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莉;陈振江
丁香为常用中药,具有暖胃、温肾之功,常用于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疝痛、口臭等.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是主要的有效成分.但挥发油的稳定性较差,易于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散失,影响药效.为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散失,可将其制成β-环糊精(以下简称β-CD)包合物.本研究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用β-CD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为提高其包合率,对影响包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选,以得到较佳的包合工艺条件.
作者:吕佳;徐晶;李海滨;刘志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提取方法的三七总皂苷及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方法: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ZORBAX Eclipse XDB-C18柱,0~6min,乙腈20%→30%;6~14min,乙腈30%→40%;14-25min,乙腈40%→30%;25~30min,乙腈30%→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40℃.结果: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指纹图谱中发现并确定了7个共有峰,以三七皂苷R1为参比峰,其余6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146±0.1)%,(2.137±0.2)%,(2.204±1.1)%,(2.352±0.9)%,(2.447±0.8)%,(2.733±0.7)%,但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不同提取方法的三七总皂苷原料及注射液存在差异,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作者:夏泉;李绍平;黄赵刚;张平;余剑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苍术挥发油中β-桉叶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正十五醇为内标物,选用石英毛细管柱,10%SE-30为固定相,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β-桉叶醇与内标物正十五醇能够很好的分离,β-桉叶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1.30%.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苍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闫雪生;刘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桃仁蛋白A(PSPA)对小鼠纤维肉瘤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96条小鼠cDNA用点样仪点在特制玻片上制备成表达谱芯片,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组织的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将Cy3和Cy5两种荧光分别标记到两种组织的cDNA上,制成cDNA探针,并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重复2次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筛出差异表达的基因64条.结论:PSPA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英;李雅杰;朱丽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黧黑斑(又称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患者多为女性,求治心切,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多年来,我们研制的滋肾消斑丸,经临床观察,使用方便、安全,治疗黧黑斑效果满意.
作者:李中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与胃运动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通过测定大鼠胃内标记物葡聚糖篮的胃内残留率,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相关分析表明,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与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作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0.68,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是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运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刘晓霓;司银楚;高艳青;宋小莉;牛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广防风颗粒由单味中药广防风(Epimeredi indica(L.)Rothmalex)[1]根研制而成,具有行气解表,祛风,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感冒,急性肠炎等症.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本文采用HPLC法,对广防风的有效成分广防风苷A进行了测定.
作者:王玉兰;施华卫;栾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青黛散的质量(青黛、甘草、硼砂、冰片、薄荷、黄连、儿茶等)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青黛、冰片、黄连、甘草,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的靛蓝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青黛、靛玉红、冰片、黄连、甘草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靛蓝在27.35~410.25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2 14%(n=6).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凌;季申;陈逸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了HPLC测定补脑丸(丹参、酸枣仁、朱砂等)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用TLC法对补脑丸中酸枣仁和朱砂做定性鉴别,以控制补脑丸的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用TLC法对酸枣仁和朱砂进行定性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2mL·min-1,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为268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16~0.48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8%,RSD为2.3%,薄层定性实验中定性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补脑丸产品质量.
作者:李彬;李正翔;任荣;王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克泻灵片是由苦豆草总生物碱为原料制成的片剂,其功能为清热利湿,祛风燥湿,用于湿热泄泻,痢疾.苦豆草主要成分为槐定碱(Sophoridine)、苦参碱(Markime)、槐果碱(Sophocarpine)、苦豆碱(Aloperine)、槐胺碱(Sophoramine)、金雀花碱(Cytis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及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等生物碱,我们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克泻灵片中槐定碱的含量,该法可靠易行、专属性强,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松涛;欧阳惠芳;罗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清咽冲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毒邪内侵肺胃或引动肺胃火热之邪上薰咽喉之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作者:刘晓丽;张厚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益母草和赤芍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分别具有清热凉血、化瘀调经及抗血栓的功效[1,2].水苏碱和芍药苷是两者指标性成分,皆为水溶性,沸点比水高,符合膜蒸馏过程的条件.本文采用真空膜蒸馏对益母草与赤芍提取液进行浓缩,对其有效成分保留率进行了分析,并且研究了温度、流速、真空度对膜蒸馏效率的影响.
作者:李建梅;王树源;徐志康;王溶溶;高增梁;蔡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苦参是传统中药,系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素有清热利湿,祛风杀虫之功.其主要成分是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具有广泛抗肿瘤、抗心率失常、抗炎及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抗肿瘤,是近年来药学领域研究开发的热门课题之一.现就苦参碱在制剂学领域的研究开发进行综述及展望.
作者:马方励;程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药是中华医药的优秀结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但由于多种原因,中药中重金属超标成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对此问题国内外已有一些相关报道,它已影响到中药材的声誉及出口[1~3].
作者:曹小勇;李新生;冯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质地、得率、总钙含量和煎出量、成分煎出率、微量元素含量.结果: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质量有一定影响.结论:石决明煅制品质量优于生品.煅制品中明煅制品以900℃1h为佳.煅淬品优于明煅品,本实验条件下淬液醋优于盐水.不同煅制品中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变化.
作者:王文凯;彭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了消痔片的质量标准(马勃、薯莨、山豆根、牡砺等).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薯莨、山豆根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薯莨、山豆根;苦参碱在0.204~2.04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 64%,RSD为1.4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消痔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丁小燕;杨松青;江维克;周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药用部位及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茯苓的茯苓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茯神中茯苓酸的含量为高;不同产地的茯苓中,广西产茯苓的茯苓酸含量为高.结论:茯苓的不同药用部位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临床分部位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别不大,其中以河南产茯苓含量略低,临床使用时不必区分产地.
作者:孙明珍;杨中林;张中朋;卢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仲景胃灵胶囊(砂仁,肉桂,良姜,茴香,甘草等)镇痛,抗炎,抑制胃肠蠕动作用.方法:采用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仲景胃灵胶囊对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有明显的抑制胃肠蠕动作用.结论:仲景胃灵胶囊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和抑制胃肠蠕动作用.
作者:叶木荣;谭永恒;廖雪珍;廖惠芳;周玖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赤栀黄胶囊(赤芍、栀子、大黄等)高效液相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Shim-pack C18柱,在230nm处同时测定赤栀黄胶囊中指标成分栀子苷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栀子苷线性范围为0.30~1.5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99.58%;RSD 1.57%(n=5).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26~1.3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99.11%;RSD 1.29%(n=5).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汤浩;封士兰;闵光涛;高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芪龙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梗塞模型(PITCI)和三氯化铁所致大鼠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观察了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的保护作用;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研究药物对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芪龙胶囊0.6g·kg-1,0.3g·kg-1,0.15g·kg-1可明显减轻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梗塞模型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塞范围(P<0.05,P<0.01);0.6g·kg-1,0.3g·kg-1可明显减轻该模型大鼠脑含水量变化率(P<0.05,P<0.01).芪龙胶囊0.6g·kg-1,0.3g·kg-1可明显减轻MCAO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塞范围(P<0.05,P<0.01).该药还能显著降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模型大鼠脑组织EB含量(P<0.05,P<0.01).结论:芪龙胶囊具有很好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吴彦;孙建宁;张宁;张硕峰;吴金英;贾占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