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的影响

高倩倩;颜翠萍;翁泽斌;赵根华;陈志鹏;蔡宝昌;李伟东

关键词:补骨脂, 盐炙,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
摘要:目的 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血清体积分数为20%时,补骨脂盐炙品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品(P<0.01);同时,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作用,且盐炙品要优于生品.结论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其中盐炙品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纳入研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同时人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结果 有10项随机对照实验,共999例患者入选.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改善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医降糖药物,在改善空腹胰岛素(疗程>3个月)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两者临床疗效相当,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郭强;朱玉霞;赵欢;陈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方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

    目的 提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精氨酸、亮氨酸、(R,S)-告依春和靛玉红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分别在0.001 7~0.106 0mg/mL(r=1.000 0)、0.001 6~0.100 2 mg/mL (r =0.999 9)、0.001 6~0.101 1 mg/mL (r=1.000 0)和0.001 5 ~0.095 9 mg/mL(r=0.999 7)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9%、100.2%,97.8%和100.2%.结论 从市售复方板蓝根颗粒26批样品数据综合分析,建议每袋(15 g)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总量不得少于1.15 mg,其中(R,S)-告依春不得少于0.07 mg.

    作者:郑程;王瑞;王峥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苦碟子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苦碟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采用UV-VIS法测定总黄酮,RP-HPLC法定量测定腺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结果 总黄酮平均含有量为(53.498 1±9.397 0) mg/g,其中以河北承德为高(71.833 0 mg/g);腺苷平均含有量为(0.145 1 ±0.098) mg/g,其中以陕西咸阳为高(0.326 9 mg/g);木犀草素平均含有量为(0.086 0±0.034 275) mg/g,其中以内蒙赤峰为高(0.155 5 mg/g);芹菜素平均含有量为(0.0060±0.003 511) mg/g,其中以陕西咸阳为高(0.012 5 mg/g).结论 不同产地苦碟子药材活性成分含有量差异较大.

    作者:吴晶晶;李国辉;王贝贝;顾星;李天祥;李庆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黄酮类成分及挥发油含有量的比较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为选用药用菊花提供参考.方法 2种菊花以70%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Shim-pack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0.1%磷酸(B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8 nm;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它们的总挥发油含有量.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分别在0.5 ~5.0 μg、0.11~1.1 μg、0.74~7.4 μg、0.39~3.9 μg、0.28~2.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0%)、99.3% (RSD=2.0%)、99.7% (RSD=1.9%)、99.1% (RSD=2.0%)、98.0% (RSD=1.8%).亳菊挥发油提取率为0.52%,大马牙为0.42%.亳菊中的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金合欢素和总挥发油含有量高于大马牙,但大马牙的黄芩苷含有量高于亳菊4倍多.结论 大马牙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有量未能在线性范围内测得,所以不能代替亳菊入药.

    作者:王甫成;时维静;龚道锋;程磊;纪东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川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芎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肝星状细胞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GF-BB作用24h能刺激HSCs增殖,上调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川芎含药血清、秋水仙碱及大麻素受体1抑制剂AM251均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且加入AM251后,川芎含药血清对上述效应的抑制效果增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川芎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大麻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SCs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何娟;曹文富;王海兰;韩仕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炮制对蒺藜皂苷类成分的影响

    目的 测定炮制前后蒺藜的皂苷成分含有量并推测其炮制机理.方法 蒺藜甲醇提取液的正丁醇部位的HPLC分析采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 20),检测波长203 nm;采用高氯酸作显色剂,蒺藜皂苷元为指标,测定蒺藜总皂苷.结果 蒺藜皂苷元在0.82~7.38 μg和24.6~86.1 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和100.7%.蒺藜经清炒法、烘制法炮制后,其总皂苷含有量下降,皂苷元含有量增加.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蒺藜烘制与清炒作用相同,其机理可能为其皂苷经炒制转化为结构性质更为稳定的蒺藜皂苷元成分.

