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昌敏;李凤
目的:探讨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0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夜间低血糖10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夜间低血糖150例为对照组,对搜集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是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高体重指数、腰围肥胖是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发的,减少危险因素,及时性调整治疗方案是降低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王敏;徐静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外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质控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案追踪检查法,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2、3、4周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采用个案追踪检查法,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志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为方便护理人员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专科量表的评估,我们科将常用的评估量表子项目结合专科临床实际制定出细化评分依据,A4纸打印后进行塑封,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制作方法:塑封膜是由聚酯薄膜作为基片,单片均匀涂复黏合剂,再经特殊加工处理而成的高级片状包装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证件和照片的封存和保护.将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院卒中量表评分、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跌倒高危因子评分等专科量表的子项目内容结合神经内科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分解,继而制定出评分依据,A4纸正反打印,然后平整的夹在塑封膜两层的中间,送入塑封机中加热,经前后胶辊对压后,出料口出来后即塑封成功.将塑封的细化专科评估量表评分依据置于移动护理查房车电脑下,评估患者界定不清时拿出对照,正确进行评分.
作者:胡娅莉;顾志娥;章芸;季亚芹;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RASS(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镇静评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RASS评分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临床应用观察、护理、记录镇静前、镇静后1h、4h患者心率、呼吸、血压情况.结果:镇静后患者心率、呼吸、血压与镇静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镇静效果良好.结论:RASS镇静评分在ICU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为镇静药物的使用、病情的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保证,同时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潘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行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协同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协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个月后,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对两组干体重、超滤量、血钾、血鳞、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进行检测,分别计算尿素下降分数(URR%)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干预3个月后,协同组透析治疗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干体重、超滤量、血鳞和血钾均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和人血白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URR%和Kt/V均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患者URR%达标率和Kt/V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维持性透析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透析充分性.
作者:刘新玲;王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足部保护知识了解现状,为患者选择和穿着合适鞋袜、预防足溃疡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方法,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研究表对358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知识了解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鞋袜知识掌握在60%以上的患者占总数的33.6%,总分仅为(46.33±5.48)分,其中在“选择鞋子应以较大一只脚为准”“应避免穿凉鞋、尖头鞋、高跟鞋”及“棉质袜子能吸汗”“不能赤脚穿鞋”等方面掌握较好,但对“应选择有鞋带或尼龙搭扣的鞋子”“好应下午或傍晚去购鞋”及“如何减低脚部所受的压力”等方面掌握较差.结论:在目前临床工作中,糖尿病患者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并不理想,专业护士对糖尿病足要实施预见性护理教育,以提高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作者:王阴;金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腹部超声检查是常规检查,但其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却受很多因素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获得清晰的图像是提高检查质量的关键.现将提高腹部超声检查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饮水以排除气体干扰常受胃肠气体影响的部位是肝脏左外叶、胆总管下段和胰腺.当患者胃肠气体较多时,可让其饮水500 ml以上,使胃腔充盈,再结合体位改变并适当加压扫查,可排除气体,改善图像质量.尤其是胰腺因其位置深,前方又有胃内气体遮挡,经常显示不清,大量饮水后充盈的胃腔勾画出胰腺前面轮廓,脾静脉衬托出其后缘轮廓,大大增加了显示率.若用碳酸饮料代替水,则消除胃内气体效果更佳.
作者:修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对无陪护新生儿病房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静脉输液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给予输液风险防范护理措施,比较输液过程中两组治疗依从性、输液安全性及输液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输液时间更短,且在固定效果、穿刺部位观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首次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完成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提高无陪护新生儿治疗依从性,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备131例,对照组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前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图像优良率.
作者:曾小红;贾佑华;张艳华;夏青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急诊心血管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专职组与传统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专职组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工作人员与急救设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预后良好率、重残率、病死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专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其重残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专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对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有一定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确保急救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海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肺结核(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改变,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宝鸡文理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所大学,然后随机分组,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实验组采用PTB同伴教育干预;宝鸡文理学院作为对照组采用学校常规PTB健康教育.采用高校学生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同伴教育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同伴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高职学生PTB防治知识、态度、行为.
作者:黄爱华;李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给以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加入冠心病微信群,由分管护士持续跟踪指导,通过微信群予以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和再次入院率.结果:通过微信群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吸烟、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控制良好,肥胖、情绪急躁、膳食不合理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微信群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有效的长期指导、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使冠心病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再次入院率.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由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导致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1].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其伤害性的刺激不仅造成患者强烈的机体不适,而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疼痛剧烈时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甚至轻生的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疼痛已被专家认为是第五生命体征[2].近年来,众多医护人员和有关机构对疼痛评估、治疗和护理开展了广泛研究,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恰当使用镇痛方法和镇痛药物,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80%以上疼痛可以得到缓解[3-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肿瘤发病率在老年人中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患者在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等具有自身特点,疼痛现象尤为突出,70%以上老年肿瘤患者伴有疼痛症状,因此如何准确评估其疼痛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使之缓解具有重要意义[6].现将老年肿瘤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景文;莫永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无创通气(NIV)是指无须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气道内正压通气又称无创正压通气(NPPV),主要包括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1].因NPPV无须建立人工气道,能够避免有创通气的多种并发症,且NPPV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允许间歇通气、安全舒适、费用较低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及慢性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免疫不全患者的肺浸润、插管稳定患者的脱机、术后患者、神经性疾病患者、辅助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场所也从传统的重症监护室、呼吸重症监护室等向急诊室、术后康复室、心脏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病房及临终关怀等普通病房扩展,并已延伸到了家庭之中.现将其并发症和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韩琳;吴金球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予以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3个月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限磷饮食教育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进行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限磷饮食教育干预措施,比较观察组干预12周前后血钙、磷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质量评分中职能评分、角色职能评分、情绪职能评分、认知职能评分、社会职能评分、心理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强化限磷饮食教育,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管培兰;孙洪芹;郭玲;王会;孙云;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地:探讨胰岛素泵(CSII)在重症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重症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使用CSII持续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静脉输入常规胰岛素联合小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CSII持续皮下注射治疗重症糖尿病效果显著,在减少胰岛素用量同时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改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
作者:张宝芝;古广莲;王皓;陈伟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营养方式,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营养方式,14 d后观察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人血白蛋白、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肠内营养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减轻肠道功能失调症状和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祥凤;朱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的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糖尿病足截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社会心理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激惹、抑郁、焦虑自评量(IDA)和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促进患者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的恢复.
作者:廖洁梅;李敏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考核法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3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48名和对照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考核法考核,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相对较低,临床上采用情景式模拟考核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