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崔彦收;杨旭杰
为了更全面了解公众的肝脏健康状况,以及对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本文采用随机发放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民众对肝脏健康非常关注,但缺乏相关知识.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媒体对民众开展有关肝脏健康、合理使用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通识教育,以达到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丁滨;张琪;丁秦超;金卓;蒋凯;窦晓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大败毒胶囊(大黄、蒲公英、陈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大黄、黄柏、赤芍、白芷、陈皮、乳香.HPLC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19 ~5.93、0.64~20.36、0.16 ~5.25、0.15 ~4.91、0.19~6.0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2%(RSD=2.33%)、100.41% (RSD=2.81%)、102.42% (RSD=2.02%)、99.24% (RSD=1.60%)、97.08% (RSD=2.98%).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大败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燚;李慧;陈闻燕;黄胜良;钱晓华;张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桂附地黄丸对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中10只2月龄的分为青年组、其余30只18个月龄的随机分为衰老组及桂附地黄丸低、高剂量组(0.4、1.6 g/kg),每组10只,给予生理盐水或桂附地黄丸药液灌胃4个月后,处死大鼠.HE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考察回肠组织形态学、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及Wnt/β-catenin、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衰老组比较,桂附地黄丸组回肠绒毛缩短,隐窝变浅,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增大,杯状细胞数量、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干细胞标记物mRNA表达下降,Wnt/3-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调,但Noa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桂附地黄丸可改善衰老大鼠回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稳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李玉婷;郭煜晖;程志豪;刘洁;何毓敏;袁丁;张长城;顿耀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美常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回肠黏膜的影响.方法 5%牛黄胆酸钠溶液胆胰管内逆行性注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5 mL/kg体质量)、美常安组(1×107 CFU/只)、联合组,每组15只.于12、24、48、72 h取材,进行胰腺及回肠黏膜病理评分,测定胰腺湿干重比、血清TNF-α水平,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注射液组、美常安组、联合组胰腺及回肠黏膜病理评分、胰腺干湿重比、TNF-α水平、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以联合组更明显(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美常安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缓解回肠黏膜细胞凋亡,从而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回肠病理损伤.
作者:庄肇朦;贾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苍耳子Xanthium strumariumL.的萜类成分.方法 苍耳子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色谱柱、ODS反相柱色谱与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tractyligenin (1)、2-O-β-D-glucopyranosyl-atractyligenin (2)、junipeionoloside (3)、(1R,6R,9S)-6,9,11-tr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11-O-β-D-glucopyranoside (4)、(1R,6R,9S)-6,9,11-tr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5)、(1S,5R,6R,9R)-megastigman-3-on-5,12-epoxy-9-ol (6)、vervenone-10-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7)、11β,13-dihydro-4H-xanthalongin 4-O-β-D-glucopyranoside(8)、11α,13-dihydro-4H-xanthalongin 4-O-β-D-glucopyranoside(9)、anhydrodehydroivalbin(10)、4-O-dihydroinusoniolide(11)、lasidiol p-methoxybenzoate (12)、sibiriolide C(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姜海;杨柳;邢绪东;颜美玲;郭新月;苏晓琳;孙延平;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水马桑根、茎、叶、花中秦皮素、东莨菪内酯的含有量.方法 水马桑提取液的HPLC分析采用Cosmosil 5 C18-MS-Ⅱ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5%冰醋酸(30:7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9 nm.结果 秦皮素、东莨菪内酯均在40~6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7%、97.14%,RSD分别为0.98%、1.51%.在4种部位中,秦皮素含有量依次为茎>叶>根>花,东莨菪内酯含有量依次为叶>根>茎>花.结论 从化学成分、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水马桑可考虑以茎叶入药(与根同等).