    作者:李瑞海;冯琳;马欣悦;刘书平;孙延君;贾天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楼皂苷Ⅰ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Ⅰ (PSI)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重楼皂苷Ⅰ对MCF-7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将其接种于正常小鼠左前肢腋窝皮下复制MCF-7荷瘤模型,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30 mg/kg)组和PSI高、中、低剂量(60、30、15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15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完整的肿瘤组织,称定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结果 PSI可显著抑制MCF-7生长,高、中剂量重楼皂苷Ⅰ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O.01或P<0.05),抑制率分别为64.34%和39.86%.另外,以上两组还可明显下调Bcl-2、Bax,上调剪切型Caspase-3表达(P<0.01或P<0.05).结论 重楼皂苷Ⅰ对MCF-7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和Caspase-3有关.

    作者:胡炜彦;李菊;贺智勇;付昆;张荣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颜色及成分动态变化的山楂炮制机理初探

    目的 研究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试探讨其炮制机理.方法 取山楂炮制过程不同样品,利用机器视觉系统获取样品图像,提取其颜色特征值,运用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客观描述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动态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枸橼酸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量,并测定水溶性提取液的A420(在420 nm处的吸光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相关性.结果 建立的SQC模型显示出山楂炮制过程颜色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枸橼酸量总体呈下降趋势,5-HMF量及A420总体呈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颜色变化与枸橼酸量、5-HMF量及A420呈显著相关.结论 颜色作为山楂炮制过程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可能是山楂炮制过程的机理之一.

    作者:黎量;杨诗龙;胥敏;李欣逸;吴娜;艾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在大鼠糖尿病的基础上制备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模型,观察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对DR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取100只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00 mg/kg,四氧嘧啶100 mg/kg,3d后诱发糖尿病,3个月后造成视网膜病变模型.模型大鼠分为5组,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0.1、0.3、0.5 mg/mL,早、午、晚各点眼1次),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另取视网膜进行铺片,观察DR血管病理变化.结果 视网膜病变动物一般状态较差,血糖、尿糖均升高,体质量下降,模型组VEGF、bFGF、IL-6和TNF-α水平均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后,以上4个指标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给药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明显改善,白内障及失明率显著下降.结论 洋地黄双苷眼用凝胶通过降低炎症介质(IL-6和TNF-α)及细胞因子(VEGF和bFGF)水平,对DR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凤华;刘春娜;刘新宇;宋斐然;姚红月;郑久明;杨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癃开颗粒不同制备工艺的主要药效学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癃开颗粒挥发油对其制剂主要药效学活性的影响,为设计合适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给丙睾诱发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灌胃癃开颗粒含挥发油制剂(癃开A)或癃开颗粒去挥发油制剂(癃开B)10、20,40 g/kg,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摘取小鼠前列腺,称定质量,并换算成前列腺指数作组间比较.结果 癃开A和癃开B对丙睾模型小鼠前列腺湿质量和指数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两者相应剂量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癃开颗粒含挥发油制剂与去挥发油制剂比较,两者对前列腺增生的抑制程度相当,提示采用去挥发油制备工艺有药效保障,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谢家骏;乔正东;成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处方和冻干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剂处方和冻干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助溶剂聚乙二醇400用量(A)、增溶剂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用量(B)和赋型剂甘露醇用量(C)为主要考察因素,以药液中银杏内酯B、制剂溶解性为评价指标,建立L9(34)正交实验以确定优处方;以药液共熔点、成品冻干情况和残余水分为质量评价指标,确定优的冻干工艺.结果 优处方为A3B2C3;优冻干工艺为预冻温度-45℃,保持4h,升华干燥以0.1 ℃/min的速率升温至-15℃,保持12 h,解吸附干燥升温至30℃,保持6h.以优处方和冻干工艺制备的3批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样品的外观良好均一,复溶性好,含量和有关物质等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处方及冻干工艺的可行性和重现性较理想,可为新药的研制和申报奠定基础.

