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落花生茎叶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何晶晶;解静;王国华;钱伏刚

关键词:落花生茎叶, 挥发性成分, GC-MS
摘要: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为豆科落花生属植物,原产于巴西,现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以山东生长佳[1].落花生茎叶是落花生干燥的地上部分,有止血、降压和镇静催眠等作用,毒性很小[2]..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RP-HPLC测定八正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八正颗粒是八正合剂的改剂型品种,由瞿麦、车前子(炒)、萹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甘草、灯心草9味中药等量组成,现代临床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等属于下焦湿热者[1].

    作者:李耿;温良明;侯少贞;蔡大可;黎婉娴;苏子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厚元行气丸中朱砂在人体血尿中汞砷铅的含量变化

    目的:评价朱砂在厚元行气丸治疗胃脘痛(气滞血瘀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自身空白对照(不含朱砂)方法,通过对患者用药前后血、尿中汞砷铅含量测定,验证该产品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自身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别,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朱砂在厚元行气丸临床血、尿中汞砷铅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陈保华;谢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鼻咽灵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制定鼻咽灵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山豆根、麦冬、玄参、党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10:9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的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98.6%,RSD=0.80%(n=6).苦参碱在6.18μg/mL.~14.42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9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方法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发成;毛志英;秦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花油中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含量

    白花油是由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冰片、桉油及薰衣草油配制而成的油类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止痒、理气止痛、消疲提神的功效,应用十分广泛,已被《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3册中(标准编号:WS3-B2503-97)所收载.

    作者:张润容;项凌飞;叶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九味竺黄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九味竺黄片由甘草、力嘎都(狭叶红景天)[1]、人工牛黄、红花、榜嘎(唐古特乌头)等9味药材组成,具有利肺、消炎、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流感引起的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1].该方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标准未收载鉴别项和含量测定项,不利于生产和使用的相关部门控制其药品质量.

    作者:刘圆;刘超;彭镰心;孟庆艳;尚远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麻黄的果、茎、根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野生木贼麻黄的果中15个峰,茎中3个峰,根中3个峰,鉴定出了新疆戈壁野性麻黄的果中12种成分、茎中2种成分、根中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871%.结论:为初步开发利用新疆戈壁野生麻黄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木尼热·阿布都克热木;木合塔尔·吐尔洪;王楠楠;唐玉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波辅助萃取连翘中连翘苷的工业化应用研究

    目的:寻找微波萃取连翘中连翘苷的佳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工艺参数运用于中试设备上.结果:佳工艺参数:溶剂浓度为60%乙醇、微波功率为680 W、微波辐射时间为40min、液固化为5:1(w/w)、浸泡时间为30 min.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连翘具有目标组分得率高、提取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谢静;王娟;沈平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测定熊胆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熊胆丸主要由大黄、决明子、黄连、熊胆、冰片等17味中药组成的胶囊剂,系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1]标准收载的品种.具有清热散风,止痛退翳功效.用于风热或肝经湿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作者:魏尊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香砂养胃系列中成药的快速检验方法研究

    中药快速检验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达的药品基础测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药品质量监控的针对性,提高药品抽样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证基层用药的安全有效,打击假劣药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颜晓航;单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甘草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它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提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中药饮片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和药理实验表明[1~3],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的水煎剂具有基本相同的疗效和药理作用,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和保存,质量稳定可控等优点[4].

    作者:周斌;高文远;张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克糖特2号对高血糖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克糖特2号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肾上腺素和链脲霉素分别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分别用格列本脲(50 mg/kg)、3种不同剂量的克糖特2号和等体积生理盐水(0.1 mL/10 g体重)灌胃15 d,并另取健康小鼠作正常对照.并在相应时间采血测定糖尿病小鼠模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同时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进行胰腺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在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糖症小鼠中,克糖特2号能够减轻高血糖反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克糖特2号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链脲霉素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P<0.01).组织学研究可见克糖特2号组小鼠胰腺组织中的胰岛数目较模型组增多.结论:克糖特2号能显著降低2种高血糖动物模型的血糖水平(P<0.05或0.01).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修复、改善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

    作者:罗昱澜;黄仁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补肾益气颗粒水提工艺的优选

    补肾益气颗粒由补骨脂、黄芪、党参等组成,由汤剂改变剂型而来,具有益气、补肾、健脾的功效.为确定合理的制备工艺,更好的发挥药效,我们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水提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

    作者:张壮丽;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活性及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乳酸(L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检测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的MDA、GSH含量及SOD、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对大鼠MCAO 2 h再灌注24 h后脑组织及其线粒体组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大鼠脑组织和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MDA的增加,能抑制大鼠脑组织LD、NO含量的增加,并可明显提高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线粒体的作用有关.

    作者:刘永刚;李芳君;谢少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降糖孜亚比提片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作用研究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因素,在美国,40%的ESRD是由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1].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开始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改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展[2].

    作者:李勇猛;牟新利;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云南白药防治口腔溃疡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云南白药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主要由三七、冰片、麝香等组成.其在民间用于治疗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云南白药有强效的止血、抗炎和防腐生肌的活性[1,2,3].

    作者:杨安民;姚尧;冀为;郑伟;杜俊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刺玫果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分析

    刺玫果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Rosa davurica pall的果实,又名野蔷薇果,广泛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山西等省,花、果、根均可入药.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作者:庄志军;钟方丽;杨英杰;刘立业;李战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雷氏丹参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

    我们在2006年1月至5月应用雷氏丹参片治疗脑动脉硬化(脉络瘀阻)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动脉硬化诊断试行草案》而确诊.

    作者:孙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辣椒风湿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辣椒风湿膏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辣椒素进行定性鉴别,用气相色谱法同时对薄荷脑、冰片进行含量测定.以硅胶G为薄层板,以石油醚(60~90 ℃)-醋酸乙酯(3:2)为展开剂,以0.5% 2,6-二苯醌氯酰亚胺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对辣椒素进行了定性鉴别.以萘为GC的内标物,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HD检测器;柱温150 ℃,对薄荷脑、冰片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条件下,供试品和辣椒素对照品在相同位置呈现明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阴性对照无此斑点.在GC色谱条件下,薄荷脑、冰片、萘得到良好的分离.薄荷脑、冰片的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44%(RSD=0.93%),98.09%(RSD=1.26%).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辣椒风湿膏的质量.

    作者:申秀丽;卢玉斌;闻永举;邬芙蓉;潘永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香苏散加减临床新用

    香苏散源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4味药物组成.其功能发汗解表,理气和中.传统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而致的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等症.

    作者:张保国;刘庆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测定元和正胃胶囊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本品处方来源于元和正胃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药品标准,标准号为WS-10993(ZD-0993)-2002),经改变剂型研制而成的新药.主要由碳酸氢钠、大黄、龙胆、木香、延胡索、薄荷、甘草、丁香7味中西药组成.

    作者:钟伏生;钟小群;蔡庆顺;刘尘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