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保灵;汪鋆植;张宏岐;吕慧芳;王爱玲;刘兰庆
为加深行业对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理解,培养行业自觉树立开展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和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在讨论中药资源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生物种群增长模型,阐述中药资源评估的理念框架.中药资源评估有层次之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中药资源普查;以中药企业评估其所消耗资源与可持续获得资源之间的平衡为主.中药资源评估有侧重——野生品种应重“量”、人工栽培品应重“质”.中药资源评估应成为行业共识,中药资源人应时刻树立中药资源的代际公平意识.
作者:金安琪;杨光;黄璐琦;党海霞;王海南;郭兰萍;阙灵;李颖;池秀莲;陈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苦豆子总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方法 PC12细胞与0.5、1.0、2.0 g/L苦豆子总碱分别孵育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FCM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 随着苦豆子总碱质量浓度增加,PC12细胞收缩、变小变圆、破裂脱落现象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苦豆子总碱组PC细胞存活率及Go/G1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细胞LDH漏出率、早凋细胞及S期细胞比例、Ca2浓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有明显毒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内DNA合成、阻滞细胞周期、引起细胞内Ca2+超载来导致细胞死亡.
作者:高莉;彭晓明;陈长春;霍仕霞;罗静莺;闫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并检索CNKI数据库以搜集整理其临床应用报道.结果发现,药典中共收录145个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包含14种海洋中药;含丸剂、片剂等12种剂型,以内服制剂为主,约占94.44%;处方味数在11~15味之间的多;临床应用报道共2 539篇,以含珍珠母的成方制剂报道多.由此可知,药典中收录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较少,临床应用也不够广泛,值得对其深入研究与应用.
作者:李聪;杜正彩;郝二伟;邓家刚;侯小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为了更全面了解公众的肝脏健康状况,以及对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本文采用随机发放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民众对肝脏健康非常关注,但缺乏相关知识.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媒体对民众开展有关肝脏健康、合理使用保肝护肝类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通识教育,以达到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丁滨;张琪;丁秦超;金卓;蒋凯;窦晓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与现代本草学相关书籍,对黄芪功效主治、配伍禁忌、证候禁忌等进行考证与归纳总结,挖掘出其能治疗瘰疬痰嗽、疟疾、骨蒸潮热、伤寒、热病、痞满腹胀、霍乱呕吐、痘疹等病症,尚有清热解毒、退黄截疟、发汗、止痛、止呕、安神定悸、息风止痉、止血、通便、燥湿止痒等潜在功能,可供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因此,对古代本草中关于黄芪功效主治及用药禁忌的记载今人应严格考证,慎重扬弃,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顾志荣;葛斌;许爱霞;郑修丽;宋平顺;李芳;张瑛;沈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膏方是具有滋补养生、调治疗疾两大作用的中药内服制剂,以中医辨证论治、未病思想和整体观为指导,确立方药组成,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本文通过对中医膏方的源流及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将其发展分为5个阶段,可反映它在历代中医的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预防保健医疗实践.
作者:林基伟;汪栋材;吴海滨;宋晓容;程波敏;谭茂卿;徐明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滋肾健脾化瘀方组、主动免疫治疗组、联合组,每组80例,测定中医证候评分、足月分娩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IM)、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封闭抗体[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与其他2组比较,联合组足月分娩率及孕期12周IL-4、CD8水平显著增加(P<0.05),孕期12周中医证候总评分及TNF-α、DIM、IL-12、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滋肾健脾化瘀方组<联合组<主动免疫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宋艳丽;孙自学;门波;张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对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诱导的大鼠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10 mg/kg)和二十五味儿茶丸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氧嗪酸钾(200 mg/kg)联合灌胃次黄嘌呤(300 mg/kg)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1h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d.生化法测定血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血清及肝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OAT3)及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尿酸水平、血清及肝脏组织XOD水平显著升高,肾脏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肾脏组织OAT1及OAT3表达显著降低,URAT1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儿茶丸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抑制XOD活性,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升高OAT1及OAT3的表达,抑制URAT1的表达.结论 二十五味儿茶丸可以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并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降尿酸机制可能与抑制XOD活性,提高OAT1、OAT3的表达,抑制URAT1的表达有关.
