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筑;王欣欣;毕研平;李菲;郝吉福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左金丸对细胞色素P450酶3A4 (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试验设计,16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口服左金丸7d(每天2次,每次3 9)前、后再分别单剂量口服咪达唑仑15 mg,LC-MS/MS测定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达唑仑在24h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WinNonlin软件计算咪达唑仑及1-羟基咪达唑仑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服用左金丸前后,受试者血浆中咪达唑仑的Cmax分别为(138.44 ±62.55) ng/mL、(132.99 ±64.74) ng/mL;AUC0-24分别为(305.25±112.05) ng· h/mL、(343.68±149.39) ng·h/mL;tmax分别为(0.5,0.25-2)h、(0.5,0.25-3)h;t1/2分别为(3.52±1.06)h、(3.99±1.30)h;清除率(CL/F)分别为(54.65±17.65) L/h、(49.74±17.88) L/h;Cmax代谢比分别为(0.60±0.24)、(0.42±0.18);AUC0-24代谢比分别为(0.53±0.18)、(0.41±0.14).结论 口服左金丸7d对CYP3A4有弱抑制作用.
作者:刘松灿;裘福荣;缪萍;朱蕾蕾;曾金;李秋月;贺敏;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比较癃开颗粒挥发油对其制剂主要药效学活性的影响,为设计合适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给丙睾诱发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灌胃癃开颗粒含挥发油制剂(癃开A)或癃开颗粒去挥发油制剂(癃开B)10、20,40 g/kg,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摘取小鼠前列腺,称定质量,并换算成前列腺指数作组间比较.结果 癃开A和癃开B对丙睾模型小鼠前列腺湿质量和指数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两者相应剂量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癃开颗粒含挥发油制剂与去挥发油制剂比较,两者对前列腺增生的抑制程度相当,提示采用去挥发油制备工艺有药效保障,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谢家骏;乔正东;成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提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精氨酸、亮氨酸、(R,S)-告依春和靛玉红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分别在0.001 7~0.106 0mg/mL(r=1.000 0)、0.001 6~0.100 2 mg/mL (r =0.999 9)、0.001 6~0.101 1 mg/mL (r=1.000 0)和0.001 5 ~0.095 9 mg/mL(r=0.999 7)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9%、100.2%,97.8%和100.2%.结论 从市售复方板蓝根颗粒26批样品数据综合分析,建议每袋(15 g)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总量不得少于1.15 mg,其中(R,S)-告依春不得少于0.07 mg.
作者:郑程;王瑞;王峥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在临床应用内异康复片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明显疗效和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方法 建立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450arom、COX-2在治疗前后各组小鼠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上表达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ICR雌鼠62只,异体垂体移植方法造模,之后随机设模型组、内异康复片高、中、低剂量组、丹莪妇康煎膏组、孕三烯酮组.3个月后分别灌胃给药,持续3个月,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上P450arom、COX-2表达情况.结果 P450arom、COX-2表达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均下降,内异康复片高剂量组优于其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且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异康复片能够通过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雌激素效应因子P450arom、COX-2表达,阻断雌激素生成的正反馈环来抑制其产生,从而控制和治疗子宫腺肌病,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冯婷婷;魏绍斌;王宇慧;解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中治疗头痛的用药特点、药-症规律,探讨《局方》治头痛病症的方药配伍思路.方法 将《局方》方、药、主治病症资料按国家标准处理,并开展统计分析.结果 《局方》治头痛诸方中配伍,药性寒温并用,药味以辛甘、甘苦、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肺、胃等经居多,另得药对及常用药若干.结论 《局方》治头痛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配伍思维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靓贤;苏前敏;陈德兴;文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温肾纳气、化痰祛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IL-6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2例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两组均以60 d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进行血清IL-6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所有参考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均有好转,而治疗组肺功能检测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动受限、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总分等评分结果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前提高,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6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复发,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中药配方颗粒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郭洁;武蕾;田振峰;刘明;张慧聪;赵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途径进行研究总结.方法 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和RP-18柱色谱处理后,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 μm),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结果 从总倍半萜苷中得到5个倍半萜苷类化合物,其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均相同,表现为逐个脱去寡糖链上的糖基,产生特征碎片离子m/z 675、529、383,后生成m/z 205的特征苷元碎片.结论 其中2个倍半萜苷类成分可能是仅在苷元C-6和C-7位上构型有差异的loquatifolin A和6,7-cis-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 →4)-α-L-rhamnopyranosyl-(1 →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作者:赵磊;陈剑;印敏;任冰如;李维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定量测定九香虫中未甲酯化的亚油酸、油酸及软脂酸方法.方法 九香虫石油醚提取物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采用Preva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甲醇(95∶5)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洗脱时间为15 min.结果 亚油酸、油酸及软脂酸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相应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亚油酸的线性方程为Y=1.211 7X-2.965 6,r=0.999 0,线性范围为0.135~0.450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2.5%;油酸的线性方程为y=1.149 2X-2.757 0,r=0.999 0,线性范围为0.268~0.893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2.3%;软脂酸的线性方程为Y=1.104 7X-2.327 6,r=0.999 1,线性范围为0.150 ~0.500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2.8%.结论 该方法中的样品不需要甲酯化,而且测定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九香虫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新雨;郑晓媚;谭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大叶蛇葡萄提取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有效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大叶蛇葡萄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水层萃取物和蛇葡萄素、杨梅素、杨梅苷、槲皮素及槲皮苷分别作用于HeLa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蛇葡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物、蛇葡萄素和杨梅素均有不同程度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时效或量效关系;碘化丙啶单染法显示蛇葡萄素作用HeLa细胞12 h,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S期细胞比率增加.结论 乙酸乙酯提取物、蛇葡萄素和杨梅素对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蛇葡萄素可能通过阻滞HeLa细胞于S期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桂春;黄静;程佩佩;方玉;夏叶;张秀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1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在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5 mL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局部喷涂.结果 观察组的疱疹及溃疡愈合时间、咽痛流涎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缩短疗程,疼痛缓解明显,效果良好,可推广使用.
