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锦草提取物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梁生林;李庆耀;钟卫华;颜峰光;李正红

关键词:地锦草, 水提物和醇提物, 灌胃, 镇痛,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大、小剂量的地锦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 大剂量地锦草醇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剂量地锦草水提物对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小剂量地锦草提取物的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和自身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地锦草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血清免疫毒理学指标变化规律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人群免疫毒理学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18例和对照72例).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免疫毒理学指标IgE、IgG、IL-4、His-tamine在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IgG、IL-4、Histamine均有明显升高(P<0.05);IL-4、IgG、IgE的升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1.534、21.4、27.552、6.748.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是由于I型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同时存在而造成的;IgE、IgG、IL-4、Histamine可以作为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临床评价指标;细胞因子更有可能成为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有效指标.

    作者:赵玉斌;肖颖;谢雁鸣;黎元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的可行性评价

    目的 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以药材的水提液、未加糖浆的总混药液和加入糖浆的总混药液为研究对象,以浊度作为药液澄清度的考察指标,并以绿原酸与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鞣质和固形物的清除率以及膜通鼍变化为指标评价膜滤工艺.结果 微滤可显著改善药液的澄清度;陶瓷膜滤过效率高于振动膜滤过.结论 陶瓷膜微滤适合中药提取液大批量生产连续滤过的要求.

    作者:冯敬文;王四元;龙晓英;沈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木姜叶柯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木姜叶柯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总黄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皮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检出木姜叶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根皮苷和总黄酮,线性关系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4%、101.49%,RSD值分别为1.70%、1.37%.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木姜叶柯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珍藕;邱宏聪;韦宝伟;李茂;陆国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骨刺宁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骨刺宁胶囊(三七、土鳖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定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TMC18分析柱(4.6 mm×150mm,5 μm);以乙腈-水梯度洗脱(0~12 min:乙腈质量分数为19%;12~60 min乙腈质量分数由19%递升至36%);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22~5.534 μg、1.337~8.021μg和1.032~6.18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47%、99.02%和99.12%.结论 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用于骨刺宁胶囊中三七多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

    作者:韩杰;孔祥文;李东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刺糖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刺糖中多糖的佳回流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沉浓度为主要因素优选提取条件,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刺糖中多糖为考察指标.结果 C因素(料液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因素影响不显著.结论 结论:刺糖中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A1B1C3D1,即在70℃下,用9倍的水量回流提取1.5h.醇沉浓度为舳%,多糖为39.57%.

    作者:吴晶;李改茹;常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虎掌南星与天南星

    目的 研究建立鉴别虎掌南星与天南星药材的方法.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法分析药材,在12 500~3 600 cm-1范围内采集光谱.以21点平滑后一阶导数经矢量归一化的方法预处理光谱,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软件的沃德法(Ward'sAlgorithm)进行聚类分析,MATLAB7.8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在6 445.2~6098.1 cm-1和4 601.5~4 246.7 cm-1区域.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法均可以鉴别虎掌南星和天南星药材.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法可用于鉴别虎掌南星和天南星药材,方法简单、快速、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陆丹;邓海山;池玉梅;吴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防潮辅料对黄芪多糖吸湿性的影响

    目的 为合理选择含多糖类成分的中药浸膏固体制剂的防潮辅料和生产条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吸湿严重且应用广泛的黄芪多糖为模型药物,将黄芪多糖粉末与10种常用辅料配伍,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25℃放置7d,绘制吸湿曲线,提取吸湿特征参数,并筛选出防潮辅料与药物的配比.结果 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与多糖1:1配比防潮效果好.结论 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有效的降低多糖类成分的吸湿性,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作者:李小芳;何倩灵;耿桂香;边琳晶;李子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银杏叶片G(斯泰隆)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G(斯泰隆)治疗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54例,在给予一般同一基础保健支持的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叶片G(斯泰隆),19.2 mg,3次/d.口服,共治疗6个月.结果 银杏叶片G能显著提高MMSE、画钟试验(P<0.01);而对照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画钟试验无明显进步也无明显退步(P>0.05).对MMSE的总有效率为74.07%.较空白对照组的34.09%有明显提高(P<0.01),对画钟试验的总有效率为66.67%,较空白对照组的40.91%有提高(P<0.05).结论 银杏叶片G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肖世源;张春燕;李践一;刘吟枫;赵明星;董振华;李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蒺藜中总皂苷工艺的优化

    目的 探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蒺藜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首先对AB-8、D101、HPD-450三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然后对上柱液浓度、大上样量、上柱液pH、洗脱剂乙醇度及洗脱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适合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为0.369 mg/mL,pH为5.0~5.5,上样体积为5BV,待吸附平衡后,用7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3BV的洗脱液,洗脱率可达70%以上,而纯化产品中总皂苷量可达80%左右.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蒺藜总皂苷的综合性能较好,适合于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

    作者:彭亮;李知敏;祝珍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神经症状、脑梗死范围、血清SOD、MDA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症状、减小脑梗死重量及梗死范围、升高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减轻脑组织病变程度.结论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姚丽梅;刘瑶;段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OA)软骨Ⅰ、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Hulth法建立OA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四环素组及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药物组分别给不同剂量药物灌胃每天1次,持续12周.免疫组化检测软骨Ⅰ、Ⅱ型胶原表达,甲苯胺蓝染色软骨蛋白多糖含量.结果 复元胶囊各组软骨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Ⅰ型胶原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复元胶囊能增加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中Ⅱ型胶原表达及蛋白多糖水平,同时降低Ⅰ型胶原表达,对维持正常胶原表型、保护关节软骨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肖彩芝;李荣亨;曾丽;牟方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枳实白芍提取物配伍主成分的肠吸收变化研究

