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木荣;谭永恒;廖雪珍;廖惠芳;周玖瑶
目的:探讨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与胃运动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通过测定大鼠胃内标记物葡聚糖篮的胃内残留率,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相关分析表明,大鼠血中半夏泻心汤小檗碱含量与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排空作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r=0.68,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是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运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作者:刘晓霓;司银楚;高艳青;宋小莉;牛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生理适应性进行初步考察.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PNS脂质体,采用析因设计确定优处方;以蟾蜍上腭纤毛摆动频率和大鼠肺水肿指数以及肺组织病理改变作为指标考察PNS脂质体的生理适应性.结果:PNS脂质体为大单室脂质体(LUV),圆形或椭圆形,外形圆整光滑,形态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1546.5±321.4)nm,符合肺部给药对制剂粒径的要求,包封率为(78.5±2.15)%;PNS脂质体应用于蟾蜍上腭黏膜后,黏膜纤毛摆动频率是PBS的92.14%,PNS脂质体组大鼠的肺水肿指数和肺组织病理改变均显著轻于PNS溶液组,接近PBS组.结论:PNS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理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沈央;方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末宁对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红细胞山梨醇(RBC-S)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糖末宁灌胃(2.95、5 90、11.80g·kg-1,i.g)连续3周,以甲钴胺作为阳性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对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RBC-S含量的影响.结果:糖末宁治疗后,与模型组和治疗前相比,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有显著增加作用(P<0.05);治疗后,糖末宁及甲钴胺组RBC-S含量明显下降(P<0.01),中剂量组RBC-S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末宁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可能与纠正多元醇代谢异常作用有关.
作者:于世家;王镁;张兰;吴春福;刘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考察银杏总内酯控释小丸的稳定性.方法: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以及室温留样考察,用相似因子法评价释放度的稳定性.结果:小丸的各项指标均在要求范围内,释放度相似因子f2均较大.结论:可初步认为控释小丸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刘清飞;周莉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青黛散的质量(青黛、甘草、硼砂、冰片、薄荷、黄连、儿茶等)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制剂中的青黛、冰片、黄连、甘草,采用HPLC法测定本制剂中的靛蓝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鉴别出青黛、靛玉红、冰片、黄连、甘草的特征斑点.HPLC法测定的靛蓝在27.35~410.25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2 14%(n=6).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凌;季申;陈逸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测定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中芍药苷和梓醇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分析.色谱柱为YWG-C18柱(10μm,4.6mm×250mm).分析芍药苷: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KH2PO4(40:60),流速l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测定梓醇含量:流动相为水-乙腈(99.4:0.6),流速l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进样量20μL.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0μg~2.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梓醇进样量在1.07~107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7).结论:采用HPLC直接测定桃红四物汤中芍药苷和梓醇的含量,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可靠,可作为桃红四物汤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付煜荣;郭春燕;张万明;王至宝;白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清咽冲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毒邪内侵肺胃或引动肺胃火热之邪上薰咽喉之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作者:刘晓丽;张厚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丁香为常用中药,具有暖胃、温肾之功,常用于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疝痛、口臭等.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是主要的有效成分.但挥发油的稳定性较差,易于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散失,影响药效.为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散失,可将其制成β-环糊精(以下简称β-CD)包合物.本研究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用β-CD对挥发油进行包合,为提高其包合率,对影响包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选,以得到较佳的包合工艺条件.
作者:吕佳;徐晶;李海滨;刘志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药用部位及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茯苓的茯苓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茯神中茯苓酸的含量为高;不同产地的茯苓中,广西产茯苓的茯苓酸含量为高.结论:茯苓的不同药用部位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临床分部位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别不大,其中以河南产茯苓含量略低,临床使用时不必区分产地.
