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雨;郑晓媚;谭晓梅
目的 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丹皮酚类脂囊泡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 采用司盘-60:胆固醇(1:1)为囊材,药脂比例为1∶10,40℃条件下水合60 min,以频率400 Hz超声5 min,可制得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包封率平均为78.4%,其体外释放过程与丹皮酚溶液相比较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
作者:王建筑;王欣欣;毕研平;李菲;郝吉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罗汉果甜苷含药血清(SCM)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合成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T6细胞,并以SCM干预,然后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yp、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同时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SCM(5%、10%和20%)细胞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水平显著降低;SCM (20%、10%)细胞上清液中HA和LN水平减少;SCM各质量浓度组作用48 h后,HSC-T6细胞周期产生明显变化,出现凋亡现象,且正常细胞比例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 罗汉果甜苷对HSC-T6细胞周期具有阻滞作用,能诱导其发生凋亡,并可抑制胶原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作者:龙颖;王巍;田慧;肖喜泉;王勤;唐慧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Ⅰ (PSI)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重楼皂苷Ⅰ对MCF-7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将其接种于正常小鼠左前肢腋窝皮下复制MCF-7荷瘤模型,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30 mg/kg)组和PSI高、中、低剂量(60、30、15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15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完整的肿瘤组织,称定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结果 PSI可显著抑制MCF-7生长,高、中剂量重楼皂苷Ⅰ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O.01或P<0.05),抑制率分别为64.34%和39.86%.另外,以上两组还可明显下调Bcl-2、Bax,上调剪切型Caspase-3表达(P<0.01或P<0.05).结论 重楼皂苷Ⅰ对MCF-7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和Caspase-3有关.
作者:胡炜彦;李菊;贺智勇;付昆;张荣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土茯苓总多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为指标,考察天然澄清剂加入量、料液比、纯化时间和温度四个因素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天然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2%,a组分为1%,料液比为1∶15,纯化时间120 min,温度为80℃,多糖保留率为94.07%,蛋白清除率为55.59%.结论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工艺简单可靠,合理可行,为土茯苓多糖的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文良;陈文龙;王敏;朱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本研究在大鼠糖尿病的基础上制备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模型,观察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对DR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取100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00 mg/kg,四氧嘧啶100 mg/kg,3d后诱发糖尿病,3个月后造成视网膜病变模型.模型大鼠分为5组,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0.1、0.3、0.5 mg/mL,早、午、晚各点眼1次),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另取视网膜进行铺片,观察DR血管病理变化.结果 视网膜病变动物一般状态较差,血糖、尿糖均升高,体质量下降,模型组VEGF、bFGF、IL-6和TNF-α水平均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后,以上4个指标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给药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明显改善,白内障及失明率显著下降.结论 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通过降低炎症介质(IL-6和TNF-α)及细胞因子(VEGF和bFGF)水平,对DR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凤华;刘春娜;刘新宇;宋斐然;姚红月;郑久明;杨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在临床应用内异康复片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明显疗效和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方法 建立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450arom、COX-2在治疗前后各组小鼠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上表达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ICR雌鼠62只,异体垂体移植方法造模,之后随机设模型组、内异康复片高、中、低剂量组、丹莪妇康煎膏组、孕三烯酮组.3个月后分别灌胃给药,持续3个月,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上P450arom、COX-2表达情况.结果 P450arom、COX-2表达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均下降,内异康复片高剂量组优于其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且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异康复片能够通过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雌激素效应因子P450arom、COX-2表达,阻断雌激素生成的正反馈环来抑制其产生,从而控制和治疗子宫腺肌病,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冯婷婷;魏绍斌;王宇慧;解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对复方四参颗粒原药材的提取和精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建立太子参中环肽B定量测定的HPLC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为指标,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次数和时间,以及醇沉过程中的乙醇用量和体积分数进行考察.结果 方差分析发现,提取次数对太子参环肽B提取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提取率随提取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佳提取和精制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后加1.5倍量70%乙醇进行醇沉.按佳工艺进行3次重复实验,结果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均在60%左右.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稳定性良好,采用其对复方四参颗粒原药材进行提取和精制时,主要有效成分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较高.
作者:司爱永;田丰;赵继会;朴香花;张永太;冯年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 明胶制备青蒿素微囊的佳工艺条件的明胶质量分数为5.06%,囊心囊材质量比为1∶3,搅拌速度为751 r/min.此佳工艺制备的青蒿素微囊包封率为89.31%,平均粒径69.91 μm,载药量为22.25%,体外溶出度测定0.5h为25.8%,12 h累积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 以佳工艺条件制备青蒿素微囊工艺稳定,包封率高,同时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艾凤伟;庄海涛;凌勇;佟雷;王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试探讨其炮制机理.方法 取山楂炮制过程不同样品,利用机器视觉系统获取样品图像,提取其颜色特征值,运用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客观描述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动态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枸橼酸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量,并测定水溶性提取液的A420(在420 nm处的吸光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相关性.结果 建立的SQC模型显示出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枸橼酸量总体呈下降趋势,5-HMF量及A420总体呈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颜色变化与枸橼酸量、5-HMF量及A420呈显著相关.结论 颜色作为山楂炮制过程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可能是山楂炮制过程的机理之一.
