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璐璐
目的 观察桑酮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值>16.7 mmol/L,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180 mg/kg)组、桑酮碱(73.5、147、294 mg/kg)组,空白组10只,治疗组灌胃给药12周.给药后每2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给药12周后,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GHb)及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结果 桑酮碱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GSP、GHb、TC、TG、LDL-C、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HDL-C、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论 桑酮碱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脂肪细胞因子水平而成的.
作者:蒯美玉;马志;孙鑫;孟庆海;林超;卢颖;李育;彭国平;欧阳臻;卞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清肺愈痤丸(黄芩、枇杷叶、赤芍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清肺愈痤丸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35℃.结果 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芍药苷、橙皮苷、黄芩苷、丹酚酸B分别在0.08 ~0.25、0.07 ~0.22、0.2 ~0.60、0.06 ~0.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96.9%、97.4%、98.2%,RSD分别为0.98%、1.09%、0.82%、1.6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清肺愈痤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少梅;张鑫;李敏婷;陈兴兴;董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4个栽培年限(1、2、3、5年)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颜色与9种活性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方法 精密色差仪测定色度值(L*、a*、b*),HPLC法测定水溶性成分(紫草酸、丹酚酸B、迷迭香酸、原儿茶醛酸、丹参素钠)和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含有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颜色与各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结果 2年生丹参的L *、b *值高,3年生者a*值高,5年生者各色度值均低。各成分含有量均在3年生者中达到高.紫草酸、丹参素钠与各色度值均无显著相关性,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酮ⅡA与其均呈显著正相关,原儿茶醛酸与其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栽培年限为3年的丹参质量较高.
作者:牛敏;刘红燕;刘谦;李佳;刘杨;张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天然药物诱导和抑制P450等方面,总结天然药物对药物代谢功能的影响.天然药物能通过孕烷X受体、组成型雄甾烷受体等途径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也能抑制主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亚型,从而影响药物代谢,并引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谢敏珠;林娇;宋丹军;代曼云;罗敏;刘爱明;杨菊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地锦草片(地锦草)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1-2015.12我院血液科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首次住院治疗的56例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按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锦草片(4.8g,tid),治疗过程中收集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第2天及第4周末(入院第30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观察指标并评价综合疗效.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82.1%),观察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CD4+、CD4 +/CD8+水平明显升高,IL-2和IFN-γ水平明显降低,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地锦草片能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IFN-γ/IL-4的比值,达到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用.
作者:卢秀花;陈忠光;王彦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3-氢化松苓酸B对人胃癌细胞HGC-27程序性死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吖啶橙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3-氢化松苓酸B对HGC-27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10、20、40 μmol/L 3-氢化松苓酸B处理HGC-27细胞24 h后,可将细胞阻滞于Go/G1期,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20 μmol/L 3-氢化松苓酸B处理HGC-27细胞24 h后,透射电镜观察到大量自噬泡和自噬体,细胞自噬比例随浓度增加而显著提高;3-氢化松苓酸B促进Ⅰ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 Ⅰ)向Ⅱ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Ⅱ)转化,上调肌球蛋白样B淋巴细胞瘤-2(Bcl-2)结合蛋白(Beclin-1)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 (p21)的表达,并抑制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 (CyclinD1)的表达.结论 3-氢化松苓酸B可诱导HGC-27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但是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盼;闫喜明;汪鋆植;佘欣欣;余海立;贺海波;李湜;李莉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川牛膝Cyathulae Radix多糖抗氧化活性,并优化其微波提取工艺.方法 微波提取多糖后进行微波干燥,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含有量,评价该成分清除DPPH、ABTS、OH·、·O2-自由基作用以及总还原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多糖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均较强,但对·O2-自由基无清除能力.微波提取佳条件为提取功率640W,料液比1∶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 min,多糖提取率60.67%.结论 微波提取川牛膝多糖时,可在提高其提取率的同时缩短提取时间,节约能源,并增强该成分抗氧化活性.
