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楠;薛敬;林鹏程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甘肃、四川、青海、安徽和重庆)大黄药材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结果 没食子酸在0.106~2.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3%,RSD为0.71%;儿茶素在0.465~9.2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9%,RSD为2.06%.结论 对不同产地的大黄药材中的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进行了比较,所建立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可以作为大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芦雅丽;赵建邦;宋平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皮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Welchrom C18色谱柱,乙腈-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加磷酸调节pH值约为3.5),检测波长207 nm;柱温35℃.结果 对47批红毛五加皮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确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第8、9、13号色谱峰分别对应为绿原酸、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其中刺五加苷E为第一大色谱峰.从峰面积比较,林窗样品总峰面积大于林下样品;两年生茎皮中刺五加苷E峰面积远大于一年生样品.结论 本研究可为红毛五加皮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日照有利于红毛五加皮中成分的积累,刺五加苷E在茎皮生长的第二年积累迅速.
作者:钟世红;卫莹芳;古锐;熊玲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骨刺宁胶囊(三七、土鳖虫)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定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TMC18分析柱(4.6 mm×150mm,5 μm);以乙腈-水梯度洗脱(0~12 min:乙腈质量分数为19%;12~60 min乙腈质量分数由19%递升至36%);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22~5.534 μg、1.337~8.021μg和1.032~6.182μg.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47%、99.02%和99.12%.结论 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用于骨刺宁胶囊中三七多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
作者:韩杰;孔祥文;李东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木姜叶柯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总黄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皮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检出木姜叶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根皮苷和总黄酮,线性关系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4%、101.49%,RSD值分别为1.70%、1.37%.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木姜叶柯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珍藕;邱宏聪;韦宝伟;李茂;陆国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北豆根中蝙蝠葛碱单体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采用恒温加速实验法与HPLC法相结合,测定蝙蝠葛碱在不同温度下的的变化规律,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测定蝙蝠葛碱的动力学相关参数.考察光对蝙蝠葛碱单体的影响.结果 蝙蝠葛碱单体在室温条件下K25℃为1.50 264×10-4,蝙蝠葛碱下降10%需要大约1.92年.在避光、日光与紫外光条件下,蝙蝠葛碱降解速率K紫外光>K日光>K避光.结论 蝙蝠葛碱常温下比较稳定,光照可以引起其降解,应避光阴凉处保存.
作者:刘全宇;刘文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怀鲜地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鲜地黄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将鲜地黄榨汁、取汁,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230 nm.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采用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版)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对10批怀鲜地黄进行HPLC测定,在215、230 nm下各确定12个共有峰,建立了鲜地黄两个波长下的指纹图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怀鲜地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贾玉梅;段红福;崔瑛;丁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研究粗根荨麻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粗根荨麻提取物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小鼠IL-2、IFN-γ、CD3、CD4、CD8的水平.结论 粗根荨麻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仲昆;尹为民;王崇静;王珩;任晓明;李静;蒋立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合理选择含多糖类成分的中药浸膏固体制剂的防潮辅料和生产条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吸湿严重且应用广泛的黄芪多糖为模型药物,将黄芪多糖粉末与10种常用辅料配伍,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25℃放置7d,绘制吸湿曲线,提取吸湿特征参数,并筛选出防潮辅料与药物的配比.结果 综合吸湿性和成型性,以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与多糖1:1配比防潮效果好.结论 筛选出的防潮辅料能有效的降低多糖类成分的吸湿性,提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作者:李小芳;何倩灵;耿桂香;边琳晶;李子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荆芥饮片的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条件为Agillen Extend C18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A0.5‰三氟乙酸-B乙腈;洗脱方法为0~40 min,A为95%~60%;40 min~60 min,A为60%~40%,60~61 min,A为40%~95%,保持4 min;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结果 对10批荆芥饮片进行测定,标定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识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出其相似度范围在0.971~0.992,并得出了荆芥饮片的对照指纹图谱.结论 该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荆芥饮片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钱雯;单鸣秋;丁安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刺糖中多糖的佳回流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沉浓度为主要因素优选提取条件,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刺糖中多糖为考察指标.结果 C因素(料液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因素影响不显著.结论 结论:刺糖中多糖的佳提取工艺为A1B1C3D1,即在70℃下,用9倍的水量回流提取1.5h.醇沉浓度为舳%,多糖为39.57%.
作者:吴晶;李改茹;常军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测定方法,并对地榆水提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酸解后HPLC分析法测定可水解鞣质;采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缩合鞣质.结果 地榆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留余物的可水解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1.83±2.59)mg/g、(206.80±2.43)mg/g、(163.56±5.69)mg/g、(47.62±1.13)mg/g;缩合鞣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81.72±1.41)mg/g、(594.52±16.76)mg/g、(476.27±13.33)mg/g、(14.41±0.29)mg/g.结论 酸解后HPLC分析法和香草醛硫酸法简便、快速、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专属性好,适合作为不同类型鞣质的测定方法;地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可水解鞣质及缩合鞣质高.
