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萌萌;陈彦;刘聪燕;瞿鼎
目的 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双水相(乙醇-磷酸氢二钾)萃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质量分数、磷酸氢二钾溶液质量分数和黄芪投料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总皂苷萃取率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27.97%,磷酸氢二钾溶液质量分数22.03%,黄芪投料比1∶58.85,总黄酮萃取率达74.13%(集中在上层),总皂苷萃取率达81.34%(集中在下层).结论 该方法简单精确,预测性良好,可用于萃取黄芪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
作者:宋力飞;刘常青;李曼莎;段海霞;马志鹏;刘乡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雷公藤红素、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并评价制备工艺和包封材料对其包封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制备3种成分脂质体,以50%大豆卵磷脂、80%蛋黄卵磷脂、92%大豆卵磷脂和复合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与50%大豆卵磷脂比例5∶1)为包封材料,测定所得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再计算其包封率.结果 雷公藤红素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脂质体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时的包封率均高于薄膜分散法,而且雷公藤红素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并分别以80%蛋黄卵磷脂和92%大豆卵磷脂包封时高.丹参酮ⅡA脂质体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并以50%大豆卵磷脂包封时的包封率高,但远低于其他2种脂质体.结论 含有多氢键的脂溶性雷公藤红素和不含氢键的水溶性丹参酮ⅡA磺酸钠适合逆向蒸发法制备其脂质体,而无氢键的脂溶性丹参酮ⅡA适合薄膜分散法.
作者:王理想;瞿鼎;刘聪燕;刘明健;范晨怡;陈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咳速停胶囊(麻黄、罂粟壳、桔梗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咳速停胶囊三氯甲烷-浓氨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elch Uhimate(◎)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吗啡、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磷酸可待因分别在8.054 ~67.12 μg/mL(r=0.999 5)、22.31 ~185.9 μg/mL(r=0.999 9)、21.26 ~177.2 μg/mL(r=0.999 7)、1.212~10.09 μg/mL(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9%、101.4%、105.3%、106.2%,RSD分别为2.0%、3.6%、1.2%、1.2%.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咳速停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奕;姚文丽;吴琳琳;杨娟艳;茅向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滋肾养阴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莫诺苷、马钱苷、金丝桃苷、特女贞苷含有量以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加16倍量水提取4次,每次2h.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滋肾养阴颗粒剂的制备.
作者:林启焰;谢凡;程雪梅;王长虹;李文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法同时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山豆根、蝉蜕、薄荷脑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开喉剑喷雾剂和内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液混合物的分析采用HP-INNOWax色谱柱(30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5∶1;体积流量1.5 mL/min.结果 薄荷脑、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分别在0.228 7~2.2870 mg/mL (r=0.9997)、0.011 1~0.111 0 mg/mL (r=0.999 6)、0.016 8 ~0.168 0 mg/mL(r=0.999 8)、0.003 4~0.034 0 mg/mL(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4% (RSD=1.2%)、95.9% (RSD=1.8%)、96.2% (RSD=2.1%)、97.1% (RSD=l.7%).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开喉剑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贵琴;左雅敏;潘卫;李兴;田红红;伍庆;杜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祖帕穆达派尔糖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甘草酸、总多酚含有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1次16倍量,第2次14倍量),每次1.5h.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优化祖帕穆达派尔糖浆的提取工艺.
作者:徐晓琴;魏鸿雁;凯撒·苏来曼;阿迪力·艾斯托拉;夏提古丽·阿不利孜;马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肝毒性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周.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药物对P450主要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450表达.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0 mg/kg欧前胡索对P450亚型1a2(Cyp1a2)的mRNA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异欧前胡索对P450酶亚型2c37(Cp2c37)的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欧前胡素对CYP1A2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异欧前胡素对P450亚型2C (CYP2C)和P450酶亚型2E1 (CYP2E1)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血液生化指标显示,40 mg/kg异欧前胡素能够导致GOT和TBIL水平显著升高.病理分析发现,两种化合物20 mg/kg和40 mg/kg下均能导致肝脏出现一定程度水肿.结论 欧前胡素是CYP1A2的诱导剂,而异欧前胡素是CYP2C和CYP2E1的诱导剂.两种化合物在20 mg/kg和40 mg/kg剂量下对小鼠肝脏有损伤作用,而且异欧前胡素的毒性比欧前胡素强.
