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晓伟;王春民;郭金甲;杜鑫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广泛性焦虑症肝郁化火型患者62例,随机分为针药组(32例)和中药组(30例);针药组采用疏肝清热方结合针灸治疗,中药组采用疏肝清热方治疗,疗程6周.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84.38%,中药组73.3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肝郁化火型)疗效确切.
作者:许红;王惠茹;严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复方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出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氨敏Vc胶囊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优选出的实验室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油质量体积比为11:1,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搅拌时间为lh.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为p-CD:油质量体积比为11:1,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200 r/min,搅拌时间为1h.包合物胶囊于40℃、60℃放置10 d,含挥发油量未出现显著下降.结论 优选出的包合工艺简单、合理、可行.
作者:马桂芝;滕亮;彭一峰;杨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姜素缓释滴丸,并用HPLC法测定滴丸中6-姜酚.方法 以6-姜酚为指标成分控制含有量,提取姜纯化物,以PEG10000、PEG6000、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凝液制备缓释滴丸;6-姜酚HPLC色谱条件为采用ODS-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1%磷酸(65:3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制备得到的缓释滴丸圆整度、硬度好;6-姜酚在12h内累积释放78.87%(n=3);6-姜酚的质量浓度在0.32~6.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n=5),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2.11%(n=9).结论 本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制得的姜素滴丸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此分析方法可用于控制姜素缓释滴丸中有效成分的含有量,简便、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李群力;李娟阁;许玲玲;麻佳蕾;汪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东乐膏制剂中大黄酚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绘制累积透过率曲线,探讨东乐膏中的大黄酚体外透皮行为的规律,为中药膏剂的内病外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膏中大黄酚成分在一段时间内对小鼠离体皮肤的透皮吸收量和透过率.结果 大黄酚经离体小鼠皮肤透过,24h的透皮率为60.90%,40h后的透皮率达68.13%.结论 大黄酚可以经离体小鼠皮肤透过吸收,且此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东乐膏中大黄酚等成分的透皮吸收的测定.
作者:郝丽静;郝斌;赵清;马晓莉;郭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制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熟地黄、当归、酒萸肉、牡丹皮、白芍、山药、枸杞子、菊花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的牡丹皮、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马钱苷、丹皮酚和芍药苷.马钱苷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 ×4.6mm,5μ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乙腈-甲醇(1:8:4)-0.05%磷酸溶液(8:92),检测波长为236 nm,体积流量为1.0mL/min;丹皮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8:52),检测波长为274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芍药苷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 处方中当归、牡丹皮、芍药苷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马钱苷、丹皮酚和芍药苷分别在40.43 ~1 213.02 ng、40.43 ~1 213.02 ng 和40.43 ~1 213.02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n=6),98.2% (n =6)和98.3%(n=6);RSD值分别为0.8%,0.8%和2.1%.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的质量.
作者:程巧鸳;陈碧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内生真菌EL09的代谢产物,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醇(1),5-hydroxymet hylfuran-3 -carhoxylic acid (2),fumiquina-zoline C(3),赤藓醇(4),D-甘露醇(5),尿嘧啶(6).结论 次生代谢产物中化合物2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效.
作者:杨秀芳;田从丽;张弘弛;马养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高脂-高盐-果精饮食诱致大鼠高血压性左室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均以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并交替饮用糖盐水(糖496、盐1%)和果糖水(6%)至第8周,测量血压,将血压> 130 mmHg的动物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25 mg/kg)组、小檗碱高(300 mg/kg)和低(150 mg/kg)剂量组,继续给予高脂-高盐-果糖饲养,同时,分别以灌胃方式给予上述药物处理4周.动物每2 周测定血压一次,并采用VisualSonics Vevo770(R)小动物超声成像仪对大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酶联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并计算肥胖指数(OI)、心肌增殖系数(MPI)和心脏系数(CWI).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血压明显升高(P<0.01),AngⅡ水平同时明显升高(P<0.01);肥胖指数和心肌增殖系数明显增加(P <0.05或P<0.01),从心脏超声结果可见模型大鼠心脏射血分数(EF)增加和左室内膜短轴缩短率(FS)下降,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增加(P<0.01),部分大鼠出现E/A值<1.小檗碱(300 mg/kg,150 mg/kg)和卡托普利处理后,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压(P<0.011)和AngⅡ水平(P<0.01);降低肥胖指数和心肌增殖系数(P<0.01)及心脏射血分数和左心室后壁厚度,提高左室内膜短轴缩短率(P<0.05或P<0.01),正常对照组和小檗碱及卡托普利处理的大鼠未出现E/A值<1现象.结论 小檗碱对高脂-高盐-果糖诱致的高血压性左室肥大模型大鼠,具有降低血压和抑制心室肥大的作用,可能与降低AngⅡ水平有关.