    作者:袁海建;安益强;王卉;陈宜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UPLC-Q-TOF-MS法分析枇杷叶的倍半萜苷类化合物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途径进行研究总结.方法 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和RP-18柱色谱处理后,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 μm),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结果 从总倍半萜苷中得到5个倍半萜苷类化合物,其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均相同,表现为逐个脱去寡糖链上的糖基,产生特征碎片离子m/z 675、529、383,后生成m/z 205的特征苷元碎片.结论 其中2个倍半萜苷类成分可能是仅在苷元C-6和C-7位上构型有差异的loquatifolin A和6,7-cis-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 →4)-α-L-rhamnopyranosyl-(1 →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作者:赵磊;陈剑;印敏;任冰如;李维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榅桲总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榅桲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Folin-Ciocalteu法,以总多酚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60℃、回流提取2次、每次1.0h,以此工艺测得榅桲中总多酚含有量为9.55 mg/g.结论 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哈及尼沙;美丽万·阿不都热依木;程煜凤;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肾纳气、化痰祛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IL-6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2例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两组均以60 d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进行血清IL-6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所有参考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均有好转,而治疗组肺功能检测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动受限、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总分等评分结果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前提高,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6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复发,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中药配方颗粒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郭洁;武蕾;田振峰;刘明;张慧聪;赵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血清体积分数为20%时,补骨脂盐炙品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品(P<0.01);同时,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作用,且盐炙品要优于生品.结论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其中盐炙品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

    作者:高倩倩;颜翠萍;翁泽斌;赵根华;陈志鹏;蔡宝昌;李伟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响应面法优选天花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对天花粉总皂苷的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天花粉总皂苷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结果 天花粉总皂苷提取的佳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乙醇体积分数48%,提取温度88℃,提取2次,总皂苷提取率可达0.93%.结论 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实验真实值与建立的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作者:黄庆勇;叶淼;李煌;张玉琴;褚克丹;徐伟;乔丽菲;张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牡荆素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牡荆素对C57BL/6雄性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7 mg/kg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72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牡荆素对照组、模型组、牡荆素治疗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6h后肺湿/干质量比(W/D),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中NF-κBp65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低、中、高剂量组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肺组织中TNF-α、MDA水平和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减轻病理损伤程度,抑制NF-κBp65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牡荆素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对急性肺损伤小鼠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罗丽;江涛;陈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凤尾草中的3种活性成分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凤尾草中的蕨素C-3-O-葡萄糖苷、忍冬苷和野漆树苷3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凤尾草甲醇提取液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8 nm和350 nm;柱温30℃.结果 蕨素C-3-O-葡萄糖苷、忍冬苷和野漆树苷3种活性成分分别在0.025 0~1.60、0.054 0 ~ 3.45和0.238~ 15.2 μg的测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 (RSD1.4%)、101.0% (RSD 1.8%)和101.6% (RSD1.2%).10个不同来源凤尾草中的蕨素C-3-O-葡萄糖苷高与低含有量相差约15倍,忍冬苷含有量相差约8倍,而野漆树苷含有量相差达25倍.结论 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凤尾草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而且其药材质量与产地关系较大.

    作者:刘建群;刘健;蒋伟;钟国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方剂的药性组合模式

    目的 发现并分析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方剂在药性组合层面的配伍特征,用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筛选现代中医医案中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方剂,信息标准化后建立Excel表格,量化处理每个方剂的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阴虚火旺型失眠方剂共聚为6类,以性“微寒”或“凉”,味“甘、苦”,归“心、肝、肾”经为主.结论 对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在临床上还可以从清化痰湿的角度进行,同时对其辨证可以更加具体化,使得在治疗上更具有针对性,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咏梅;陈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头痛方药配伍特点

    目的 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中治疗头痛的用药特点、药-症规律,探讨《局方》治头痛病症的方药配伍思路.方法 将《局方》方、药、主治病症资料按国家标准处理,并开展统计分析.结果 《局方》治头痛诸方中配伍,药性寒温并用,药味以辛甘、甘苦、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肺、胃等经居多,另得药对及常用药若干.结论 《局方》治头痛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配伍思维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靓贤;苏前敏;陈德兴;文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