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何娟;曹文富;王海兰;韩仕庆

关键词:川芎含药血清,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 黏着斑激酶, 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摘要:目的 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芎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肝星状细胞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GF-BB作用24h能刺激HSCs增殖,上调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川芎含药血清、秋水仙碱及大麻素受体1抑制剂AM251均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且加入AM251后,川芎含药血清对上述效应的抑制效果增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川芎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大麻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SCs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pH-时滞结合型丹皮酚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考察

    目的 对丹皮酚片进行包衣,制备pH-时滞结合型丹皮酚结肠靶向片剂.方法 通过确定各包衣层增重,考察体外积累释放度.结果 以美多秀E6为隔离层增重1.7%,以10% PVP苏丽丝为时滞层增重3%,以雅克宜为肠溶层增重3.5%,制得结肠靶向制剂在0.1 mol/L HCl 2 h、PBS (pH6.8)3 h释药小于10%,在PBS (pH7.8~8.0)2 h后药物累计释放达到80%以上.结论 制得的pH-时滞结合型丹皮酚结肠靶向片能够控制药物在模拟胃液pH环境中不释药或少释药,而在模拟小肠pH环境(3h后)和模拟结肠pH环境中大量释放,体外释放结果表明能够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目的.

    作者:徐本亮;蔡芸芸;张琦;浦益琼;王冰;张彤;陶建生;吴佩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闪式提取法用于大蝎子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研究

    目的 探索有效的大蝎子草总黄酮提取方法.方法 比较回流提取、闪式提取两种方法,及水和乙醇分别作为溶剂提取大蝎子草总黄酮的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闪式提取大蝎子草总黄酮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闪式提取大蝎子草总黄酮佳工艺为蒸馏水温度60℃,料液比1∶75,提取时间为4 min,闪提转速4 000 r/min,提取率为9.093 mg/g,优于乙醇为溶剂的回流提取法.结论 闪式提取法操作简便、高效经济,与回流提取法相比,采用闪式提取法并用热水作溶剂提取大蝎子草总黄酮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桂兰;贺智勇;薛雨晨;吴林菁;陶玲;沈祥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川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大麻素受体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大麻素受体1(CB1)、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川芎含药血清,MTT法检测川芎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分析肝星状细胞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DGF-BB作用24h能刺激HSCs增殖,上调CB1、FAK、p-Akt蛋白的表达;川芎含药血清、秋水仙碱及大麻素受体1抑制剂AM251均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且加入AM251后,川芎含药血清对上述效应的抑制效果增强,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川芎含药血清可能通过大麻素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SCs增殖,从而发挥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何娟;曹文富;王海兰;韩仕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双花口服液中6种活性成分

    目的 建立复方双花口服液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连翘苷和腺苷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双花口服液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4%冰醋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为300 nm.结果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连翘苷和腺苷在0.079 8~ 0.478 8μg、0.533 0~ 3.198 μg、0.091 4~0.548 4μg、0.104 0 ~0.623 7μg、0.138 8 ~0.802 8 μg和0.084 4 ~0.506 4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0、0.999 0、0.999 3、0.999 5、0.999 4和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0%、98.1%、99.0%、98.0%和97.8%,RSD分别为1.2%、2.5%、1.6%、1.2%、1.2%和1.1%(n=9).结论 本方法色谱测定结果显示,各待测物质分离较好(>1.5),相互无干扰,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双花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目的 测定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和不同pH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其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沉淀法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以指标成分法测定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时提取物在丙酮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PBS缓冲体系中的溶解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大黄酚、黄芩苷和小檗碱在PBS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均随pH的增大而增大;大黄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在pH 5.12时达到大,黄芩苷和小檗碱的油水分配系数随pH增大而减小.结论 清肺消痤凝胶提取物在中等极性的溶剂中溶解性较好,pH对于提取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较大影响,可通过调节pH来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作者:任卫高;杨洋;葛少波;裴燕芳;章冠;潘金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的制备

    目的 筛选辅料制备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化橘红、蜜百部、苦杏仁、茯苓、水半夏(制)、五味子、白前、甘草).方法 湿法制粒压片,以口感、质感、苦味为考察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填充剂和矫味配方进行初步筛选;以颗粒收率和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Minitab软件中Box-Behnken和Response Optimizer对浸膏粉和崩解剂等关键辅料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 佳配方为浸膏粉84.0 g、甘露醇(Man) 97.0 g、微晶纤维素(MCC) 90.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22.5 g、阿斯巴甜3.0g、柠檬酸0.5g、哈蜜瓜香精1.5g及硬脂酸镁1.5g,制备1 000片.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为(40.25±1.20)s.结论 按优选辅料处方制备的橘红痰咳口腔崩解片口感好、崩解迅速,达到了设计要求.

