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晶;李改茹;常军民
目的 建立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测定方法,并对地榆水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酸解后HPLC分析法测定可水解鞣质;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结果 地榆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留余物的可水解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1.83±2.59)mg/g、(206.80±2.43)mg/g、(163.56±5.69)mg/g、(47.62±1.13)mg/g;缩合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81.72±1.41)mg/g、(594.52±16.76)mg/g、(476.27±13.33)mg/g、(14.41±0.29)mg/g.结论 酸解后HPLC分析法和香草醛硫酸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不同类型鞣质的测定方法;地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可水解鞣质及缩合鞣质高.
作者:程悦;陈嘉升;陈建萍;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小儿和胃利脾颗粒(鸡内金,山药,三七,黄芪等)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和胃利脾颗粒中三七、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和胃利脾颗粒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色谱柱为C18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器分别为紫外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42~4.20μg,r=0.999 7;0.76~7.60μg,r=0.999 8;0.70~7.ooμg,r=0.999 7及1.52~7.60μg,r=0.999 9.结论 本质量标准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邹禹;李卿;秦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综述酶法、超临界流体法、超声法等新型提取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为中药的提取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蔡延渠;朱盛山;李润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秦亮甫教授经验方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针灸组31例、针药组36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8.2%,针灸组总有效率为67.7%,针药组与针灸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别(P<0.01);针药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1);针灸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针药组与针灸组发作频率、疼痛程度(VAS)在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明显疗效,可有效的控制疼痛发作.
作者:洪钰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白香丹胶囊(白芍、香附和丹皮)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索与该病证密切相关的代谢模式及白香丹胶囊的作用途径.方法 基于代谢组学理论,以UPLC/Q-TOF-MS为技术平台,建立大鼠血清代谢指纹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PMS肝气逆证大鼠血清的代谢差异及白香丹的干预作用.结果 模型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清中肾上腺素、四氢脱氧皮质酮、5a-四氧皮质醇、雌酚酮、赖氨酸、5-羟基赖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孕二醇水平降低,给药组中显示白香丹胶囊对其有调节作用.白香丹表现出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结论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从整体出发研究PMS肝气逆证及中药复方干预后的代谢模式差异,为PM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黎莉;孙鹏;梁琼麟;张惠云;王勇;乔明琦;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大、小剂量的地锦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 大剂量地锦草醇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剂量地锦草水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小剂量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
作者:梁生林;李庆耀;钟卫华;颜峰光;李正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粗根荨麻提取物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结论 粗根荨麻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仲昆;尹为民;王崇静;王珩;任晓明;李静;蒋立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北豆根中蝙蝠葛碱单体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采用恒温加速实验法与HPLC法相结合,测定蝙蝠葛碱在不同温度下的的变化规律,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测定蝙蝠葛碱的动力学相关参数.考察光对蝙蝠葛碱单体的影响.结果 蝙蝠葛碱单体在室温条件下K25℃为1.50 264×10-4,蝙蝠葛碱下降10%需要大约1.92年.在避光、日光与紫外光条件下,蝙蝠葛碱降解速率K紫外光>K日光>K避光.结论 蝙蝠葛碱常温下比较稳定,光照可以引起其降解,应避光阴凉处保存.
作者:刘全宇;刘文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以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和栀子)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不同相对截留分子量聚醚砜超滤膜处理后高分子物质和指标性成分变化规律以及药理作用差异,为优选黄连解毒汤超滤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逐级用pes-5w、pes-3w、pes-2w、pes-6k的超滤膜处理黄连解毒汤离心液,测定不同膜处理后渗透液和离心液中高分子物质(果胶和蛋白质)和药用指标性成分(栀子苷、黄芩苷、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质量分数及其对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缺血缺氧的保护和改善作用.结果 随着膜相对截留分子量的降低.各级渗透液的高分子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程度地降低;指标性成分的质量分数除黄芩苷逐级降低外,其他都呈升高趋势;pes-3w的综合指标性成分质量分数高;药理实验证明pes-5w渗透液对PC-12细胞缺氧缺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结论 pes-Sw超滤膜既能有效去除非药用成分或药用性较差的物质,又能保留有效成分,适合于黄连解毒汤的精制.