作者:苟保灵;汪鋆植;张宏岐;吕慧芳;王爱玲;刘兰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齿瓣石斛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及齿瓣石斛低、中、高剂量组(4.5、9.0、18.0 g/kg),每组20只,连续给药90 d.其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饮水、进食、毛色、行为、粪便、尿液),记录体质量和进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中期(第7周)和末期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液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素氮、肌酐);实验末期取主要脏器计算脏体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齿瓣石斛对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体比无明显影响,主要脏器色泽、大小、形态结构无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未发现明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齿瓣石斛在90 d内对大鼠无明显亚慢性毒性,安全剂量为18.0 g/kg.
作者:吴月国;刘臻;王茵;赵铮蓉;张萍;赵菊润;陈建国;张丽婧;刘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柿叶提取物)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n);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以槲皮素为内标,计算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杨梅素、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其含有量.结果 6种黄酮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99.59%~101.16%,RSD 1.28%~2.54%,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脑心清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诗韵;郭海彪;李楚源;王德勤;李雯珊;朱东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膏方是具有滋补养生、调治疗疾两大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以中医辨证论治、未病思想和整体观为指导,确立方药组成,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本文通过对中医膏方的源流及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将其发展分为5个阶段,可反映它在历代中医的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预防保健医疗实践.
作者:林基伟;汪栋材;吴海滨;宋晓容;程波敏;谭茂卿;徐明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进行数学分析.方法 以2015版《中国药典》含乌头碱中成药的限量检查信息为基础,结合乌头碱一般中毒量和致死量下限,定义在用药剂量D时,含乌头碱中成药的理论中毒风险系数(TR)和理论致死风险系数(LR),并计算按说明书足量用药、超量用药、两两足量联用、两两减量联用等不同情形下的风险系数,分析规律.同时通过文献案例数据予以佐证,后提出临床用药和处方点评的原则.结果 得到61个含乌头碱中成药品种的乌头碱理论高含有量.除去2个特殊品种,按说明书足量用药时,处于安全剂量范围(TR≤1)的品种有29个;处于理论中毒剂量范围(TR>1且LR≤1)的品种有30个.超说明书50%或100%用量用药时,理论中毒风险系数大幅上升,并出现理论致死风险.含乌头碱中成药两两足量联用时,处于安全剂量范围的情形只占7.1%,但均减量50%后这一比例增加为35.6%.同时,13例临床真实药害案例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数学分析的有效性.结论 该理论中毒风险系数能够对不同用药情形下含乌头碱中成药的安全性进行量化评价与预警,界定了严禁超剂量用药和足量联用的高风险品种范围.
作者:金锐;张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并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840例患者.与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比较,试验组(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能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0,95%CI (1.13,1.26),P<0.00001],改善临床症状[腹痛(SMD=-3.34,95%CI(-5.53,-1.15),P<0.01)、血便(SMD=-2.59,95% CI(-4.56,-0.62),P<0.05)],提高结肠镜检查疗效[RR=1.20,95% CI(1.07,1.35),P<0.01],但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3,95% CI (0.61,1.72),P>0.05]、改善腹泻[SMD=-2.79,95%CI(-6.29,0.71),P>0.05]方面效果不显著.结论 锡类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比单用美沙拉嗪具有更理想的疗效.