作者:蔡颖;钟春燕;林佳;吕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芥子碱皮肤与血液体外微透析方法的条件,建立芥子碱在体微透析方法.方法 以芥子碱稳定性为指标,选掸灌流液;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体积流量和质量浓度对皮肤和血液探针体外回收率的影响,确定芥子碱微透析的体积流量及取样间隔;以确定的体外微透析方法,研究芥子碱穴位及非穴位皮肤、血液在体回收率的稳定性.结果以1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pH=5.5)为灌流液;增量法和减量法中皮肤探针体外回收率在1~4 μL/min体积流量下均相近,且皮肤与血液探针体外回收率在1.32~20.00 μg/mL内与芥子碱溶液的质量浓度无关;以体积流量2 μL/min,取样间隔30 min,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得皮肤探针的体外回收率分别为(37.68±1.05)%和(42.85±2.82)%,血液探针分别为(78.31±2.35)%和(75.23±1.14)%;穴位皮肤、非穴位皮肤、血液在体微透析8h,芥子碱体内回收率稳定,分别为(24.02±4.44)%、(26.51±7.67)%和(33.73±2.72)%.结论 建立的芥子碱皮肤与血液微透析方法可用于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后芥子碱皮肤和血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霞;郭秀彩;徐月红;吴传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姜黄微囊的调血脂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喂食60只大鼠12周造模,大鼠形成高血脂和肝脏脂肪变性,期间9~12周大鼠给予不同剂量复方姜黄微囊后,检测大鼠血清脂质水平并做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复方姜黄微囊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降低肝脏TC、TG水平,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显著提高LPL、HL等脂质代谢酶活性和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应该是复方姜黄微囊产生调脂效心的相关作用机制.结论 复方姜黄微囊具有较好的调血脂作用.
作者:陈玉兴;杜铁良;赵自明;黄雪君;曾晓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骨康胶囊(淫羊藿、骨碎补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淫羊藿和骨碎补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淫羊藿苷和柚皮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5μm,4.6 mm× 250 mm);流动相为乙腈-4%的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和283 rm.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66~2.6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RSD为1.27%;柚皮苷进样量在0.099~0.99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为1.4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万婷;熊富良;高文天;冯井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归连胃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疗效观察.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归连胃康方,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的变化和COX-2在病理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优于胃复春组(P<0.05),治疗组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逆转癌前病变效果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 归连胃康方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症状,逆转癌前病变状态.
