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君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55例HBV-GN 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24周为1个疗程.2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周及随访6个月后行症状积分评定各1次,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食欲及腹胀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乏力及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组证候及尿蛋白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实验室指标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GN在改善证候及尿蛋白方面优于单纯拉米夫定治疗.
作者:张伯鹏;赵艳;何淑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指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常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同时发生而致肩部广泛疼痛和广泛粘连、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为五十肩,也称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等, 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冬春两季多见,以寒湿地区多见.
作者:李连生;于海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临床特征 .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内分泌、代谢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2001-01-2005-12,我们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肝郁型偏头痛81例,并与氟桂嗪及扶他林治疗7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英;梁瑞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偏头痛是内科常见的一种病证,多由大脑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以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2006-06-200 7-06,我们运用头痛宁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78例,并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7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苏平;张建堂;高飞;喻旻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常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000-03-2003-09,笔者自拟头痛宁治疗偏头痛30例,并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海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阎艳丽是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 医教学、临床、科研3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阎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阎老师临 床擅用经方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作为综合医院的中医科,本科收治的多为老年患者.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而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当因某种疾病而来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心理上也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恢复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杨结;鲁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中风共济失调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过程中各脱落1例.治疗组20例以头项针为手段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20例用传统针刺治疗,每日1次.2组均连续针刺5日,休息2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治疗前(发病72 h内),发病第7日、第14日血清VEGF的含量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30%,总有效率75%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与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玉莲;王颖;王立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颅内感染是颅底骨折后的严重并发症,单纯抗生素治疗容易造成细菌耐药,使炎症不易得到控制.1998-2006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底骨折继发颅内感染2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文;米中波;陈瑞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2006-07-2007-08,我们采用三伏天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观察其对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Ig)E、皮质醇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三伏天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作者:蒋国庆;何玉琼;陈坤支;渠巍;卢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占急性胰腺炎病例的10%~15%[1],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2004-02-2006-02,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SAP 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冬;张耕;李小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大多数的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因其抗胆碱能副作用的影响,抑制唾液分泌而出现口干.2006-01-2006-08,笔者采用生脉散加味治疗精神药物所致口干4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卓毅(1951-),女,教授,主任医师,1976年毕业于成 都中医药大学.现任职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妇科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 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多年.擅长治疗妇科月经病、带下病、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先兆 流产、习惯性流产、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尤擅长于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阴道炎(霉 菌性、滴虫性、细菌性、老年性)、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等妇科病症的治疗.并 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壁囊肿等妇科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对不孕症有独特见解及研 究.现将卓毅教授治疗肝郁型月经过少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百苗;柯婵;张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为黄斑组织结构的衰老改变,是老年人视力下降与致盲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AMD正成为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2005-11-2007-03,笔者自拟黄斑宁汤治疗AMD 38例(52眼),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红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任琢珊教授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原保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全国第2、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 40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独具专长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任老师治疗脑出血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魏凤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属奈瑟菌属.淋菌性前列腺炎是淋病性尿道炎的常见并发症.2001-03-2006-05,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淋菌性前列腺炎6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国恩;王仲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表现.我国IGT患病率为1.58%~4.67%,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急剧上升,并有低年龄化趋势[1].2002-01-2004-08,笔者采用参芪地黄汤治疗IGT 40例,并与二甲双胍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高,全社会老龄化比例上升,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其典型症状是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的障碍,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2005-02-2007-02,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性痴呆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芹;张建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邹菊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老中医.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名誉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顾问、上海市紧缺临床专科人才导师、全国第3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邹老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40余载,经验丰富,风格独特.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辨证论治出血性眼病的经验浅述如下.
作者:朱华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是肾脏病的晚期表现,由肾气衰竭、湿毒内停所致.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除辨证论治外,多采用泻下降浊法,可使氮质代谢产物自肠道排除,因而减轻症状.2005-01-2006-06,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军;刘延杰;任朋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