作者:陈艾萌;潘洁;胡博;陈郡雯;吴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艾纳香油[Blumea balsamifera(L.)DC.,BBO]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晒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紫外线UVB辐射小鼠皮肤建立晒伤模型,创面外用艾纳香油,HE染色观察晒伤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有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表皮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肿瘤抑制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艾纳香油显著减少表皮厚度,使小鼠皮肤中SOD活性、GSH和MDA含有量得到恢复,显著降低8-OHdG、IL-6和NF-κB水平,同时抑制P53、PCNA表达.结论 艾纳香油能够缓解UVB引起的皮肤晒伤,其机制与增强抗氧化作用,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IL-6释放,减少8-OHdG和PCNA水平有关.
作者:李小婷;庞玉新;王丹;杨全;范佐旺;马青松;许罗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祖帕穆达派尔糖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甘草酸、总多酚含有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1次16倍量,第2次14倍量),每次1.5h.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优化祖帕穆达派尔糖浆的提取工艺.
作者:徐晓琴;魏鸿雁;凯撒·苏来曼;阿迪力·艾斯托拉;夏提古丽·阿不利孜;马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临床上联合应用中西药物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现象的日益普遍,中西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般认为,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影响体内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膜转运体在药物间相互作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机体几乎所有器官,尤其是胃肠道、肝脏、肾脏、脑等均存在着药物转运体,一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或组分和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对药物转运体的诱导或抑制作用,影响西药底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积极研究和探索转运体在中西药物联用的作用机制,对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以及进一步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内涵具有积极意义,故本文从药物转运体角度,就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言玉;沈智杰;王肖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清热化湿方(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杀菌作用及对核因子κB (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4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化湿方组、西药三联组(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短期免疫抑制联合经口感染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小鼠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通过快速尿素酶(RUT)及组织学染色判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程度和胃黏膜炎症情况;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NF-κB p65、IL-1β、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模型对照组0/10、清热化湿方组3/10、西药三联组7/10.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定植量显著增加,存在局部炎症细胞聚集;西药三联组幽门螺杆菌呈局部少量聚集,多数无炎症细胞浸润;清热化湿方组幽门螺杆菌在局部聚集相对较多,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西药三联组和清热化湿方组Il1b、Il8、Tnfa、Nfk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西药三联、模型对照、清热化湿方3组间NF-κB p65核/浆光密度比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清热化湿方对感染小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作用有限,但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炎症.清热化湿方组与西药三联组Ul1b、Il8、Tnfa和Nfkb p65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表达趋势较为相似,可能与蛋白水平抑制所致的负反馈作用相关,从而影响炎症的发生.
作者:于靖;叶晖;李宁;李江;陈瑶;张学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独活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分析采用华谱Unitary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2 nm;蒸发光检测器温度105℃;空气体积流量2.0 L/min;采集时间95 min.结果 10批独活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中的11个共有峰均可见于水煎剂,相似度均大于0.98,其中峰11为蛇床子素.结论 独活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可为后者代替前者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李军山;周明霞;张肖建;牛丽颖;李振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1H-NMR指纹图谱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方法 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指纹图谱对2种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聚类分析处理相关数据.结果 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 H-NMR指纹图谱各自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化学成分稳定,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高场区(δ0.5 ~3.0)和糖端基质子区(δ3.0~5.5),并且聚类分析也可将两者区分开.结论 1H-NMR指纹图谱可用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凤来;王磊;颜小捷;陈月圆;李典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清肾颗粒(白花蛇舌草、丹参、茵陈等)对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7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终完成6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清肾颗粒,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以及血清中ROS、MDA、SOD水平,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3.87%,优于对照组的51.72%和48.28%.治疗后治疗组U-Pro/24 h、Scr、BUN水平显著下降,eGFR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ROS、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治疗后治疗组ROS、MDA水平均有所降低,SOD水平有所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肾颗粒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U-Pro/24 h、Scr、BUN,升高eGFR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肾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王亿平;陈芳;王东;金华;茅燕萍;吕勇;胡顺金;魏玲;刘家生;章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咳速停胶囊(麻黄、罂粟壳、桔梗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咳速停胶囊三氯甲烷-浓氨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elch Uhimate(◎)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吗啡、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磷酸可待因分别在8.054 ~67.12 μg/mL(r=0.999 5)、22.31 ~185.9 μg/mL(r=0.999 9)、21.26 ~177.2 μg/mL(r=0.999 7)、1.212~10.09 μg/mL(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9%、101.4%、105.3%、106.2%,RSD分别为2.0%、3.6%、1.2%、1.2%.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咳速停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奕;姚文丽;吴琳琳;杨娟艳;茅向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肝毒性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周.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药物对P450主要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450表达.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0 mg/kg欧前胡索对P450亚型1a2(Cyp1a2)的mRNA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异欧前胡索对P450酶亚型2c37(Cp2c37)的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欧前胡素对CYP1A2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异欧前胡素对P450亚型2C (CYP2C)和P450酶亚型2E1 (CYP2E1)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血液生化指标显示,40 mg/kg异欧前胡素能够导致GOT和TBIL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分析发现,两种化合物20 mg/kg和40 mg/kg下均能导致肝脏出现一定程度水肿.结论 欧前胡素是CYP1A2的诱导剂,而异欧前胡素是CYP2C和CYP2E1的诱导剂.两种化合物在20 mg/kg和40 mg/kg剂量下对小鼠肝脏有损伤作用,而且异欧前胡素的毒性比欧前胡素强.
