例对照,观察疝修补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如下.

    作者:汤淑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平衡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牙痛实证60例

    牙痛不外乎实证、虚证2种分型,大凡初得骤痛者为实火,日久隐痛者为虚火;上下牙龈红肿者为实火,牙龈不红不肿者为虚火;痛无休止,难忍难当者为实火,时痛时止,痛而不甚,昼轻夜重者为虚火.纵观牙痛,不离乎火,重点是辨准虚实.2010 -08-2011 -02,我们用平衡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牙痛实证30例,并与针刺合谷、下关穴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潘洪飞;任大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平衡针结合传统毫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平衡针结合传统毫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传统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平衡针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CASC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平衡针结合传统毫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孙玉萍;李良平;陈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星蒌承气方联合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呃逆51例疗效观察

    2008-02-2011-03,我们采用星蒌承气方口服联合盐酸氯丙嗪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难治性呃逆51例,并与单纯盐酸氯丙嗪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全部101例均为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41~62岁;病程26~37 h;发作次数l~9次.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2~60岁;病程24~34 h;发作次数1~7次.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叶景郁;崔志民;薛洪霞;韩宏伟;张海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益气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4例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复杂,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1],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2006 - 03-2009 - 10,笔者应用益气解毒法治疗乙肝44例,并与澳泰乐颗粒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左瑞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及温阳保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及温阳保心汤.2组均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2组心衰疗效及心功能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比值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衰疗效、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8.89%,对照组分别为66.67%、69.4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LVEF及E/A比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LVEF高于本组治疗前(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及温阳保心汤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海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枫蓼肠胃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滞证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而食滞证又是本病较为常见的证型之一.2010 - 08-2011 - 01,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等4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共同应用枫蓼肠胃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滞证108例,结果如下.

    作者:苗建红;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通心络胶囊、红花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为肺脏或肺循环疾病导致的右心室负荷增加,终产生右心室扩大(右心室肥厚或扩张)的一组疾患.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时,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逐渐加重,肺动脉压明显增高,右心室负荷加重,加上心肌缺氧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导致心力衰竭,是肺心病重要致死原因.近年来,有报道肺心病患者不仅表现为右心功能不全,其左心功能亦有明显减退,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2].2010 - 02-2011 - 02,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红花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国;杨荣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盐酸吡格列酮片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2008 - 02-2010 - 02,我们采用盐酸吡格列酮片口服治疗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84例,观察治疗前后对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 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张秀香;佟晓敬;任平香;金建华;王海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克银Ⅰ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克银Ⅰ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 -2)、白细胞介素-2受体(IL -2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克银Ⅰ号方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阿维A胶囊治疗.2组均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IL -2水平均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IL - 2R及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2组治疗后IL -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1),IL-2R及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2组治疗后IL -2、IL - 2R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银Ⅰ号方可以通过改善银屑病患者血清IL -2、IL - 2R及TNF -α发挥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马学伟;陈虎;张培红;云雅卿;王家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