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法优化祖帕穆达派尔糖浆的提取工艺

徐晓琴;魏鸿雁;凯撒·苏来曼;阿迪力·艾斯托拉;夏提古丽·阿不利孜;马晓玲

关键词:祖帕穆达派尔糖浆,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祖帕穆达派尔糖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甘草酸、总多酚含有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1次16倍量,第2次14倍量),每次1.5h.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优化祖帕穆达派尔糖浆的提取工艺.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的制备

    目的 制备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方法 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碱纳米粒,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苦参碱比例、转速和聚乙烯醇浓度为影响因素,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优化工艺.碳二亚胺法制备麦胚凝集素修饰苦参碱纳米粒,以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比例、麦胚凝集素加入量和孵化时间为影响因素,粒径、电位和修饰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工艺.结果 苦参碱纳米粒的佳条件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苦参碱比例0.594∶1,转速815 r/min,聚乙烯醇浓度为0.46%,平均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112.04 nm、-15.38 mV、90.05%和27.14%.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的佳条件为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比例2.8∶0.12,麦胚凝集素加入量3 mg,孵化时间14 h,平均粒径、电位和修饰率分别为474.7 nm、-5.2 mV和69.51%.结论 该制备工艺可靠,所得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性质稳定.

    作者:段晓颖;贾庆涵;刘丽娜;程远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和西地那非治疗慢性肺心病的肺动脉高压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红花黄色素)联合前列地尔和西地那非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将223例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和西地那非,治疗组1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观察2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肺动脉舒张压(DPA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治疗后SPAP、mPAP和DPAP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PaO2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2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2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 (Tn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hs-CRP、CK-MB和TnⅠ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和西地那非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疗效较好.

    作者:杨铁骊;张小方;潘胜军;陈昆;从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天然药物诱导和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的研究进展

    目的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天然药物诱导和抑制P450等方面,总结天然药物对药物代谢功能的影响.天然药物能通过孕烷X受体、组成型雄甾烷受体等途径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也能抑制主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亚型,从而影响药物代谢,并引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谢敏珠;林娇;宋丹军;代曼云;罗敏;刘爱明;杨菊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青天葵4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 考察青天葵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hr.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酚含有量的相关性.方法 AlCl3-HAc-NaAc显色法和福林-酚比色法分别测定青天葵4种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含有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评价提取物抗氧化活性,SPSS17.0软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2种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结果 青天葵4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呈量效关系,乙酸乙酯提取物强,而乙醇提取物弱.其与总黄酮含有量有一定相关性(0.604<r<0.638),与总酚含有量相关性显著(r >0.977).结论 青天葵乙酸乙酯提取物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开发,总酚含有量是影响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许海棠;马少妹;张金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排石颗粒中5种指标成分和总黄酮的测定

    目的 测定排石颗粒(连钱草、木通、徐长卿等)中5种指标成分和总黄酮的含有量.方法 RP-HPLC法测定排石颗粒50%甲醇提取液中各成分含有量,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有量.结果 绿原酸、马钱苷、芦丁、迷迭香酸、甘草酸铵分别在18.88 ~ 604.00、18.50 ~ 592.00、20.25 ~648.00、18.75 ~ 600.00、18.81 ~ 60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100.7%、103.3%、96.4%、102.4%,RSD分别为1.4%、0.4%、2.7%、1.2%、2.3%.20批样品中总黄酮含有量均符合药典要求,而指标成分含有量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马钱苷变化明显,芦丁和甘草酸铵次之.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排石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萌萌;陈彦;刘聪燕;瞿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人参、麦冬、南五味子等)联合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对室性早搏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和门诊)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室性早搏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采取参松养心胶囊加用倍他乐克联合治疗.治疗后,监测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早搏总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倍他乐克停用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早搏总数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患者室性早搏次数减少较多,两组在治疗后早搏总数仍存在差异,治疗组早搏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4.7%),较对照组(71.4%)明显提高;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84.2%),较对照组(63.2%)明显提高;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周后,治疗组组内治疗后较治疗前倍他乐克用量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倍他乐克用量也存在差异,但治疗组差异更加显著.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室性早搏,可有效控制室性早搏,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郭刚;晁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H-NMR指纹图谱鉴别

