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白璐

关键词:疼痛管理, 胫骨平台骨折, 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后是否使用疼痛管理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等指标,确定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结果: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术后第3、7、14天,观察组功能锻炼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使患者尽早减轻疼痛,有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1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8月2日收治的江苏昆山粉尘爆炸事件中15名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5例患者伤后45~87 d因缺少自体皮源,并发脓毒血症死亡;1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安全度过感染期,进入恢复期;患者住院时间54~115(90.63±30.37)d.结论:对成批爆炸致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积极做好气管切开和气道护理、创面护理、各种导管护理、营养支持、体温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预防感染、坏死、愈合延迟、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

    作者:徐琳;李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79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9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给予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产后2h阴道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轻度疼痛、重度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可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游聚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静脉输液港患者专用服的设计与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主要作用于需长期、反复输液治疗的患者,如化疗、肠外营养等.我们设计与应用的输液港患者专用服,简易方便,提高患者舒适度,保护患者隐私,方便治疗及护理.现报告如下.材料与设计:新型输液港患者专用服包括:衣服本体、衣服袖子、肩带和布兜,衣服袖子与衣服本体固定连接,衣服本体顶部两侧均设有肩带及设置在肩带内部两侧的粘扣,肩带顶部与衣服本体的肩部固定连接,肩带外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粘扣,肩带内部固定设有布兜,布兜为左右开口,可放输液留置延长管、单手夹、正压接头、正压阀及白色帽端等.衣服本体的胸部固定设有纽扣或粘扣.见图1.

    作者:王迎通;张婷;杨青;李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9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做提肛运动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残余尿量、导尿管重置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残余尿量和导尿管重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P<0.05).结论:提肛运动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郑峰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牙素软膏预防青少年正畸患者白垩斑脱矿损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牙素软膏预防青少年正畸患者白垩斑脱矿损害的效果.方法:对65例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用自身口腔左右侧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将一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牙素软膏.采用临床检查的方法记录白垩斑脱矿损害的存在情况,应用Gorelick分级评定其严重程度.结果:本组62例患者完成了本次研究,正畸过程中实验组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出现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牙素软膏不能完全阻止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的产生,护牙素软膏的使用和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降低牙釉质表面白垩斑脱矿损害发生的概率.

    作者:戴轶;邓彩弟;王芳;梁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骨巨细胞瘤高位骶骨切除并3D打印假体植入术1例临床护理

    骨巨细胞瘤占原发骨肿瘤的4%~5%,是常见的侵袭性原发骨肿瘤[1].研究表明,此类患者仅占同期入院患者的1/40000,约80%的骨巨细胞瘤表现为良性骨肿瘤[2].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目前,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打印细胞、骨骼、血管、活体组织及器宫等[3].2016年5月,我院对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实施高位骶骨切除合并3D打印假体植入术,通过精准整块切除肿瘤所在的高位骶骨,并植入3D打印个体化适型假体,大程度保全了患者的各项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伟娜;张慧文;方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LID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术后功能锻炼中.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LIDH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霞;陈捷;程小芸;段清萍;冯爱玲;张锦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程多形式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多形式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8月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选取2015年9月~2016年2月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多形式强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治疗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全程多形式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其康复.

    作者:冼丽玉;单清艳;邓永红;潘欢;吴斯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阶段式护理干预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式护理干预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应用阶段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骨折恢复效果、满意度、并发症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骨折恢复优良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总评分及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式护理干预可提高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作者:周燕辉;杨金玲;卓礼霞;张得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症护理进展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其中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占主动脉疾病的60%~70%,外科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1].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广泛,手术技术难度大,涉及的重要脏器多,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2].因此,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本文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曲雪芹;于英;常丽丽;胡绍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开放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子宫肌瘤切除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前1d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且低于对照组出院前1d(P <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自行排气时间、早期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经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应激反应程度,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作者:武春玲;赵永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信心和产后纯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可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董梅;李桂芹;刁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28例(34.1%),以胰瘘发生率高.术后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包括黄疸持续时间、血总胆红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内营养.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失血量、黄疸持续时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高危险因素.结论:总胆红素水平、术中失血量、黄疸持续时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丽丽;陈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禤美群;陈锦花;张美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肉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44例护理

    目的:探讨肉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8例行肉毒素治疗的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排尿次数、排尿间隔时间、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排尿次数、ICSI、VAS、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孔婉莹;王春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外科手术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分析

    目的:分析心外科手术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方法:对200例新入院的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脏普通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的认知度.结果:终纳入分析190例,患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有关知识中,心电图170例、心脏普通X线平片100例、超声心动图40例.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较低,且患者对检查结果的期望知晓率低于实际知晓率.结论:心外科手术患者对术前常规辅助检查的认知度较低,需在入院时宣教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岳琳琳;张新燕;郝丽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氧运动锻炼干预对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干预对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高龄孕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比较两组分娩情况、产程、产时疼痛程度评分以及产后2h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体产程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围生儿死亡、宫颈裂伤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有氧运动锻炼干预有助于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改善其母婴结局,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宛仲秋;柳阳娟;沈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将9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术后是否使用疼痛管理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等指标,确定疼痛管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中的作用.结果: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术后第3、7、14天,观察组功能锻炼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可使患者尽早减轻疼痛,有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作者:白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抗凝指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抗凝依从性、复诊情况、INR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抗凝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改善抗凝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晶晶;李罗兰;鲍士青;王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