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法优选醋天仙子炮制工艺

王岩;白宗利;李军;陈吉平;贾天柱

关键词:天仙子,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氢溴酸东莨菪碱, 硫酸阿托品
摘要:目的:优选醋天仙子的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阿托品的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醋天仙子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醋天仙子的佳工艺是每100 kg天仙子加40kg米醋,闷润2 h,微波低火干燥4min.结论:正交试验确定的佳工艺条件合理、可靠、重复性好.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坚龙胆酒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坚龙胆酒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分别对10批坚龙胆饮片生品及相应的酒龙胆进行HPLC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5nm,记录时间65 min.采用中国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0批坚龙胆饮片生品及酒龙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在0.935~0.997、0.964~0.999之间,以饮片生品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为对照,酒龙胆的相似度亦大于0.900.结论:酒炙对坚龙胆化学成分影响不大,但改变了成分间量的比例关系.

    作者:李玮;韩双;王建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的探讨

    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的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方法:对目前已有主要的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解析了各方法的本质特点,共性与个性及其优缺点等.结果:各计算法各有理论特点,评价实质基本相同,针对实际应用均存在有一定不足.结论:理想的相似度计算法应从现有方法考察的综合因素得以全面发展与完善,尤其应结合中药实际特性考虑以提高方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作者:谷瑞敏;涂洪谊;孙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5种树脂吸附三七茎叶中主要皂苷的HPLC-UV分析研究

    三七茎叶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dk.)F.H.Chen的干燥茎与叶.三七茎叶总皂苷是三七地上部分和三七茎叶的活性部位,主要有人参皂苷Rb1、Rb3、Rc、20(S)人参皂苷Rg3、绞股蓝皂苷Ⅸ、三七皂苷Fa、Fc、Fe等.主要药理活性表现为:缺血性脑中风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治疗,有安定作用,双向性血压作用,舒张血管的作用[1].

    作者:潘正;高运玲;王允;黄胜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S-SPME-GC-MS法分析紫荆花及其花蕾的挥发性成分

    目的:分析紫荆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紫荆花和花蕾中共鉴定了6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烃类化合物,24个成分是共有的.结论:首次分析了紫荆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勉;王金梅;康文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筋骨痛消丸中丹参酮ⅡA受热降解规律的研究

    筋骨痛消丸由丹参、白芍、川牛膝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血瘀寒凝、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丹参酮ⅡA是其有效成分,对光、湿和热均不稳定,对热尤为敏感[1,2].杜志谦等[3]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在较低温度下的受热规律进行了研究,较高温度下丹参酮ⅡA的受热降解规律尚未见到报道.本实验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以筋骨痛消丸所含指标性成分丹参酮ⅡA为对象,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以探索丹参酮ⅡA在较高温度下的降解规律,为筋骨痛消丸及含丹参中成药的生产及储存提供指导.

    作者:赵新杰;王苏静;武爱玲;阮园园;杜志谦;夏华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葛花总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葛花(Pueraria thunbergiana flos)为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花蕾,是传统的解酒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花中的异黄酮能通过调节代谢和内分泌系统来改善酒精引起的异常症状[1].综合近几年的研究,现在认为葛花异黄酮类物质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葛花苷(kakkalide)、尼泊尔鸢尾异黄酮(ifisolidone)、鸢尾苷(tectoridin)、鸢尾异黄酮(tectofigenin)、6'-O-木糖鸢尾苷、金雀花异黄苷(genistin)和染料木素(genistein)等多羟基异黄酮类化合物[2].

    作者:汪新亮;吴基良;杨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泡沫分离法纯化无患子皂苷

    目的:采用泡沫分离法分离无患子皂苷,得到其分离纯化的佳条件.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优化泡沫分离的工艺条件.结果:当原始料液浓度2.5 g/L、气体流速0.9 L/min、温度30℃、pH值4.8时,无患子皂苷的收率为69.42%,富集比为2.48,纯度达67.78%.结论:泡沫分离法分离无患子皂苷工艺简单,产品收率高,为天然无患子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作者:魏凤玉;张静;解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心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益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红参、三七、蟾酥、冰片、人工麝香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红参、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色谱条件:Agilent Hyperil ODS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m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结果:TLC色谱可有效鉴别红参、三七、蟾酥、冰片、人工麝香;人参皂苷Rg1进样量在1.07 μg~12.8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8%,RSD为1.67%(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益心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剑红;黄奕滨;闵显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珍菊降压片对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作用

    更年期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常伴有潮热、汗多、烦躁、易怒、头晕、耳鸣等症状.珍菊降压片是常用的中西药复方降压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用于更年期高血压文献报道不多,我们总结了86例更年期高血压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哲方;叶人诵;朱理安;熊三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PLC测定活络止痛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活络止痛颗粒是由鸡血藤、何首乌、过岗龙、牛大力、豨莶草、半枫荷、两面针等二十味中药加工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活血舒筋,驱风除湿的作用.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痹痛,肢体游走痛,手足麻木酸软.