作者:白海燕;刘启泉;王维;陈国会;杜艳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以绿原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基李宁酸为指标,考察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表观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及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及摇瓶法分别测定4个指标成分的质量浓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重量法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下,介质的pH值越大,提取物和4个指标成分的表观溶解度越大,但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越小.绿原酸的水溶性好,而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脂溶性好.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4个指标成分均不稳定,由此可推测该提取物对光湿热较敏感.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的表观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剂型设计以及其他药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兰;何双凤;孙勇兵;张武岗;苏丹;何雁;罗晓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动物离体透皮吸收试验,选择灯盏花素凝胶剂中佳透皮吸收促进剂.并拟合出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以离体鼠皮为屏障,优选接受介质的种类,研究不同浓度、种类及联合促进剂对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的影响.结果 优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1.5%.佳处方的动力学方程为:Q=0.163 0t-0.071 5(r=0.998 2),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结论 1.5%的氮酮作为灯盏花素凝胶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效果良好,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方睿;张海鸣;王成芳;费超;杜树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生物碱Ⅰ组分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半制备ODS反相柱色谱现代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生物碱Ⅰ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氢吴茱萸碱(1)、13-methyl-13H-indolo [2',3':3,4] pyrido [2,1-b] quinazolin-5-one(2)、吴茱萸碱(3)、吴茱萸次碱(4)、羟基吴茱萸碱(5)、二氢吴茱萸新碱(6)、吴茱萸新碱(7)、1-甲基-2- (6z,9z) -10-十五二烯基-4(1H)-喹诺酮(8).结论 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的物质基础有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成分.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微透析活体取样技术,考察淫羊藿苷巴布剂经皮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模型动物,应用微透析在体取样技术,以质量浓差法测定探针的体外同收率,以反向渗析法测定探针在体回收率;HPLC法对透析液样品中淫羊藿苷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绘制经皮药物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图,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在实验条件下,浓差法测得微渗析探针的体外回收率为(57.61±1.37)%,反向渗析法测得探针的在体回收率为(29.95±2.77)%;淫羊藿苷巴布剂经皮给药后,大药物质量浓度为0.07 mg/L,AUC0-1为0.46 h·mg/L,表观透皮速率常数为2.37 ng/( cm2·h).结论 本研究提示反渗析法可作为淫羊藿苷微透析试验中回收率的测定方法;巴布剂中淫羊藿苷与对照相比经皮释药平稳,符合线性规律.
作者:刘科攀;王文娣;王丽峰;宋丽丽;王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少腹逐瘀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30 d后,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浆血栓烷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水平.结果 少腹逐瘀丸能够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并能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P<0.05),使血清P水平也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XB2、血清MDA水平(P<0.01),显著升高血浆6-Keto-PGF1α、血清SOD水平(P<0.01).结论 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刘姣;贺克;李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复方升麻颗粒(升麻、葛根、白芍、荆芥、防风等)中葛根素、芍药苷和异阿魏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Kromasil-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同时变体积流量和变波长:1 ~11 min,体积流量为1.0 mL/mi,波长为230 nm; 11.01 ~20.0 min体积流量为1.5 mL/min,波长为317 nm.结果 葛根素、芍药苷和异阿魏酸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葛根素、芍药苷和异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 160 μg/mL、20~ 320 μg/mL和5~80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102.4%和96.5%;RSD分别≤1.9%、≤1.2%和≤1.8%.测得3份样品中葛根素为2.79~2.85 mg/g,芍药苷为15.5~15.7 mg/g,异阿魏酸为1.61 ~1.64 mg/g.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同时测定复方升麻颗粒中芍药苷、葛根素、异阿魏酸,精密度和回收率高,重复性好,结果符合要求.
作者:郭珉;李珠华;张志勤;隋丽华;王栋;韩国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灌肠治疗CKD2-4期气虚湿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被确诊为CKD2-4期气虚湿瘀型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爱西特和尿毒清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月,治疗组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cr、BUN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胱抑素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血清胱抑素C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能通过降低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的毒素来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潘菊香;任云城;蒲冠军;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榅桲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测定榅桲果实的总黄酮含有量及其稳定性.方法 用40%乙醇和水浸提总黄酮,比较不同溶剂条件下的提取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在单因索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40%乙醇醇提液的总黄酮得率为16.28%、水提液的总黄酮得率为6.458%.佳提取工艺为含乙醇量45%,料液比1:4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40 min.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榅桲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佳工艺条件,不仅为其药理学研究奠定基础,而且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此种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作者:古兰班尔·阿布都米吉提;高娅;苏力坦·阿巴白克力;克热木江·吐尔逊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建立元胡止痛系列制剂中(延胡索、白芷)有效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分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剂型间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固定相C18,乙腈-0.03 mol/L乙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pH6.0)梯度洗脱的方法,测定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3种生物碱类,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种香豆素类成分.通过对制剂巾各成分含有量比值与药材中相应成分含有量比值之间的关系的比较,建市定量测定标准.结果 建立的元胡止痛系列制剂中5种有效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表明不同剂型间各成分含有量差异明显,但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比例相对稳定.结论 对元胡止痛系列制剂质量监控应测定去氢延胡索甲索、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和欧前胡素.
作者:肖凌;侯俊杰;聂晶;张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