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鑫;周翎;刘攀峰;张萌萌;曹洋;许枬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乳-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的壳聚糖(CS)修饰聚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栀子苷纳米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PLGA浓度、壳聚糖浓度和PVA浓度为考察因素,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根据星点设计原理安排实验,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效应面法预测佳工艺条件.结果:各指标的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04.32±2.36)nm,包封率为(75.60±0.65)%,载药量为(9.87±0.27)%.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栀子苷纳米粒的工艺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作者:张海燕;陈晓燕;万娜;朱根华;郑琴;杨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丹参粉针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4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5%冰醋酸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8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4种水溶性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64 4~2.630μg(r=0.999 9),0.007 420~0.118 7 μg(r=1.000 0),0.008 770~0.140 3μg(r=1.000 0),0.019 44~0.31l 0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丹参素为101.6%(RSD为1.1%),原儿茶酸为102.2%(RSD为1.8%),原儿茶醛为101.3%(RSD为2.0%),迷迭香酸为100.9%(RSD为1.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4组分分离良好,可用于丹参粉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伟;张雪;褚文静;杜秀芳;许祺;黄喜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优选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以优选的方法制备脂质体,考察其性质,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以脂质体的包封率、圆整度、粒径分布等为考察指标,优选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质量研究及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薄膜一超声法方法简便,包封率较高.丹皮酚脂质体与混悬液相比,其体外释放明显缓释.结论:薄膜-超声法适于制备丹皮酚脂质体,其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有明显缓释特征.
作者:贾献慧;唐文照;闫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提取纯化甘草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正交试验考察了甘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以甘草总皂苷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了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甘草总皂苷佳提取工艺:加水量8倍,煎煮时间2 h,煎煮次数3次;HPD-300型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解吸效果,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2 g生药/mL,上样量5 BV,50%乙醇洗脱6BV.结论:HPD-300树脂对甘草总皂苷的吸附量大,解吸容易,确定的吸附和洗脱条件易操作,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朱中佳;熊富良;张雪琼;冯井庆;高文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多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炒菟丝子的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金丝桃苷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结果:炒菟丝子的佳炮制工艺为170℃,炒制5min.结论:此法优选的炒菟丝子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徐鑫;张学兰;唐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野菊花中黄酮类及有机酸类药效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12个产地的野菊花水煎剂为载体,采用HPLC法测定.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相为0.5%磷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在0~10 min,B相从10%线性改变至20%,10~30 min,B相从20%线性改变至30%,30~40 min,B相从30%线性改变至40%;检测波长为326 nm;柱温:35℃.结果:绿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秋英苷、蒙花苷、木犀草索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22 4~2.448 μg(r=0.999 84)、0.027 2~0.544 μg(r=0.999 88)、0.295 2~5.904μg(r=0.999 91)、0.056 4~1.128μg(r=0.999 90)、0.043~0.86μg(r=0.999 72)、0.262~5.24μg(r=0.999 91)和0.022~0.44μg(r=0.999 81).回收率分别为98.07%、98.73%、98.12%、98.59%、98.24%、98.75%和98.31%,RSD分别为1.96%、0.73%、1.01%、1.14%、1.10%、1.02%和1.00%(n=5).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7种有效成分,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合于测定野菊花中有机酸类及黄酮类药效组分的含量.
作者:吴明侠;王晶娟;张贵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对比香附醋炙前后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7个产地香附生品和13批醋炙品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芦丁对照品在3.0 μg/mL~15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各产地香附饮片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其中河南产的含餐高,大多数产地含量在1.00%以上.醋炙品含量明显高于生品.结论:醋炙能增加香附有效部位总黄酮的溶出.本研究从香附非挥发性成分方面为全面探讨香附炮制的目的提供了一定参考.
作者:李英霞;韩莉;藏晔;武玉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药肠溶制剂是指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等包于肠溶材料内,使其在胃中不崩解,而在肠的特定部位完全释放的一种制剂.近年来随着肠溶材料的不断发展,中药肠溶制剂在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也有了长足进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肠溶制剂的生理学基础、肠溶材料种类和肠溶制剂分类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中药肠溶制剂近几年的研究进展.
作者:尹进朝;李进;高永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制表麻酊的制备方法,并观察表麻酊在口腔拔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花椒、两面针、细辛等制成表麻酊.将门诊就诊的需拔牙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用抽签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表麻酊进行局麻,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麻醉.结果:治疗组60例中,总有效率为73%;对照组60例中总有效率为86%;治疗组总疗效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表麻酊是中药酊剂,具有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是一种安伞有效的中药表面麻醉制剂.
