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牡荆素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罗丽;江涛;陈聂

关键词:牡荆素,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摘要:目的 研究牡荆素对C57BL/6雄性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7 mg/kg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72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牡荆素对照组、模型组、牡荆素治疗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6h后肺湿/干质量比(W/D),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中NF-κBp65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低、中、高剂量组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肺组织中TNF-α、MDA水平和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减轻病理损伤程度,抑制NF-κBp65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牡荆素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对急性肺损伤小鼠产生保护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四参颗粒提取和精制工艺优化

    目的 对复方四参颗粒原药材的提取和精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建立太子参中环肽B定量测定的HPLC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为指标,对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次数和时间,以及醇沉过程中的乙醇用量和体积分数进行考察.结果 方差分析发现,提取次数对太子参环肽B提取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提取率随提取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佳提取和精制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提取液浓缩后加1.5倍量70%乙醇进行醇沉.按佳工艺进行3次重复实验,结果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均在60%左右.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稳定性良好,采用其对复方四参颗粒原药材进行提取和精制时,主要有效成分太子参环肽B的提取率较高.

    作者:司爱永;田丰;赵继会;朴香花;张永太;冯年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H-时滞结合型丹皮酚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考察

    目的 对丹皮酚片进行包衣,制备pH-时滞结合型丹皮酚结肠靶向片剂.方法 通过确定各包衣层增重,考察体外积累释放度.结果 以美多秀E6为隔离层增重1.7%,以10% PVP苏丽丝为时滞层增重3%,以雅克宜为肠溶层增重3.5%,制得结肠靶向制剂在0.1 mol/L HCl 2 h、PBS (pH6.8)3 h释药小于10%,在PBS (pH7.8~8.0)2 h后药物累计释放达到80%以上.结论 制得的pH-时滞结合型丹皮酚结肠靶向片能够控制药物在模拟胃液pH环境中不释药或少释药,而在模拟小肠pH环境(3h后)和模拟结肠pH环境中大量释放,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能够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目的.

    作者:徐本亮;蔡芸芸;张琦;浦益琼;王冰;张彤;陶建生;吴佩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榅桲总黄酮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榅桲总黄酮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物诱导小鼠肺血栓模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体外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观察榅桲总黄酮的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 榅桲总黄酮能明显提高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物诱导小鼠的存活率;榅桲总黄酮能明显减轻动-静脉旁路血栓湿质量,降低血浆中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和增加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可抑制不同时间点由凝血酶诱导剂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 榅桲总黄酮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并具有抗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轻曼古丽·阿吉;马虎;美合热阿依·伊萨克;周文婷;依丽孜拉·阿不都沙拉木;古丽迪亚尔·伊斯坎代尔;艾尼瓦尔·吾买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茅苍术提取物含药血清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及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茅苍术保护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物质基础.方法 测定和比较茅苍术提取物及其灌胃给药前后大鼠空白和含药血清中的入血成分,然后体外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H2O2氧化损伤模型,以细胞形态、LDH释放量、SOD活力、MDA水平及细胞相对凋亡情况为指标,考察茅苍术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对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茅苍术提取物在血清中出现11个移行成分,其中7个为原型成分,另外4个可能为代谢产物.H2O2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皱缩并且变圆,数量明显减少,LDH释放量及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与H2O2损伤组相比,阳性Vc对照组、茅苍术提取物及其含药血清作用组的细胞数目增多,LDH释放量和MD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SOD活性升高,凋亡细胞数目减少.结论 茅苍术提取物的11个入血成分可能为茅苍术保护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菊燕;巢建国;谷巍;席蓓莉;李孟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元胶囊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中JNK/Bax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元胶囊对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给予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刺激,复元胶囊含药血清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的特异抑制剂SP600125干预,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复元胶囊+抑制剂组,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因子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p-JNK)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IL-1β诱导SW1353后,模型组G1期的百分比增加,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和复元胶囊+抑制剂组G1期的百分比减少,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JNK和Bax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其中以复元胶囊+抑制剂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复元胶囊可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p-JNK及下游信号因子Bax的活化和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增殖,可用于防治骨关节炎.

