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

唐莉莉;蔡敏;朱红

关键词:个性化强化教育, 糖尿病, 胰岛素泵, 自护行为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自护水平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住院期间采用个体化指导、阅读教育手册、小课堂集中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强化教育.运用Toobert行为量表作为评分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个性化强化教育对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经过个性化强化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血糖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个性化强化教育可促进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与提高.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患者定期规律回院随访对透析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定期规律回院随访对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膜透析治疗的233例患者,按随访时间间隔分为A组90例和B组143例,A组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B组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比较两组透析质量.结果:A组大多为透龄较短、居住地为主城内、文化程度较高且费用类别为医保,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研究终点,A组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生活质量各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坚持定期规律回院随访对提高患者透析质量、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青利;蔡明玉;吴兴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中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以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康复中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服用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起到改善病情作用.

    作者:黄香梅;江伟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动机性访谈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肿瘤伴有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MI计划进行院内院外护理,内容围绕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控制效果,从访谈中发现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进而制定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其影响因素,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用于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疼痛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王文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限磷饮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限磷饮食教育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进行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限磷饮食教育干预措施,比较观察组干预12周前后血钙、磷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质量评分中职能评分、角色职能评分、情绪职能评分、认知职能评分、社会职能评分、心理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强化限磷饮食教育,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管培兰;孙洪芹;郭玲;王会;孙云;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PICC置管病员服的巧妙设计与应用

    PICC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上,若使用普通病员服,PICC置管的患者,无论穿刺部位是在肘关节下部还是肘关节上部,在输液、PICC穿刺部位观察、PICC维护、PICC使用过程中巡视观察时,需上卷衣袖,操作完成又需下拉衣袖,使操作不便、烦琐,并容易牵拉管道.为便于临床操作,在普通病员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方法如下.改进方法:衣服使用普通病员服,拆开置管侧肢体衣袖掌心袖口至腋窝处缝线,使用魔术贴(选用超薄柔软婴儿魔术贴)勾面和毛面分别缝于拆开衣袖的两侧(见图1),缝制过程中使衣袖包住魔术贴边缘(见图2),每套PICC简易病员服备1条3 cm同型号的魔术贴毛面(见图3).

    作者:杨丽华;庞小群;陈苑莉;林晓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指早期采用血液灌流(HP),迅速降低血中的毒物浓度,再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持续清除血中毒物和炎症介质,避免“二次中毒”发生[1];替代重要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2].序贯性血液净化技术作为清除体内毒物的有效措施已广泛应用于百草枯(PQ)中毒的救治中.国内外研究表明,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能降低PQ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有效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延长生存时间.PQ是全球广泛应用的高效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易溶于水[3].PQ对人毒性极强,具有腐蚀性,至今仍无特效解毒剂,血浆致死浓度低,口服致死量为1~3 g[4].PQ中毒后可引起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患者病情恶化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44%~ 90%[5-6].2015年,我国农业部将PQ毒性级别修订为剧毒[7].

    作者:晁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信群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常规给以出院宣教,观察组出院时加入冠心病微信群,由分管护士持续跟踪指导,通过微信群予以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高危因素的控制情况和再次入院率.结果:通过微信群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干预后较之干预前,吸烟、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控制良好,肥胖、情绪急躁、膳食不合理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观察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微信群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有效的长期指导、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冠心病高危因素,使冠心病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再次入院率.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阳和汤足浴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阳和汤足浴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实施西医常规治疗的情况下,治疗组应用阳和汤足浴及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糖尿病足部护理,并予以温水泡足.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阳和汤足浴及护理干预辅助糖尿病足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小琳;吴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代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T值,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降解产物(CTX)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糖代谢和骨代谢可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章静;李素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120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控制癌痛,对照组单用羟考酮缓释片控制癌痛,采用健康宣教、疼痛评估、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等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中重度癌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常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特殊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特殊内科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可采取特殊内科护理方法,改善患者护理效果,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窦冬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非计划内肠造口患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非计划内肠造口患者真实的心理体验,为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对12例非计划内肠造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非计划内造口患者存在冲击行为、社交障碍、过分依赖、造口知识极度缺乏等心理体验.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非计划内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尽早接受造口、回归社会.

    作者:梁永娟;周秀花;刘立霞;王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的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糖尿病足截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社会心理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激惹、抑郁、焦虑自评量(IDA)和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促进患者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的恢复.

    作者:廖洁梅;李敏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提高腹部超声检查质量护理体会

    腹部超声检查是常规检查,但其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却受很多因素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获得清晰的图像是提高检查质量的关键.现将提高腹部超声检查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饮水以排除气体干扰常受胃肠气体影响的部位是肝脏左外叶、胆总管下段和胰腺.当患者胃肠气体较多时,可让其饮水500 ml以上,使胃腔充盈,再结合体位改变并适当加压扫查,可排除气体,改善图像质量.尤其是胰腺因其位置深,前方又有胃内气体遮挡,经常显示不清,大量饮水后充盈的胃腔勾画出胰腺前面轮廓,脾静脉衬托出其后缘轮廓,大大增加了显示率.若用碳酸饮料代替水,则消除胃内气体效果更佳.

    作者:修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针刺配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锻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及康复锻炼,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锻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黛花合剂在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黛花合剂在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化疗科使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导致口腔溃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锡类散制剂,观察组使用黛花合剂行口腔喷雾治疗,并于治疗后3、5、10 d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新型的黛花合剂口腔护理液可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且效果显著,推荐应用.

    作者:潘芳芳;严凌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情况;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两组护理后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后,ITAQ、FIS、BPR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PANSS评分、MRSS评分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护理后PANSS评分、MRS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WCST认知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促使患者认知功能康复迅速,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

    作者:董美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疗效,并能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冯英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 300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MEWS评分,对处于不同评分阶段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院前急救处理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患者病情预后及转归情况.结果:按照MEWS评分进行分组,0~4分1 240例(对照组1),采用院前一般处理435例(35.08%);5~9分679例(对照组2),采用院前一般处理630例(92.78%);≥10分381例(观察组),采用一般处理37例(9.71%),采用院前紧急处理344例(90.29%);三个MEWS评分段一般处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以好转出院、急诊留观两个处理方案为主,总比例为67.09%;对照组2以转入专科病房为主,总比例为76.29%;观察组以转入ICU为主,总比例为75.59%;三个MEWS评分段疾病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采用MEWS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预后和转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28排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备131例,对照组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前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图像优良率.

    作者:曾小红;贾佑华;张艳华;夏青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