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龙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吴彦;孙建宁;张宁;张硕峰;吴金英;贾占红

关键词:芪龙胶囊, 光化学, 脑梗塞, 大脑中动脉阻断, 脑水肿, 毛细血管通透性, 大鼠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中药芪龙胶囊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梗塞模型(PITCI)和三氯化铁所致大鼠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观察了芪龙胶囊对缺血性中风的保护作用;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研究药物对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芪龙胶囊0.6g·kg-1,0.3g·kg-1,0.15g·kg-1可明显减轻光化学诱导局灶性脑梗塞模型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塞范围(P<0.05,P<0.01);0.6g·kg-1,0.3g·kg-1可明显减轻该模型大鼠脑含水量变化率(P<0.05,P<0.01).芪龙胶囊0.6g·kg-1,0.3g·kg-1可明显减轻MCAO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塞范围(P<0.05,P<0.01).该药还能显著降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模型大鼠脑组织EB含量(P<0.05,P<0.01).结论:芪龙胶囊具有很好的脑保护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黄丹寒膏治疗烧伤1096例报告

    作者通过对三黄丹寒膏的应用,体会到此药治疗烧伤具有止痛效果好、抗感染能力强、深度创面基本上不留疤痕的特点.1996年以来,作者研制并应用三黄丹寒膏治疗烧伤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李天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伴高血压者75例占25%,伴糖尿病者47例占16%.小年龄45岁,大年龄89岁(平均55岁±4.5岁),男性184例(占61.33%),女性116例(占38.67%).

    作者:竺培华;秦志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苦参碱多种制剂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苦参是传统中药,系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素有清热利湿,祛风杀虫之功.其主要成分是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具有广泛抗肿瘤、抗心率失常、抗炎及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抗肿瘤,是近年来药学领域研究开发的热门课题之一.现就苦参碱在制剂学领域的研究开发进行综述及展望.

    作者:马方励;程怡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与胃运动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与胃运动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通过测定大鼠胃内标记物葡聚糖篮的胃内残留率,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相关分析表明,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与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作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0.68,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是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运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刘晓霓;司银楚;高艳青;宋小莉;牛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几种动物类中药材SDS-PAGE的电泳鉴别

    目的:建立几种动物类中药的电泳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3种蜂王浆、牛血清蛋白、金钱白花蛇[2]、乌梢蛇、鹿蹄筋、炮制前后的蝎子[3]进行鉴别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蜂王浆间,炮制前后的蝎子间的电泳图谱存在显著差异;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鹿蹄筋也有各自的谱带.结论:电泳鉴别可为动物类中药的鉴别提供一项可靠的,简便的检测方法和鉴定特征.

    作者:史克莉;陈振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茯苓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药用部位及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茯苓的茯苓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茯神中茯苓酸的含量为高;不同产地的茯苓中,广西产茯苓的茯苓酸含量为高.结论:茯苓的不同药用部位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临床分部位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别不大,其中以河南产茯苓含量略低,临床使用时不必区分产地.

    作者:孙明珍;杨中林;张中朋;卢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仲景胃灵胶囊镇痛抗炎抑制胃肠蠕动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仲景胃灵胶囊(砂仁,肉桂,良姜,茴香,甘草等)镇痛,抗炎,抑制胃肠蠕动作用.方法:采用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仲景胃灵胶囊对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有明显的抑制胃肠蠕动作用.结论:仲景胃灵胶囊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和抑制胃肠蠕动作用.

    作者:叶木荣;谭永恒;廖雪珍;廖惠芳;周玖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麻黄素生产中间体-粗制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粗制伪麻黄碱是生产盐酸伪麻黄碱、伪麻黄碱的重要中间体,实际生产中需常常对其质量进行检控,含量测定是其质量检控的主要项目之一.为此,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快捷的粗制伪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贾新岳;波拉提·马卡比力;贾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补脑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了HPLC测定补脑丸(丹参、酸枣仁、朱砂等)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用TLC法对补脑丸中酸枣仁和朱砂做定性鉴别,以控制补脑丸的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用TLC法对酸枣仁和朱砂进行定性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2mL·min-1,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为268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16~0.48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8%,RSD为2.3%,薄层定性实验中定性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补脑丸产品质量.

    作者:李彬;李正翔;任荣;王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麦散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麦散(SMS)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生麦散对失血性休克家兔休克前后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β-内啡肽(β-EP)、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生麦散能明显降低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ET、TNF、β-EP、NO水平及NOS活力的升高(P<0.05).结论:生麦散可通过调节ET、TNF、β-EP、NO水平及NOS活力等作用治疗失血性休克.

