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勤
2007-01-2009-01,笔者应用地龙散加味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35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均为本院康复科门诊患者,男21例,女14例;18~30岁11例,31~50岁16例,51~65 岁8例;病程<3 d.1.2 诊断标准①有确切的外伤史;②有显著的腰痛和压痛;③患侧出现保护性肌痉挛;④腰部X线片排除骨折[1].
作者:杨明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清营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疗邪热内传营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的营分证.我们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张国骏教授门诊,以卫气营血辨证,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食管出血1例,结果如下.
作者:童向斌;种永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李佃贵(1950-),男,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珠津贴专家.现任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李佃贵教授在肝、胆、胃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李教授学习,感悟颇深.现将李教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冯金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陷胸三金汤对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胆结石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服用陷胸三金汤,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分别于术中及服药后30 d测定2组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结果 治疗组术中总胆汁酸、总胆固醇与术后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 d优于术中;2组术后30 d总胆汁酸、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总胆汁酸升高,总胆固醇含量降低.结论 陷胸三金汤可明显升高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降低胆汁中总胆固醇含量,对胆结石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陈永辉;刘志江;蔡宗利;耿读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玉米须是玉米的干燥花柱和柱头,其味淡性平,具有清血热、利尿、平肝和利胆等功效,广泛用于高血压病、肝炎、胆道结石、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2008-04-2009-04,我们应用玉米须煎剂治疗慢性右心功能不全54例,并与常规治疗5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卢军利;陈沛林;董艳;朱爱华;孙宝存;侯燕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膝骨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膝关节疼痛是其主要症状.膝骨关节炎在发达国家的成人发病率为5%~10%,且逐年上升;在我国中老年人约有30%~40%的发病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
作者:齐立卿;王金榜;杜双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经间期出血是指2次月经中间,氤氲乐育之时出现的有规律的阴道出血,且呈周期性发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排卵期出血.临床上本病多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由于本病发生的特殊时期,正处于氤氲之时,为促进受孕或控制生育的关键时刻,可致已婚妇女难以受孕.2005-01-2008-12,笔者应用自拟二至八正散治疗经间期出血56例,结果如下.
作者:林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如痛风石沉积、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及尿酸肾结石形成.据血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作者:杨志滨;刘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颈椎病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临床上将其分为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混合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引起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2006-2008年,笔者运用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并与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各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常秀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自然或人工)常出现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Albright首先提出骨质疏松发病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着密切关系,称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1].2006-2008年,为了进一步探索卵巢全切除术对不同年龄段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我们对109例女性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蔡佳宇;郭郡浩;蔡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李士懋教授为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在脉学、伤寒、温病及心脑血管病方面造诣颇深,其应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出神入化,疗效显著.现举凭脉辨证验案3则如下.
作者:王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1-01-2008-12,我们采用隔姜灸治疗劳损性肩胛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119例,并与传统针刺治疗1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骨科综合征>确诊[1].1.2 一般资料全部23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9例,男71例,女48例;年龄小17岁,大72岁,平均52.4岁;病程短2 d,长1年3个月.
作者:刘锦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7-03-2009-01,我们采用针刺攒竹配合调息治疗呃逆36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 <中医内科学>确诊[1].1.2 一般资料 36例为我院神经内科患者,门诊6例,住院30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17~72岁;病程2 d ~2个月.
作者:薛大力;张晓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3例随机单盲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在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予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自拟方口服.对照组21例予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rathel 指数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rathel 指数评分、ADL评分、上肢 Fugl-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上肢关节疼痛、肿胀、痉挛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提高其生存质量,比单纯的基础康复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段红莉;王雅娟;刘玉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5-10-2008-10,我们应用归骨活血胶囊治疗血瘀气滞型单纯闭合性四肢长骨骨折50例,并与骨折挫伤胶囊治疗4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杨丽影;刘艳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好发于6~24个月婴幼儿,>4岁儿童罕见,流行于秋冬季节.起病早期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及呕吐症状.腹泻特点:大便水样,量多而频,每日可达10次以上,大便淡黄呈蛋花样,或有腥臭,严重者可发生脱水和酸中毒,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中医学文献中虽无秋季腹泻及轮状病毒肠炎之名,但依其临床表现,属泄泻范畴.泄者大便溏清,泻者大便直下.轮状病毒肠炎的症状与濡泻、湿热泻、乳儿水泻相似.兹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辉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2004-03-2008-12,我们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38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均为本院老年病科2型糖尿病住院及门诊患者,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9.5岁;糖尿病病史3~5年9例,6~10年18例,>10年11例;空腹血糖7.2~15.4 mmol/L,餐后2 h血糖9.8~18.6 mmol/L;上腹不适38例,早饱感28例,食欲减退20例,嗳气31例,恶心18例,呕吐11例,腹胀32例.
作者:李禾花;赵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山参肾炎丸是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的一经验处方,已获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剂批件(冀药制字Z20050870),由黄芪、白术、丹参等16味药物组成,具有健脾补肾、活血利湿之功效.为了有效控制该药的内在质量,我们对其主要成分进行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宋志勇;轩凤国;张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bcl-2基因检测诊断肺癌血行转移的应用价值,观察黄芪党参汤对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外周血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应用放、化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党参汤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bcl-2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bcl-2阳性率分别为55.0%、45.0%,治疗组bcl-2阳性率分别为60.0%、22.5%.治疗后治疗组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Ⅳ期患者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较肺癌Ⅲ期明显增高(P<0.01).结论 肺癌患者随肿瘤分期进展外周血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增高, 黄芪党参汤可降低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外周血bcl-2表达阳性率.
作者:李辉;杜志刚;张学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丸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10)、脾虚模型组(n=12)、补中益气丸组(n=12),采用大黄水煎液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补中益气丸组同时灌服补中益气丸,连续20 d,观察各组动物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各组动物体质量及脏器指数.结果 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E2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T含量降低(P<0.05),E2/T比值升高(P<0.05);脾脏、胸腺组织质量及脏器指数均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与脾虚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丸组大鼠体内E2含量和E2/T比值降低(P<0.05),胸腺组织质量与脏器指数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胸腺、脾脏组织质量及脾脏指数均降低(P<0.05),血清T含量降低而E2/T比值升高(P<0.05).结论 补中益气丸能改善脾虚证大鼠的脾虚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李志强;陈津岩;赵慧;何赞厚;陈芝喜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