    目的 通过1H-NMR指纹图谱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方法 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指纹图谱对2种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聚类分析处理相关数据.结果 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的1 H-NMR指纹图谱各自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化学成分稳定,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高场区(δ0.5 ~3.0)和糖端基质子区(δ3.0~5.5),并且聚类分析也可将两者区分开.结论 1H-NMR指纹图谱可用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凤来;王磊;颜小捷;陈月圆;李典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通窍活血汤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窍活血汤(黄芪、赤芍、桃仁等)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脑蛋白水解物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结论 通窍活血汤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提高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受损频率听力和改善耳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飞虎;朱丹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葶苈-大枣药对提取工艺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葶苈-大枣药对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为影响因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芥子碱硫氢酸盐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400W,液料比35∶1,综合评分92.88,测定值与预测值接近(偏差为1.76%).结论 该方法预测性良好,可为相关颗粒剂的研制提供参考.

    作者:李红伟;刘晴;孟祥乐;郝志友;匡海学;郑晓珂;冯卫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玉簪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Sephadex LH-20和HPLC柱,对玉簪花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苯甲醛(1)、4-羟基-苯乙酮(2)、5,7-二甲氧基-8甲基-4'-羟基黄烷(3)、5,7-二甲氧基-4'-羟基黄烷(4)、表儿茶素(5)、儿茶素(6)、表没食子儿茶素(7)、没食子儿茶素(8)、香豆酸(9)、苯乙基-O-β-D-葡萄糖苷(10)、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11)、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4-O-β-D-葡萄糖苷(12)、3,4-二羟基肉桂醇-3-O-葡萄糖苷(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玉华;王青虎;韩晶晶;包白音木其尔;奥·乌力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优化滋肾养阴颗粒剂提取工艺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滋肾养阴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莫诺苷、马钱苷、金丝桃苷、特女贞苷含有量以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加16倍量水提取4次,每次2h.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滋肾养阴颗粒剂的制备.

    作者:林启焰;谢凡;程雪梅;王长虹;李文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改善IR是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策略之一.研究发现,中药以其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网络整体调节特点在改善IR方面疗效显著.本文拟从PI3 K/Akt(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IR的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斌;范源;李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肉桂醛对小鼠U14宫颈癌组织中PI3K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肉桂醛对小鼠U14宫颈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U14宫颈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即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肉桂醛低(60 mg/kg)、高剂量组(240 mg/kg),不间断给药14 d.用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 灌胃14d后肉桂醛组小鼠肿瘤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生命体征较阴性对照组和环环磷酰胺组得到明显的改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肉桂醛低、高剂量组40.17%、49.32%,环磷酰胺组65.06%,同时肿瘤组织中PI3K表达下降.结论 肉桂醛能抑制U14荷瘤鼠瘤体生长,提高小鼠的生存质量.

    作者:尹兴忠;赵冬梅;刘蕾;王培军;张贵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缩泉胶囊改善糖尿病小鼠膀胱功能

    目的 研究缩泉胶囊(乌药、益智仁、山药)对糖尿病小鼠膀胱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及建模组(n=52),后者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n=32)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片组,缩泉胶囊低、高剂量组.观察缩泉胶囊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及一般情况的影响;测定膀胱漏尿点压(BLPP),并对膀胱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利用荧光双标法检测P物质及NK1受体表达.结果 各组FBG、GSP、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缩泉胶囊可以显著降低小鼠尿量.与模型组相比,缩泉胶囊治疗后能显著升高BLPP、P物质、NK1受体表达,并能明显改善小鼠膀胱组织形态学.结论 缩泉胶囊改善糖尿病小鼠膀胱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膀胱组织中P物质及NK1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范平龙;连大卫;徐伟君;扶丽君;黄萍;操红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膝可保方水提醇沉工艺优化和抗炎、镇痛作用比较

    目的 优选膝可保方的水提醇沉工艺,并比较其纯化前后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 以芍药苷、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含有量为评价指标,药液相对密度、药液含醇量、醇沉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再采用抗炎(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法)和镇痛(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模型对纯化前后提取物的药效学进行比较.结果 佳条件为提取液相对密度1.20 (40℃),药液含醇量60%,醇沉时间12h,浸膏得率14.70%,芍药苷转移率88.99%,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总转移率77.13%.与模型组相比,水提醇沉前后的提取物均具有明显抗炎和镇痛作用(P<0.05),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可使有效成分损失较小,在保证原处方疗效的同时减少服用量.