作者:程悦;陈嘉升;陈建萍;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去痴灵(广东海风藤、五味子、石菖蒲等)对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和灌胃三氯化铝20 mg/(kg·d)联合造模10周;造模第7周开始,试药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去痴灵分别为2.3g/(kg·d)、4.6 g/(kg·d)、9.2 g/(kg·d)至第10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测试小鼠学习记忆.RT-PCR测定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表达;采用HE染色、Bielschowsky改良法染色及A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去痴灵各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APP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染色均匀,胞质与胞核清晰可辨,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数目明显减少,无变性样斑块.结论 去痴灵对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联合制备的AD模型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赖永长;侯军代;张晓裕;罗焕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ANIT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BA、TBIL、DBIL和I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ALT、AST、TBIL、DBIL和IBIL水平;痰热清注射液中、低剂鼍组均可明显降低TBA水平;痰热清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肝细胞组织坏死损伤.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对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钟相根;邓秀兰;张晓晶;张宇忠;任丽薇;贾旭;刘燕南;李澎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综述酶法、超临界流体法、超声法等新型提取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为中药的提取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蔡延渠;朱盛山;李润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群免疫毒理学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18例和对照72例).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免疫毒理学指标IgE、IgG、IL-4、His-tamine在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IgG、IL-4、Histamine均有明显升高(P<0.05);IL-4、IgG、IgE的升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1.534、21.4、27.552、6.748.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是由于I型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同时存在而造成的;IgE、IgG、IL-4、Histamine可以作为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临床评价指标;细胞因子更有可能成为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有效指标.
作者:赵玉斌;肖颖;谢雁鸣;黎元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白香丹胶囊(白芍、香附和丹皮)干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索与该病证密切相关的代谢模式及白香丹胶囊的作用途径.方法 基于代谢组学理论,以UPLC/Q-TOF-MS为技术平台,建立大鼠血清代谢指纹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PMS肝气逆证大鼠血清的代谢差异及白香丹的干预作用.结果 模型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清中肾上腺素、四氢脱氧皮质酮、5a-四氧皮质醇、雌酚酮、赖氨酸、5-羟基赖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孕二醇水平降低,给药组中显示白香丹胶囊对其有调节作用.白香丹表现出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结论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从整体出发研究PMS肝气逆证及中药复方干预后的代谢模式差异,为PM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黎莉;孙鹏;梁琼麟;张惠云;王勇;乔明琦;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乌药总生物碱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为口服剂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去甲异波尔定做为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吸收部位、灌肠液中乌药总生物碱质浓度,考察灌肠液的pH值对乌药总生物碱吸收的影响.结果 乌药总乍物碱在各肠段吸收较好;不同质量浓度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流液小同pH值的ka和Papp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乌药总生物碱在全肠段吸收较好,不受其质量浓度的影响.提示其吸收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吸收.
作者:谭蓉;侴桂新;冯年平;赵继会;王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G(斯泰隆)治疗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54例,在给予一般同一基础保健支持的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叶片G(斯泰隆),19.2 mg,3次/d.口服,共治疗6个月.结果 银杏叶片G能显著提高MMSE、画钟试验(P<0.01);而对照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画钟试验无明显进步也无明显退步(P>0.05).对MMSE的总有效率为74.07%.较空白对照组的34.09%有明显提高(P<0.01),对画钟试验的总有效率为66.67%,较空白对照组的40.91%有提高(P<0.05).结论 银杏叶片G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肖世源;张春燕;李践一;刘吟枫;赵明星;董振华;李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小檗碱是传统常用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上主要作为胃肠道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新的研究发现,小檗碱不但具有良好的抗痢活性,还具有多种心血管药理活性,如抗心律失常、抗心衰、降血压、调节血脂等.本文在参阅近年文献的基础上,对小檗碱上述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拟为新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杨勇;张保顺;曹春芽;吴方评;李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以药材的水提液、未加糖浆的总混药液和加入糖浆的总混药液为研究对象,以浊度作为药液澄清度的考察指标,并以绿原酸与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鞣质和固形物的清除率以及膜通鼍变化为指标评价膜滤工艺.结果 微滤可显著改善药液的澄清度;陶瓷膜滤过效率高于振动膜滤过.结论 陶瓷膜微滤适合中药提取液大批量生产连续滤过的要求.
作者:冯敬文;王四元;龙晓英;沈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