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腹逐瘀丸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刘姣;贺克;李清

关键词:少腹逐瘀丸, 子宫内膜异位症, 雌二醇, 孕酮, 6-酮-前列腺素F1α
摘要: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少腹逐瘀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30 d后,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浆血栓烷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水平.结果 少腹逐瘀丸能够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并能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P<0.05),使血清P水平也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XB2、血清MDA水平(P<0.01),显著升高血浆6-Keto-PGF1α、血清SOD水平(P<0.01).结论 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桃核承气缓释片的制备研究

    目的 优选桃核承气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探讨其释药机理.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大黄酸、大黄素的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L值为指标,优选HPMC、乳糖和MCC用量,并对释药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 桃核承气缓释片优化制备工艺为HPMC的用量为15%,乳糖用量为1%,MCC的用量为5%;其释药模型为Higuchi方程.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稳定;释放度数据较稳定,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作者:刘文;杜清;徐剑;汤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 以绿原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基李宁酸为指标,考察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表观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及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及摇瓶法分别测定4个指标成分的质量浓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重量法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下,介质的pH值越大,提取物和4个指标成分的表观溶解度越大,但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越小.绿原酸的水溶性好,而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脂溶性好.高温高湿强光照射条件下,4个指标成分均不稳定,由此可推测该提取物对光湿热较敏感.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准确测定杏香兔耳风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的表观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剂型设计以及其他药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兰;何双凤;孙勇兵;张武岗;苏丹;何雁;罗晓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9种丹参制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ⅡA

    目的 测定9种丹参制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5μm,4.6mm×150 mm)色谱柱;20 mmol/L乙酸铵-乙腈(30:70,v/v)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三者在0.01-3.00μg/m L质量浓度内线性范围良好,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3种化合物的日内精密度RSD<15%,准确度为85%~1156.结论 建立的测定丹参制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方法符合化学样品测定要求,能准确测定样品中目标物.

    作者:张亮;彭朋;张新峰;刘松灿;贺敏;蒋健;裘福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宁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HPLC法限度检查

    目的 建立HPLC法检查冠心宁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限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KR100-5C18色谱柱(250 mm ×4.6 nn,5μm),流动相乙腈-0.05%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 5-羟甲基糠醛在15.588~ 311.76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8%,定量限为7μg/mL.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心宁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限度控制.

    作者:陈勇;祝明;唐登峰;李正;罗镭;俞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国林蛙卵油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中国林蛙卵油(Forest Frogs Oviduct)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反相HPLC法以Century SIL C18 BDS柱(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80:20:0.15),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0±0.15)℃,进样量20 μL.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3.0”软件进行数字化评价.结果 以亚油酸(Linoleate)为参照物峰,确定21个指纹峰,获得了可以判别其质量的重要数字化信息,并以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别出S7、S10质量极好,其余批次的质量等级为很好.结论 所建立的中国林蛙卵油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中国林蛙卵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玢;孙国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尿毒清颗粒灌肠治疗CKD2-4期气虚湿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灌肠治疗CKD2-4期气虚湿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被确诊为CKD2-4期气虚湿瘀型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爱西特和尿毒清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月,治疗组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Scr、BUN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胱抑素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血清胱抑素C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能通过降低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的毒素来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潘菊香;任云城;蒲冠军;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防已黄芪汤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测定防已黄芪汤(防已、黄芪、白术、甘草)中甲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2,2-二苯基-1-苦味基肼自由基清除(DPPH)实验、还原力实验、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清除DPPH活性研究表明,甲醇提取物与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较弱.还原能力实验证明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只略低于甲醇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结果则表明两种提取物均具有很高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及三氯甲烷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作者:张珂;肖娅萍;邵显会;王晶;梁晓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四妙君逸软膏与散剂离体透皮特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四妙君逸软膏与散剂两种剂型的经皮渗透特性差异.方法 以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累积透皮百分率为测定指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及离体兔皮进行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透皮接收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有量.比较两种剂型透皮速度、透皮量与皮肤储量的差别.结果四妙君逸软膏经皮渗透量远远高于散剂,24h软膏透皮量是散剂的1.876倍,软膏透皮大量是散剂的2.295倍,皮内储存量是散剂的3.715倍,透皮速度小于散剂.结论四妙君逸软膏各项透皮参数满足临床治疗需要,透皮特性优于四妙君逸散剂;每天用药一次或给药间隔时间确定为24h,科学、合理、可行.