    作者:毛金军;赵锦程;韩玉泽;李怀荆;李永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三七总皂苷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生理适应性的初步考察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生理适应性进行初步考察.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PNS脂质体,采用析因设计确定优处方;以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和大鼠肺水肿指数以及肺组织病理改变作为指标考察PNS脂质体的生理适应性.结果:PNS脂质体为大单室脂质体(LUV),圆形或椭圆形,外形圆整光滑,形态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1546.5±321.4)nm,符合肺部给药对制剂粒径的要求,包封率为(78.5±2.15)%;PNS脂质体应用于蟾蜍上腭黏膜后,黏膜纤毛摆动频率是PBS的92.14%,PNS脂质体组大鼠的肺水肿指数和肺组织病理改变均显著轻于PNS溶液组,接近PBS组.结论:PNS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理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沈央;方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丁香为常用中药,具有暖胃、温肾之功,常用于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疝痛、口臭等.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是主要的有效成分.但挥发油的稳定性较差,易于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散失,影响药效.为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散失,可将其制成β-环糊精(以下简称β-CD)包合物.本研究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用β-CD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为提高其包合率,对影响包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选,以得到较佳的包合工艺条件.

    作者:吕佳;徐晶;李海滨;刘志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青黛散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青黛散的质量(青黛、甘草、硼砂、冰片、薄荷、黄连、儿茶等)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青黛、冰片、黄连、甘草,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的靛蓝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青黛、靛玉红、冰片、黄连、甘草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靛蓝在27.35~410.25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2 14%(n=6).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凌;季申;陈逸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清咽冲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清咽冲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毒邪内侵肺胃或引动肺胃火热之邪上薰咽喉之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作者:刘晓丽;张厚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藿香正气口服液合用刺五加片缓解海洛因成瘾戒断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白芷、苍术、生半夏、陈皮、大腹皮)合用刺五加片对海洛因依赖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3例吸毒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A48例,治疗组B51例).三组均采用盐酸洛啡西定(LFX)脱毒治疗12d,脱毒后对照组服模拟制剂,治疗组A脱毒后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刺五加片60d,治疗组B从服用LFX脱毒开始即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刺五加片.两治疗组停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刺五加片10d后,分别观察1周内3组相关稽延性戒断症状并评分,1年后尿检调查复吸情况.结果:3组戒断症状评分,治疗组B低于治疗组A(P<0.01),治疗组A低于对照组(P<0.01).1年后复吸率治疗组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低于治疗组A(P<0.05).结论:提示藿香正气口服液合用刺五加片能缓解早期戒断症状和中期稽延性戒断症状,有降低1年复吸率的趋势.

    作者:黄德彬;刘希林;余昭芬;付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克泻灵片中槐定碱的含量测定

    克泻灵片是由苦豆草总生物碱为原料制成的片剂,其功能为清热利湿,祛风燥湿,用于湿热泄泻,痢疾.苦豆草主要成分为槐定碱(Sophoridine)、苦参碱(Markime)、槐果碱(Sophocarpine)、苦豆碱(Aloperine)、槐胺碱(Sophoramine)、金雀花碱(Cytis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及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等生物碱,我们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克泻灵片中槐定碱的含量,该法可靠易行、专属性强,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松涛;欧阳惠芳;罗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辛芩片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辛芩片剂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抗血清致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模型,研究辛芩片剂(细辛、荆芥、抗风、白芷等)对过敏性鼻炎的影响,并与辛芩颗粒剂进行同步比较.结果:与空白溶媒组比较,辛芩片剂(3g生药·kg-1)能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小鼠耳肿胀和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5),而辛芩片剂(6g生药·kg-1)能明显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小鼠耳肿胀和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1),同时辛芩片剂与辛芩颗粒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没有差异(P>0.05).结论:辛芩片剂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抑制炎性水肿和拮抗组胺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作者:余彦;杜俊蓉;况国成;张蓉;白波;李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银杏总内酯控释小丸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银杏总内酯控释小丸的稳定性.方法: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以及室温留样考察,用相似因子法评价释放度的稳定性.结果:小丸的各项指标均在要求范围内,释放度相似因子f2均较大.结论:可初步认为控释小丸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刘清飞;周莉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HPLC测定桃红四物汤水提液中芍药苷和梓醇的含量

    目的:测定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中芍药苷和梓醇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分析.色谱柱为YWG-C18柱(10μm,4.6mm×250mm).分析芍药苷: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KH2PO4(40:60),流速l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测定梓醇含量:流动相为水-乙腈(99.4:0.6),流速l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进样量20μL.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0μg~2.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梓醇进样量在1.07~107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结论:采用HPLC直接测定桃红四物汤中芍药苷和梓醇的含量,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可靠,可作为桃红四物汤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付煜荣;郭春燕;张万明;王至宝;白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苍术挥发油中β-桉叶醇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苍术挥发油中β-桉叶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正十五醇为内标物,选用石英毛细管柱,10%SE-30为固定相,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β-桉叶醇与内标物正十五醇能够很好的分离,β-桉叶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1.30%.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苍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闫雪生;刘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