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群英;李夏燕;易申德
快速康复外科(FT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或术后促进康复程序,是采用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1].FTS理念由丹麦Henrik Kehket教授[2]在2001年正式提出,因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显著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在欧美国家备受推崇.目前FTS护理相关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教育和心理护理、缩短术前禁食饮时间、围术期体温管理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FTS理念源于心脏外科,初是描述心脏术后促使患者清醒及早拔除气管插管,以期快速康复的一组措施.20世纪80年代起,有学者开始关注心脏术后快速康复措施,继而产生了快速康复心脏外科(FTCS),并将其定义为针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各种优化方法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到出院的一个快速围术期流程[3-4].FTCS要求多学科合作,不仅需要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本文综合国内外快速康复心脏外科的研究现状,介绍FTS措施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临床优化心脏外科FTS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作者:王草源;李国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1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比较两组母乳喂养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及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吮吸及乳房按摩能促进初产妇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轻乳房胀痛.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白内障手术患者家属的护理需求,探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取138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患者家属需求量表对家属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不同维度的需求中,总体需求评分为(3.13 ±0.82)分,其中重要的是病情保证的需求,其次为获取信息的需求和接近患者的需求,后是自身舒适的需求和获得支持的需求;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属对病情保证的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对病情保证的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属对自身舒适的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的家属其总体需求、接近患者的需求、获得支持的需求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3001~5000元的患者家属对获得支持的需求得分较高.结论:眼科护士应理解和重视白内障患者家属的围术期需求,与家属充分沟通以完善个体化护理流程,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作者:蒋瑜;于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控制PICC并发症的情况及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出相关试验及类试验研究,所有质量评价均由2名学习过循证护理并熟悉文献质量评阅流程的研究者进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29篇,非随机对照研究24篇、随机对照研究5篇,共9002例患者.品管圈干预组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合并效应低于对照组的合并效应.结论:品管圈应用于PICC护理中,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霞;龚霓;陈镜羽;张美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28例(34.1%),以胰瘘发生率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黄疸持续时间、血总胆红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失血量、黄疸持续时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高危险因素.结论: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失血量、黄疸持续时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丽丽;陈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随访效率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14188例ART患者进行常规电话随访,2014年18850例ART患者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电话随访,比较随访结果.结果:2013年与2014年随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随访应答率高于2013年(x2 =1150.56,P <0.01),随访困难率低于2013年(r=149.72,P<0.01).结论:通过医院网络平台、短信、QQ、随访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随访可提高ART患者术后随访效率.
作者:许立红;李萍;张冬梅;孙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A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负性情绪情况.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ART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改善IVF-ET治疗结局.
作者:孟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10例晚期乳腺癌合并肿瘤溃疡创口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晚期乳腺癌合并胸壁溃疡创口患者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溃疡创口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皮瓣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9d.10例术后2d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3~6分,术后1周NRS评分1~3分.结论:围术期护理及创口、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合并恶性肿瘤创口患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彭翠娥;李赞;周波;吕春柳;周燕舞;彭小伟;宋达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前,全球乳腺癌发生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1].统计显示,乳腺癌在女性常见癌症的比例中高居第一,2011年超过508000名女性死于乳腺癌,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的新发病例约16.9万,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3].据预估,55~69岁的女性患者总人数在2021年达250万[4].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目前,外科手术仍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的治愈率虽高,却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两者皆可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下降,随之影响后续的检查治疗,不利于患者预后.现将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心理社会干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石佳颖;贾守梅;刘玲;吴月凤;施健峰;王琪;邓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渭良伤科油治疗皮肤皲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手足皲裂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CNP,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皮肤皲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皲裂疾病认知、预防常识、预防与康复知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入院处置、治疗相关护理质量和及时度、生活护理质量、健康教育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渭良伤科油治疗皮肤皲裂患者实施CNP,可促进患处愈合,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谭护群;宋苏闽;欧杏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对象、实施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模式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医院护理整体急救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6名急诊专科护士实施半脱产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比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后比培训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充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升医院护理急救水平.
作者:芦良花;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双相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两组患者在入组时、治疗8周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遵医行为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NOSIE总积极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可帮助患者重建健康心理和行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对患者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金荣;陆沈艳;杨带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在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分娩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1周后观察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泌乳、产后24 h出血量、排尿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泌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作者:周广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经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应激反应程度,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武春玲;赵永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抗凝依从性、复诊情况、INR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改善抗凝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晶晶;李罗兰;鲍士青;王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脑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脑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6例(10.81%),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9例(25.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可结合患者手术情况,在整个过程中融入全面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不良并发症的遏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素明;邓小灵;林细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牙素软膏预防青少年正畸患者白垩斑脱矿损害的效果.方法:对65例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用自身口腔左右侧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将一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牙素软膏.采用临床检查的方法记录白垩斑脱矿损害的存在情况,应用Gorelick分级评定其严重程度.结果:本组62例患者完成了本次研究,正畸过程中实验组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出现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牙素软膏不能完全阻止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的产生,护牙素软膏的使用和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降低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发生的概率.
作者:戴轶;邓彩弟;王芳;梁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CD8+、CD4+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CD8+、CD4+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及同组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强化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爱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干预对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高龄孕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比较两组分娩情况、产程、产时疼痛程度评分以及产后2h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体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围生儿死亡、宫颈裂伤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有氧运动锻炼干预有助于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改善其母婴结局,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宛仲秋;柳阳娟;沈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癌症化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症状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出院时SCL-90评分均低于同组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同组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情感、认知、角色及躯体症状,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作者:杨志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