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快速测定消咳喘胶囊中槲皮素和杜鹃素的研究

马涛;郭亚东;杨光宇;熊春媚;曹树明

关键词:HPLC, 满山红, 槲皮素, 杜鹃素
摘要:目的: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消咳喘胶囊中的槲皮素和杜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安捷仑ZORBAXStable Bound(4.6 mm×50 mm,1.8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0.2%的磷酸溶液和甲醇(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槲皮素364 nm,杜鹃素为296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槲皮素和杜鹃素在1.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Rs1=1.6,Rs2=1.8),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槲皮素98%,杜鹃素103%(n=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和1.1%,低检测限为槲皮素20μm/mL(r=0.999 9),杜鹃素10μm/mL(r=0.999 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为HPLC样品的快速测定提供了依据.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快速测定消咳喘胶囊中槲皮素和杜鹃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消咳喘胶囊中的槲皮素和杜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安捷仑ZORBAXStable Bound(4.6 mm×50 mm,1.8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0.2%的磷酸溶液和甲醇(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槲皮素364 nm,杜鹃素为296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槲皮素和杜鹃素在1.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Rs1=1.6,Rs2=1.8),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槲皮素98%,杜鹃素103%(n=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和1.1%,低检测限为槲皮素20μm/mL(r=0.999 9),杜鹃素10μm/mL(r=0.999 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为HPLC样品的快速测定提供了依据.

    作者:马涛;郭亚东;杨光宇;熊春媚;曹树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HPLC测定艾附暖宫丸中吴茱萸次碱含量

    艾附暖宫丸是由艾叶、香附、当归、黄芪、吴茱萸、川芎等10味药组成的中成药,具有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等病症.该中成药的组方出自宋<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为治疗寒凝冲任而致的月经不调等病症的代表方剂.方中吴茱萸所含生物碱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吴茱萸及其制剂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报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3]、薄层扫描色谱法[4]等,艾附暖宫丸中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艾附暖宫丸中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

    作者:张雷;李琴韵;胡蓓莉;虞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枳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炮制对枳实中成分含量影响.方法:将同一批次枳实药材按大小分档:对两个产地药材进行炮制.HPLC法测定黄酮类成分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生物碱类辛弗林含量,药典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柚皮苷含量随药材直径的增大而升高,橙皮苷与辛弗林含量则相反,随直径的增大而降低.但柚皮苷与橙皮苷含量之和随大小变化不大.药材经炮制成麸炒饮片后,橙皮苷、柚皮苷、辛弗林和挥发油含量均降低.结论:应规范枳实药材采收期及炮制工艺.

    作者:刘振丽;宋志前;李林福;张玲;王跃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复方银杏叶浸膏的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复方银杏叶浸膏的制粒工艺条件.方法:利用SPSS软件,用正交设计优选制粒工艺条件.结果:佳制粒工艺条件为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0%内加微晶纤维素,3%外加微晶纤维素.结论:该工艺合理,所制得颗粒成型性好,抗潮性能强,流动性好.

    作者:危华玲;莫志江;卢文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玉屏风散对过敏性鼻炎动物模型的Th1/Th2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玉屏风散治疗对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了解其对Th1和Th2及其平衡的影响.方法:8周龄Balb/c小鼠经OVA全身和鼻部局部致敏激发制作过敏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早期干预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玉屏风散提取物2,500mg/kg,7天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脾脏Th1和Th2细胞以及鼻部病理改变.结果:动物模型组Th2细胞表达显著增高(9.86±1.40);玉屏风散治疗组Th2表达显著下降(3.41±0.72,P<0.01);中药干预组也可保护OVA诱导的Th2细胞早期表达增高(6.27±1.21,P<0.05).本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可抑制Th2介导的上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F=30.53,P<0.0001).结论:本研究证明玉屏风散对Th2介导的上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治疗作用,该方剂能提高Th1/Th2比值和抑制Th2细胞的过度表达.

    作者:顾珺;沈朝斌;陆磊;戴强;谢匡成;钟胜荣;王裕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延胡索乙素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延胡索乙素.方法:结合溶剂萃取法,从延胡索的乙醇提取物中纯化制备延胡索乙素.结果:纯度不低于99%.方法具有进样量大,一次制备量多的优点,一次可进样800μL,几次进样就可制备mg级样品.结论: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实验中延胡索乙素的制备.

    作者:杨振寰;赵亮;王旭生;刘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雷氏丹参片对冠心病合并高黏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片对冠心病合并高黏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加用丹参片,每天3次,每次4片,9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50%(37/40)和70.00%(28/40),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郁秀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五味风湿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五味风湿胶囊由蒙医验方合如乎-5汤剂型改进而成.由苦参、栀子、诃子等5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1].蒙医临床上合如乎-5汤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及肢体僵直和各种皮肤病.为了克服其味苦难服等不足,本文对其进行了剂型改进研究.

    作者:王秀兰;吴龙堂;邰文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丸剂(蜜丸)生产验证

    中药丸剂是中药制剂的传统剂型,中药蜜丸是其基本类型之一.生产中一般是将处方中药材经粉碎、过筛、灭菌、配料,混合、合坨、制丸、干燥、包装等工序制成.由于产品的工艺是通过实验设计出来的,按照这个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该产品的法定质量标准,必须通过验证加以证实,故仅靠对终成品进行检验,是不够的.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中明确规定药品生产应验证.验证是GMP的基础,GMP的实施必须通过验证.验证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验证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了确保药品生产质量,必须按GMP的要求组织生产,强化GMP实施过程中的验证工作.下面对中药丸剂(蜜丸)生产验证作一简述.

