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波;胡连军
肛门湿疹是肛肠外科和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2004-01~2005-10,我们运用中药熏洗加可润软膏外擦治疗肛门湿疹38例,并与单用可润软膏外擦治疗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晓明;李文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资生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劳瘥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笔者应用本方治疗老年肺心病、骨折后期水肿及男子不育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严樟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骨疏灵缓释微球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其余5组通过切除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骨疏灵缓释微球0.59、1.19、1.78 g/(kg·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雌二醇组喂以17β-雌二醇0.25 g/kg,2日1次.观察各组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对大鼠腰椎和股骨BMD的影响,骨疏灵缓释微球中、高剂量组与17β-雌二醇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大鼠股骨力学指标的影响,骨疏灵缓释微球高剂量组和17β-雌二醇组均能显著提高大载荷和抗弯刚度(P<0.05,P<0.01);疏灵缓释微球低剂量组抗弯刚度显著提高(P<0.01).17β-雌二醇组及骨疏灵缓释微球低、中剂量组屈服点值和断裂能均较模型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骨疏灵缓释微球可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BMD、股骨大载荷和抗弯刚度等骨生物力学性能,对卵巢切除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淑梅;高振强;殷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为一种临床常见病,由于感染,皮脂腺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而难以彻底清除,因而易复发.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先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切口愈合后再行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此法较费时.我们临床应用70%石炭酸配合中药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31例,并与应用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治疗2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于下.
作者:段旭东;左爱欣;侯绪肖;赵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越婢加术汤为<金匮要略>中治疗皮水的名方,其主治病证特点为:一身面目水肿,脉沉,小便不利.由此可以看出,越婢加术汤是治疗皮水重症的方剂.我们临床应用越婢加术汤加减治疗单纯眼睑水肿,现介绍体会如下.
作者:梁金波;胡连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八珍汤加味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2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化疗前1周服用八珍汤加味,对照组30例予化疗前1周服用肝醇片、肌苷片.2组均于化疗结束后10日停用.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八珍汤加味对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轶群;黄学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泡性结膜炎为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2001-06~2003-08,我们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泡性结膜炎6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卓丽;张春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三环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全部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足三里、阳陵泉、曲池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各3 ml;健肝穴或三阴交穴穴位发泡;联合三环益肝丸(A2)3.5 g、三环益肝丸Ⅱ(A2a)2.5 g、三环保肝胶囊(A1)2粒,均每日2~3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甘利欣胶囊3粒,复方丹参片4片,均每日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及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B超影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0.05),其肝功能复常和HA、PⅢP、LN、C-Ⅳ改善及B超影像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三环疗法能明显改善症状,有一定保肝降酶、抗纤维化功效,且毒副作用小,使用范围广,可长期应用.
作者:赵培利;李春晖;魏淑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降脂汤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4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4例予降脂汤治疗, 对照组予多烯康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69%, 对照组总有效率62.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BG、TG、HDL-C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TC、TG、HDL-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降脂汤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徐竺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胃癌是目前第二大癌症死因,手术仍是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晚期胃癌多数不能手术,预后差,中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姑息治疗手段之一.我们应用自制纯中药天龙合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30例,并以同期单纯采用化疗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对近期疗效、毒副作用、生活质量改变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经选;胡冬菊;范焕芳;牛黎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产生原因复杂,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心律失常、预防栓塞等.2001-06~2006-01,笔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89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永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病之一,患者多经历患肢疼痛、溃疡形成乃至坏死的病程,终因截肢致残或不能及时截肢而死亡.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是其突出特点.1994~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糖尿病足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英;赵勇军;霍猛;张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严重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康复质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1996~2005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文;陈瑞敏;李立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以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和高风险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作者:邸海侠;王茂生;杨淑莲;侯伟;乌松雨;周振环;李振丽;闫金玉;赵晓民;孙长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高发恶性肿瘤,手术为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可造成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上肢水肿,发生率约为6%~62%, 且发病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1],因此轻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导致残疾.
作者:毕宏观;王俊茹;孙立新;张柯楠;刘玮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4~2005年,笔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综合症40例,并与单纯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难治性等特点,而且易转为重型,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在系统正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董凤英;王彦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临床常见病,多为情志致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发病率为高,现代医学检查常无客观发现,多是对症治疗,且疗效欠佳,尤其年龄偏大或处在围绝经期的患者,常常顽固难愈.
作者:魏凤菊;宋书江;杨光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椎体、椎间小关节退行性变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病理改变.2004-01~2005-10年,笔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7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绍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为临床内科常见病症,属中医学胸痹范畴.
作者:王岩;王万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