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彭晓明;陈长春;霍仕霞;罗静莺;闫明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与现代本草学相关书籍,对黄芪功效主治、配伍禁忌、证候禁忌等进行考证与归纳总结,挖掘出其能治疗瘰疬痰嗽、疟疾、骨蒸潮热、伤寒、热病、痞满腹胀、霍乱呕吐、痘疹等病症,尚有清热解毒、退黄截疟、发汗、止痛、止呕、安神定悸、息风止痉、止血、通便、燥湿止痒等潜在功能,可供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因此,对古代本草中关于黄芪功效主治及用药禁忌的记载今人应严格考证,慎重扬弃,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顾志荣;葛斌;许爱霞;郑修丽;宋平顺;李芳;张瑛;沈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四叶参内生真菌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并分子鉴定其分类地位.方法 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四叶参根部分离内生真菌;滤纸片法、DPPH法和MTT法测定内生真菌SYG7抑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细胞活性;通过ⅡS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SYG7对4株测试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0.70±0.52) mm,对鳗弧菌MIC和MBC分别6.25、12.5 mg/mL.在0.093 75~3 mg/mL范围内SYG7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其EC50值为1.095 3 mg/mL,稍大于BHT的IC50值(0.095 9 mg/mL).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显示出抑制活性,IC50值为171.906 mg/mL.通过与GenBank数据比对,该内生真菌分子鉴定为绿僵菌.结论 首次从四叶参中分离得到绿僵菌菌株,且该菌株有良好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细胞活性,为四叶参内生真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黄巧丽;刘振亮;孙文文;王浩;段瑞;孙立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第1天,细胞培养皿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50、100、200 μg/mL),以氯化锂为阳性对照.第9天,油红0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生化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PPARγ2、aP2、LPL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PARγ2在细胞浆及细胞核中的表达,CCK-8法分析绿原酸对3T3-L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绿原酸无细胞毒作用.随着绿原酸质量浓度增加,脂质沉积逐渐减少,TG水平逐渐下降,细胞核中PPARγ2蓝色荧光逐渐变淡.与诱导分化组比较,绿原酸组(50、100、200 μg/mL) PPARγ2、aP2、LPL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并呈量效关系.结论 绿原酸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可能是该成分抑制脂肪生成、安全有效减肥的机制.
作者:杨玉彬;柯斌;秦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桂附地黄丸对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中10只2月龄的分为青年组、其余30只18个月龄的随机分为衰老组及桂附地黄丸低、高剂量组(0.4、1.6 g/kg),每组10只,给予生理盐水或桂附地黄丸药液灌胃4个月后,处死大鼠.HE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考察回肠组织形态学、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及Wnt/β-catenin、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衰老组比较,桂附地黄丸组回肠绒毛缩短,隐窝变浅,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增大,杯状细胞数量、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干细胞标记物mRNA表达下降,Wnt/3-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调,但Noa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桂附地黄丸可改善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李玉婷;郭煜晖;程志豪;刘洁;何毓敏;袁丁;张长城;顿耀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槐花在唐末以前主要用作染料,入药时间是在唐末五代.早记载槐花入药的本草著作是《日华子本草》.宋代和明清本草典籍对槐花药性、主治、功效和医方的记载多有创新,反映了人们对槐花入药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现代药理证明了本草所记槐花入药内容的科学性.槐花与洋槐花是两种不同的药物,需要区别对待.
