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琼
冈下肌筋膜炎现代医学多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疗效迅速但易复发.2000~2005年,笔者采用走罐加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冈下肌筋膜炎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德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腹腔内广泛粘连,结合术后胃肠功能的抑制,所造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多发生在术后1~3周.2002~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朝群;李峻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颈性眩晕为颈部病损致椎动脉颈段受到影响,造成血流障碍而引起的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状,是临床常见病.本病的特点是眩晕发生在头颈前后屈伸和左右旋转时(有的伴有猝倒,多于数秒内缓解),具有一定的危险性[1].我们临床所遇该类患者多为长期伏案低头的脑力劳动者,多属中医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痰浊上扰之证.我们应用舒颈定眩颗粒治疗颈性眩晕154例,并与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12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建平;张子明;徐因;李庆娟;贾小红;宋玉勤;张希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痹痛灵颗粒对致炎C57BL小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正常C57BL小鼠灌胃痹痛灵颗粒7日,末次给药后1 h,右耳正反两面均匀涂抹巴豆油合剂致炎,4 h后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用ELISA法测定sICAM-1水平.结果 痹痛灵颗粒对C57BL小鼠血清sICAM-1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但仅痹痛灵颗粒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痹痛灵颗粒抑制血清sICAM-1的升高,是其调节免疫功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郭海英;汪悦;丁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通脉活血灵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分别加入大鼠、豚鼠和家兔含有一定数量血小板的血浆液中,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聚集,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不同剂量的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给豚鼠灌胃,分别制备含药血小板血浆,加入诱导剂ADP,观察豚鼠口服药物后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10.0%、5.0%、2.5%对大鼠和家兔,5.0%、2.5%对豚鼠的血小板聚集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鼠口服通脉活血灵胶囊提取液后制备的含药血浆对诱导剂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大鼠、豚鼠和家兔血浆的体外和豚鼠体内实验均证明通脉活血灵胶囊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作者:李兰芳;李永辉;张建新;许贵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10~2006-03,我们采用针刺结合电脑中频电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40例,并与采用西布曲明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璀健;郭瑞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清代及清代以前治疗失眠的方剂中,关于失眠病机的描述非常丰富.对于失眠的病机,若按病理性质来分,涉及阴阳气血津液的各个方面;按脏腑来分,几乎涉及五脏及部分六腑.其病机的病理性质分类见表1.
作者:程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调脂积冲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清洁级Wister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各12只,每日上午模型对照组、调脂积组、易善复组每只按1 ml/100 g体重灌服乳剂,正常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并每间隔2日按每只0.2 ml/100 g体重给模型对照组、调脂积组、易善复组腹腔注射25%四氯化碳(CCl4)油液1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下午按1.5 ml/100 g体重给调脂积组、易善复组灌服调脂积药液,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连续8周.第8周末末次给药后禁食,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光镜下行肝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结果 调脂积组可显著降低血清HA、PCⅢ[(141.52±3.81)ng/ml、(44.82±1.26)ng/ml],与易善复组[(143.04±12.37)ng/ml、(45.07±1.21)n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显示调脂积组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P<0.05),与易善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调脂积冲剂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潘智敏;施铁英;马宝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03~2005-12,笔者运用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35~65岁;病程3个月~11年;病情较轻者9例,较重者42例,严重者5例.
作者:李兰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2例予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判定和监测血糖,测定右正中运动神经、右尺运动神经、左腓运动神经和右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啸;郑欣;喇万英;杨海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3-01~2005-12,我们采用通络蠲痹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2例,并与西药治疗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64例均为本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9~53岁,平均40.3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3.4年.对照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8~54岁,平均41.2岁;病程7个月~12年,平均3.5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魏文先;翟玉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发热一般认为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若高热持续不退,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则威胁患儿健康.所以,研究有效、快捷、无痛苦、无副作用的药物,是当务之急.2002-06~2004-06,我们应用自拟小儿退热解毒颗粒治疗小儿发热300例,并与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10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平;郭立芳;焦建玮;钟振环;王海燕;杜晨光;郑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3~2005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本院中西医科门诊患者,男29例,女27例;年龄49~70岁,平均61岁;病程5~10年,平均6年;空腹血糖7.6~18.8 mmol/L.
作者:丑广程;赵广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是引起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往往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工作.过去各医家采用传统抗炎治疗效果不满意,且反复发作.2000~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慧娟;边文会;李艳青;吕连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重症肝炎多由慢性肝炎病变持续反复波动,肝细胞大量破坏,或活动性肝硬变肝组织功能容量已很少,又有大量融合性坏死所致.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2003-09~2005-12,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5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建梅;陈香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合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双黄连针静脉滴注合止泻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思密达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72 h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黄连合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陈刚;莫健平;张浒;莫松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由于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部肌肉活动功能受损或瘫痪的疾病.1996-03~2005-03,笔者运用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芪真武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参芪真武颗粒加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西药;对照组50例,单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西药.均连续用药2周~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心功能、心电图、电解质、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2%,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42%,总有效率84%,2组比较有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心功能明显改善,对电解质、肝肾功能无干扰,临床观察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参芪真武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子明;杨向红;宋玉勤;张丽花;苗杰;李玉明;张天涛;游红;于占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少寐、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盗汗遗精、乌发早白、黄褐斑等神经衰弱症候群日益增多,并长期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现代医学对此缺乏特异性疗法,抗焦虑药又有一定的副作用.2000-01~2005-05,笔者应用自拟补肾益肝汤治疗神经衰弱症候群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口腔白斑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吸烟、白色念珠菌感染及微量元素缺乏、微循环改变、遗传因素等全身因素有关.本病是一种具有癌变倾向的黏膜病变,其癌变潜能与发生的部位及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的程度有关.1998-06~2005-06,笔者应用中药治疗口腔白斑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