作者:陈慕媛;李辉标;陈新林;唐洪梅;李得堂;丘振文;蔡庆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肿瘤血管生长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大肠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14 d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组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管的生长、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0.00%显著高于治疗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有效降低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改善T细胞亚群,从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沈慧;崔彦收;杨旭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中27种矿质元素.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含有量测定,采用SPSS 19.0、Matlab (R2015b)软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所测27种元素都有检出,所有样品中均检出13种元素,其中K、Mg、Ca、Al、Fe、Mn平均含有量较高,所有样品中有害元素含有量均达到中国药典限量标准,Hg、Ag、Tl、U等仅在极个别样品中有检出.不同产区样品间各元素含有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得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70%.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6.33%,其中Ca、Cu、Ni、Ba、Al、K有较高的载荷值,为三叶青的特征元素.聚类分析显示不同产地三叶青中矿质元素呈现一定的选择性累积和地域差异.西部地区三叶青样品的矿质元素与东部地区的差异较大,广西与其他产区样品差异大,单独聚为一类;浙江、福建、江西等东南产区的样品差异较小,聚为一大类.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三叶青质量评价、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浩;常欣;桑旭峰;邱彬;崔慧芳;彭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方法 关木通配伍干姜的分析采用ACQUITYUPLC BEH@C8色谱柱(2.1 mm×50mm,1.7 μm);流动相1mmol/L乙酸铵(含0.196乙酸)-甲醇;体积流量0.2m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和多反映监测模式(NRM)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马兜铃酸A在0.809 ~51.750μg(r=0.999 5)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8%,RSD为1.4%.关木通-干姜(1∶2)配伍使用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显著降低,降低率达到87.79%,对大鼠的利尿作用没有变化,对大鼠急性肾功能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关木通生品组.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关木通配伍干姜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珠莹;潘金火;张月婵;王建春;严国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与现代本草学相关书籍,对黄芪功效主治、配伍禁忌、证候禁忌等进行考证与归纳总结,挖掘出其能治疗瘰疬痰嗽、疟疾、骨蒸潮热、伤寒、热病、痞满腹胀、霍乱呕吐、痘疹等病症,尚有清热解毒、退黄截疟、发汗、止痛、止呕、安神定悸、息风止痉、止血、通便、燥湿止痒等潜在功能,可供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因此,对古代本草中关于黄芪功效主治及用药禁忌的记载今人应严格考证,慎重扬弃,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顾志荣;葛斌;许爱霞;郑修丽;宋平顺;李芳;张瑛;沈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为加深行业对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理解,培养行业自觉树立开展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和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在讨论中药资源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生物种群增长模型,阐述中药资源评估的理念框架.中药资源评估有层次之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中药资源普查;以中药企业评估其所消耗资源与可持续获得资源之间的平衡为主.中药资源评估有侧重——野生品种应重“量”、人工栽培品应重“质”.中药资源评估应成为行业共识,中药资源人应时刻树立中药资源的代际公平意识.
作者:金安琪;杨光;黄璐琦;党海霞;王海南;郭兰萍;阙灵;李颖;池秀莲;陈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槐花在唐末以前主要用作染料,入药时间是在唐末五代.早记载槐花入药的本草著作是《日华子本草》.宋代和明清本草典籍对槐花药性、主治、功效和医方的记载多有创新,反映了人们对槐花入药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现代药理证明了本草所记槐花入药内容的科学性.槐花与洋槐花是两种不同的药物,需要区别对待.
作者:胡安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苦豆子总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方法 PC12细胞与0.5、1.0、2.0 g/L苦豆子总碱分别孵育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FCM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 随着苦豆子总碱质量浓度增加,PC12细胞收缩、变小变圆、破裂脱落现象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苦豆子总碱组PC细胞存活率及Go/G1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细胞LDH漏出率、早凋细胞及S期细胞比例、Ca2浓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有明显毒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内DNA合成、阻滞细胞周期、引起细胞内Ca2+超载来导致细胞死亡.
作者:高莉;彭晓明;陈长春;霍仕霞;罗静莺;闫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对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3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血清P-选择素、vWF、AngⅡ水平,左房重构指标,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选择素、vWF、AngⅡ水平,左房重构指标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更显著(P<0.05);肝肾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可降低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P-选择素、vWF、AngⅡ水平,纠正左房重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何欢;平静;姜晨辉;廖海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对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10 mg/kg)和二十五味儿茶丸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氧嗪酸钾(200 mg/kg)联合灌胃次黄嘌呤(300 mg/kg)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1h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d.生化法测定血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血清及肝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OAT3)及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尿酸水平、血清及肝脏组织XOD水平显著升高,肾脏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肾脏组织OAT1及OAT3表达显著降低,URAT1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儿茶丸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抑制XOD活性,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升高OAT1及OAT3的表达,抑制URAT1的表达.结论 二十五味儿茶丸可以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并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降尿酸机制可能与抑制XOD活性,提高OAT1、OAT3的表达,抑制URAT1的表达有关.
作者:方聪;陈兰英;李雪亮;官紫祎;周朦静;张妮;谢永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