作者:方聪;陈兰英;李雪亮;官紫祎;周朦静;张妮;谢永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后,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睾酮(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上腺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肾上腺Fas、Bax、Casepase3、Bcl-2、FasL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巴戟天组、巴戟肉组、盐巴戟天组CORT、ACTH、T、CRH水平(除巴戟天组CORT水平外)均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Bax、Fas、FasL、Case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均以盐巴戟天组明显(P<0.05,P<0.01).结论 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均可改善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调节脏器功能水平,从而达到补肾壮阳作用,其中盐巴戟天效果佳.
作者:娄勇军;王佳;黄玉秋;余意;翟旭峰;史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苍耳子Xanthium strumariumL.的萜类成分.方法 苍耳子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色谱柱、ODS反相柱色谱与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tractyligenin (1)、2-O-β-D-glucopyranosyl-atractyligenin (2)、junipeionoloside (3)、(1R,6R,9S)-6,9,11-tr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11-O-β-D-glucopyranoside (4)、(1R,6R,9S)-6,9,11-tr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5)、(1S,5R,6R,9R)-megastigman-3-on-5,12-epoxy-9-ol (6)、vervenone-10-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7)、11β,13-dihydro-4H-xanthalongin 4-O-β-D-glucopyranoside(8)、11α,13-dihydro-4H-xanthalongin 4-O-β-D-glucopyranoside(9)、anhydrodehydroivalbin(10)、4-O-dihydroinusoniolide(11)、lasidiol p-methoxybenzoate (12)、sibiriolide C(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姜海;杨柳;邢绪东;颜美玲;郭新月;苏晓琳;孙延平;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的化学成分.方法 蛞蝓正己烷提取物采用结晶、半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胆固醇(1)、β-谷甾醇(2)、链甾醇(3)、菜籽甾醇(4)、麦角甾醇(5)、豆甾醇(6).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蛞蝓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永林;韦用琼;何瑞杰;李岳;唐培德;阮俊;王亚凤;李典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四叶参内生真菌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并分子鉴定其分类地位.方法 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四叶参根部分离内生真菌;滤纸片法、DPPH法和MTT法测定内生真菌SYG7抑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细胞活性;通过ⅡS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SYG7对4株测试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0.70±0.52) mm,对鳗弧菌MIC和MBC分别6.25、12.5 mg/mL.在0.093 75~3 mg/mL范围内SYG7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其EC50值为1.095 3 mg/mL,稍大于BHT的IC50值(0.095 9 mg/mL).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显示出抑制活性,IC50值为171.906 mg/mL.通过与GenBank数据比对,该内生真菌分子鉴定为绿僵菌.结论 首次从四叶参中分离得到绿僵菌菌株,且该菌株有良好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细胞活性,为四叶参内生真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黄巧丽;刘振亮;孙文文;王浩;段瑞;孙立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评价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及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2月.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1 519例患者.结果显示金天格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在改善腰椎骨密度、股骨ward三角区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等方面均优于阿仑膦酸钠.金天格胶囊与阿仑膦酸钠比较,2组在骨密度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天格胶囊在改善腰椎骨密度方面优于碳酸钙D3.金天格胶囊联合碳酸钙D3在改善腰椎骨密度方面优于碳酸钙D3.金天格胶囊+唑来膦酸与唑来膦酸比较,2组在骨密度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是有效的.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有限,尚需更严格、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辽;程玲;龙莹莹;周渝敏;杨代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大叶榄仁叶提取物的降糖活性.方法 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3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组及提取物低、高剂量组(50、300 mg/kg),另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然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精神状态、进水量、体质量)、血糖浓度、糖耐量、生化指标(TG、TC、空腹血糖、胰岛素、SOD、MDA、Cr、HbA1c、TNF-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提取物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胰岛β细胞明显增多,空泡减少,胞浆较饱满.结论 大叶榄仁叶提取物降糖活性良好,可改善大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作者:王璇;吕闪闪;黄豆豆;陈万生;孙连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玫瑰花Rosae rugosa Thumb的初步筛选、分离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玫瑰花,分别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A104、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MA104、肠道病毒71型(EV-71)-RD细胞感染模型进行病毒筛选.对鲜玫瑰花渗漉水溶液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同时用酶标仪测定中性红染色后的A540值,计算治疗指数(TI).结果 鲜玫瑰花的渗漉水溶液对肠道EV-71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I值大于160.3;80%乙醇沉淀物对EV-71的抑制作用好,TI值大于188.1;D101大孔树脂分离效果较好,其中25%乙醇洗脱的第1个柱体积效果好,TI值为532.8.结论 鲜玫瑰花25%醇洗脱部位的多酚类成分具有很好的抗EV-71活性.