作者:王笃军;王硕;严峰;王国斌;许海玉;欧阳臻;魏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Sephadex LH-20和HPLC柱,对玉簪花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苯甲醛(1)、4-羟基-苯乙酮(2)、5,7-二甲氧基-8甲基-4'-羟基黄烷(3)、5,7-二甲氧基-4'-羟基黄烷(4)、表儿茶素(5)、儿茶素(6)、表没食子儿茶素(7)、没食子儿茶素(8)、香豆酸(9)、苯乙基-O-β-D-葡萄糖苷(10)、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11)、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12)、3,4-二羟基肉桂醇-3-O-葡萄糖苷(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玉华;王青虎;韩晶晶;包白音木其尔;奥·乌力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缩泉胶囊(乌药、益智仁、山药)对糖尿病小鼠膀胱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及建模组(n=52),后者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n=32)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片组,缩泉胶囊低、高剂量组.观察缩泉胶囊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及一般情况的影响;测定膀胱漏尿点压(BLPP),并对膀胱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利用荧光双标法检测P物质及NK1受体表达.结果 各组FBG、GSP、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缩泉胶囊可以显著降低小鼠尿量.与模型组相比,缩泉胶囊治疗后能显著升高BLPP、P物质、NK1受体表达,并能明显改善小鼠膀胱组织形态学.结论 缩泉胶囊改善糖尿病小鼠膀胱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膀胱组织中P物质及NK1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范平龙;连大卫;徐伟君;扶丽君;黄萍;操红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膝可保方的水提醇沉工艺,并比较其纯化前后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 以芍药苷、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含有量为评价指标,药液相对密度、药液含醇量、醇沉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再采用抗炎(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法)和镇痛(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模型对纯化前后提取物的药效学进行比较.结果 佳条件为提取液相对密度1.20 (40℃),药液含醇量60%,醇沉时间12h,浸膏得率14.70%,芍药苷转移率88.99%,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总转移率77.13%.与模型组相比,水提醇沉前后的提取物均具有明显抗炎和镇痛作用(P<0.05),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可使有效成分损失较小,在保证原处方疗效的同时减少服用量.
作者:冷静;郭小红;徐冲;田丰玮;杨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肌动蛋白(Actin)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提取浙贝母根、茎、叶、花、鳞茎总RNA,设计合成简并引物.以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和Ta克隆技术克隆Actin基因保守区序列片段.以该基因为内参基因,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 经RT-PCR扩增和Ta克隆,得到1段基因序列(463 bp).浙贝母Actin基因与岷江百合、郁金香、虎眼万年青、铁皮石斛、柿子、光皮桦、玉米相似度较高(84%~98%),其氨基酸序列与阿帝露茅膏菜、甘蓝型油菜、香草兰、岷江百合、麻疯树、枸杞、红海榄的同源性均在89%以上,并且其Actin蛋白与百脉根、岷江百合、郁金香亲缘关系较近.HMGR基因在该植物各部位表达有显著差异,依次为鳞茎>花>叶>茎>根.结论 首次从浙贝母中克隆出Actin基因(命名为FtActin),可为其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冯亚斌;施鑫磊;俞信光;沈晓霞;江建铭;王忠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