作者:鲍先握;戴杰;林海升;王文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炮制前后蒺藜的皂苷成分含有量并推测其炮制机理.方法 蒺藜甲醇提取液的正丁醇部位的HPLC分析采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 20),检测波长203 nm;采用高氯酸作显色剂,蒺藜皂苷元为指标,测定蒺藜总皂苷.结果 蒺藜皂苷元在0.82~7.38 μg和24.6~86.1 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和100.7%.蒺藜经清炒法、烘制法炮制后,其总皂苷含有量下降,皂苷元含有量增加.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蒺藜烘制与清炒作用相同,其机理可能为其皂苷经炒制转化为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的蒺藜皂苷元成分.
作者:李瑞海;冯琳;马欣悦;刘书平;孙延君;贾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榅桲总黄酮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物诱导小鼠肺血栓模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体外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观察榅桲总黄酮的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 榅桲总黄酮能明显提高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物诱导小鼠的存活率;榅桲总黄酮能明显减轻动-静脉旁路血栓湿质量,降低血浆中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和增加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可抑制不同时间点由凝血酶诱导剂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 榅桲总黄酮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并具有抗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轻曼古丽·阿吉;马虎;美合热阿依·伊萨克;周文婷;依丽孜拉·阿不都沙拉木;古丽迪亚尔·伊斯坎代尔;艾尼瓦尔·吾买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葛根异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HPLC-TOF-MS法对葛根异黄酮各指纹峰进行辨认,并考察不同剂量葛根异黄酮给药组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峰面积和细胞存活率药效数据相关联.结果 从HPLC指纹图谱中鉴定出7个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分别为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大豆苷和大豆苷元,这些成分的药效并无很大差异,相关系数大值葛根素(0.761 4)与小值大豆苷(0.670 8)之间相差不到0.1.结论 葛根异黄酮保护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多组分协同而发挥疗效.
作者:包永睿;王帅;杨欣欣;孟宪生;蔡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系统评价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纳入研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同时人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结果 有10项随机对照实验,共999例患者入选.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改善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两者临床疗效相当,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郭强;朱玉霞;赵欢;陈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丹皮酚类脂囊泡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 采用司盘-60:胆固醇(1:1)为囊材,药脂比例为1∶10,40℃条件下水合60 min,以频率400 Hz超声5 min,可制得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包封率平均为78.4%,其体外释放过程与丹皮酚溶液相比较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制备丹皮酚非离子型类脂囊泡.
作者:王建筑;王欣欣;毕研平;李菲;郝吉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榅桲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Folin-Ciocalteu法,以总多酚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60℃、回流提取2次、每次1.0h,以此工艺测得榅桲中总多酚含有量为9.55 mg/g.结论 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哈及尼沙;美丽万·阿不都热依木;程煜凤;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和不同pH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其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沉淀法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以指标成分法测定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时提取物在丙酮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PBS缓冲体系中的溶解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PBS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均随pH的增大而增大;大黄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在pH 5.12时达到大,黄芩苷和小檗碱的油水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减小.结论 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在中等极性的溶剂中溶解性较好,pH对于提取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较大影响,可通过调节pH来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作者:任卫高;杨洋;葛少波;裴燕芳;章冠;潘金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对复方四参颗粒原药材的提取和精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建立太子参中环肽B定量测定的HPLC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为指标,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次数和时间,以及醇沉过程中的乙醇用量和体积分数进行考察.结果 方差分析发现,提取次数对太子参环肽B提取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提取率随提取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佳提取和精制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后加1.5倍量70%乙醇进行醇沉.按佳工艺进行3次重复实验,结果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均在60%左右.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稳定性良好,采用其对复方四参颗粒原药材进行提取和精制时,主要有效成分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较高.
作者:司爱永;田丰;赵继会;朴香花;张永太;冯年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院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讨论对于此类药物应如何合理使用,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统计并分析本院现有中成药品种及处方发现的问题,包括毒性成分、使用科室、功效分类、联合用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结果 中成药品种数共417种,其中含毒性药材者为20种,占4.8%.从使用情况上来看,应用含毒性中成药的科室以内科和骨伤科为主.通过查阅本院10年内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出中成药不良反应共386份,其中有32份涉及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结论 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虽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及不合理联用,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用药监护,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时琳;薛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血清体积分数为20%时,补骨脂盐炙品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品(P<0.01);同时,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作用,且盐炙品要优于生品.结论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其中盐炙品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
作者:高倩倩;颜翠萍;翁泽斌;赵根华;陈志鹏;蔡宝昌;李伟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