    作者:周凌云;钟玉;张玉笛;李荣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血清体积分数为20%时,补骨脂盐炙品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品(P<0.01);同时,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作用,且盐炙品要优于生品.结论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其中盐炙品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

    作者:高倩倩;颜翠萍;翁泽斌;赵根华;陈志鹏;蔡宝昌;李伟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筛选大叶蛇葡萄体外抗肿瘤活性物质

    目的 研究大叶蛇葡萄提取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有效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大叶蛇葡萄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水层萃取物和蛇葡萄素、杨梅素、杨梅苷、槲皮素及槲皮苷分别作用于HeLa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蛇葡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物、蛇葡萄素和杨梅素均有不同程度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时效或量效关系;碘化丙啶单染法显示蛇葡萄素作用HeLa细胞12 h,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S期细胞比率增加.结论 乙酸乙酯提取物、蛇葡萄素和杨梅素对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蛇葡萄素可能通过阻滞HeLa细胞于S期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桂春;黄静;程佩佩;方玉;夏叶;张秀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多糖的工艺研究

    目的 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土茯苓总多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为指标,考察天然澄清剂加入量、料液比、纯化时间和温度四个因素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天然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2%,a组分为1%,料液比为1∶15,纯化时间120 min,温度为80℃,多糖保留率为94.07%,蛋白清除率为55.59%.结论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工艺简单可靠,合理可行,为土茯苓多糖的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文良;陈文龙;王敏;朱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维通静脉注射乳剂对大鼠实验性肠粘连的防治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维通静脉注射乳剂对术后腹腔粘连防治作用及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PAI-1)和环氧化酶2(COX-2)的影响.方法 给实验性术后肠粘连模型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维通静脉注射乳剂及地塞米松,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7d后开腹,分别进行粘连程度分级评价.然后取血,ELISA法测定血浆中tPA及PAI-1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法测定腹壁损伤部位组织tPA、PAI、COX-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维通静脉注射乳剂可以显著降低大鼠术后粘连发病程度,提高血浆内tPA蛋白水平,增强损伤部位tPAmRNA表达,同时降低COX-2 mRNA表达水平.结论 维通静脉注射乳可以有效地防治术后肠粘连.

    作者:王成蹊;周静;秦飞;王娴;侯连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对1-甲基-4-苯基吡啶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

    目的 考察灯盏花素对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灯盏花素预处理明显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升高细胞存活率,增加ERK1/2磷酸化水平.ERK1/2抑制剂U0126预处理后,灯盏花素对细胞存活率和ERK1/2磷酸化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 灯盏花素的作用机制与增加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肖吉元;刘海鹏;白银亮;杨兴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的制备

    目的 筛选辅料制备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化橘红、蜜百部、苦杏仁、茯苓、水半夏(制)、五味子、白前、甘草).方法 湿法制粒压片,以口感、质感、苦味为考察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填充剂和矫味配方进行初步筛选;以颗粒收率和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Minitab软件中Box-Behnken和Response Optimizer对浸膏粉和崩解剂等关键辅料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 佳配方为浸膏粉84.0 g、甘露醇(Man) 97.0 g、微晶纤维素(MCC) 90.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22.5 g、阿斯巴甜3.0g、柠檬酸0.5g、哈蜜瓜香精1.5g及硬脂酸镁1.5g,制备1 000片.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为(40.25±1.20)s.结论 按优选辅料处方制备的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口感好、崩解迅速,达到了设计要求.

    作者:张爱丽;邵杰;张庆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濒危药用植物三叶青ISSR分子标记的建立

    目的 对三叶青的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体系和扩增程序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野生三叶青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子标记.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三叶青ISSR-PCR反应条件中的Mg2+、dNTP、引物、模板DNA、TaqDNA聚合酶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筛选,之后结合正交试验来选择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结果 建立了ISSR-PCR佳反应体系,为25 μL反应体系中含有2.5mmol/L Mg2+、0.2 μmol/L引物、0.25mmol/L dNTP、50 ng DNA模板、0.5U TaqDNA聚合酶,并利用U810等16条引物,初步构建了15份三叶青种质资源的ISSR指纹图谱,平均多态条带百分率达57.0%.结论 该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多态性良好,可满足对三叶青野生资源的遗传变异水平和结构分析的研究考察.

