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玲;王露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效管理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枣庄市2个街道5个社区高血压患者,共完成有效病例2 986例,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36.4%,高血压相关因素OR值及95% CI分别为家族史0.115(0.021 ~0.763)、定期自测血压8.465 (2.876 ~ 24.853)、联合服药15.456 (2.587 ~110.876)、体质量指数(BMI)0.118 (0.017 ~0.676)、服药依从性17.435(2.587 ~ 110.3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BMI、吸烟、经常饮酒为本次调查的危险因素;联合用药、经常自测血压、服药依从性佳和经常参加社区健康活动则是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居民血压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针对相关因素开展高血压防治规范化管理工作,探索适用于社区的科学高血压管理模式.
作者:孙中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RASS(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镇静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RASS评分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临床应用观察、护理、记录镇静前、镇静后1h、4h患者心率、呼吸、血压情况.结果:镇静后患者心率、呼吸、血压与镇静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镇静效果良好.结论:RASS镇静评分在ICU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镇静药物的使用、病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保证,同时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潘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给以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加入冠心病微信群,由分管护士持续跟踪指导,通过微信群予以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和再次入院率.结果:通过微信群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吸烟、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控制良好,肥胖、情绪急躁、膳食不合理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微信群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有效的长期指导、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使冠心病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再次入院率.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对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3M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评估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对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显著.
作者:陈翠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营养方式,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营养方式,14 d后观察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人血白蛋白、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肠内营养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减轻肠道功能失调症状和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祥凤;朱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佛山市南海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评价其配置公平性,探讨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利用佛山市南海区人力资源系统和南海区统计年鉴,对目前佛山市南海区医疗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结构等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佛山市南海区护士人数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46.96%,医护比为1:1.43,每千人口占有注册护士人数为1.73人;年龄、工龄、学历、职称以25 ~45岁青壮年,大专学历、初级及以下职称为主,高职称、高学历主要集中在三级医疗机构;不同地区之间护理人力资源人口与地理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均分布在对角线附近,其中,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6,按地理面积的值为0.29.结论:佛山市南海区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地区之间不均衡,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护理人才数量不足,护理人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应从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进而加强南海区口腔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作者:徐雁贤;黄建华;黄喜明;丁惠霞;温彩银;王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中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以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康复中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服用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起到改善病情作用.
作者:黄香梅;江伟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方法:将100名精神科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名,研究组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未进行干预,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干预后NJSQ、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改善精神科护士的压力状况及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曹灵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锻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及康复锻炼,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锻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白介素-2(IL-2)联合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均给予CIK细胞联合IL-2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另外,研究纳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CIK细胞T亚群水平、NK细胞及杀伤活性等疗效指标;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CD3+、CD4+、CD4+/CD8+、CD19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CD3-/16+ 56+、杀伤活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16+ 56+、杀伤活性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T、A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CIK联合白介素-2,同时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此外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控制癌痛,对照组单用羟考酮缓释片控制癌痛,采用健康宣教、疼痛评估、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等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中重度癌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常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自制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在治疗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亚克力有机玻璃按无菌物品规格制作成底部倾斜30°的半封闭式储物箱,将消化内科2个治疗室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存放无菌物品,观察组使用自主研制的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存放无菌物品;从无菌物品过期情况、混放情况、按有效期时间顺序使用情况、储存量与当日临床使用量匹配情况四个方面观察2015年两个治疗室对无菌物品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菌物品过期、混放情况、按有效期时间顺序使用情况、储存量与当日临床使用量匹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应用能规范治疗室无菌物品管理,使治疗室内环境整洁,降低科室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君玉;欧阳灿晖;徐忠军;卢薇;江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限磷饮食教育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进行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限磷饮食教育干预措施,比较观察组干预12周前后血钙、磷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质量评分中职能评分、角色职能评分、情绪职能评分、认知职能评分、社会职能评分、心理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强化限磷饮食教育,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管培兰;孙洪芹;郭玲;王会;孙云;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方离子导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中药方离子导入;治疗1个疗程(10 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COPD效果显著,并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作者:陆俊;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知信行干预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门诊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肺结核知识知、行、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根据需求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3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干预后结核病知识基本知晓率、防治态度积极率及防治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本地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低,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肺结核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满足其求知需求,在结核病防治上变消极为积极,有利于结核病的防控.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肺结核(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改变,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宝鸡文理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所大学,然后随机分组,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实验组采用PTB同伴教育干预;宝鸡文理学院作为对照组采用学校常规PTB健康教育.采用高校学生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同伴教育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同伴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高职学生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
作者:黄爱华;李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行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协同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协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个月后,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对两组干体重、超滤量、血钾、血鳞、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进行检测,分别计算尿素下降分数(URR%)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干预3个月后,协同组透析治疗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干体重、超滤量、血鳞和血钾均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和人血白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URR%和Kt/V均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患者URR%达标率和Kt/V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维持性透析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透析充分性.
作者:刘新玲;王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0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夜间低血糖10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夜间低血糖150例为对照组,对搜集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是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高体重指数、腰围肥胖是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发的,减少危险因素,及时性调整治疗方案是降低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王敏;徐静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对无陪护新生儿病房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静脉输液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给予输液风险防范护理措施,比较输液过程中两组治疗依从性、输液安全性及输液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输液时间更短,且在固定效果、穿刺部位观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首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完成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提高无陪护新生儿治疗依从性,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131I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用普通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心理、饮食、药物、运动、核素治疗等多方面护理的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情况、患者满意度和血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心理、饮食、药物、运动、核素治疗护理的优质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令狐昌敏;李凤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