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吉元;刘海鹏;白银亮;杨兴缨
接骨丹作为促进骨折愈合的甘肃传统地产药材.近年来其被广泛应用于骨折的愈后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因接骨丹的名称和基原在不同文献中记载及描述不尽相同,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命名及动物来源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察,终确定将该药命名为接骨丹,其动物基原应为西藏山溪鲵.
作者:牛恒立;陈晓东;马中兴;白雪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元胶囊对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给予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刺激,复元胶囊含药血清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的特异抑制剂SP600125干预,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复元胶囊+抑制剂组,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因子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p-JNK)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IL-1β诱导SW1353后,模型组G1期的百分比增加,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和复元胶囊+抑制剂组G1期的百分比减少,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JNK和Bax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其中以复元胶囊+抑制剂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复元胶囊可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p-JNK及下游信号因子Bax的活化和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增殖,可用于防治骨关节炎.
作者:周凌云;钟玉;张玉笛;李荣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玉米须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方法 65%乙醇玉米须提取物分别经硅胶、凝胶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来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然后,对以上化合物进行3T3-L1成熟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测试,用以筛选活性化合物,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蛋白,油红O染色法检测活性化合物对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的影响,RT-PCR法检测PPARγ、c/EBPα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从玉米须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7-O-β-葡萄糖苷(1)、柯伊利素(2)、香草酸(3)、木犀草素(4)、胡萝卜苷(5)、棕榈酸(6)、土槿戊酸(7).其中,化合物1能有效提高3T3-L1成熟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和其AMPK的磷酸化水平,并且该作用能够被AMPK特异性抑制剂化合物C所阻断.另外,它还能显著抑制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及PPARγ、c/EBPα相对基因表达.结论 化合物1显示出较好的抗糖尿病活性,而且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琛;徐华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比较癃开颗粒挥发油对其制剂主要药效学活性的影响,为设计合适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给丙睾诱发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灌胃癃开颗粒含挥发油制剂(癃开A)或癃开颗粒去挥发油制剂(癃开B)10、20,40 g/kg,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摘取小鼠前列腺,称定质量,并换算成前列腺指数作组间比较.结果 癃开A和癃开B对丙睾模型小鼠前列腺湿质量和指数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两者相应剂量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癃开颗粒含挥发油制剂与去挥发油制剂比较,两者对前列腺增生的抑制程度相当,提示采用去挥发油制备工艺有药效保障,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谢家骏;乔正东;成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葛根异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HPLC-TOF-MS法对葛根异黄酮各指纹峰进行辨认,并考察不同剂量葛根异黄酮给药组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峰面积和细胞存活率药效数据相关联.结果 从HPLC指纹图谱中鉴定出7个葛根异黄酮类成分,分别为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大豆苷和大豆苷元,这些成分的药效并无很大差异,相关系数大值葛根素(0.761 4)与小值大豆苷(0.670 8)之间相差不到0.1.结论 葛根异黄酮保护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多组分协同而发挥疗效.
作者:包永睿;王帅;杨欣欣;孟宪生;蔡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温肾纳气、化痰祛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IL-6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2例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两组均以60 d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进行血清IL-6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所有参考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百分比(FEVl/FVC)均有好转,而治疗组肺功能检测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动受限、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及总分等评分结果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前提高,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肾纳气、化痰祛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6水平,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复发,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中药配方颗粒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郭洁;武蕾;田振峰;刘明;张慧聪;赵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灯盏花素对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灯盏花素预处理明显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升高细胞存活率,增加ERK1/2磷酸化水平.ERK1/2抑制剂U0126预处理后,灯盏花素对细胞存活率和ERK1/2磷酸化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 灯盏花素的作用机制与增加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肖吉元;刘海鹏;白银亮;杨兴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和紫外检测法,对蒙药栀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为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色谱分离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4.6 mm×30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质谱定性采用多级离子阱质谱,负离子模式扫描;紫外检测范围为210~400 nm.结果 在优化后的液质联用条件下,通过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LC/MSD Trap)法检测出栀子中的13个成分.经文献查阅,化合物3、5、6、8、11为首次经液质联用从栀子中得到.结论 LC/MSD Trap联用技术为分离和鉴定栀子中的化学成分确定一种快速、科学的分析方法.
作者:叶日贵;白梅荣;包明兰;拉喜那木吉拉;佟玉风;巴根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必清颗粒(菝葜、天山堇菜、秋水仙、诃子肉、白花丹、西青果、玫瑰花)中秋水仙碱,槲皮素及薯蓣皂苷元3种成分的HPLC法.方法 复方必清颗粒80%甲醇提取液的HPLC分析在Cosmo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进行,流动相为乙腈(A)-0.4%磷酸(B),梯度洗脱,秋水仙碱和槲皮素检测波长为350 nm,薯蓣皂苷元为203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为35℃.结果 秋水仙碱在7.62~ 76.2 μg/mL、槲皮素在11.02~77.14 μg/mL、薯蓣皂苷元在23.15 ~231.5 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7,0.999 8;秋水仙碱、槲皮素及薯蓣皂苷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为1.2%),100.0%(RSD为1.1%)和99.6%(RSD为1.1%).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 该方法中秋水仙碱和槲皮素的分离效果较好,峰形对称,出峰时间适中,可作为该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桂花;邢建国;王云飞;帕依曼·亥米提;何承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黄芪浸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黄芪浸膏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法对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测定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 >0.999),方法 的平均回收率在97.5%~100.5%之间.结论定量的方法在Pheomenex Luna C1s(0.46 cm×25 cm,5μm),Agilent Eclipse XDB-C18 (0.46 cm×25 cm,5μm),Waters XBridgeShieldrp18(0.46cm×15 cm,5μm)和Welch Xtimate C18(0.46 cm ×15 cm,5μm)4根色谱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聂晶;苗水;李雯婷;毛秀红;季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和不同pH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其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沉淀法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以指标成分法测定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时提取物在丙酮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PBS缓冲体系中的溶解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PBS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均随pH的增大而增大;大黄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在pH 5.12时达到大,黄芩苷和小檗碱的油水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减小.结论 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在中等极性的溶剂中溶解性较好,pH对于提取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较大影响,可通过调节pH来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作者:任卫高;杨洋;葛少波;裴燕芳;章冠;潘金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补骨脂盐炙前后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从绝经后妇女股骨松质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利用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干预,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茜素红染色法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血清体积分数为20%时,补骨脂盐炙品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生品(P<0.01);同时,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的作用,且盐炙品要优于生品.结论 补骨脂生品和盐炙品含药血清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作用,其中盐炙品的作用显著优于生品.