作者:黄宇虹;黄仕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金砂中没药烷吉酮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YMC-Pack AQ C18,1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70:30),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6 nm.结果:紫金砂中没药烷吉酮的平均含量为3.8%.没药烷吉酮在1~9 r/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为3.1%,r=0.999 9,在1~9 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金砂中没药烷吉酮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紫金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王晓梅;汪鋆植;郭志勇;彭元莉;邹坤;但飞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归延胶囊(当归、莪术和延胡索)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时相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治疗C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脑中动脉阻断制备局灶性CI/R模型,缺血2 h再灌注6 h、24 h、48 h、3 d、10d、30 d,取脑组织,干湿重量法测定脑含水量,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RT-PCR检测损伤侧脑皮层组织Fas、Bax、Caspas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损伤侧脑组织Fas、Fas-1、Bax、BCl-2、Caspaase-3、9蛋白表达.结果:归延能有效地改善CI/R所致的脑皮层病理组织学损伤,降低各时相点脑梗死面积,降低再灌注48 h、3 d、10 d脑含水量,减少再灌注48 h、3 d、10 d、30 d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数,下调各时相点损伤侧Fas、Bax、caspase-3、9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归延抑制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町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Fas/FasL和caspase-3的活性而实现的,
作者:刘明义;王胜春;王俊琴;田卫斌;曹增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并确立樟帮枳壳饮片炮制工艺,为规范樟帮枳壳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以柚皮苷含量、新橙皮苷含量等为考查指标,采用L16(45)正交试验比较不同因素对樟帮枳壳的影响.结果:确定佳工艺为:取去内瓤的枳壳,洗净,润12 h,压扁后上木架,置温度28℃,相对湿度92%的环境中培养3 d,取出,切薄片,干燥后用25%麦麸,锅内温度200℃炒制120 s.结论:正交试验确定的佳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张金莲;谢一辉;何敏;龚千锋;姚冬琴;李果;张的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为开发利用红松松塔多糖提供依据.方法:多糖含量测定采用硫酸-苯酚法;多糖提取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多糖含量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533 04×C-0.043 96,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2.70%,RSD=3.51%(n=6);各因素对红松松塔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结论: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达15.2 mg/g.
作者:杨鑫;王鑫淼;高星烨;王静;马莺;丁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芪丹冠心舒微丸纯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中药复方粗提物中有效组分进行纯化,以减少浸膏得率,提高浸膏中有效组分含量.结果:以比上柱量和比吸附量作为考察指标,得出以D101型大孔树脂对以上两类成分均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而动态上样为佳上样工艺.以比吸附量、比上柱量为考察指标,对上样树脂柱的径高比、上样浓度、上样时间进行了正交试验考察,得出具体的工艺技术参数;在考察洗脱工艺的研究中,得出60%浓度的乙醇为较好的洗脱剂.结论:筛选出的工艺参数切实可行.
作者:张永太;冯年平;赵继会;修彦凤;陶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豆科兔尾草属植物兔尾草[Uraria Legopodioides(L.)Desv.ex DC]的化学成分.方法:以各种柱色谱分离兔尾草的乙醇浸出物,对所得化合物以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所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3个化合物,他们分别是:皂草黄酮(V),野漆树苷(Ⅵ),3β,16β,22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I).结论:化合物I,V,Ⅵ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作者:杨小良;思秀玲;曲磊;严紫成;许学健;韦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神经细胞在受到缺血/缺氧刺激后出现细胞凋亡,然而千百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脑中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脑功能恢复方面更是胜于西医.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其中补气类中药又为主要成分,因此本文就补气类中药抗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姚于飞;高幼奇;胡国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生脉拆方系列注射液人参皂苷Rb1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和交叉试验,应用LC/MS/MS分析方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人参皂苷Rb1浓度,并用DAS ver 2.1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人参皂苷Rb1线性范围为0.002 36~9.45 μg/L,方法回收率在73.31%~100.12%,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5%.4种生脉拆方注射液(生脉、参麦、参味、红参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b1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如下:(45.63±11.85)、(40.48±11.76)、(32.31±12.60)和(28.37±8.87)h.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人参皂苷Rb1浓度测定;4种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b1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均符合三房室模型;复方与单方注射液的人参皂苷Rb1的t1/2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复方配伍影响其在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显示了药物间相互作用.
作者:李国信;夏素霞;甘雨;唐思;张世良;张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筛选小飞蓬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以小飞蓬总黄酮及槲皮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小飞蓬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优化工艺制备的小飞蓬中总黄酮及其精制产品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确立了小飞蓬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是以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h.抗氧化实验表明,当总黄酮含量达到28.7%、53.2%及77.5%时,对DPPH的IC50值(1C50表示为当达到50%清除率时,单位质量抗氧化剂所清除DPPH的质量)分别为3.58、6.17及8.00.结论:小飞蓬总黄酮设计优化的佳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体现了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赵爽;严铭铭;赵大庆;黄耀玲;唐灿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六味地黄丸大鼠含药血清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内cAMP的影响,阐明该方对cAMP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前脂肪细胞,在其生长旺盛时加入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培养液,或加入含有肾上腺素的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AMP的含量.结果: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各浓度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内cAMP水平有降低的作用;且该方能抑制肾上腺素升高该细胞内cAMP水平的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降低大鼠前脂肪细胞内cAMP的含量,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前脂肪细胞内cAMP水平的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细胞膜表面β受体所致.
作者:戴冰;肖子曾;冷旺;梅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基于调脂抗氧化有效部位的降脂宁颗粒(山楂、制首乌、决明子和荷叶)HPLC指纹图谱.方法:HPLC方法采用Agilent Te-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模式,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参照物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并对指纹峰进行归属.结果:降脂宁调脂抗氧化有效部位指纹图谱有29个共有色谱峰,其中峰1~4,8,9来自山楂;峰20~29来自决明子;峰5,6,11~13,15,17~19来自荷叶;峰7,10,14,16来自制首乌.同批次药材和不同批次药材制备的降脂宁调脂抗氧化有效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均在0.99和0.90以上.结论:建立基于调脂抗氧化有效部位的降脂宁HPLC指纹图谱是可行的,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能够以调脂抗氧化活性为基础,有效控制降脂宁质量.
作者:罗文;刘斌;王伟;石任兵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