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丽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对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的靛氰绿(ICG)肝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龙胆泻肝丸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用结扎胆总管法制作0J模型,测定下列变化:1、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和直接胆红素(D-BIL);2、肝脏形态学的改变;3、肝血流量和靛氰绿肝清除率的改变;观察龙胆泻肝丸对OJ大鼠的影响.结果:龙胆泻肝丸能明显抑制OJ所致大鼠血清中ALT、AsT及D-BIL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对抗0J所致肝血流量和肝清除率下降(P《0.05).结论:提示中药复方龙胆泻肝丸可保护肝脏,对抗OJ所致肝清除率和肝血流量下降,改善肝脏血流动力学.
作者:张建平;周琰;王林;孟岩;曹玉庆;楚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同步测定麝香壮骨膏(樟脑、薄荷脑、冰片等)中樟脑、薄荷脑、冰片和水杨酸甲酯等4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挥发油测定器蒸馏制备供试液,以萘为内标物.PEG-20M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氮气作为载气,FID检测器,采用程序升温,内标法测定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麝香壮骨膏中的樟脑、薄荷脑、冰片(龙脑和异龙脑)和水杨酸甲酯及内标物萘等5种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获得良好分离,樟脑、薄荷脑、冰片和水杨酸甲酯的回收率依次为96.92%(RSD=2.42%),98.03%(RSD=1.81%),99.02%(RSD=1.47%)和98.15%(RSD=1.59%).采用此方法对麝香壮骨膏的6个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含量测定,均可取得满意的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控制麝香壮骨膏的质量.
作者:孙晓梅;代东梅;常雪灵;杨祥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对大蒜油静脉注射乳剂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大蒜油静脉注射乳剂,并对该乳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溶血性试验、血管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及热原检查.结果:大蒜油静脉注射乳剂小鼠尾静脉注射LD50为184.1 mg/kg;不同浓度的药液3 h内未出现溶血现象;兔耳缘静脉滴注该乳剂对血管无明显刺激性;致敏试验未见豚鼠过敏反应;热原检查符合药典规定.结论:大蒜油静脉注射乳剂安全性试验结果符合静脉注射要求.
作者:郭涛;何进;王志远;孙学惠;颜明;许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抗病毒、降压、增高白细胞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1-7],是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重要原料.
作者:刘军海;裘爱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对广西产山乌桕(Sapium discolor(champ.)Muell.-Arg)茎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五个酚性化合物,运用化学及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I),3,3'-二甲氧基鞣花酸-4'-0-β-D-木糖苷(Ⅱ),香草酸(Ⅲ),短叶苏木酚酸乙酯(Ⅳ),次没食子酸(V).化合物I-V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以上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Ⅲ和Ⅳ具有弱的抗嗜血放线伴生杆菌A.actinomycetemicomtans活性,其它化合物没有明显活性.
作者:贾靓;施瑶;刘晓燕;闵知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优选补骨脂的佳炮制工艺;HPLC法测定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炮制方案做平行实验,HPLC法检测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优工艺为400℃,2%盐水炒4~6 min.结论:本法可以作为补骨脂饮片炮制推荐标准
作者:胡馨;王平;张英华;金金花;赵华良;王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甲宁(三棱、莪术、柴胡、五味子、穿山甲、何首乌、夏枯草、野菊花、女贞子)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多次免疫注射法造成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动物模型,这些动物模型分别用甲宁、雷公藤甲素给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大鼠甲状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留取血清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Y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的测定.结果:甲宁各剂量组及雷公藤甲素组的TGAb、TPOAb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较模型组轻(P《0.01或0.001).结果表明甲宁和雷公藤甲素均能降低EAT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且甲宁大剂量组的效果较雷公藤甲素更明显.结论:甲宁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明霞;李效忠;杲海霞;张永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宫瘤消片是由牡蛎、香附、三棱、莪术、土鳖虫、仙鹤草、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牡丹皮、吴茱萸等ll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用于子宫肌瘤属气滞血瘀证,证见:月经量多,夹有大小血块,经期延长,或有腹痛,舌暗红,或边有紫点、瘀斑,脉细或细涩.