作者:高倩倩;颜翠萍;翁泽斌;赵根华;陈志鹏;蔡宝昌;李伟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名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加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 入选病例治疗前首次TCD检查无侧支循环开放.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均有开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IHS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4 d时治疗组侧支循环和NIHSS评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开放,降低NIHSS评分,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小洁;郭菊秋;许绍忠;张寒;刘振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Ⅰ (PSI)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重楼皂苷Ⅰ对MCF-7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将其接种于正常小鼠左前肢腋窝皮下复制MCF-7荷瘤模型,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30 mg/kg)组和PSI高、中、低剂量(60、30、15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15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完整的肿瘤组织,称定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结果 PSI可显著抑制MCF-7生长,高、中剂量重楼皂苷Ⅰ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O.01或P<0.05),抑制率分别为64.34%和39.86%.另外,以上两组还可明显下调Bcl-2、Bax,上调剪切型Caspase-3表达(P<0.01或P<0.05).结论 重楼皂苷Ⅰ对MCF-7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和Caspase-3有关.
作者:胡炜彦;李菊;贺智勇;付昆;张荣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筛选辅料制备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化橘红、蜜百部、苦杏仁、茯苓、水半夏(制)、五味子、白前、甘草).方法 湿法制粒压片,以口感、质感、苦味为考察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填充剂和矫味配方进行初步筛选;以颗粒收率和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Minitab软件中Box-Behnken和Response Optimizer对浸膏粉和崩解剂等关键辅料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 佳配方为浸膏粉84.0 g、甘露醇(Man) 97.0 g、微晶纤维素(MCC) 90.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22.5 g、阿斯巴甜3.0g、柠檬酸0.5g、哈蜜瓜香精1.5g及硬脂酸镁1.5g,制备1 000片.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为(40.25±1.20)s.结论 按优选辅料处方制备的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口感好、崩解迅速,达到了设计要求.
作者:张爱丽;邵杰;张庆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恶性淋巴瘤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和器官的免疫细胞肿瘤.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其中的90%.NHL是一组在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和临床特征方面均存在很大异质性的肿瘤.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虽然单克隆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总体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耐药或复发.在我国中医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大量基础实验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天然成分具有抗淋巴瘤增殖活性和诱导凋亡等广泛的调节机制,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现就实验研究中发现的协同作用的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为中医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淋巴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伟嵘;沈小珩;王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 明胶制备青蒿素微囊的佳工艺条件的明胶质量分数为5.06%,囊心囊材质量比为1∶3,搅拌速度为751 r/min.此佳工艺制备的青蒿素微囊包封率为89.31%,平均粒径69.91 μm,载药量为22.25%,体外溶出度测定0.5h为25.8%,12 h累积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 以佳工艺条件制备青蒿素微囊工艺稳定,包封率高,同时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艾凤伟;庄海涛;凌勇;佟雷;王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复方双花口服液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连翘苷和腺苷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双花口服液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4%冰醋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为300 nm.结果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连翘苷和腺苷在0.079 8~ 0.478 8μg、0.533 0~ 3.198 μg、0.091 4~0.548 4μg、0.104 0 ~0.623 7μg、0.138 8 ~0.802 8 μg和0.084 4 ~0.506 4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0、0.999 0、0.999 3、0.999 5、0.999 4和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0%、98.1%、99.0%、98.0%和97.8%,RSD分别为1.2%、2.5%、1.6%、1.2%、1.2%和1.1%(n=9).结论 本方法色谱测定结果显示,各待测物质分离较好(>1.5),相互无干扰,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双花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牡荆素对C57BL/6雄性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7 mg/kg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72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牡荆素对照组、模型组、牡荆素治疗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6h后肺湿/干质量比(W/D),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中NF-κBp65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低、中、高剂量组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肺组织中TNF-α、MDA水平和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减轻病理损伤程度,抑制NF-κBp65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牡荆素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对急性肺损伤小鼠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罗丽;江涛;陈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在临床应用内异康复片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明显疗效和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方法 建立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450arom、COX-2在治疗前后各组小鼠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上表达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ICR雌鼠62只,异体垂体移植方法造模,之后随机设模型组、内异康复片高、中、低剂量组、丹莪妇康煎膏组、孕三烯酮组.3个月后分别灌胃给药,持续3个月,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在位及异位内膜上P450arom、COX-2表达情况.结果 P450arom、COX-2表达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均下降,内异康复片高剂量组优于其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且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异康复片能够通过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雌激素效应因子P450arom、COX-2表达,阻断雌激素生成的正反馈环来抑制其产生,从而控制和治疗子宫腺肌病,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冯婷婷;魏绍斌;王宇慧;解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