    目的 以枳实和白芍中主要活性成分柚皮苷和芍药苷为指标,考察枳实提取物和白芍提取物配伍后这两种成分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枳实白芍提取物配伍后柚皮苷和芍药苷在肠道吸收的变化量.结果 枳实提取物中柚皮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率分别为6.18%、5.47%、4.64%、5.12%,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在上述四个肠段的吸收率分别为8.08%、7.42%、7.13%、6.66%.结论 枳实白芍配伍后柚皮苷和芍药苷与单独提取的提取物相比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作者:辛然;陈彦;王晋艳;贾晓斌;谭晓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冬虫夏草口服液中腺苷

    目的 建立冬虫夏草口服液中腺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Thermo ODS-HYPERSIL色谱柱(0.46 cm×20 cm,5 μm);流动相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腺苷在0.036 25~3.625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1.4%,RSD为0.9%.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冬虫夏草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许勇;王柯;季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固本益肾胶囊对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固本益肾胶囊(人参、三七、紫河车、水蛭、车前子等)对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左右肾动静脉1h,再灌注24h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h股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固本益肾胶囊能显著升高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血清SOD水平下降,减少MDA、Scr、BUN的生成,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固本益肾胶囊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损伤、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Scr和BUN水平有关.

    作者:马骏;傅毓;刘兴国;贾小翠;刘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去痴灵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动物的预防性作用

    目的 探讨去痴灵(广东海风藤、五味子、石菖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和灌胃三氯化铝20 mg/(kg·d)联合造模10周;造模第7周开始,试药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去痴灵分别为2.3g/(kg·d)、4.6 g/(kg·d)、9.2 g/(kg·d)至第10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测试小鼠学习记忆.RT-PCR测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表达;采用HE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染色及A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去痴灵各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APP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胞质与胞核清晰可辨,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数目明显减少,无变性样斑块.结论 去痴灵对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制备的AD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赖永长;侯军代;张晓裕;罗焕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GPC法检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的糖苷类大分子物质

    目的 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的大分子物质的HPGPC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Uhrahydrogel 250(7.8 mm×300 mm);流动相0.1 moL/L氯化钠溶液;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40℃;进样量20μL.结果 对5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测定发现均无大分子物质.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能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中大分子物质的排除性检查.

    作者:韩晓萍;叶正良;王薇丹;李德坤;周大铮;林瑞超;刘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仿生法提取左金丸工艺技术研究

    目的 左金丸方药仿生提取工艺的探索、改进与优化.方法 以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左金丸方药,并通过酸种类和pH值变化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左金丸主要生物碱提取率进行测定和镇痛模型的药效学实验加以验证.结果 用仿生提取法优化工艺后,相同时间内,人工胃液提取率强(人工胃液>60%乙醇提液>人工肠液>水提液),且较之其他方法可提高近2倍或2倍以上,与水提和醇提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在提取的较短时间内可达到峰值.优化实验证明仿生提取液中采用盐酸调节pH值效果好.镇痛实验表明胃液左金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痛阈提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仿生提取液作为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左金丸提取工艺并为日后的剂型改造奠定基础.

    作者:汤琳;叶小利;李平;王小红;易骏;李晓芳;李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与药效学评价

    目的 制备和考察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Cur-PLGA NPs)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LGA NPs,透射电镜观察外观形态,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粒大小及分布,测定载药量.通过自由饮用5%硫酸葡聚糖钠(DSS)溶液7 d,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考察Cur-PLGA NPs对模型动物疾病活动指数(DAI)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平均大小为(419±12)nm,载药量为(15.8±1.0)%.小鼠DAI(第7天)从小到大顺序依次为:正常组<纳米粒高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混悬液组<纳米粒中剂量组<纳米粒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结论 姜黄素PLGA纳米粒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具有较好防治作用.

    作者:朱志新;钱颖;曹青日;杨世林;崔京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液质联用技术用于沉香中非法掺入含松香酸类物质的检测

    目的 建立检测沉香中非法掺人含松香酸类物质的液质联用方法.方法 样品加乙醇进行超声后的提取液进行液质联用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4.6 n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75:25);柱温30℃.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质量扫描范围m/z 50~500,干燥气(N2),体积流量8.0 L/min,干燥气温度325℃,雾化器压力35.0 psi.结果 通过对母离子(m/z 303.2),其二级质谱碎片(m/z 109.1,123.1,135.1,149.1,257.2,285.2)和液相色谱保留时间(18.1 min)3个方面信息与松香酸对照品以及沉香对照药材比较,证实4批不同产地的沉香样品中均掺入了含松香酸类的物质.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用于沉香药材中非法掺入含松香酸类物质的检测.

    作者:张妤琳;曹玲;谭力;周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香丹胶囊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白香丹胶囊(白芍、香附和丹皮)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索与该病证密切相关的代谢模式及白香丹胶囊的作用途径.方法 基于代谢组学理论,以UPLC/Q-TOF-MS为技术平台,建立大鼠血清代谢指纹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PMS肝气逆证大鼠血清的代谢差异及白香丹的干预作用.结果 模型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清中肾上腺素、四氢脱氧皮质酮、5a-四氧皮质醇、雌酚酮、赖氨酸、5-羟基赖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孕二醇水平降低,给药组中显示白香丹胶囊对其有调节作用.白香丹表现出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结论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从整体出发研究PMS肝气逆证及中药复方干预后的代谢模式差异,为PM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黎莉;孙鹏;梁琼麟;张惠云;王勇;乔明琦;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