作者:胡安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宁夏枸杞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近年来,随着对宁夏枸杞研究的深入,其中的多糖、黄酮多酚、类胡萝卜素、生物碱等化学成分陆续被发现.其药理活性和药学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如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神经保护等.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宁夏枸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其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魏雪松;王海洋;孙智轩;孙晓华;周红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进行数学分析.方法 以2015版《中国药典》含乌头碱中成药的限量检查信息为基础,结合乌头碱一般中毒量和致死量下限,定义在用药剂量D时,含乌头碱中成药的理论中毒风险系数(TR)和理论致死风险系数(LR),并计算按说明书足量用药、超量用药、两两足量联用、两两减量联用等不同情形下的风险系数,分析规律.同时通过文献案例数据予以佐证,后提出临床用药和处方点评的原则.结果 得到61个含乌头碱中成药品种的乌头碱理论高含有量.除去2个特殊品种,按说明书足量用药时,处于安全剂量范围(TR≤1)的品种有29个;处于理论中毒剂量范围(TR>1且LR≤1)的品种有30个.超说明书50%或100%用量用药时,理论中毒风险系数大幅上升,并出现理论致死风险.含乌头碱中成药两两足量联用时,处于安全剂量范围的情形只占7.1%,但均减量50%后这一比例增加为35.6%.同时,13例临床真实药害案例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数学分析的有效性.结论 该理论中毒风险系数能够对不同用药情形下含乌头碱中成药的安全性进行量化评价与预警,界定了严禁超剂量用药和足量联用的高风险品种范围.
作者:金锐;张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HPLC-MS法同时测定罗汉果Siraitia growenorii不同部位中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的含有量.方法 罗汉果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30℃.结果 11-O-罗汉果苷V在3.5 ~24.4 μg/mL (r=0.995 5)、罗汉果苷V在4.0~193.2 μg/mL(r=0.996 7)、赛门苷Ⅰ在0.1~4.9 μg/mL (r=0.995 9)、罗汉果苷ⅣV在0.4~11.5 μg/mL(r=0.995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6.9~108.7%,RSD 3.2 ~7.5%.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罗汉果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绍倩;李壮壮;孙小鑫;王晓蕾;马文琪;元双芝;蒋海强;容蓉;吕青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止痢宁片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8:52);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5、254 nm.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25 nm.苦参碱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NH2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0:10:1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94.3%~98.8%,RSD 0.7%~1.7%.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止痢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月然;鄢长余;姜范成;张瑜;康凯;季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为了更全面了解公众的肝脏健康状况,以及对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本文采用随机发放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民众对肝脏健康非常关注,但缺乏相关知识.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媒体对民众开展有关肝脏健康、合理使用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通识教育,以达到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丁滨;张琪;丁秦超;金卓;蒋凯;窦晓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牛蒡子中Pb、Cd、As、Cu、Ni、Mn、Cr、Hg的含有量.方法 微波消解样品后,以Ge、Rh、Re为内标,待测元素标准品作为标准物质,ICP-MS法同时测定8种重金属元素含有量.结果 各元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92.0%~103.2%,RSD 0.6%~4.5%.6个产地样品中5种有害元素(Pb、As、Hg、Cu、Cd)含有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为牛蒡子中有害元素测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唐艳梅;段姚俊;董晓蕾;蔡苇;赵紫伟;沈报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方法 关木通配伍干姜的分析采用ACQUITYUPLC BEH@C8色谱柱(2.1 mm×50mm,1.7 μm);流动相1mmol/L乙酸铵(含0.196乙酸)-甲醇;体积流量0.2m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和多反映监测模式(NRM)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马兜铃酸A在0.809 ~51.750μg(r=0.999 5)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8%,RSD为1.4%.关木通-干姜(1∶2)配伍使用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显著降低,降低率达到87.79%,对大鼠的利尿作用没有变化,对大鼠急性肾功能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关木通生品组.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关木通配伍干姜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珠莹;潘金火;张月婵;王建春;严国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初步研究金银花储存过程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降解动态.方法 模拟金银花采收后的常用储存方式,设计敞开存放、封袋存放2个处理,分别于储存后0、1、2、3、5、7、11、15、20、31、45、60、75 d采集金银花样品,气相色谱法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结果 储存期内,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敞开存放组的降解率为19.6%,半衰期为231 d;在封袋存放组的降解率为11.2%,半衰期为693 d.结论 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金银花储存期间缓慢降解,且储存方式不同其降解速率也有不同.
