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手术患者家属护理需求调查

蒋瑜;于洁

关键词:白内障, 患者家属, 护理需求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白内障手术患者家属的护理需求,探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取138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患者家属需求量表对家属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不同维度的需求中,总体需求评分为(3.13 ±0.82)分,其中重要的是病情保证的需求,其次为获取信息的需求和接近患者的需求,后是自身舒适的需求和获得支持的需求;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属对病情保证的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对病情保证的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属对自身舒适的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的家属其总体需求、接近患者的需求、获得支持的需求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3001~5000元的患者家属对获得支持的需求得分较高.结论:眼科护士应理解和重视白内障患者家属的围术期需求,与家属充分沟通以完善个体化护理流程,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舒适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1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72.83 ±7.12)分,各条目评分:生理维度低为(1.61 ±0.33)分,其次为心理精神维度(2.21±0.49)分,环境维度(2.83±0.31)分,社会文化维度(2.85±0.59)分.舒适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医疗费用、家庭人均月收入、术前有无减黄(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状况不佳,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蜀豫;范文娟;丁卫萍;徐丽丽;汪自梅;马兴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经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应激反应程度,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武春玲;赵永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4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开放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子宫肌瘤切除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前1d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且低于对照组出院前1d(P <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自行排气时间、早期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9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做提肛运动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残余尿量、导尿管重置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残余尿量和导尿管重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P<0.05).结论: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郑峰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卵巢癌化疗患者食欲减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卵巢癌化疗患者食欲减退的影响.方法:将66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通过观察患者食欲及BMI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食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贴敷和穴位按摩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中的特色技术,二者联合使用可改善患者食欲减退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外科手术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分析

    目的:分析心外科手术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方法:对200例新入院的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脏普通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的认知度.结果:终纳入分析190例,患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知识中,心电图170例、心脏普通X线平片100例、超声心动图40例.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较低,且患者对检查结果的期望知晓率低于实际知晓率.结论:心外科手术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较低,需在入院时宣教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岳琳琳;张新燕;郝丽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体检中心分诊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体检中心分诊时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体检中心10名医务人员和160名受检者进行分诊服务问卷调查,整理医务人员和受检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结果:医务人员认为体检中心分诊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分诊标准不统一、分诊人员不足、分诊系统信息录入不全、体检人员较多;受检者认为体检中心分诊存在的问题为就诊环节多、检查过程烦琐,等候时间较长,分诊人员不足专业知识,分诊人员不足.结论:医院相关部门应建立体检中心管理制度,树立人性化服务,提升体检服务质量,提升大众健康水平.

    作者:黄庆;彭芳;梁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CD8+、CD4+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CD8+、CD4+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及同组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强化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爱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自护和防御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四维度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成熟型评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型和掩饰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从心理、用药及健康教育3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自护和防御能力较常规护理干预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王运连;箫翠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装载方式对口腔科根管治疗盒灭菌后湿包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装载方式对口腔科根管治疗盒灭菌后湿包率的影响.方法:将1080个根管治疗盒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0个,对照组纸面朝下、塑面朝上平放装载,观察组把根管治疗盒塑面朝下、纸面朝上平放装载,比较两组湿包率.结果:观察组湿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管治疗盒采用塑面朝下、纸面朝上平放装载时可降低灭菌后湿包率.

    作者:梁美莲;郭宝英;董永欣;黄羽;沈春燕;曾子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A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负性情绪情况.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ART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改善IVF-ET治疗结局.

    作者:孟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品管圈控制PICC相关并发症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控制PICC并发症的情况及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出相关试验及类试验研究,所有质量评价均由2名学习过循证护理并熟悉文献质量评阅流程的研究者进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29篇,非随机对照研究24篇、随机对照研究5篇,共9002例患者.品管圈干预组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合并效应低于对照组的合并效应.结论:品管圈应用于PICC护理中,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霞;龚霓;陈镜羽;张美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39例助孕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31例助孕患者为实验组,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实验组各阶段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应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

    作者:黄秀丽;梁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肉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44例护理

    目的:探讨肉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8例行肉毒素治疗的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排尿次数、排尿间隔时间、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排尿次数、ICSI、VAS、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孔婉莹;王春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可调式眼科头部体位架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临床上治疗视网膜脱离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如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等,术后患者需要采取标准体位,即面部朝下的俯卧位,以使眼内填充的气体或硅油大程度的支撑视网膜,帮助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标准体位的保持时间根据病情长短不等,少则一周、多则数周,护理人员一般通过垫褥子的方式抬高患者脸部与床面的距离,但是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患者呼吸困难,造成不适.目前已有的眼科术后托手架调节烦琐,不方便清洗、消毒,不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可调式头部体位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蕾;陆建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信心和产后纯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可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董梅;李桂芹;刁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术后功能锻炼中.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LIDH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霞;陈捷;程小芸;段清萍;冯爱玲;张锦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港患者专用服的设计与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主要作用于需长期、反复输液治疗的患者,如化疗、肠外营养等.我们设计与应用的输液港患者专用服,简易方便,提高患者舒适度,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治疗及护理.现报告如下.材料与设计:新型输液港患者专用服包括:衣服本体、衣服袖子、肩带和布兜,衣服袖子与衣服本体固定连接,衣服本体顶部两侧均设有肩带及设置在肩带内部两侧的粘扣,肩带顶部与衣服本体的肩部固定连接,肩带外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粘扣,肩带内部固定设有布兜,布兜为左右开口,可放输液留置延长管、单手夹、正压接头、正压阀及白色帽端等.衣服本体的胸部固定设有纽扣或粘扣.见图1.

    作者:王迎通;张婷;杨青;李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对初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1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比较两组母乳喂养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及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能促进初产妇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轻乳房胀痛.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