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顺;叶冬梅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ral colon targeting-drug delivery system,OCTDS)是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给药力式,目前国内外仍处于研究阶段.OCTDS是通过药物传递技术,使药物口服后,在上消化道不释放,将药物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开始崩解或蚀解并释放出来,从而使药物在人体大肠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作者:杨明;邱雪兰;李智;马鸿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牛黄消炎片(牛黄、大黄、珍珠母、蟾酥等)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3.9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用磷酸调节值至3.2)(42:58);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6nm.结果:华蟾酥毒基线性范围为0.0696~0.8352μg,精密度试验RSD为0.72%,稳定性试验RSD为0.56%,重现性试验RSD为4.28%,回收率为100.06%,RSD为1.25%;脂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0.1576~0.9456μg,精密度试验RSD为0.43%,稳定性试验RSD为0.84%,重现性试验RSD为4.35%,回收率为100.54%,RSD为1.49%.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较好,结果可靠,为牛黄消炎片提供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李向日;林瑞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黄连膏是宜昌市中医医院自制的用于治疗外伤感染、烧烫伤的外用软膏制剂,由中药黄连、姜黄、当归等6味中药制成,经该医院30年的临床验证,疗效较好.为了制定该制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用药的疗效,作者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膏中小檗碱含量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者:孙光文;胡华明;杨先哲;魏俊德;刘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筛选分离葛根总黄酮的佳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使分离工艺达到优化.方法:采用静态与动态的吸附-解吸两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总黄酮的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SP70分离效果好,其佳工艺为药液浓度0.5g·mL-1(相当于原生药)、pH为5~6、上样量为60BV(树脂床体积),以2BV/h吸附速率进行吸附,4BV的70%乙醇、2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效果佳.经SP70处理后的葛根总黄酮可达80%以上.结论: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能满足于大生产的要求.
作者:杨荣平;王宾豪;方艾权;寿清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甘露清热片由豆蔻、广霍香、薄荷、石菖蒲等11味中药材组成.临床证明具有芳香化浊,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暑湿蕴结,身热肢酸,胸闷腹胀,尿赤黄疸等症的治疗[1],其中豆蔻、广霍香、薄荷、石菖蒲药材含有挥发油成分.在提取工艺中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将挥发油提取、分离.这些成分易在光、氧的条件下氧化、变质,从而降低疗效.本实验用β-环糊精对其挥发油进行包合,并优选确定佳工艺条件,以降低其挥发性,增加稳定性,提高疗效.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复方南板蓝根片原方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1992年)107页,由南板蓝根、蒲公英和紫花地丁组成的片剂,具有消炎解毒的功效,临床上主治腮腺炎、咽炎、乳腺炎、疮疖肿痛等[1].原质量标准只有性状,南板蓝根的TLC鉴别、试管反应和通则检查项,没有含量测定指标.为加强质量控制,对方中蒲公英中所含有效成分咖啡酸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赵红旗;李钦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测量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浆及胰腺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探讨粉防己碱治疗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4.5%的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复制动物模型,硝酸还原酶法和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血浆及胰腺组织中i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60mg·kg-1和30mg·kg-1粉防己碱使大鼠血浆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由15.79±1.49U·mL-1分别降为10.89±1.14U·mL-1和13.25±0.80U·mL-1,一氧化氮含量由156.34±16.80μmol·L-1分别降为121.96±14 76μmol·L-1和138.58±21.62μmol·L-1;胰腺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由20.77±1.66pmol·mg-1分别降为11.54±1.17pmol·mg-1和12.95±1.07pmol·mg-1;一氧化氮含量由66.34±6.50μmol·gprot-1分别降为31.96±4.56μmol·gprot-1和38.58±2.62μmol·gprot-1.结论:粉防己碱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效应与其抑制iNOS活性,减少NO的生成有关.
作者:秦大莲;余崇林;李晓冰;陈美娟;李万平;李华;李亮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降脂宁片系卫生部药品标准[1]收载的品种,由葛根、丹参、何首乌、决明子、瓜篓等药物组成,具有行气散瘀、活血通经、益精血、降血脂之功效,用于治疗胸闷心痛、眩晕耳鸣、肢体麻木、高脂血症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高脂血症.现标准中尚无该药相关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葛根为方中主药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疗效,采用HPLC法进行葛根素含量测定研究,该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宋红儒;孙大军;汤迎爽;杨丽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前列泰栓系我公司研制的中药栓剂,由菊花、丹参、赤芍、穿山甲、川楝子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菌性及非菌性前列腺炎.为控制产品质量,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菊花、丹参、穿山甲、川楝子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韩正洲;张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月份老鹳草生药(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中柯里拉京(corilagin)的含量,确定佳采收时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月份的老鹳草生药中柯里拉京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柯里拉京在0.22~1.1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0.63%).结论:8月份采收的老鹳草生药中柯里拉京含量高.