作者:须明玉;彭稳稳;钱智磊;董洁;郭立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甘肃、四川、青海、安徽和重庆)大黄药材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没食子酸在0.106~2.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3%,RSD为0.71%;儿茶素在0.465~9.2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9%,RSD为2.06%.结论 对不同产地的大黄药材中的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进行了比较,所建立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可以作为大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芦雅丽;赵建邦;宋平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木姜叶柯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总黄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皮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检出木姜叶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根皮苷和总黄酮,线性关系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4%、101.49%,RSD值分别为1.70%、1.37%.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木姜叶柯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珍藕;邱宏聪;韦宝伟;李茂;陆国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ANIT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BA、TBIL、DBIL和I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LT、AST、TBIL、DBIL和IBIL水平;痰热清注射液中、低剂鼍组均可明显降低TBA水平;痰热清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肝细胞组织坏死损伤.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钟相根;邓秀兰;张晓晶;张宇忠;任丽薇;贾旭;刘燕南;李澎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刺糖中多糖的佳回流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沉浓度为主要因素优选提取条件,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刺糖中多糖为考察指标.结果 C因素(料液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因素影响不显著.结论 结论:刺糖中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A1B1C3D1,即在70℃下,用9倍的水量回流提取1.5h.醇沉浓度为舳%,多糖为39.57%.
作者:吴晶;李改茹;常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窈窕茶(决明子,枳实,厚朴,陈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窈窕茶中决明子、枳实及厚朴;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窈窕茶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采用DiamonsidTM-C18色谱柱,甲醇-0.3%磷酸(68:32)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94 nm、柱温30℃.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厚朴酚线性范围44.4~111.0μg/mL(r=0.999 3)、和厚朴酚线性范围15.0~45.0μg/mL(r=0.999 1);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方法精密度RSD分别为1.28%及1.52%(n=6);12 h内稳定性RSD分别为0.95%及1.24%;重复性中厚朴酚平均质量分数为0.88 mg/g,RSD为1.83%;和厚朴酚平均质量分数为0.33 mg/g,RSD为2.3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6.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说明本法可用于窈窕茶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欣;宋粉云;钟兆健;李健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怀鲜地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鲜地黄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将鲜地黄榨汁、取汁,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230 nm.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采用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版)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对10批怀鲜地黄进行HPLC测定,在215、230 nm下各确定12个共有峰,建立了鲜地黄两个波长下的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怀鲜地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贾玉梅;段红福;崔瑛;丁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穿蛭膏药材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丹皮酚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优包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超声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条件.并对制成的包合物进行鉴别和稳定性考察.结果 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包合时间30 min;包合温度50℃;超声功率250 W.结论 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质鼍稳定,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作者:王新成;雷钧涛;毕云峰;唐锐先;王冬梅;王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手掌参中天麻素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n)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4%的磷酸)=8:92,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22 nm),柱温30℃.结果 天麻素进样量在1.400~8.4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69%(n=9).结论 所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天麻素可作为手掌参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薛楠;薛敬;林鹏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Hulth法建立OA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四环素组及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分别给不同剂量药物灌胃每天1次,持续12周.免疫组化检测软骨Ⅰ、Ⅱ型胶原表达,甲苯胺蓝染色软骨蛋白多糖含量.结果 复元胶囊各组软骨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Ⅰ型胶原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复元胶囊能增加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中Ⅱ型胶原表达及蛋白多糖水平,同时降低Ⅰ型胶原表达,对维持正常胶原表型、保护关节软骨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肖彩芝;李荣亨;曾丽;牟方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冰片的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WAX(柱长30 m,内径0.53 mm,膜厚度0.25 μm),柱温:135℃.结果 龙脑和异龙脑分别在进样量为7.6~121.6ng和6.6~105.8 ng范围内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RSD为1.82%)和99.97%(RSD为1.3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捷;吴桂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荆芥饮片的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条件为Agillen Extend C18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A0.5‰三氟乙酸-B乙腈;洗脱方法为0~40 min,A为95%~60%;40 min~60 min,A为60%~40%,60~61 min,A为40%~95%,保持4 min;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结果 对10批荆芥饮片进行测定,标定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识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出其相似度范围在0.971~0.992,并得出了荆芥饮片的对照指纹图谱.结论 该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荆芥饮片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钱雯;单鸣秋;丁安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