    作者:何群;韩军涛;陈光宇;何永恒;周逸群;李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线叶菊总黄酮部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初步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线叶菊总黄酮部位的镇咳、祛痰、抗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方法 小鼠氨水引咳法制造咳嗽模型,比较给药前后小鼠咳嗽潜伏期和3 min内的咳嗽次数;小鼠酚红排泄法研究线叶菊总黄酮部位对气道分泌液量的影响;烟熏法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研究给药前后大鼠胸腺和脾脏的脏器系数、血清降钙素和血清IL-2值,并对支气管和肺进行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线叶菊总黄酮部位低剂量组可以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单位时间内小鼠的咳嗽次数,但不能增加小鼠气道酚红的排泄量.线叶菊总黄酮部位高剂量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的胸腺系数、脾脏系数和IL-2值均大于模型组,降钙素值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在降低降钙素的同时提高血清IL-2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光镜结果显示其能改善肺和气管的病理改变结果.结论线叶菊总黄酮部位具有镇咳作用,能够增强大鼠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肺细胞的钙化,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玉婕;王秋红;肖洪彬;唐波;吕邵娃;匡海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甘草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目的 建立HPLC/ESI-MS分析鉴定甘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195~400 nm;采用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模式.结果 甘草中的14个黄酮类、8个皂苷类成分和1个香豆素类成分获得了良好的分离与鉴定.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适合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可用于甘草原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永;严安定;高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平消胶囊对胆管癌细胞生长及CD44v6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平消胶囊(郁金、马钱子粉、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枳壳)血清作用于人肝外胆管癌细胞QBC939后,对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癌及转移机制.方法 将平消胶囊灌喂大鼠,制备含药血清,血清培养胆管癌细胞,MTT法检测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膜上黏附分子CD44v6表达的变化.结果 平消胶囊血清能明显抑制人肝外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药物作用后,QBC939细胞生长受阻于G0/G1期,并且黏附分子CD44v6在细胞膜上表达下调,剂量越大,CD44v6下调越明显.结论 平消胶囊能有效地抑制QBC939细胞增殖,通过影响细胞生长、诱导细胞膜上黏附分子C144v6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凋亡,防止癌细胞转移.

    作者:周大祥;吴云鹏;徐世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八味益肾丸治疗阳痿(肾阳虚证)31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八味益肾丸治疗阳痿(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4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0例)口服八味益肾丸和对照组(130例)口服益肾兴阳胶囊,对比观察两药的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 两组均有满意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八味益肾丸在治疗阳萎(肾阳虚证)所表现出的精神不振和沉弱脉,增加患者性交次数,改善阴茎勃起程度,提高性快感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八味益肾丸治疗阳痿有一定疗效.

    作者:党晓伟;王春民;郭金甲;杜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萆薢分清丸治疗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丸治疗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萆薢分清丸,对照组给予舍尼通,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萆薢分清丸治疗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药效明显.

    作者:郁超;何晓锋;陈磊;周智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少腹逐瘀丸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少腹逐瘀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30 d后,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浆血栓烷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水平.结果 少腹逐瘀丸能够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并能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P<0.05),使血清P水平也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XB2、血清MDA水平(P<0.01),显著升高血浆6-Keto-PGF1α、血清SOD水平(P<0.01).结论 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刘姣;贺克;李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明目地黄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熟地黄、当归、酒萸肉、牡丹皮、白芍、山药、枸杞子、菊花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的牡丹皮、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马钱苷、丹皮酚和芍药苷.马钱苷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 ×4.6mm,5μm),流动相为四氢呋喃-乙腈-甲醇(1:8:4)-0.05%磷酸溶液(8:92),检测波长为236 nm,体积流量为1.0mL/min;丹皮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8:52),检测波长为274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芍药苷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 处方中当归、牡丹皮、芍药苷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马钱苷、丹皮酚和芍药苷分别在40.43 ~1 213.02 ng、40.43 ~1 213.02 ng 和40.43 ~1 213.02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n=6),98.2% (n =6)和98.3%(n=6);RSD值分别为0.8%,0.8%和2.1%.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明目地黄丸(浓缩丸)的质量.

    作者:程巧鸳;陈碧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狗脊炮制品中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成分的筛选

    目的 筛选狗脊炮制品正丁醇萃取物中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组分;探索狗脊抗骨质疏松的机理及具体有效组分.方法 将狗脊炮制品正丁醇萃取物的三氯甲烷-甲醇洗脱部分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培养液中AKP酶活性.结果 通过各组分与细胞共同培养,其中极性偏大的组分对细胞增殖作用较强,尤以三氯甲烷-甲醇3:1组和3:1-D组作用强,且促进AKP活性也强.结论 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AKP酶活性的有效成分可能存在于极性较大的3:1-D组中,并且推测可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机理来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作者:于海涛;李慧;章琦;鞠成国;贾天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目的 对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内生真菌EL09的代谢产物,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醇(1),5-hydroxymet hylfuran-3 -carhoxylic acid (2),fumiquina-zoline C(3),赤藓醇(4),D-甘露醇(5),尿嘧啶(6).结论 次生代谢产物中化合物2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效.

    作者:杨秀芳;田从丽;张弘弛;马养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柴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10年有关柴胡毒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对柴胡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柴胡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柴胡皂苷和柴胡挥发油是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肝脏,肝损伤机制同多途径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不同品种、不同炮制方法、不同提取方式等对柴胡的毒性有影响.柴胡的毒性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的,其毒性大小与柴胡皂苷和含挥发油量有关.

    作者:刘亚旻;刘新民;潘瑞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榅桲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榅桲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测定榅桲果实的总黄酮含有量及其稳定性.方法 用40%乙醇和水浸提总黄酮,比较不同溶剂条件下的提取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在单因索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40%乙醇醇提液的总黄酮得率为16.28%、水提液的总黄酮得率为6.458%.佳提取工艺为含乙醇量45%,料液比1:4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40 min.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榅桲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佳工艺条件,不仅为其药理学研究奠定基础,而且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此种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作者:古兰班尔·阿布都米吉提;高娅;苏力坦·阿巴白克力;克热木江·吐尔逊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国药典(2010年版)成方制剂使用注意的统计与分析

    本文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与单味制剂中[注意]项下有记载内容的品种进行了统计,对比了各种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可作为修订新版中国药典之参考.

    作者:王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