    作者:房志坚;周洪波;肖树雄;杨立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柴胡注射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柴胡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mn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 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具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的治疗.柴胡注射液是柴胡经水蒸气蒸馏制成的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为挥发油,肌内注射能清热解表,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等的发热,随着柴胡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也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1].

    作者:杨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RP-HPLC测定复方健脑液中桂皮醛的含量

    复方健脑液系我校根据中医益气养血、健脑益智的理论,研究开发的一种复方制剂,由桂枝[1]、芍药、人参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提高记忆力,增进脑力的作用.桂枝为复方健脑液的君药,其有效成分为桂皮醛,故本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复方健脑液中的有效成分桂皮醛的含量[2,3],该方法回收率高,操作简单、灵敏、准确性好,可作为复方健脑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4,5].

    作者:刘祥兰;张钰泉;李琴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核桃楸叶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胡桃科胡桃属植物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利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核桃楸叶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山柰酚(Ⅱ)、槲皮素(Ⅲ)、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Ⅳ)、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Ⅵ)、淫羊藿苷C(Ⅶ).结论:化合物Ⅱ、Ⅲ、Ⅵ、Ⅴ首次从核桃楸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Ⅶ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常仁龙;孙佳明;张博;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山楂叶总黄酮中不同极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研究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提高总黄酮有效部位中不同极性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从而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摇瓶法,运用HPLC测定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计算山楂叶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与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以及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此3种成分在正辛醇/水系统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山楂叶总黄酮磷脂复合物中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槲皮素3种成分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均高于山楂叶总黄酮、山楂叶总黄酮与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中相应的成分.结论:对于含有不同极性成分的中药总黄酮有效部位,制备磷脂复合物可能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熊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狗脊炮制品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狗脊炮制品的化学成分,为狗脊的炮制原理解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凝胶色谱法对沙烫法制备的狗脊炮制品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化合物,运用化学和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正十六烷酸(Ⅱ)、β-谷甾醇-3-O-(6'-正十六酰氧基)-β-D葡萄糖苷(Ⅲ)、5-羟甲基糠醛(Ⅳ)、双[5-甲酰基糠基]醚(Ⅴ)、胡萝卜苷(Ⅵ)、3-羟基-γ-吡喃酮(Ⅶ).结论:所有化合物全部为首次从炮制品中得到,其中化合物Ⅶ为首次从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netz(L.)T.sm.)中得到.

    作者:许枬;步显坤;鞠成国;贾天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海南砂仁挥发油抗炎镇痛止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海南砂仁挥发油的抗炎、镇痛及止泻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和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以及对番泻叶和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结果:海南砂仁挥发油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吲哚美辛相当.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热致痛小鼠可延长其痛阈时间,高剂量组较为明显;对醋酸致痛小鼠,各剂量组可减少其扭体次数,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海南砂仁挥发油对番泻叶所致腹泻有效,对蓖麻油所致腹泻无效.结论:海南砂仁挥发油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之一.

    作者:赵锦;董志;朱毅;陈国彪;刘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近红外光谱法在乌鸡白凤丸半成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法在乌鸡白风丸半成品(乌鸡、鹿角胶、鳖甲、桑螵蛸、人参等)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乌鸡白凤丸半成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集了95份同仁乌鸡白凤丸半成品和19份阴性(缺味)半成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75份合格半成品的近红外光谱为标准,建立相似度匹配模型,并将其用于计算其余样品的相似度.采用偏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半成品中芍药苷和水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相似度匹配模型能体现同仁乌鸡白凤丸半成品的质量特征,并准确反映药味的缺失.芍药苷和水分定量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 7、0.992 1,验证集均方差分别为0.005 5%、0.4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无损,可推广用于工业现场的在线检测.

    作者:聂黎行;王钢力;李志猛;林瑞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肿节风的醇沉工艺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具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晚期胰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和鼻部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细菌性痢疾、骨折及多种口腔疾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肿节风中主要含有酚类、鞣质、黄酮苷、香豆素和内酯[2]等成分,其中总黄酮和异嗪皮啶为其抗肿瘤有效成分,本文以肿节风中总黄酮保留率、异嗪皮啶保留率和浸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肿节风的醇沉工艺,为肿节风中抗肿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任荣军;夏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珍菊降压片合丹参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2例临床观察

    目的:单用珍菊降压片与联合应用丹参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的血压值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设立单用珍菊降压片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36岁±2.81岁),剂量1~2片,1日3次,口服.联用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59.48岁±3.52岁),采用珍菊降压片1~2片,1日3次,口服,加用丹参片4片,1日3次,口服,疗程为4周.结果:单用珍菊降压片组与合用丹参片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52.5%和52.4%,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8.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合用丹参片组与单用珍菊降压片组的平均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两组比较有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合用丹参片组综合疗效优于单用珍菊降压片组.

    作者:陈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消炎退热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消炎退热胶囊经消炎退热冲剂修改剂型而来,它由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及各种疮疖肿痛.原剂型无鉴别和含量控制标准,为控制该药品的质量,本研究对该胶囊中的大青叶、甘草2种药材进行了薄层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该胶囊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

    作者:陈学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