作者:孙明珍;杨中林;张中朋;卢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由陈皮、紫苏叶等药材配伍而成的小儿至宝丸是一种具有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等功效的中药,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厥抽搐的治疗[1].陈皮中的橙皮苷具有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减低血管脆性、缩短流血时间作用[2].为了控制小儿至宝丸的质量,我们选定橙皮苷为小儿至宝丸的指标性成分,并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毛彦杰;岳敏;谷学新;邹洪;范国强;段豫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药是中华医药的优秀结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但由于多种原因,中药中重金属超标成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对此问题国内外已有一些相关报道,它已影响到中药材的声誉及出口[1~3].
作者:曹小勇;李新生;冯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辛芩片剂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抗血清致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模型,研究辛芩片剂(细辛、荆芥、抗风、白芷等)对过敏性鼻炎的影响,并与辛芩颗粒剂进行同步比较.结果:与空白溶媒组比较,辛芩片剂(3g生药·kg-1)能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小鼠耳肿胀和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5),而辛芩片剂(6g生药·kg-1)能明显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小鼠耳肿胀和组胺致大鼠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1),同时辛芩片剂与辛芩颗粒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没有差异(P>0.05).结论:辛芩片剂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抑制炎性水肿和拮抗组胺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作者:余彦;杜俊蓉;况国成;张蓉;白波;李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仲景胃灵胶囊(砂仁,肉桂,良姜,茴香,甘草等)镇痛,抗炎,抑制胃肠蠕动作用.方法:采用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仲景胃灵胶囊对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有明显的抑制胃肠蠕动作用.结论:仲景胃灵胶囊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和抑制胃肠蠕动作用.
作者:叶木荣;谭永恒;廖雪珍;廖惠芳;周玖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苍术挥发油中β-桉叶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正十五醇为内标物,选用石英毛细管柱,10%SE-30为固定相,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β-桉叶醇与内标物正十五醇能够很好的分离,β-桉叶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1.30%.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苍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闫雪生;刘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几种动物类中药的电泳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3种蜂王浆、牛血清蛋白、金钱白花蛇[2]、乌梢蛇、鹿蹄筋、炮制前后的蝎子[3]进行鉴别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蜂王浆间,炮制前后的蝎子间的电泳图谱存在显著差异;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鹿蹄筋也有各自的谱带.结论:电泳鉴别可为动物类中药的鉴别提供一项可靠的,简便的检测方法和鉴定特征.
作者:史克莉;陈振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粗制伪麻黄碱是生产盐酸伪麻黄碱、伪麻黄碱的重要中间体,实际生产中需常常对其质量进行检控,含量测定是其质量检控的主要项目之一.为此,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快捷的粗制伪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贾新岳;波拉提·马卡比力;贾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黧黑斑(又称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患者多为女性,求治心切,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多年来,我们研制的滋肾消斑丸,经临床观察,使用方便、安全,治疗黧黑斑效果满意.
作者:李中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麻黄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采用体外透皮实验方法,以Valia-Chien扩散池为实验装置,研究不同因素对麻黄碱和麻黄提取物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麻黄碱和麻黄提取物的渗透性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强,pH对麻黄透皮吸收有较大影响.结论:为研究麻黄透皮吸收制剂提供参考.
作者:李西林;徐莲英;蔡贞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清脑降压颗粒由黄芩、夏枯草、牛膝、当归等13味药材经适宜加工、提取制成的中成药,具有平肝潜阳、清脑降压的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及头晕目眩等症.黄芩是该药组方中的君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目前,有关黄芩苷的测定方法很多,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薄层层析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1~4].本文采用HPLC法对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进行了定量控制.经实验证明,该方法准确有效、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作者:张俐;王玉;王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益母草和赤芍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分别具有清热凉血、化瘀调经及抗血栓的功效[1,2].水苏碱和芍药苷是两者指标性成分,皆为水溶性,沸点比水高,符合膜蒸馏过程的条件.本文采用真空膜蒸馏对益母草与赤芍提取液进行浓缩,对其有效成分保留率进行了分析,并且研究了温度、流速、真空度对膜蒸馏效率的影响.
作者:李建梅;王树源;徐志康;王溶溶;高增梁;蔡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