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控制PICC相关并发症效果的Meta分析

王霞;龚霓;陈镜羽;张美芬

关键词:品管圈,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控制PICC并发症的情况及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出相关试验及类试验研究,所有质量评价均由2名学习过循证护理并熟悉文献质量评阅流程的研究者进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29篇,非随机对照研究24篇、随机对照研究5篇,共9002例患者.品管圈干预组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合并效应低于对照组的合并效应.结论:品管圈应用于PICC护理中,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在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在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分娩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1周后观察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泌乳、产后24 h出血量、排尿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泌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作者:周广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骨巨细胞瘤高位骶骨切除并3D打印假体植入术1例临床护理

    骨巨细胞瘤占原发骨肿瘤的4%~5%,是常见的侵袭性原发骨肿瘤[1].研究表明,此类患者仅占同期入院患者的1/40000,约80%的骨巨细胞瘤表现为良性骨肿瘤[2].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目前,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打印细胞、骨骼、血管、活体组织及器宫等[3].2016年5月,我院对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实施高位骶骨切除合并3D打印假体植入术,通过精准整块切除肿瘤所在的高位骶骨,并植入3D打印个体化适型假体,大程度保全了患者的各项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伟娜;张慧文;方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双相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两组患者在入组时、治疗8周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遵医行为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NOSIE总积极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可帮助患者重建健康心理和行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对患者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金荣;陆沈艳;杨带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抗凝依从性、复诊情况、INR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改善抗凝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晶晶;李罗兰;鲍士青;王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渭良伤科油治疗皮肤皲裂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渭良伤科油治疗皮肤皲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手足皲裂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CNP,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皮肤皲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皲裂疾病认知、预防常识、预防与康复知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入院处置、治疗相关护理质量和及时度、生活护理质量、健康教育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渭良伤科油治疗皮肤皲裂患者实施CNP,可促进患处愈合,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谭护群;宋苏闽;欧杏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氧运动锻炼干预对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干预对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高龄孕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比较两组分娩情况、产程、产时疼痛程度评分以及产后2h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体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围生儿死亡、宫颈裂伤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有氧运动锻炼干预有助于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改善其母婴结局,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宛仲秋;柳阳娟;沈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脑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6例(10.81%),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9例(25.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可结合患者手术情况,在整个过程中融入全面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不良并发症的遏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素明;邓小灵;林细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Aldrete苏醒评分在麻醉复苏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Aldrete苏醒评分在麻醉复苏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Aldrete评分,患者苏醒评分≥9分可以出麻醉复苏室(PACU)后返回病房;对照组采用Steward评分,患者苏醒评分≥4分时可以出PACU后返回病房.比较两组患者入PACU后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拔气管导管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PACU后30 min SpO2 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气管导管后出现舌后坠、喉痉挛、躁动不安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ldrete苏醒评分内容比较全面,适合作为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后离PACU的标准.

    作者:方业珍;劳贤邦;马惠;张冬群;何华娟;李丽;李向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后是否使用疼痛管理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等指标,确定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结果: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术后第3、7、14天,观察组功能锻炼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使患者尽早减轻疼痛,有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作者:白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28例(34.1%),以胰瘘发生率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黄疸持续时间、血总胆红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失血量、黄疸持续时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高危险因素.结论: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失血量、黄疸持续时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丽丽;陈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1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8月2日收治的江苏昆山粉尘爆炸事件中15名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5例患者伤后45~87 d因缺少自体皮源,并发脓毒血症死亡;1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安全度过感染期,进入恢复期;患者住院时间54~115(90.63±30.37)d.结论:对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积极做好气管切开和气道护理、创面护理、各种导管护理、营养支持、体温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预防感染、坏死、愈合延迟、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

    作者:徐琳;李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细节性护理干预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性护理干预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所致的尿路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虹;武彦;李敏燕;郑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治疗前后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评价两组患儿髋脱位恢复情况,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儿家属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儿家属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可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提高患儿恢复效果.

    作者:夏群英;李夏燕;易申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港患者专用服的设计与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主要作用于需长期、反复输液治疗的患者,如化疗、肠外营养等.我们设计与应用的输液港患者专用服,简易方便,提高患者舒适度,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治疗及护理.现报告如下.材料与设计:新型输液港患者专用服包括:衣服本体、衣服袖子、肩带和布兜,衣服袖子与衣服本体固定连接,衣服本体顶部两侧均设有肩带及设置在肩带内部两侧的粘扣,肩带顶部与衣服本体的肩部固定连接,肩带外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粘扣,肩带内部固定设有布兜,布兜为左右开口,可放输液留置延长管、单手夹、正压接头、正压阀及白色帽端等.衣服本体的胸部固定设有纽扣或粘扣.见图1.

    作者:王迎通;张婷;杨青;李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9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做提肛运动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残余尿量、导尿管重置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残余尿量和导尿管重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P<0.05).结论: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郑峰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社会干预现状

    目前,全球乳腺癌发生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1].统计显示,乳腺癌在女性常见癌症的比例中高居第一,2011年超过508000名女性死于乳腺癌,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的新发病例约16.9万,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3].据预估,55~69岁的女性患者总人数在2021年达250万[4].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目前,外科手术仍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的治愈率虽高,却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两者皆可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下降,随之影响后续的检查治疗,不利于患者预后.现将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心理社会干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石佳颖;贾守梅;刘玲;吴月凤;施健峰;王琪;邓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4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CD8+、CD4+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CD8+、CD4+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及同组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强化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爱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79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9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给予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产后2h阴道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轻度疼痛、重度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可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游聚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体检中心分诊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体检中心分诊时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体检中心10名医务人员和160名受检者进行分诊服务问卷调查,整理医务人员和受检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结果:医务人员认为体检中心分诊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分诊标准不统一、分诊人员不足、分诊系统信息录入不全、体检人员较多;受检者认为体检中心分诊存在的问题为就诊环节多、检查过程烦琐,等候时间较长,分诊人员不足专业知识,分诊人员不足.结论:医院相关部门应建立体检中心管理制度,树立人性化服务,提升体检服务质量,提升大众健康水平.

    作者:黄庆;彭芳;梁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