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乔晶晶;吴啟南;许一鸣;薛敏;王倩;赵玲玲

关键词:益母草, 盐酸益母草碱, 芦丁,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HPLC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 Houtt.药材中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有量.方法 益母草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PLC-PDA、Waters XBridgeTM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以甲醇-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盐酸益母草碱、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分别在3.73~466 (r=1.000 0)、0.40~198.4(r=0.999 9)、0.50~47.92(r=0.999 4)、1.83~109.68 (r=0.9996) p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5%、99.46%、98.61%、98.91%,RSDs分别为1.97%、2.67%、2.19%、2.17%.同一产地中的不同成分、不同产地中的同一成分均存在一定差异,河南-南阳的益母草样品综合品质评价优.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益母草的质量控制.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临界CO2萃取淫羊藿中总多酚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目的 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淫羊藿中总多酚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温度、压力、CO2体积流量、时间为影响因素,总多酚萃取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萃取工艺.再测定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佳条件为温度41.6℃,压力30.5 MPa,CO2体积流量26.3 L/h,时间2.09h,总多酚萃取量53.55 mg/g.250 μg/mL总多酚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81.26%,IC50为112.06μg/mL.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超临界CO2萃取淫羊藿中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总多酚.

    作者:王文静;董泰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槐花入药的本草考证

    槐花在唐末以前主要用作染料,入药时间是在唐末五代.早记载槐花入药的本草著作是《日华子本草》.宋代和明清本草典籍对槐花药性、主治、功效和医方的记载多有创新,反映了人们对槐花入药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现代药理证明了本草所记槐花入药内容的科学性.槐花与洋槐花是两种不同的药物,需要区别对待.

    作者:胡安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资源评估的理念设计

    为加深行业对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理解,培养行业自觉树立开展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和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在讨论中药资源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生物种群增长模型,阐述中药资源评估的理念框架.中药资源评估有层次之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中药资源普查;以中药企业评估其所消耗资源与可持续获得资源之间的平衡为主.中药资源评估有侧重——野生品种应重“量”、人工栽培品应重“质”.中药资源评估应成为行业共识,中药资源人应时刻树立中药资源的代际公平意识.

    作者:金安琪;杨光;黄璐琦;党海霞;王海南;郭兰萍;阙灵;李颖;池秀莲;陈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蛞蝓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的化学成分.方法 蛞蝓正己烷提取物采用结晶、半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胆固醇(1)、β-谷甾醇(2)、链甾醇(3)、菜籽甾醇(4)、麦角甾醇(5)、豆甾醇(6).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蛞蝓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永林;韦用琼;何瑞杰;李岳;唐培德;阮俊;王亚凤;李典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胃气痛片(乌药、青皮、白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青皮、乳香、白芍、木香、肉桂,HPLC法测定去甲异波尔定、芍药苷、橙皮苷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去甲异波尔定、芍药苷、橙皮苷分别在4.746 7~118.668μg/mL(r=0.999 8)、19.207 8~192.1μg/mL(r=0.999 8)、10.51~105.1 μg/mL (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72%(RSD=0.7%)、93.29%(RSD=0.8%)、96.22%(RSD=0.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胃气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那微;金星;薛春梅;李慧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PRL)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溴隐亭组(0.45 mg/kg)及大麦芽碱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每组8只,给药21 d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垂体PRL、DRD2、DAT、cAMP、P-CREB表达.另取大鼠垂体瘤MMQ细胞,大麦芽碱(0、1、2、4、8 mg/mL)处理后检测其PRL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麦芽碱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PRL表达(P<0.05,P<0.01),升高P-CREB表达(P<0.01).同时,0.1 mg/mL大麦芽碱处理12、72 h或0.2、0.4 mg/mL大麦芽碱处理72 h后,均能抑制PRL分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DRD2介导的cAMP/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郭润竹;王雄;马莉;陈永刚;吴金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HPLC-MS法同时测定罗汉果不同部位中4种皂苷