作者:王笃军;王硕;严峰;王国斌;许海玉;欧阳臻;魏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蒂达”是藏药中一类治疗肝胆疾病药物的总称,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等为其主要基原植物,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口山)酮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舒张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活性,但其品种繁多、基原复杂,传统鉴别具有局限性.本文浅析蒂达品种及资源分布,并综述10年来“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口山)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应用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晓泉;夏从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清热化湿方(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杀菌作用及对核因子κB (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4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化湿方组、西药三联组(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短期免疫抑制联合经口感染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小鼠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通过快速尿素酶(RUT)及组织学染色判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程度和胃黏膜炎症情况;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NF-κB p65、IL-1β、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模型对照组0/10、清热化湿方组3/10、西药三联组7/10.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定植量显著增加,存在局部炎症细胞聚集;西药三联组幽门螺杆菌呈局部少量聚集,多数无炎症细胞浸润;清热化湿方组幽门螺杆菌在局部聚集相对较多,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西药三联组和清热化湿方组Il1b、Il8、Tnfa、Nfk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西药三联、模型对照、清热化湿方3组间NF-κB p65核/浆光密度比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清热化湿方对感染小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作用有限,但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炎症.清热化湿方组与西药三联组Ul1b、Il8、Tnfa和Nfkb p65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表达趋势较为相似,可能与蛋白水平抑制所致的负反馈作用相关,从而影响炎症的发生.
作者:于靖;叶晖;李宁;李江;陈瑶;张学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3-氢化松苓酸B对人胃癌细胞HGC-27程序性死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吖啶橙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3-氢化松苓酸B对HGC-27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10、20、40 μmol/L 3-氢化松苓酸B处理HGC-27细胞24 h后,可将细胞阻滞于Go/G1期,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20 μmol/L 3-氢化松苓酸B处理HGC-27细胞24 h后,透射电镜观察到大量自噬泡和自噬体,细胞自噬比例随浓度增加而显著提高;3-氢化松苓酸B促进Ⅰ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 Ⅰ)向Ⅱ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Ⅱ)转化,上调肌球蛋白样B淋巴细胞瘤-2(Bcl-2)结合蛋白(Beclin-1)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 (p21)的表达,并抑制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 (CyclinD1)的表达.结论 3-氢化松苓酸B可诱导HGC-27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但是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盼;闫喜明;汪鋆植;佘欣欣;余海立;贺海波;李湜;李莉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改善IR是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策略之一.研究发现,中药以其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网络整体调节特点在改善IR方面疗效显著.本文拟从PI3 K/Akt(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IR的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斌;范源;李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排石颗粒(连钱草、木通、徐长卿等)中5种指标成分和总黄酮的含有量.方法 RP-HPLC法测定排石颗粒50%甲醇提取液中各成分含有量,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有量.结果 绿原酸、马钱苷、芦丁、迷迭香酸、甘草酸铵分别在18.88 ~ 604.00、18.50 ~ 592.00、20.25 ~648.00、18.75 ~ 600.00、18.81 ~ 60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100.7%、103.3%、96.4%、102.4%,RSD分别为1.4%、0.4%、2.7%、1.2%、2.3%.20批样品中总黄酮含有量均符合药典要求,而指标成分含有量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马钱苷变化明显,芦丁和甘草酸铵次之.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排石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萌萌;陈彦;刘聪燕;瞿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缩泉胶囊(乌药、益智仁、山药)对糖尿病小鼠膀胱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及建模组(n=52),后者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n=32)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片组,缩泉胶囊低、高剂量组.观察缩泉胶囊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及一般情况的影响;测定膀胱漏尿点压(BLPP),并对膀胱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利用荧光双标法检测P物质及NK1受体表达.结果 各组FBG、GSP、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缩泉胶囊可以显著降低小鼠尿量.与模型组相比,缩泉胶囊治疗后能显著升高BLPP、P物质、NK1受体表达,并能明显改善小鼠膀胱组织形态学.结论 缩泉胶囊改善糖尿病小鼠膀胱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膀胱组织中P物质及NK1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范平龙;连大卫;徐伟君;扶丽君;黄萍;操红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桑蚕蛹多糖胶囊.方法 超声辅助碱提桑蚕蛹粗多糖,除蛋白、脱色后透析,经SephadexG-150树脂分离纯化.单因素试验优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干燥温度3种影响因素,测定多糖粉末的休止角、堆密度和临界相对湿度,再检测所得胶囊的含水量、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结果 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1,干燥温度60℃.多糖粉末平均休止角37.74°,平均堆密度0.51 g/mL,临界相对湿度63%.胶囊内容物含水量6.87%,平均装量0.1323 g,平均崩解时限12.12 min,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该工艺简单、稳定、可控,所得桑蚕蛹多糖胶囊成型性良好,可为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谭丽鹤;李红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胸导管淋巴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SAP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SAP模型,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丹参多酚酸+颈部胸导管引流组,每组按时间点2、6、12h分为3个亚组(8只/组).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丙氨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淀粉酶(AMY)、血浆内毒素(ET)含有量、血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及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血清ALT、AST、AMY及血浆ET水平在各时点均升高,血清CAT及GSH-Px活性明显降低;颈部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及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ALT、AST、AMY、E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各指标降低更为明显;颈部胸导管引流组、丹参多酚酸组及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血清CAT、GSH-Px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组+颈部胸导管引流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 丹参多酚酸联合胸导管引流可有效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功能损伤.