作者:李克明;张永文;陈玉武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制定芪休颗粒(黄芪、丹参、赤芍等)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ELSD法,Alltima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34:66),流速1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气流量2.7L·min-1(压缩空气).结果:线性范围为3.73~13.59μg,回归方程为y=-4.40×105+2.07×105X,r=0.9992,回收率为100.73%,RSD为3.9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以作为芪休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田景奎;吴丽敏;刘建建;王爱武;耿晖;刘洪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佛手俗称五指柑又称福寿柑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Noot.)Swingle]或[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的成熟果实.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有栽培,供药用已有较长历史.佛手中的香柑内脂和柠檬内脂具有平喘、祛痰之功效[1],布枯叶苷和橙皮苷又具有抗炎、抗病毒的功效[2].传统中药主要以水煎剂入药,佛手柑中水溶性成分多糖[3]可能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而多糖作为免疫调节剂在抗肿瘤、抗病毒及抗衰老等方面已得到很好开发和利用[5].佛手多糖在药理学、病理学上的研究还有待开发,其含量的测定也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4]对广东产的佛手水煎液中的多糖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李小凤;程荷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筛选麦冬多糖中抗心肌缺血的活性部位,明确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以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心肌坏死程度为评价指标,筛选麦冬多糖中不同分子量的组分,通过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冠状动脉痉挛实验以及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证明了麦冬活性多糖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果:麦冬活性多糖可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T段抬高,可使结扎大鼠冠脉后升高的S-T段明显降低,同时降低动物血清中CK和LDH含量升高,对心肌缺血造成的SOD降低和MDA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麦冬活性多糖可保护心肌细胞,同时具有抑制心肌缺血造成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徐德生;冯怡;周跃华;张晓晨;林晓;邓海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散瘀镇痛酊是我院骨伤科专家黎君若教授在总结数十年来治疗创伤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筛选出来的一种治疗外伤性肿痛的酊剂.经140例临床观察,证实有明显消肿止痛作用.伤后使用该药于16 d时治愈率达94.29%,而对照组只达37.14%,两组相比P<0.01,表明散瘀镇痛酊不仅能促进软组织损伤的修复,而且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外伤性肿痛的良药.
作者:李中心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中药材吸水膨胀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对大黄进行研究;方法: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中药材吸水膨胀动力学数学模型,用余水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黄药材吸水量,并用残数法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其拟合优度采用方差分析,以确定大黄药材的吸水动力学模型,再进一步计算各动力学参数.结果:中药材吸水膨胀遵循多元一级线性乳突模型,大黄药材吸水膨胀的动力学模型为三室,α=0.3241min-1,β=0.0185min-1,π=5.659×10-3 min-1,V∞T=1.726mL·g-1,V∞1=1.008mL·g-1,V∞2=0.2814mL·g-1,V∞3=0.4366mL·g-1,K=0 2186min-1,K12=0.02426min,K21=0.07422min-1,K1.3=6.402×10-3min-1,K31=0.02481min-1.结论:中药材吸水膨胀服从一级线性动力学量变,可用线性乳突模型表达.
作者:贺福元;马家骅;刘文龙;罗杰英;廖士桂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种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光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利用两个指标:共有峰率,变异峰率,分别以各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它样品相对于该标准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序列.结果: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甘草.结论: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两个或多个中药样品进行方便可靠的鉴别.
作者:邹华彬;袁久荣;杜爱琴;孙琳琳;秦正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ceus Bunge的干燥根,为常用中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黄芪所含成分复杂,但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黄酮类、皂苷类和多糖类[1].具有增强免疫系统、抗氧化、延缓衰老、改善心功能状态、抗病毒、抗癌等功效[2].对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多以多糖为主[3,4].
作者:王光忠;胡迪;陈敬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拟建立活血健骨胶囊(丹参、赤芍、黄芪、延胡索、补骨脂等)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活血健骨胶囊中的黄芪、延胡索、赤芍和补骨脂定性,HPLC法测定的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黄芪、赤芍、延胡索和补骨脂;丹参酮ⅡA在0.106~2.12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4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活血健骨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张虹;朱建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眠而安滴丸(酸枣仁,五味子等)中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C18分析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五味子醇甲回归方程y=677836X-37243,r=0.9999,线性范围0.3~1.8μg,平均回收率100.2%,RSD 2.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作为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杨春梅;王玉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药注射液对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己得到了初步认可随着介入疗法的逐步开展,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注射液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现将近年来中药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岚;蔡宇;徐月红;胡海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