作者:黎量;杨诗龙;胥敏;李欣逸;吴娜;艾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榅桲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Folin-Ciocalteu法,以总多酚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60℃、回流提取2次、每次1.0h,以此工艺测得榅桲中总多酚含有量为9.55 mg/g.结论 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哈及尼沙;美丽万·阿不都热依木;程煜凤;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中治疗头痛的用药特点、药-症规律,探讨《局方》治头痛病症的方药配伍思路.方法 将《局方》方、药、主治病症资料按国家标准处理,并开展统计分析.结果 《局方》治头痛诸方中配伍,药性寒温并用,药味以辛甘、甘苦、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肺、胃等经居多,另得药对及常用药若干.结论 《局方》治头痛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配伍思维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靓贤;苏前敏;陈德兴;文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筛选辅料制备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化橘红、蜜百部、苦杏仁、茯苓、水半夏(制)、五味子、白前、甘草).方法 湿法制粒压片,以口感、质感、苦味为考察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填充剂和矫味配方进行初步筛选;以颗粒收率和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Minitab软件中Box-Behnken和Response Optimizer对浸膏粉和崩解剂等关键辅料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 佳配方为浸膏粉84.0 g、甘露醇(Man) 97.0 g、微晶纤维素(MCC) 90.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22.5 g、阿斯巴甜3.0g、柠檬酸0.5g、哈蜜瓜香精1.5g及硬脂酸镁1.5g,制备1 000片.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为(40.25±1.20)s.结论 按优选辅料处方制备的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口感好、崩解迅速,达到了设计要求.
作者:张爱丽;邵杰;张庆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发现并分析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方剂在药性组合层面的配伍特征,用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筛选现代中医医案中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方剂,信息标准化后建立Excel表格,量化处理每个方剂的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阴虚火旺型失眠方剂共聚为6类,以性“微寒”或“凉”,味“甘、苦”,归“心、肝、肾”经为主.结论 对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在临床上还可以从清化痰湿的角度进行,同时对其辨证可以更加具体化,使得在治疗上更具有针对性,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咏梅;陈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凤尾草中的蕨素C-3-O-葡萄糖苷、忍冬苷和野漆树苷3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凤尾草甲醇提取液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8 nm和350 nm;柱温30℃.结果 蕨素C-3-O-葡萄糖苷、忍冬苷和野漆树苷3种活性成分分别在0.025 0~1.60、0.054 0 ~ 3.45和0.238~ 15.2 μg的测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 (RSD1.4%)、101.0% (RSD 1.8%)和101.6% (RSD1.2%).10个不同来源凤尾草中的蕨素C-3-O-葡萄糖苷高与低含有量相差约15倍,忍冬苷含有量相差约8倍,而野漆树苷含有量相差达25倍.结论 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凤尾草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而且其药材质量与产地关系较大.
作者:刘建群;刘健;蒋伟;钟国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元胶囊对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给予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刺激,复元胶囊含药血清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的特异抑制剂SP600125干预,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复元胶囊+抑制剂组,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因子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p-JNK)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IL-1β诱导SW1353后,模型组G1期的百分比增加,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和复元胶囊+抑制剂组G1期的百分比减少,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JNK和Bax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其中以复元胶囊+抑制剂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复元胶囊可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p-JNK及下游信号因子Bax的活化和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增殖,可用于防治骨关节炎.
作者:周凌云;钟玉;张玉笛;李荣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考察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游离药物的2.13、2.61倍;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0.84、1.77、1.48、4.99倍,有效渗透率(Peff)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1.56、2.06、2.82、7.17倍.结论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有良好的促吸收效果,并能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万胜利;何丹;钟萌;杨梅;张景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苓柏解毒丸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盐酸小檗碱的含有量、总多糖的含有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确定优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加14倍量的水,每次提取60 min.结论 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苓柏解毒丸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作者:王萍;李茜;周颖;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衰兔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阿霉素耳缘静脉注射建立慢性心衰兔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家兔分为模型组、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和呋塞米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实验结束后检测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 (1)治疗后益心泰各剂量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及血清BNP水平均降低(P<0.05),而LVEF、E/A明显升高(P<0.01).(2)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各剂量组LVIDd、LVIDs及血清BNP水平均降低(P<0.05),而LVEF、E/A明显升高(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清BNP水平更明显(P<0.05).结论 益心泰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兔左室结构和功能、降低血清BNP水平,且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
作者:唐云;郭志华;李雅;孙涛;吴刚强;刘梨;邓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和不同pH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其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沉淀法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以指标成分法测定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时提取物在丙酮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PBS缓冲体系中的溶解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PBS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均随pH的增大而增大;大黄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在pH 5.12时达到大,黄芩苷和小檗碱的油水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减小.结论 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在中等极性的溶剂中溶解性较好,pH对于提取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较大影响,可通过调节pH来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作者:任卫高;杨洋;葛少波;裴燕芳;章冠;潘金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炮制前后蒺藜的皂苷成分含有量并推测其炮制机理.方法 蒺藜甲醇提取液的正丁醇部位的HPLC分析采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 20),检测波长203 nm;采用高氯酸作显色剂,蒺藜皂苷元为指标,测定蒺藜总皂苷.结果 蒺藜皂苷元在0.82~7.38 μg和24.6~86.1 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和100.7%.蒺藜经清炒法、烘制法炮制后,其总皂苷含有量下降,皂苷元含有量增加.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蒺藜烘制与清炒作用相同,其机理可能为其皂苷经炒制转化为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的蒺藜皂苷元成分.
作者:李瑞海;冯琳;马欣悦;刘书平;孙延君;贾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