    目的 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罗汉果Siraitia growenorii不同部位中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的含有量.方法 罗汉果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30℃.结果 11-O-罗汉果苷V在3.5 ~24.4 μg/mL (r=0.995 5)、罗汉果苷V在4.0~193.2 μg/mL(r=0.996 7)、赛门苷Ⅰ在0.1~4.9 μg/mL (r=0.995 9)、罗汉果苷ⅣV在0.4~11.5 μg/mL(r=0.995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6.9~108.7%,RSD 3.2 ~7.5%.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罗汉果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绍倩;李壮壮;孙小鑫;王晓蕾;马文琪;元双芝;蒋海强;容蓉;吕青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癃闭舒胶囊辅助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癃闭舒胶囊辅助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和非那雄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癃闭舒胶囊,疗程12周.测定2组总有效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PSS、QoL、PVR显著降低(P<0.05),Qmax显著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显著(P<0.05);2组前列腺体积也显著减小(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IL-8、MCP-1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癃闭舒胶囊可通过减轻前列腺微环境中炎症来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周全;李海霞;王丽;刘仁斌;赵光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益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网状Meta分析

    目的 对补益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行网状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维普、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人工检索相关会议、专业杂志,收集关于常规治疗联合补益类中药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1月.然后,通过ADDIS 1.16.8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篇随机对照试验,2 973例患者,涉及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其中,4种注射液均能提高总有效率,以参麦注射液效果显著(P<0.05);除参芪扶正注射液外其他3种注射液均能提高心电图改善率,三者之间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参麦注射液Rank1概率高;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均能降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两者之间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黄芪注射液Rank1概率高;仅黄芪注射液能降低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单用常规治疗比较,联合上述中药注射液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益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作用,在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时首推参麦注射液,而在降低心肌酶(CK-MB、AST)水平时则优先选择黄芪注射液.

    作者:李跃文;刘志强;王博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海洋中药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骨壤为红树植物,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分布,同时,在非洲东部至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皆有分布,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民间应用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酚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性、抗病毒、抗凝血、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总结近年来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萌;周江煜;韦玮;郝二伟;易湘茜;杜正彩;侯小涛;邓家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舒肝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舒肝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CSMP在线数据库及分析平台筛选舒肝降脂胶囊中5味药材(丹参、泽泻、决明子、荷叶、柴胡)所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将其与Drugbank、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等数据库检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靶标信息对接,构建舒肝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 舒肝降脂胶囊潜在药物活性成分有115种,组方药材中丹参、荷叶、柴胡、决明子可作用于12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靶标,主要富集于PPARs信号通路.结论 舒肝降脂胶囊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信号通路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同时通过其复方药物配伍可有望对抗PPARγ激活产生的水肿等不良反应.建议舒肝降脂胶囊临床应用人群应选择伴有糖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高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作者:姚贺之;孙明月;柴露露;刘艳飞;高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降尿酸作用及对尿酸转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对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10 mg/kg)和二十五味儿茶丸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氧嗪酸钾(200 mg/kg)联合灌胃次黄嘌呤(300 mg/kg)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1h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d.生化法测定血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血清及肝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OAT3)及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尿酸水平、血清及肝脏组织XOD水平显著升高,肾脏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肾脏组织OAT1及OAT3表达显著降低,URAT1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儿茶丸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抑制XOD活性,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升高OAT1及OAT3的表达,抑制URAT1的表达.结论 二十五味儿茶丸可以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并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降尿酸机制可能与抑制XOD活性,提高OAT1、OAT3的表达,抑制URAT1的表达有关.

    作者:方聪;陈兰英;李雪亮;官紫祎;周朦静;张妮;谢永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关于公众保肝护肝中药认识和接受程度的调查

    为了更全面了解公众的肝脏健康状况,以及对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本文采用随机发放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民众对肝脏健康非常关注,但缺乏相关知识.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媒体对民众开展有关肝脏健康、合理使用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通识教育,以达到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丁滨;张琪;丁秦超;金卓;蒋凯;窦晓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玫瑰花初步筛选、分离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目的 对玫瑰花Rosae rugosa Thumb的初步筛选、分离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玫瑰花,分别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A104、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MA104、肠道病毒71型(EV-71)-RD细胞感染模型进行病毒筛选.对鲜玫瑰花渗漉水溶液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同时用酶标仪测定中性红染色后的A540值,计算治疗指数(TI).结果 鲜玫瑰花的渗漉水溶液对肠道EV-71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I值大于160.3;80%乙醇沉淀物对EV-71的抑制作用好,TI值大于188.1;D101大孔树脂分离效果较好,其中25%乙醇洗脱的第1个柱体积效果好,TI值为532.8.结论 鲜玫瑰花25%醇洗脱部位的多酚类成分具有很好的抗EV-71活性.