作者:王冬;李勇;王子政;赵群;范立侨;檀碧波;刘羽;崔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桃花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桃花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等度、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3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 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分别在0.001 00~0.201 72 mg(r =0.999 9)、0.001 00~0.200 54mg (r=1)、0.001 00~0.20054 mg (r=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1.44%、102.23%、102.69%,RSD分别为3.8%、2.8%、2.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桃花的质量控制.
作者:崔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方法 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碱纳米粒,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苦参碱比例、转速和聚乙烯醇浓度为影响因素,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优化工艺.碳二亚胺法制备麦胚凝集素修饰苦参碱纳米粒,以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比例、麦胚凝集素加入量和孵化时间为影响因素,粒径、电位和修饰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工艺.结果 苦参碱纳米粒的佳条件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苦参碱比例0.594∶1,转速815 r/min,聚乙烯醇浓度为0.46%,平均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112.04 nm、-15.38 mV、90.05%和27.14%.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的佳条件为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比例2.8∶0.12,麦胚凝集素加入量3 mg,孵化时间14 h,平均粒径、电位和修饰率分别为474.7 nm、-5.2 mV和69.51%.结论 该制备工艺可靠,所得苦参碱纳米粒及其麦胚凝集素修饰产物性质稳定.
作者:段晓颖;贾庆涵;刘丽娜;程远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4个栽培年限(1、2、3、5年)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颜色与9种活性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方法 精密色差仪测定色度值(L*、a*、b*),HPLC法测定水溶性成分(紫草酸、丹酚酸B、迷迭香酸、原儿茶醛酸、丹参素钠)和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含有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颜色与各成分含有量的相关性.结果 2年生丹参的L *、b *值高,3年生者a*值高,5年生者各色度值均低。各成分含有量均在3年生者中达到高.紫草酸、丹参素钠与各色度值均无显著相关性,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酮ⅡA与其均呈显著正相关,原儿茶醛酸与其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栽培年限为3年的丹参质量较高.
作者:牛敏;刘红燕;刘谦;李佳;刘杨;张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肉桂醛对小鼠U14宫颈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U14宫颈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即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肉桂醛低(60 mg/kg)、高剂量组(240 mg/kg),不间断给药14 d.用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 灌胃14d后肉桂醛组小鼠肿瘤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生命体征较阴性对照组和环环磷酰胺组得到明显的改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肉桂醛低、高剂量组40.17%、49.32%,环磷酰胺组65.06%,同时肿瘤组织中PI3K表达下降.结论 肉桂醛能抑制U14荷瘤鼠瘤体生长,提高小鼠的生存质量.
作者:尹兴忠;赵冬梅;刘蕾;王培军;张贵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天然药物诱导和抑制P450等方面,总结天然药物对药物代谢功能的影响.天然药物能通过孕烷X受体、组成型雄甾烷受体等途径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也能抑制主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亚型,从而影响药物代谢,并引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谢敏珠;林娇;宋丹军;代曼云;罗敏;刘爱明;杨菊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