    作者:张爱丽;邵杰;张庆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多糖的工艺研究

    目的 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土茯苓总多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多糖保留率和蛋白清除率为指标,考察天然澄清剂加入量、料液比、纯化时间和温度四个因素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天然澄清剂b组分加入量为2%,a组分为1%,料液比为1∶15,纯化时间120 min,温度为80℃,多糖保留率为94.07%,蛋白清除率为55.59%.结论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纯化土茯苓总多糖的工艺简单可靠,合理可行,为土茯苓多糖的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文良;陈文龙;王敏;朱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母草芳香族化合物对大鼠体外凝血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益母草芳香族化合物对大鼠体外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大鼠股动脉取血,3.8%枸椽酸钠-血液(1∶9)抗凝后离心(3 500 r/min),收集血浆,分组,然后按血浆与药物9∶1的体积比例分别加入1%二甲基亚砜(DMSO)、异欧前胡素(YMC-19)、对羟基苯甲酸乙酯(YMC-23)、4'-羟基-2,3-二氢肉桂酸二十四酯(YMC-38)、对羟基苯甲醛(YMC-40)、香草醛(YMC-41)、24R-5α-豆甾烷-3,6-二酮(YMC-42),血凝仪检测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制备贫血小板血浆(PPP)和富血小板血浆(PRP),以PPP调零,将PRP加入比浊管中,再加入20μL受试药物溶液,以ADP 20μL(终质量浓度为0.05 mg/mL)诱导聚集,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检测血小板大聚集率.结果 1×10-5mol/L的YMC-19、YMC-23、YMC-38均能显著延长PT时间(P<0.05),其中YMC-23、YMC-38还能显著延长APTT时间(P<0.05),但对血小板大聚集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YMC-23、YMC-38可能是益母草的活血成分,推测与抑制内外源凝血途径有关.

    作者:张雪;谢晓芳;熊亮;彭成;骆华刚;杨雨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濒危药用植物三叶青ISSR分子标记的建立

    目的 对三叶青的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体系和扩增程序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野生三叶青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子标记.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三叶青ISSR-PCR反应条件中的Mg2+、dNTP、引物、模板DNA、TaqDNA聚合酶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筛选,之后结合正交试验来选择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结果 建立了ISSR-PCR佳反应体系,为25 μL反应体系中含有2.5mmol/L Mg2+、0.2 μmol/L引物、0.25mmol/L dNTP、50 ng DNA模板、0.5U TaqDNA聚合酶,并利用U810等16条引物,初步构建了15份三叶青种质资源的ISSR指纹图谱,平均多态条带百分率达57.0%.结论 该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多态性良好,可满足对三叶青野生资源的遗传变异水平和结构分析的研究考察.

    作者:彭昕;吉庆勇;李玉兰;张煜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志愿者多剂量服用左金丸对CYP3A4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左金丸对细胞色素P450酶3A4 (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试验设计,16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口服左金丸7d(每天2次,每次3 9)前、后再分别单剂量口服咪达唑仑15 mg,LC-MS/MS测定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达唑仑在24h内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WinNonlin软件计算咪达唑仑及1-羟基咪达唑仑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服用左金丸前后,受试者血浆中咪达唑仑的Cmax分别为(138.44 ±62.55) ng/mL、(132.99 ±64.74) ng/mL;AUC0-24分别为(305.25±112.05) ng· h/mL、(343.68±149.39) ng·h/mL;tmax分别为(0.5,0.25-2)h、(0.5,0.25-3)h;t1/2分别为(3.52±1.06)h、(3.99±1.30)h;清除率(CL/F)分别为(54.65±17.65) L/h、(49.74±17.88) L/h;Cmax代谢比分别为(0.60±0.24)、(0.42±0.18);AUC0-24代谢比分别为(0.53±0.18)、(0.41±0.14).结论 口服左金丸7d对CYP3A4有弱抑制作用.

    作者:刘松灿;裘福荣;缪萍;朱蕾蕾;曾金;李秋月;贺敏;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头痛方药配伍特点

    目的 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中治疗头痛的用药特点、药-症规律,探讨《局方》治头痛病症的方药配伍思路.方法 将《局方》方、药、主治病症资料按国家标准处理,并开展统计分析.结果 《局方》治头痛诸方中配伍,药性寒温并用,药味以辛甘、甘苦、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肺、胃等经居多,另得药对及常用药若干.结论 《局方》治头痛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配伍思维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靓贤;苏前敏;陈德兴;文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筛选益母草注射液缩宫成分

    目的 采用大鼠离体子宫筛选益母草注射液(益母草)缩宫活性成分.方法 从益母草注射液中分离到的3-羟基吡啶、N-异丁基缬氨酸及总氨基酸作用于大鼠成年雌性未孕和流产的离体子宫并绘制子宫收缩曲线,计算给药前后子宫收缩幅度、频率和活动力的变化.结果 益母草注射液、3-羟基吡啶、N-异丁基缬氨酸和总氨基酸可明显升高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活动力及收缩幅度的大值、小值、平均值(P <0.05或P<0.01).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中存在兴奋子宫的3个成分中以N-异丁基缬氨酸活性更好.

