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免及注意事项

王力明;王书民;梁彩霞

关键词:抗肿瘤药, 副作用
摘要:近年来,通过对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得出:现有的化疗药物大多选择性不强,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尤其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头发毛囊)也有抑制杀伤作用.因此,化疗药物在一般治疗剂量时就可使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配合八髎穴拔罐治疗小儿遗尿56例疗效观察

    小儿遗尿是临床常见病,指5岁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入睡后遗尿[1].我们采用推拿配合八髎穴拔罐的方法治疗小儿遗尿56例,结果如下.

    作者:李梅;袁军;魏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许彭龄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

    许彭龄教授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临床辨证精确,善组方配伍,法于古而不泥于古,治疗慢性胃炎从理论到临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辨证思维方法和完整的治疗体系.许彭龄教授临证应用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120例,结果如下.

    作者:张其慧;王丽平;周炜;李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3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慢性结肠、直肠黏膜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其原因可能与免疫、感染、遗传及精神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病率上升且病情易反复.2007-07-2009-01,我们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3例,结果如下.

    作者:路娣;顾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脑病66例

    老年脑病包括老年痴呆症、眩晕、中风、郁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2005-10-2009-01,我们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脑病66例,结果如下.

    作者:张会;王会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三七心血通胶囊对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2000-05-2008-12,笔者采用三七心血通胶囊治疗糖尿病38例,并与常规治疗36例对照,观察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刘静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七味利湿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集中在每年秋冬寒冷季节发病,易引起婴幼儿吸收功能障碍,从而造成营养不良、生产发育障碍,甚至会导致死亡[1].2006-02-2006-03,我们采用七味利湿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并与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口服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牛大维;孙彦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观察

    不孕症一般占育龄夫妇的5%~15%,其中女方因素占不孕症的60%,而阻塞性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的1/3,而输卵管阻塞的原因多为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1].2001-01-2006-1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并与单纯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杨占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又称隐匿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BHR).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1].咳嗽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有一部分患者可发展成为典型哮喘,现就近年来中西医对CVA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彦;牛巧云;孙立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

    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 胃镜诊断标准①黏膜颜色改变正常为橘红色,萎缩时呈灰白、灰黄或灰色;同一部位的黏膜深浅不一致,红色强的地方也带灰白色,一般灰黄或灰白的地方可有略隆起的小红点或红斑存在;萎缩黏膜的范围或是弥漫或是局部的,甚至是小灶性的,黏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瘤康配合妇宝丹治疗子宫肌瘤36例疗效观察

    2005-09-2008-09,我们运用宫瘤康配合妇宝丹治疗子宫肌瘤36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医院妇产科门诊患者,年龄小25岁,大52岁;病程短3个月,长5年;无心、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合并症者.

    作者:牛艳丽;张丽君;庞志澜;李新梅;程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补肾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正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灵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217例临床观察

    2006-02-2008-06,我们采用自拟灵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症217例,并与乳核内消液口服治疗11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高志明;郭秉权;纪国;李荣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鼠造模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PWV增快,但与本组第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V可以早期反映大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孙立媛;孙立峰;孙立芳;韩素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于志强治疗脂肪肝的经验

    于志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0多年来,勤于临床,研究经典,善取各家之长,勇于创新,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作者:周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取效迅速.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促进SAP的恢复.

    作者:姚福军;杨丽霞;牛小莉;李双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穴位按摩和隔药灸法等中医疗法.2组均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年龄与总有效率的相关性.结果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P<0.01),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确切,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应及早治疗.

    作者:朱慧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推拿与腰椎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法疗效明确,但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费用较高,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而非手术综合疗法大限度地保留了各自治疗的特点,容易被患者所接受.2007-09-2008-12,我们采用推拿与腰椎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并与单纯推拿治疗4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庞素敏;郭大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2006-03-2007-12,我们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36例,并与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治疗34例液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杨运池;陈二恒;贾玲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54例

    扁平疣属中医学扁瘊范畴,是一种由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皮肤病,皮损常发于颜面部、手背等处,病程较长.2001-12-2008-07,我们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与阿昔洛韦片口服联合治疗扁平疣54例,结果如下.

    作者:刘郡;王瑞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治探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为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本病多发生于患糖尿病5年以上的患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发病率明显升高.其病变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单纯型DR眼底病变表现为微血管瘤、出血、渗出,进入增殖期则可见新生血管、纤维增殖膜,并发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有效的治疗成为延缓病变发展、降低致盲率的重要措施.兹对DR的中医证治探讨如下.

    作者:戎曙欣;陈小华;肖汇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