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中药方离子导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陆俊;张雅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药离子导入,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方离子导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中药方离子导入;治疗1个疗程(10 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COPD效果显著,并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在治疗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在治疗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亚克力有机玻璃按无菌物品规格制作成底部倾斜30°的半封闭式储物箱,将消化内科2个治疗室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存放无菌物品,观察组使用自主研制的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存放无菌物品;从无菌物品过期情况、混放情况、按有效期时间顺序使用情况、储存量与当日临床使用量匹配情况四个方面观察2015年两个治疗室对无菌物品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菌物品过期、混放情况、按有效期时间顺序使用情况、储存量与当日临床使用量匹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斜坡式储物箱应用能规范治疗室无菌物品管理,使治疗室内环境整洁,降低科室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君玉;欧阳灿晖;徐忠军;卢薇;江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塑封膜在神经内科细化专科评估量表中的应用

    为方便护理人员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专科量表的评估,我们科将常用的评估量表子项目结合专科临床实际制定出细化评分依据,A4纸打印后进行塑封,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制作方法:塑封膜是由聚酯薄膜作为基片,单片均匀涂复黏合剂,再经特殊加工处理而成的高级片状包装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证件和照片的封存和保护.将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院卒中量表评分、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跌倒高危因子评分等专科量表的子项目内容结合神经内科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分解,继而制定出评分依据,A4纸正反打印,然后平整的夹在塑封膜两层的中间,送入塑封机中加热,经前后胶辊对压后,出料口出来后即塑封成功.将塑封的细化专科评估量表评分依据置于移动护理查房车电脑下,评估患者界定不清时拿出对照,正确进行评分.

    作者:胡娅莉;顾志娥;章芸;季亚芹;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无创通气(NIV)是指无须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气道内正压通气又称无创正压通气(NPPV),主要包括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1].因NPPV无须建立人工气道,能够避免有创通气的多种并发症,且NPPV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允许间歇通气、安全舒适、费用较低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及慢性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免疫不全患者的肺浸润、插管稳定患者的脱机、术后患者、神经性疾病患者、辅助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场所也从传统的重症监护室、呼吸重症监护室等向急诊室、术后康复室、心脏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病房及临终关怀等普通病房扩展,并已延伸到了家庭之中.现将其并发症和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韩琳;吴金球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广州市护士防误吸护理工作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护理学会老年及中风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医院的护士所在科室的防误吸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为各家医院开展防误吸护理、规范防误吸操作流程等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护理学会老年及中风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所在31家医院的护士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或科室对防误吸工作已开始关注、重视,成立以医院或科室为层面的防误吸护理小组.结论:部分护士对防误吸的护理工作了解不多,存在一些防误吸护理知识空白点,对临床经常发生患者误吸情况的防误吸护理关注内容、护理操作等方面掌握不够扎实.

    作者:潘婕;黄雪仪;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膜透析患者定期规律回院随访对透析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定期规律回院随访对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膜透析治疗的233例患者,按随访时间间隔分为A组90例和B组143例,A组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B组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比较两组透析质量.结果:A组大多为透龄较短、居住地为主城内、文化程度较高且费用类别为医保,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研究终点,A组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生活质量各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坚持定期规律回院随访对提高患者透析质量、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青利;蔡明玉;吴兴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情景模拟考核法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考核法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3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48名和对照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考核法考核,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及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相对较低,临床上采用情景式模拟考核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为减少职业暴露的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职业暴露登记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时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94名职业暴露工作人员中,护士40名(42.55%)、医生28名(29.79%)、实习生10名(10.64%)、麻醉师8名(8.51%)、后勤人员4名(4.26%)、检验人员4名(4.26%).造成职业暴露的主要器具是注射针头、缝合针、采血针、刀片、骨片;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是操作中及操作完毕处理物品时被刺伤或锐器掉在地上、水管内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结论:各种针头、手术刀片是造成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强化执行力,加强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能有效避免职业暴露.

    作者:刘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同辈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辈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同辈教育8周,对照组未进行其他处理;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末进行比较;出院1年后随访复发情况,并采用自测健康能力量表(SRHMS)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BPRS、ITAQ、服药依从性、复发率、SRHMS总分及各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同辈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作者:武翠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代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T值,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降解产物(CTX)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糖代谢和骨代谢可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章静;李素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黛花合剂在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黛花合剂在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化疗科使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导致口腔溃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锡类散制剂,观察组使用黛花合剂行口腔喷雾治疗,并于治疗后3、5、10 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新型的黛花合剂口腔护理液可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且效果显著,推荐应用.

    作者:潘芳芳;严凌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全程整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整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胃肠疾病患者70例,以数字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程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中实施全程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出院,不良反应少,且满意度高.

    作者:刘春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常因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差、病情迁延所致.相当于祖国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经病疼痛”等范畴.症状:下腹疼痛、腰骶胀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发热或无发热.对患者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本课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中药内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此法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1].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辨证施护的原理和护理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娟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限磷饮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限磷饮食教育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进行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限磷饮食教育干预措施,比较观察组干预12周前后血钙、磷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质量评分中职能评分、角色职能评分、情绪职能评分、认知职能评分、社会职能评分、心理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强化限磷饮食教育,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管培兰;孙洪芹;郭玲;王会;孙云;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个性化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自护水平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住院期间采用个体化指导、阅读教育手册、小课堂集中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强化教育.运用Toobert行为量表作为评分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个性化强化教育对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经过个性化强化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血糖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个性化强化教育可促进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与提高.

    作者:唐莉莉;蔡敏;朱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CIK细胞与白介素-2联合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30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白介素-2(IL-2)联合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均给予CIK细胞联合IL-2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另外,研究纳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CIK细胞T亚群水平、NK细胞及杀伤活性等疗效指标;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CD3+、CD4+、CD4+/CD8+、CD19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CD3-/16+ 56+、杀伤活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16+ 56+、杀伤活性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T、A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CIK联合白介素-2,同时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此外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给以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加入冠心病微信群,由分管护士持续跟踪指导,通过微信群予以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和再次入院率.结果:通过微信群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吸烟、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控制良好,肥胖、情绪急躁、膳食不合理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微信群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有效的长期指导、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使冠心病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再次入院率.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急诊心血管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专职组与传统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专职组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工作人员与急救设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预后良好率、重残率、病死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专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其重残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专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对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有一定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确保急救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海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动机性访谈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戒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1例COPD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采用MI干预方法,根据其行为阶段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戒烟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吸烟行为改变阶段及生活质量监测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吸烟行为改变阶段及生活质量监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通过激发患者的内在改变动机,可增强患者戒烟意愿,提高患者戒烟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梅贤;刘英;赵兴茂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 300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MEWS评分,对处于不同评分阶段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院前急救处理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患者病情预后及转归情况.结果:按照MEWS评分进行分组,0~4分1 240例(对照组1),采用院前一般处理435例(35.08%);5~9分679例(对照组2),采用院前一般处理630例(92.78%);≥10分381例(观察组),采用一般处理37例(9.71%),采用院前紧急处理344例(90.29%);三个MEWS评分段一般处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以好转出院、急诊留观两个处理方案为主,总比例为67.09%;对照组2以转入专科病房为主,总比例为76.29%;观察组以转入ICU为主,总比例为75.59%;三个MEWS评分段疾病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采用MEWS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预后和转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情景模拟训练在护士安全输血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护士安全输血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73名低年资本科护士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法进行安全输血培训,设计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方案,由技能培训教师和临床一线带教老师演练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输血相关知识水平较培训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安全输血培训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输血相关知识及技能,保证患者安全输血.

    作者:陈颖;周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