    作者:李燕;谢晓芳;余泉毅;袁岸;陈蓉;彭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苦碟子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苦碟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采用UV-VIS法测定总黄酮,RP-HPLC法定量测定腺苷、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结果 总黄酮平均含有量为(53.498 1±9.397 0) mg/g,其中以河北承德为高(71.833 0 mg/g);腺苷平均含有量为(0.145 1 ±0.098) mg/g,其中以陕西咸阳为高(0.326 9 mg/g);木犀草素平均含有量为(0.086 0±0.034 275) mg/g,其中以内蒙赤峰为高(0.155 5 mg/g);芹菜素平均含有量为(0.0060±0.003 511) mg/g,其中以陕西咸阳为高(0.012 5 mg/g).结论 不同产地苦碟子药材活性成分含有量差异较大.

    作者:吴晶晶;李国辉;王贝贝;顾星;李天祥;李庆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名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加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 入选病例治疗前首次TCD检查无侧支循环开放.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均有开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IHS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4 d时治疗组侧支循环和NIHSS评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开放,降低NIHSS评分,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小洁;郭菊秋;许绍忠;张寒;刘振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榅桲总黄酮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榅桲总黄酮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物诱导小鼠肺血栓模型、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体外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观察榅桲总黄酮的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 榅桲总黄酮能明显提高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物诱导小鼠的存活率;榅桲总黄酮能明显减轻动-静脉旁路血栓湿质量,降低血浆中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和增加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可抑制不同时间点由凝血酶诱导剂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 榅桲总黄酮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并具有抗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轻曼古丽·阿吉;马虎;美合热阿依·伊萨克;周文婷;依丽孜拉·阿不都沙拉木;古丽迪亚尔·伊斯坎代尔;艾尼瓦尔·吾买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九香虫中的亚油酸、油酸及软脂酸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定量测定九香虫中未甲酯化的亚油酸、油酸及软脂酸方法.方法 九香虫石油醚提取物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采用Preva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甲醇(95∶5)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洗脱时间为15 min.结果 亚油酸、油酸及软脂酸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相应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亚油酸的线性方程为Y=1.211 7X-2.965 6,r=0.999 0,线性范围为0.135~0.450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2.5%;油酸的线性方程为y=1.149 2X-2.757 0,r=0.999 0,线性范围为0.268~0.893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2.3%;软脂酸的线性方程为Y=1.104 7X-2.327 6,r=0.999 1,线性范围为0.150 ~0.500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2.8%.结论 该方法中的样品不需要甲酯化,而且测定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九香虫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新雨;郑晓媚;谭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苓柏解毒丸的提取工艺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苓柏解毒丸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盐酸小檗碱的含有量、总多糖的含有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确定优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加14倍量的水,每次提取60 min.结论 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苓柏解毒丸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作者:王萍;李茜;周颖;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衰兔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心泰颗粒对慢性心衰兔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阿霉素耳缘静脉注射建立慢性心衰兔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家兔分为模型组、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和呋塞米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实验结束后检测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 (1)治疗后益心泰各剂量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及血清BNP水平均降低(P<0.05),而LVEF、E/A明显升高(P<0.01).(2)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各剂量组LVIDd、LVIDs及血清BNP水平均降低(P<0.05),而LVEF、E/A明显升高(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清BNP水平更明显(P<0.05).结论 益心泰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兔左室结构和功能、降低血清BNP水平,且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

    作者:唐云;郭志华;李雅;孙涛;吴刚强;刘梨;邓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元胶囊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中JNK/Bax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元胶囊对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给予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刺激,复元胶囊含药血清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的特异抑制剂SP600125干预,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复元胶囊+抑制剂组,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因子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p-JNK)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IL-1β诱导SW1353后,模型组G1期的百分比增加,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抑制剂组、复元胶囊组和复元胶囊+抑制剂组G1期的百分比减少,S期及G2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JNK和Bax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其中以复元胶囊+抑制剂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复元胶囊可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p-JNK及下游信号因子Bax的活化和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并促进增殖,可用于防治骨关节炎.

    作者:周凌云;钟玉;张玉笛;李荣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凤尾草中的3种活性成分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凤尾草中的蕨素C-3-O-葡萄糖苷、忍冬苷和野漆树苷3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凤尾草甲醇提取液分析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8 nm和350 nm;柱温30℃.结果 蕨素C-3-O-葡萄糖苷、忍冬苷和野漆树苷3种活性成分分别在0.025 0~1.60、0.054 0 ~ 3.45和0.238~ 15.2 μg的测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 (RSD1.4%)、101.0% (RSD 1.8%)和101.6% (RSD1.2%).10个不同来源凤尾草中的蕨素C-3-O-葡萄糖苷高与低含有量相差约15倍,忍冬苷含有量相差约8倍,而野漆树苷含有量相差达25倍.结论 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凤尾草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有量,而且其药材质量与产地关系较大.

    作者:刘建群;刘健;蒋伟;钟国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