    作者:彭昕;吉庆勇;李玉兰;张煜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宿主肠道菌对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是机体中“被忽视的器官”,但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部分中药通过肠道菌的代谢而发挥作用,而肠道菌群也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肠道菌代谢的应用角度综述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和对中药的代谢研究,并对当前已取得的成果及尚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为中药多方向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何男男;戴岳;夏玉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雷公藤红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是一种从传统中药雷公藤根皮中提取出的三萜单体,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它作为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影响肿瘤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如抑制蛋白酶体、IKKα/β激酶、HSP90等,并能激活caspase3/7.本文就雷公藤红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宋书中;伍春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玉米须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玉米须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方法 65%乙醇玉米须提取物分别经硅胶、凝胶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来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然后,对以上化合物进行3T3-L1成熟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测试,用以筛选活性化合物,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蛋白,油红O染色法检测活性化合物对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的影响,RT-PCR法检测PPARγ、c/EBPα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从玉米须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7-O-β-葡萄糖苷(1)、柯伊利素(2)、香草酸(3)、木犀草素(4)、胡萝卜苷(5)、棕榈酸(6)、土槿戊酸(7).其中,化合物1能有效提高3T3-L1成熟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和其AMPK的磷酸化水平,并且该作用能够被AMPK特异性抑制剂化合物C所阻断.另外,它还能显著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及PPARγ、c/EBPα相对基因表达.结论 化合物1显示出较好的抗糖尿病活性,而且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琛;徐华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栀子化学成分的LC-MSD Trap与UV分析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和紫外检测法,对蒙药栀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为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色谱分离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4.6 mm×30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质谱定性采用多级离子阱质谱,负离子模式扫描;紫外检测范围为210~400 nm.结果 在优化后的液质联用条件下,通过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LC/MSD Trap)法检测出栀子中的13个成分.经文献查阅,化合物3、5、6、8、11为首次经液质联用从栀子中得到.结论 LC/MSD Trap联用技术为分离和鉴定栀子中的化学成分确定一种快速、科学的分析方法.

    作者:叶日贵;白梅荣;包明兰;拉喜那木吉拉;佟玉风;巴根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及在体肠吸收

    目的 考察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考察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游离药物的2.13、2.61倍;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0.84、1.77、1.48、4.99倍,有效渗透率(Peff)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1.56、2.06、2.82、7.17倍.结论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有良好的促吸收效果,并能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万胜利;何丹;钟萌;杨梅;张景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响应面法优选天花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对天花粉总皂苷的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天花粉总皂苷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结果 天花粉总皂苷提取的佳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乙醇体积分数48%,提取温度88℃,提取2次,总皂苷提取率可达0.93%.结论 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实验真实值与建立的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作者:黄庆勇;叶淼;李煌;张玉琴;褚克丹;徐伟;乔丽菲;张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UPLC-Q-TOF-MS法分析枇杷叶的倍半萜苷类化合物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途径进行研究总结.方法 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和RP-18柱色谱处理后,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 μm),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结果 从总倍半萜苷中得到5个倍半萜苷类化合物,其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均相同,表现为逐个脱去寡糖链上的糖基,产生特征碎片离子m/z 675、529、383,后生成m/z 205的特征苷元碎片.结论 其中2个倍半萜苷类成分可能是仅在苷元C-6和C-7位上构型有差异的loquatifolin A和6,7-cis-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 →4)-α-L-rhamnopyranosyl-(1 →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作者:赵磊;陈剑;印敏;任冰如;李维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黄酮类成分及挥发油含有量的比较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亳菊和大马牙中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为选用药用菊花提供参考.方法 2种菊花以70%甲醇提取,HPLC分析采用Shim-pack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0.1%磷酸(B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8 nm;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它们的总挥发油含有量.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苷、黄芩苷、槲皮素和金合欢素分别在0.5 ~5.0 μg、0.11~1.1 μg、0.74~7.4 μg、0.39~3.9 μg、0.28~2.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0%)、99.3% (RSD=2.0%)、99.7% (RSD=1.9%)、99.1% (RSD=2.0%)、98.0% (RSD=1.8%).亳菊挥发油提取率为0.52%,大马牙为0.42%.亳菊中的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金合欢素和总挥发油含有量高于大马牙,但大马牙的黄芩苷含有量高于亳菊4倍多.结论 大马牙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有量未能在线性范围内测得,所以不能代替亳菊入药.

    作者:王甫成;时维静;龚道锋;程磊;纪东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