作者:张丽华;孙红霞;李洪宇;满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缺血心肌恢复血供蛤,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及血管网会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被称为心肌再灌注损伤,该变化常使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
作者:刘全中;杨月花;黄少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牙(牙合)畸形的正畸疗程长和复诊次数多,一直是困扰正畸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刘长庚;黄生高;王月辉;刘友良;姚志刚;谢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金荆排石剂对尿路结石的防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利尿实验、实验性草酸钙结石防治实验、家兔离体输尿管实验及尿路结石溶解实验.结果:金荆排石剂能增加水负荷大鼠尿量,降低肾结石模型大鼠的肾钙含量,减轻炎症性病理变化,减少肾草酸钙结晶沉积,降低家兔输尿管的平均张力.结论:金荆排石剂有明显的防治结石作用,该药通过抑制成石物质的吸收、利尿、抗炎、抑制结晶形成、降低输尿管张力等途径起效的.
作者:钟志勇;欧碧阳;郑远;甘澍;韩坚;吴清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多次静点对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点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血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生脉注射液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例.对照组予5%葡萄糖液100 mL+胰岛素1单位(R-I1U)+KCL 0.25 g/iv.drip qd×7;治疗组分别予5%葡萄糖液100ⅡlIJ+R-I1U+KCL0.25 g+生脉注射液20、40、60 mL,iv.drip qd×7.采用放免法测定第1天给药前和第1天给药后1 h、12 h、第2天给药前、第2天给药后12 h、第4天给药前、第4天给药后1 h、第7天给药前、第7天给药后1 h共9个时点的EDLS血浓度,比较不同剂量生脉注射液静点后4组患者不同时点EDLS血浓度是否存在差别.结果:(1)连续多次给予生脉注射液后,EDLS血浓度基线升高;(2)随着生脉注射液剂量的增加,EDLS血浓度的升高更明显.结论:生脉注射液有提高EDLS血浓度的作用,多次给药后,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呈现一定的累积效应,同时使EDLS血浓度升高的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多次给药后,这种作用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作者:毛静远;魏广力;王恒和;赵志强;王强;张运;李红;常延平;张其梅;吴慧轩;虞东玲;郑颖;张宇;张振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是侧耳科(Pleurotaceae)的担子菌,世界名贵食用兼药用菌之一.香菇子实体中除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外还含有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高分子一多糖.
作者:胡斌杰;王芳;王方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妇月康胶囊是由当归,川芎,甘草,益母草,红花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产妇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适用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等症.
作者:裴香萍;张淑蓉;裴妙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修订提高复方青黛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对复方青黛胶囊中靛玉红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中的5味主要药物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靛玉红在0.035μg~0.122 5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RSD=1.06%;薄层色谱可明显鉴别复方中的紫草、青黛、白芷、丹参、土茯苓.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更有效地控制该复方的质量.
作者:代云桃;郭小青;张丽增;秦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复方丙戊酰胺胶囊(丙戊酰胺,苯妥英钠,五味子,维生素B6等)中苯妥英钠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ODS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苯妥英钠和五味子醇甲分别在4.50μg~72.0 μg(r=1.000 0)和0.024 4~0.391 μg(r=0.999 9)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21%,102.32%,RSD分别为1.3%,0.5%.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付萍萍;景浩然;赵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新癀片是国家基本药物,也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之一.新癀片的主要成分为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珍珠层粉、牛角浓缩粉、红曲和吲哚美辛等.
作者:徐新元;严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药效作用的影响,以筛选苦杏仁的佳炮制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给予豚鼠、小鼠以炒、燀、生、生后下不同炮制方法的苦杏仁药液灌胃,以枸橼酸、氨水诱咳,观察不同炮制方法的苦杏仁对豚鼠和小鼠的止咳作用;以溴化乙酰胆碱、组织胺豚鼠引喘,观察不同炮制的苦杏仁的平喘作用;给予便秘模型小鼠上述苦杏仁药液,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的润肠通便作用的影响.结果:炒、燀、生、生后下不同炮制的苦杏仁均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作用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炒、生后下、燀、生苦杏仁,而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润肠通便作用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苦杏仁止咳、平喘作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强度与供试液中苦杏仁苷含量呈正相关.
作者:李贵海;刘青;孙付军;杨书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生姜超临界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O mL/mL,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25℃.结果:精密度实验RSD%为2.2,4;稳定性实验RSD%为1.57;重现性实验RSD%为1.13;6-姜酚线性范围1.10~14.3μgr为0.999 97;平均加样回收率97.89%,RSD%=1.2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生姜超临界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收入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冯堃;阎东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酮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药物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脾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关节浸液内NO、PGE2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内酯酮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大鼠足肿胀的程度(P《0.01);能明显抑制ConA诱导刺激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P《0.01);对IPS诱导刺激的脾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能明显降低脾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以及关节浸液NO、PGE2含量(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酮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致炎因子和相关炎症介质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吕丽萍;张永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