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TS措施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王草源;李国宏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心脏外科, 围术期护理
摘要:快速康复外科(FT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或术后促进康复程序,是采用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1].FTS理念由丹麦Henrik Kehket教授[2]在2001年正式提出,因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显著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在欧美国家备受推崇.目前FTS护理相关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教育和心理护理、缩短术前禁食饮时间、围术期体温管理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FTS理念源于心脏外科,初是描述心脏术后促使患者清醒及早拔除气管插管,以期快速康复的一组措施.20世纪80年代起,有学者开始关注心脏术后快速康复措施,继而产生了快速康复心脏外科(FTCS),并将其定义为针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各种优化方法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到出院的一个快速围术期流程[3-4].FTCS要求多学科合作,不仅需要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本文综合国内外快速康复心脏外科的研究现状,介绍FTS措施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临床优化心脏外科FTS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固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行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理状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确保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吴琼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79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9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给予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产后2h阴道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轻度疼痛、重度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可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游聚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社会干预现状

    目前,全球乳腺癌发生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1].统计显示,乳腺癌在女性常见癌症的比例中高居第一,2011年超过508000名女性死于乳腺癌,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我国每年女性乳腺癌的新发病例约16.9万,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3].据预估,55~69岁的女性患者总人数在2021年达250万[4].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目前,外科手术仍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的治愈率虽高,却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两者皆可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下降,随之影响后续的检查治疗,不利于患者预后.现将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心理社会干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石佳颖;贾守梅;刘玲;吴月凤;施健峰;王琪;邓文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A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负性情绪情况.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ART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改善IVF-ET治疗结局.

    作者:孟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1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8月2日收治的江苏昆山粉尘爆炸事件中15名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5例患者伤后45~87 d因缺少自体皮源,并发脓毒血症死亡;1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安全度过感染期,进入恢复期;患者住院时间54~115(90.63±30.37)d.结论:对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积极做好气管切开和气道护理、创面护理、各种导管护理、营养支持、体温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预防感染、坏死、愈合延迟、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

    作者:徐琳;李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CD8+、CD4+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CD8+、CD4+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及同组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强化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爱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治疗前后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评价两组患儿髋脱位恢复情况,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儿家属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儿家属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可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提高患儿恢复效果.

    作者:夏群英;李夏燕;易申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体检中心分诊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体检中心分诊时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体检中心10名医务人员和160名受检者进行分诊服务问卷调查,整理医务人员和受检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结果:医务人员认为体检中心分诊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分诊标准不统一、分诊人员不足、分诊系统信息录入不全、体检人员较多;受检者认为体检中心分诊存在的问题为就诊环节多、检查过程烦琐,等候时间较长,分诊人员不足专业知识,分诊人员不足.结论:医院相关部门应建立体检中心管理制度,树立人性化服务,提升体检服务质量,提升大众健康水平.

    作者:黄庆;彭芳;梁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术后功能锻炼中.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LIDH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霞;陈捷;程小芸;段清萍;冯爱玲;张锦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I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梁明芬;林轶峰;郝军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症护理进展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其中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占主动脉疾病的60%~70%,外科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1].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广泛,手术技术难度大,涉及的重要脏器多,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2].因此,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本文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曲雪芹;于英;常丽丽;胡绍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体验式健康教育干预在孕晚期社区母婴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验式健康教育干预在孕晚期社区母婴保健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例孕晚期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干预方法,观察组给予体验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1个月母乳喂养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母婴保健知识及技能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验式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母婴保健知识及技能掌握.

    作者:马亮;余贺杲;孙风芹;张福英;唐永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提肛训练在预防重度痔PPH术后肛门坠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提肛训练在预防重度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R)患者术后肛门坠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重度痔择期PPH患者按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提肛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d肛门坠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急便感与控便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PPH患者开展提肛训练的效果显著,且具备简便易行、安全高效、低成本等优势.

    作者:邓晓梅;王小芳;侯来成;陆润开;李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9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做提肛运动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残余尿量、导尿管重置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残余尿量和导尿管重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P<0.05).结论: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郑峰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39例助孕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31例助孕患者为实验组,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实验组各阶段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应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

    作者:黄秀丽;梁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我管理模式在护士假期及孕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护士假期及孕期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选出护士代表,组成管理小组,参与护士孕产假管理和文化建设.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实践,效果明显,护士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均有提高.结论:采用自我管理模式管理护士假期及孕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满意度.

    作者:张野;李文红;刘要伟;皮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认知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康复锻炼依从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增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疾病和康复锻炼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预防及减少下肢DVT的发生.

    作者:季文洁;吴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癌症化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症状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出院时SCL-90评分均低于同组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同组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情感、认知、角色及躯体症状,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作者:杨志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细节性护理干预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性护理干预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所致的尿路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虹;武彦;李敏燕;郑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方位心理行为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方位心理行为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方位心理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生理指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心理行为干预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朱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