作者:李嘉欣;王鹏思;薛健;石上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滋肾健脾化瘀方组、主动免疫治疗组、联合组,每组80例,测定中医证候评分、足月分娩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IM)、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封闭抗体[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与其他2组比较,联合组足月分娩率及孕期12周IL-4、CD8水平显著增加(P<0.05),孕期12周中医证候总评分及TNF-α、DIM、IL-12、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滋肾健脾化瘀方组<联合组<主动免疫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宋艳丽;孙自学;门波;张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养阴通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阴通脑颗粒组(1.65 g/kg),再灌注后24h灌胃给药.给药后第1、7、14天,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同时各组随机选择6只大鼠处死,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VZ)、颗粒下层区(SGZ) BrdU、BrdU/Nestin、BrdU/NeuN、BrdU/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第7、14天养阴通脑颗粒组Longa评分显著降低(P <0.05,P<0.01),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第1、7、14天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BrdU/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第14天BrdU/NeuN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养阴通脑颗粒可通过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来促进其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神经元,同时能减轻神经胶质细胞过度增殖,促进神经发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王玉;何昱;杨洁红;周惠芬;万海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刺五加苷E对穹窿-海马伞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及刺五加苷E低、中、高剂量组(100、200、500 mg/kg),每组20只.第7、21天分别测定寻找平台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后,RT-PCR、ELISA检测锥体细胞凋亡率、c-fos基因表达、Na+-K+-ATP酶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刺五加苷E组寻找平台潜伏期、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Na+-K+-ATP酶活性、正常锥体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锥体细胞密集度和排列方式、神经纤维缠结、胶质细胞增生、核固缩明显改善(P<0.05),第7天c-fos相对灰度值显著增加(P<0.05),第21天恰好相反(P<0.05).结论 刺五加苷E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穹窿-海马伞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a+-K+-ATP酶活性、调控c-fos基因表达、阻止海马神经元损伤并促进其可塑性有关.
作者:徐娅丽;杜万雪;黄德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肿瘤血管生长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大肠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14 d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管的生长、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0.00%显著高于治疗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有效降低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改善T细胞亚群,从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沈慧;崔彦收;杨旭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佛手Citrus medicaL.var.sarcodactylic Suingle的G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佛手乙酸乙酯溶液的分析采用DB-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载气氮气体积流量3 mL/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25:1;进样量0.5 μL;程序升温条件以50℃为起始温度,保持1 min,后以2℃/min升至10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至250℃并保持5 min.理论板数按柠檬烯峰计算不低于100 000.应用SPSS 19.0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27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γ-松油烯分别在0.404 16~1.0104 μg(r=0.999 5)、0.278 304 ~0.695 76(r=0.999 5)、10.708 368~26.770 92(r=0.999 6)、2.845 44~7.113 6(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12% (1.42%)、98.53% (1.92%)、97.43% (1.21%)、97.24% (1.19%).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769%.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佛手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盼;雷素娟;唐鹏;田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并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840例患者.与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比较,试验组(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能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0,95%CI (1.13,1.26),P<0.00001],改善临床症状[腹痛(SMD=-3.34,95%CI(-5.53,-1.15),P<0.01)、血便(SMD=-2.59,95% CI(-4.56,-0.62),P<0.05)],提高结肠镜检查疗效[RR=1.20,95% CI(1.07,1.35),P<0.01],但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3,95% CI (0.61,1.72),P>0.05]、改善腹泻[SMD=-2.79,95%CI(-6.29,0.71),P>0.05]方面效果不显著.结论 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比单用美沙拉嗪具有更理想的疗效.
作者:陈慕媛;李辉标;陈新林;唐洪梅;李得堂;丘振文;蔡庆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分析联合雷氏丹参片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筛选合格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雷氏丹参片组更能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改变、临床综合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共出现5例头晕和17例胃部轻度不适的副作用描述,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异常情况.结论 联合雷氏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并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因纳入研究的质量、样本量、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本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张春伶;李益萍;王肖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