    作者:冷静;郭小红;徐冲;田丰玮;杨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火龙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cv.Vietnam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ODS、半制备HPLC柱,对火龙果皮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蒲新苷(1)、山柰酚-3-O-B-D-葡萄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2)、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3)、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4)、3'-甲氧基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5)、苄醇-β-D-葡萄糖苷(6)、大黄素-6-甲醚(7)、白藜芦醇(8)、腺嘌呤核苷(9)、尿嘧啶核苷(10)、2-甲氧基-3-(3'-吲哚基)-丙酸(11)、d-菠菜甾醇(12)、B-谷甾醇(13).结论 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兰;苏小建;王鹏程;杜园园;刘倩;梁成钦;周先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个栽培年限丹参颜色与9种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4个栽培年限(1、2、3、5年)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颜色与9种活性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方法 精密色差仪测定色度值(L*、a*、b*),HPLC法测定水溶性成分(紫草酸、丹酚酸B、迷迭香酸、原儿茶醛酸、丹参素钠)和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含有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颜色与各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结果 2年生丹参的L *、b *值高,3年生者a*值高,5年生者各色度值均低。各成分含有量均在3年生者中达到高.紫草酸、丹参素钠与各色度值均无显著相关性,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酮ⅡA与其均呈显著正相关,原儿茶醛酸与其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栽培年限为3年的丹参质量较高.

    作者:牛敏;刘红燕;刘谦;李佳;刘杨;张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清肺愈痤丸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

    目的 建立清肺愈痤丸(黄芩、枇杷叶、赤芍等)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清肺愈痤丸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35℃.结果 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芍药苷、橙皮苷、黄芩苷、丹酚酸B分别在0.08 ~0.25、0.07 ~0.22、0.2 ~0.60、0.06 ~0.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96.9%、97.4%、98.2%,RSD分别为0.98%、1.09%、0.82%、1.6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清肺愈痤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少梅;张鑫;李敏婷;陈兴兴;董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GC-FID法同时测定开喉剑喷雾剂中4种成分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法同时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山豆根、蝉蜕、薄荷脑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开喉剑喷雾剂和内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液混合物的分析采用HP-INNOWax色谱柱(30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5∶1;体积流量1.5 mL/min.结果 薄荷脑、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分别在0.228 7~2.2870 mg/mL (r=0.9997)、0.011 1~0.111 0 mg/mL (r=0.999 6)、0.016 8 ~0.168 0 mg/mL(r=0.999 8)、0.003 4~0.034 0 mg/mL(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4% (RSD=1.2%)、95.9% (RSD=1.8%)、96.2% (RSD=2.1%)、97.1% (RSD=l.7%).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开喉剑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贵琴;左雅敏;潘卫;李兴;田红红;伍庆;杜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艾纳香油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晒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艾纳香油[Blumea balsamifera(L.)DC.,BBO]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晒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紫外线UVB辐射小鼠皮肤建立晒伤模型,创面外用艾纳香油,HE染色观察晒伤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有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表皮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肿瘤抑制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艾纳香油显著减少表皮厚度,使小鼠皮肤中SOD活性、GSH和MDA含有量得到恢复,显著降低8-OHdG、IL-6和NF-κB水平,同时抑制P53、PCNA表达.结论 艾纳香油能够缓解UVB引起的皮肤晒伤,其机制与增强抗氧化作用,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IL-6释放,减少8-OHdG和PCNA水平有关.

    作者:李小婷;庞玉新;王丹;杨全;范佐旺;马青松;许罗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