作者:杨稳;杨佳;周长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齿瓣石斛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及齿瓣石斛低、中、高剂量组(4.5、9.0、18.0 g/kg),每组20只,连续给药90 d.其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饮水、进食、毛色、行为、粪便、尿液),记录体质量和进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中期(第7周)和末期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液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素氮、肌酐);实验末期取主要脏器计算脏体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齿瓣石斛对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体比无明显影响,主要脏器色泽、大小、形态结构无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未发现明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齿瓣石斛在90 d内对大鼠无明显亚慢性毒性,安全剂量为18.0 g/kg.
作者:吴月国;刘臻;王茵;赵铮蓉;张萍;赵菊润;陈建国;张丽婧;刘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益肠胶囊(党参、黄芪、延胡索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检测波长218、531 nm;柱温30℃.结果 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Ⅰ分别在16.7~200.2、20.0~240.2、5.3 ~64.1、10.0~120.1、12.7~152.2μ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100.3%、97.1%、95.9%、95.4%,RSD分别为2.52%、2.85%、3.92%、3.54%、3.2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固本益肠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邵建兵;汪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佛手Citrus medicaL.var.sarcodactylic Suingle的G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佛手乙酸乙酯溶液的分析采用DB-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载气氮气体积流量3 mL/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25:1;进样量0.5 μL;程序升温条件以50℃为起始温度,保持1 min,后以2℃/min升至10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至250℃并保持5 min.理论板数按柠檬烯峰计算不低于100 000.应用SPSS 19.0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27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γ-松油烯分别在0.404 16~1.0104 μg(r=0.999 5)、0.278 304 ~0.695 76(r=0.999 5)、10.708 368~26.770 92(r=0.999 6)、2.845 44~7.113 6(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12% (1.42%)、98.53% (1.92%)、97.43% (1.21%)、97.24% (1.19%).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769%.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佛手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盼;雷素娟;唐鹏;田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水马桑根、茎、叶、花中秦皮素、东莨菪内酯的含有量.方法 水马桑提取液的HPLC分析采用Cosmosil 5 C18-MS-Ⅱ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5%冰醋酸(30:7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9 nm.结果 秦皮素、东莨菪内酯均在40~6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7%、97.14%,RSD分别为0.98%、1.51%.在4种部位中,秦皮素含有量依次为茎>叶>根>花,东莨菪内酯含有量依次为叶>根>茎>花.结论 从化学成分、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水马桑可考虑以茎叶入药(与根同等).
作者:苟保灵;汪鋆植;张宏岐;吕慧芳;王爱玲;刘兰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胃气痛片(乌药、青皮、白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定性鉴别青皮、乳香、白芍、木香、肉桂,HPLC法测定去甲异波尔定、芍药苷、橙皮苷含有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去甲异波尔定、芍药苷、橙皮苷分别在4.746 7~118.668μg/mL(r=0.999 8)、19.207 8~192.1μg/mL(r=0.999 8)、10.51~105.1 μg/mL (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72%(RSD=0.7%)、93.29%(RSD=0.8%)、96.22%(RSD=0.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胃气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那微;金星;薛春梅;李慧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