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马华;张京平;赵海亮;安云芳;樊水琴
目的:研究8种不同类型吸附树脂对柿叶黄酮的吸附特性.方法:测试它们对柿叶黄酮的吸附率、吸附速率、解吸率和产物得率及其黄酮含量.结果:发现聚酰胺和AB-8树脂对柿叶黄酮吸附量大,吸附快、解吸容易,吸附后产物黄酮含量高.结论:聚酰胺和AB-8树脂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柿叶黄酮吸附剂,可用于从柿叶提取物中富集制备含量达70%以上的柿叶黄酮,为柿叶黄酮的开发提供新工艺.
作者:贝伟剑;彭文烈;罗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作者:宋耐宝;杨学东;王义明;罗国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宁片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健脾滋肾,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等功效,经多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现将其制备工艺、质控标准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周玉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丹参,三七、冰片)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方法:采用YWG-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分别在2.5~50.0 μg·mL-1、0.625~12.5 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6%(RSD=0.92%)、98.34%(RSD=0.7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柳仁民;邓爱霞;刘道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验证麝香保心丸治疗眩晕急性发作的作用.方法:将60例眩晕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麝香保心丸,4丸,舌下含服;对照组给西其汀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另外,两组同时点滴生理盐水250 mL加维生素B6 0.2 g.结果:经临床3 h观察,两药均可显著减轻眩晕急发症状,效果相当.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眩晕急发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婉明;邱晓敏;陈光贤;张英文;胡辉星;林秀冰;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牡荆子提取液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初步观察了牡荆子提取液对大小鼠血脂、肝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牡荆子提取液每日按5.0、7.5、10.0 mL·kg-1·b.w.分别灌胃.结果:结果发现,能使小鼠高脂饲料所致的血脂和肝脂水平下降(P<0.05);同时,也能使正常鼠肝中甘油三酯蓄积程度降低.结论:结果提示牡荆子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和护肝作用;还有促进小鼠肝糖原生成作用.
作者:罗其富;周弟先;朱炳阳;廖端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次数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配伍降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中,以黄连与炙甘草作用为主,葛根与黄芩能拮抗黄连的作用,炙甘草则增强黄连的作用.减少腹泻小鼠DI,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连,黄芩拮抗黄连,葛根能增加黄芩的作用,而炙甘草与黄芩黄连配伍后能增强黄连的作用.结论:在葛根芩连汤的抗腹泻药效中,其佳组合为黄连炙甘草.
作者:余林中;伍杰勇;罗佳波;黄旭光;林慧;邢雅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山楂叶中熊果酸的HPLC快速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山楂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 column(2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85:14.95:0.05),流速为1.00 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分离和检测条件.低检出限(S/N=3)为4.024μg/ml、低定量限(S/N=10)为12.05μg/ml.工作曲线在(16.09~10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日内稳定性与日间稳定性均符合要求,RSD值分别为0.71%和6.15%.由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均为89%~105%之间.在此色谱条件下测得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云南山楂叶1.90%~1.95%、山楂红叶0.45%~0.65%;在山里红叶的不同生长期,嫩叶中熊果酸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成功用于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种之间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云南山楂叶中含量高.基而,对同种山楂叶来说,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采取期之间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小.
作者:刘荣华;余伯阳;邱声祥;郑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盆腔炎灌肠液是我院妇产科医师的协定处方,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要用于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等妇科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制备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喜旺;张新春;韩伟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加热10 min为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张红飞;杨中林;尹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山东艾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法,结果:共鉴定出了4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39%.主要成分为桉树脑(7.83%)、樟脑(5.96%)、4-松油醇(5.58%)等.
作者:董岩;王新芳;魏兴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茵陈的HPLC指纹图谱,为茵陈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ODS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1%醋酸水-甲醇溶剂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0℃,进样量5 μL.以相似度和色谱指纹图谱指数鉴别药材质量,以指纹成分表观百分含量定量评价药材中各指纹成分含量高低.结果:建立了茵陈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绿原酸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22个共有峰,测定了不同产地茵陈HPLC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茵陈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湘昱;孙国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不同波长检测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清热活血协定方(茵陈、陈皮、生山栀、水蛭等)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以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83 nm(测橙皮苷)、325nm(测绿原酸).结果:所测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5%,RSD小于1.6%,线性良好.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建中;陈璋璋;吕迁洲;高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蛭萸颗粒剂(全蝎、蜈蚣、黄连、黄芪等)中君药水蛭的测定方法.方法:蛭萸颗粒剂经95%的乙醇提取后,用抗凝血酶效价法对方中水蛭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简便可靠,与不含水蛭的空白制剂对照,差异明显,易于识别.结论:使用本法以95%的乙醇提取样品可以区分水蛭与制剂中其它抗凝血酶成分,达到测定水蛭的目的.
作者:毛平;吴婉静;许旭;虞桂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痹康饮合剂是由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国恩教授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主要为青风藤、雷公藤、黄芪、鸡血藤、防己、羌活、独活、红花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化瘀、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类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痹康饮合剂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恩;杨德华;钱玉中;姚筱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环糊精辅助提取丹参的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参素、干浸膏为指标,对β-环糊精辅助提取丹参工艺与水提丹参工艺进行比较.结果:β-环糊精辅助提取工艺的提取物中丹参酮ⅡA指标明显优于水提提取物,丹参素和干浸膏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环糊精辅助提取工艺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振海;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黄芪甲苷的HPLC-MS(TOF)法.方法:含药血浆用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样品,用LC/MS(TOF)联用技术,以电喷雾(ESI)作为接口技术,选择黄芪甲苷的离子([M+Na]+:807)和内标人参皂甘Rg1的离子([M+Na]+:823)作为测定离子,测定血浆中黄芪甲苷的浓度.结果:黄芪甲苷的回归方程:As/Ai=1.2668×103C+0.096557,r=0.999;线性范围为10~5000 ng·mL-1,定量限为5 ng·mL-1,回收率大于90%.结论:该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快速,可满足黄芪甲苷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作者:贾晓斌;陈彦;蔡宝昌;池玉梅;李伟;施亚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分布于东北、河北、河南、新疆、内蒙等地.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消炎、止痛、解毒、透疹之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紫草中药的主要成分为萘醌类色素,主要有乙酰紫草素、紫草素等.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左旋紫草为指标,优选出紫草醇提取的工艺条件,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紫草有效部位制备与生产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银屑片(栀子、黄芪、当归等)进行了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栀子、黄芪、当归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栀子、黄芪、当归;栀子苷在20~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精密度高(RSD=0.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1%,RSD为0.54%(n=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作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富山;焦海胜;邱雯;王法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改进抗病毒片(知母,连翘等)中知母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取代原试行标准中的薄层扫描法.结果:新方法较原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均有所提高.结论:所选择的新方法可行.
作者:陈延清;周时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