    作者:杨稳;杨佳;周长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益肠胶囊中5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益肠胶囊(党参、黄芪、延胡索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检测波长218、531 nm;柱温30℃.结果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Ⅰ分别在16.7~200.2、20.0~240.2、5.3 ~64.1、10.0~120.1、12.7~152.2μ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100.3%、97.1%、95.9%、95.4%,RSD分别为2.52%、2.85%、3.92%、3.54%、3.2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固本益肠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建兵;汪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目的 研究苦豆子总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方法 PC12细胞与0.5、1.0、2.0 g/L苦豆子总碱分别孵育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FCM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 随着苦豆子总碱质量浓度增加,PC12细胞收缩、变小变圆、破裂脱落现象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苦豆子总碱组PC细胞存活率及Go/G1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细胞LDH漏出率、早凋细胞及S期细胞比例、Ca2浓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有明显毒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内DNA合成、阻滞细胞周期、引起细胞内Ca2+超载来导致细胞死亡.

    作者:高莉;彭晓明;陈长春;霍仕霞;罗静莺;闫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时期丹参Salvia miltiorrhixza Bge叶片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差异.方法 以盆栽丹参为实验材料,考察整个生长季不同强度的短期UV-B辐射对丹参叶片的影响,统计分析丹参叶片在地上部分快速生长前期(F)和后期(L)敏感性指数(CUVSI)变化.结果 丹参叶片对短期UV-B辐射敏感,增强UV-B辐射抑制丹参生物量和根中活性成分积累,促进叶片中酚酸物质积累;低强度UV-B辐射处理(T1)丹参叶片敏感性更强,尤其在地上部分快速生长前期T1处理下丹参叶中酚酸含有量、3种抗氧化酶活性、PAL和TAT酶活性、叶绿素含有量和总糖含有量均达到大值,细胞脂膜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丹参叶片对UV-B辐射的敏感性依生长时期和辐射强度而异,敏感性顺序为FT1> FT2> LT2> LT1,地上部分快速生长前期比后期对UV-B辐射更加敏感.结论 丹参叶片在地上部分快速生长时期对UV-B响应机制存在差异,快速生长前期的丹参叶片对低强度UV-B辐射敏感,并诱发了对其辐射胁迫的自我保护机制,而生长后期由于细胞膜系统被破坏,表现为对高UV-B辐射敏感.

    作者:刘景玲;白朕卿;位刚;李鑫;周自云;梁宗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刺五加苷E对穹窿-海马伞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刺五加苷E对穹窿-海马伞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及刺五加苷E低、中、高剂量组(100、200、500 mg/kg),每组20只.第7、21天分别测定寻找平台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后,RT-PCR、ELISA检测锥体细胞凋亡率、c-fos基因表达、Na+-K+-ATP酶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刺五加苷E组寻找平台潜伏期、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活性、正常锥体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锥体细胞密集度和排列方式、神经纤维缠结、胶质细胞增生、核固缩明显改善(P<0.05),第7天c-fos相对灰度值显著增加(P<0.05),第21天恰好相反(P<0.05).结论 刺五加苷E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穹窿-海马伞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a+-K+-ATP酶活性、调控c-fos基因表达、阻止海马神经元损伤并促进其可塑性有关.

    作者:徐娅丽;杜万雪;黄德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HPLC-DAD法测定云香十五味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

    目的 建立HPLC-DAD法测定云香十五味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含有量.方法 云香十五味丸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C18色谱柱(250咖×4.6mm,5μm);流动相0.196甲酸-乙腈-四氢呋喃(35∶40∶25);检测波长241 nm.同时采用UPLC-Q-TOF-MS方法对松香酸进一步确认.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2.1mm×50 mm,2.7 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30∶70);体积流量0.22 mL/min.结果 松香酸在4.008~100.2 μg/mL (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为0.99%(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云香十五味丸非法添加松香酸的检查.

    作者:刘益庆;钱明明;马秀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8种重金属元素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Pb、Cd、As、Cu、Ni、Mn、Cr、Hg的含有量.方法 微波消解样品后,以Ge、Rh、Re为内标,待测元素标准品作为标准物质,ICP-MS法同时测定8种重金属元素含有量.结果 各元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92.0%~103.2%,RSD 0.6%~4.5%.6个产地样品中5种有害元素(Pb、As、Hg、Cu、Cd)含有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为牛蒡子中有害元素测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唐艳梅;段姚俊;董晓蕾;蔡苇;赵紫伟;沈报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