    作者:许一平;张赟;李月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HPLC测定玄归止痛滴丸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新药玄归止痛滴丸是由延胡索、当归、川芎等中药材经提取、精制制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胃寒气滞疼痛、头痛、血瘀痛经等.延胡索乙素是本品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关延胡索乙素作为本制剂含量的分析文章尚无报道,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我们拟定以延胡索乙素作为检测指标,测定产品该成分的含量.延胡索乙素的测定方法资料上有紫外法[1]、薄层法[2].等本文通过试验建立了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的HPLC测定方法.

    作者:王践玲;张雪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克痹康胶囊的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

    克痹康胶囊是西安阎良630类风湿病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当归、黄芪、牛膝、地龙、红花等组成,有祛风化湿、温经止痛、清热通络的功能,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本文主要对克痹康胶囊进行主要药效学研究,观察其抗炎、抑制免疫和镇痛作用.

    作者:龙静雯;曹永孝;刘静;贺建宇;张克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醇沉浓度对补气生血口服液所含成分的影响

    补气生血方药是由黄芪、人参、当归、枸杞组成.能从多方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是在该方药优选出的佳提取工艺及药材组合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佳醇沉浓度的优选,为该方药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毛老虎叶子挥发油的GC-MS分析

    目的:提取毛老虎叶子挥发油并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馏出液先用;醚萃取得到挥发油(Ⅰ),再用乙酸乙酯进一步提取得挥发油(Ⅱ),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化学成分78个,其中挥发油(Ⅰ)鉴定出68种化合物,挥发油(Ⅱ)鉴定出25种化合物.结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石竹烯、2,6,6-三甲基二环[3.1.1]庚-2,3-二醇等化合物.

    作者:黄秀香;林翠梧;韦滕幼;韦万兴;黄克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HPLC测定肝速康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肝速康胶囊为<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收载的品种,由齐墩果酸粗品和云芝多糖两味药组成,本品具有降酶,降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代谢障碍、肝病症状及加速肝功能恢复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急、慢性、迁延性肝炎.本实验以方中主要活性成分齐墩果酸为测定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经方法学考察,认为本法可行,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作者:景鹏;王晓燕;付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RP-HPLC测定溃疡清含片中栀子苷的含量

    溃疡清含片是新型现代中药复方片剂,处方源于临床经验方,由栀子等6味中药加若干辅料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疮疹性口腔炎等症.栀子是方中的臣药之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其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有机酸酯类成分,其中栀子苷是其特征性有效成分.目前测定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有薄层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本研究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专属性高、干扰小的RP-HPLC法测定本品中栀子苷含量,实践证明该方法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又有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严国俊;沈爱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蛭萸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坐骨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蛭萸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链脲佐菌素制造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模型,以蒸发光散射技术检测蛭萸颗粒作用下大鼠坐骨神经肌醇含量;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中Na+-K+-ATP酶活性;测定大鼠红细胞中SOD活性和MDA含量;在电镜下观察大鼠坐骨神经、胰腺、肾脏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蛭萸颗粒可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中肌醇含量,提高Na+-K+-ATP酶活性,改善坐骨神经、胰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对肾小体结构无明显改善作用,对模型大鼠红细胞中SOD活性及MDA含量也无作用.结论:蛭萸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症状的改善有意义.

    作者:张晓晨;袁易;陈怡和;汪文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归脾丸(浓缩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为控制归脾丸(浓缩丸)(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等)的质量,建立了党参、当归、甘草、木香的鉴别及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鉴别采用TLC方法,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结果:黄芪甲苷浓度在25.4~508.3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7,回收率为99.1%,RSD=0.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归脾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俊彦;张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HPLC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

    山楂具有消食健脾,行气化瘀的功效,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山楂中含多种化学成分,如柠檬酸,山楂酸,熊果酸等[1].<中国药典>仅采用滴定法测定有机酸的含量,采用TLC法对熊果酸进行定性鉴别.本文建议采用HPLC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快速,方便,可靠,完善了山楂的质量检验标准.

    作者:董丽萍;刘传玲;吕凤莲;张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冠心胶囊一步制粒工艺研究

    冠心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的治疗.由人参、全蝎、水蛭、娱蚣、土鳖虫、赤芍、降香、檀香、枣仁等组成,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原生产工艺为降香和檀香提取挥发油后,加入赤芍、枣仁水煎煮、人参用乙醇回流提取并分别浓缩,烘干;干膏与虫类药材共同粉碎合并湿法制粒、烘干、整粒、装胶囊,由于原工艺烘干时间长,所以存在颗粒色泽不均,有效成分被破坏的问题,据文献报道[1,2]芍药苷性质不稳定,遇热容易破坏;而一步制粒具有干燥时间短、干燥面积大、有效成分破坏少特点[3-4],能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符合GMP要求.本产品以处方中5种虫类药材粉碎的细粉作为底料置一步制粒机底部,喷入经过提取浓缩而成的浸膏制粒.本文对影响冠心胶囊一步制粒的雾化速率、雾化压力、进风温度、出风温度4个因素,用正交试验进行了考察.

    作者:李奉勤;范文成;苏平菊;史冬霞;刘丽欣;韩月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HPLC测定烧烫伤凝胶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烧烫伤凝胶(黄连,黄柏,大黄等)中5种蒽醌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伊利特-C18柱,以甲醇-1%磷酸溶液(80:2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30 nm.结果:该方法使样品中5种蒽醌类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8.0%,1.3%;97.1%,1.8%;97.8%,1.5%;97.4%,1.7%;96.7%,1.2%.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于该制剂中蒽醌类成分的分离与测定.

    作者:王燕萍;武新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