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红藤汤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武晓敏;朱美莲;应小飞

关键词:复方红藤汤, 研制, 慢性盆腔炎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它主要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病原体引起的[1].慢性盆腔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有口服中药、西药及注射抗菌素或物理疗法,但效果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口服药物,因药物有效成分难以到达病灶,疗效欠佳,还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为此,我院研制了中药制剂复方红藤汤.使用时加入2%普鲁卡因溶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进行灌肠治疗.经过我院多年的临床使用,疗效显著.现将1998~2001年情况总结如下: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Eps Tein-Barr)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和外周血见到较多异常淋巴细胞等为主要表现.西药无特效药物,我们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1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清池;郭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PLC指纹图谱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模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标准指纹图谱和样品指纹图谱,运用数值分类学和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机求出样品图谱与标准品图谱之间的角余弦系数和距离系数来判别它们的相似性程度.结果:角余弦系数和距离系数相结合能够准确的判断样品和标准的相似程度.结论:该模式能有效的实施生产上的在线控制,保证不同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一致.

    作者:曾令杰;陈矛;王德勤;杨东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含速效救心丸后体内冰片药动学变化

    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中冰片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例,测定患者在含服速效救心丸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本中冰片的浓度.结果: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体内冰片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冰片于16min左右即达血药浓度高峰.结论:明确冰片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直接的定量化依据.

    作者:孟华;黄熙;郭军;王骊丽;张莉;李晓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四物汤中多糖提取工艺筛选

    目的:确定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中提取多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提取时间(A),加入水量(B)和提取次数(C)作为因素.结果:A因素和C因素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B因素的影响不大.结论:佳提取工艺为A2B1C2,即提取2次,时间为1h和0.5h,加入水的量为10倍量和8倍量.

    作者:王玉华;赵国丁;荀雅书;袁久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加味左金丸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黄连,吴茱萸,乌药,枳实等)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内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予铝碳酸镁1.0g,每日4次,配合加味左金丸每日1剂,分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治疗2周后,再改用20mg,每日1次,治疗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及内镜下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3%,对照组有效率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联合铝碳酸镁与奥美拉唑一样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章一凡;朱雄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效包衣机的应用体会

    随着GMP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不少中、西药厂都相继引进了JGB系列高效糖衣、薄膜包衣机.该设备是一种用于中、西药片、药丸等进行糖衣、薄膜衣包衣的专用设备,较之普通包衣机,其包衣效果好,省工省时,易清洗,工作全过程由微机系统自动控制,按设定工艺流程的参数与要求操作,可消除人为影响因素,实为一种高效、节能、操作安全的现代化机械.通过实践摸索,我们在生产中积累了一些有关高效包衣机用于糖衣片和薄膜衣片包衣的经验,本文就该设备应用中体会与同行探讨.

    作者:刘瑞明;郭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红花种子油乳剂的研究

    红花(Carthamus Tinctarius L)是一种食药两用经济作物[1],干花在临床上以水煎液入药,具有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的作用.红花种子油(safflower seed oil)因亚油酸含量高,具有明显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而显示了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价值[2].目前,干花作为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而红花油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由于红花油药用剂量较大,另一方面红花油淡而无味,直接入口油腻感太强,不易被人所接受.

    作者:吴桂荣;王岩;韩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野菊花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野菊花颗粒的鉴别、含量标准而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鉴别项采用薄层色谱法.含量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条件Hypersil柱(4.6nm×250nm 5μm)流动相乙晴-0.04%磷酸溶液(13:87).结果: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具有专属性.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的绿原酸,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野菊花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杰;林蔚兰;王德勤;赵文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总丹酚酸胃内滞留缓释片的研制

    目的:研究总丹酚酸胃内滞留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及释放机理.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处方,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缓释骨架,十八醇为助漂剂,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湿法压片.结果:筛选出体外释放8h,漂浮达12h的优处方,其释放机理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结论:为制备总丹酚酸胃内滞留片提供依据.

    作者:张向荣;王岩;尹凤强;李三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的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抗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的干预作用并探计其作用机理.方法:对Balb/c小鼠采用柯萨奇病毒CVB m3腹腔内注射染毒,制作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动物实验模型,采用病毒唑作为西药物治疗对照,观察白藜芦醇腹腔内注射给药对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心肝脾大体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唑治疗对照相比,白藜芦醇对柯萨氏病毒感染性心肌炎小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心肝脾大体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生化指标及心脏组织病理学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柯萨奇病毒感染性小鼠心肌炎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作者:郝捍东;何立人;赵伟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扶正止鼽颗粒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扶正止鼽颗粒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n=64)于第1、第2、第3和第11日经腹腔内注射200μg卵清白蛋白(OVA)(1mL OVA-Al[OH]3生理盐水混悬液)致敏,阴性对照组A(n=16)不加OVA,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干预.从第19天开始以10mgOVA溶于0.1mL的生理盐水滴入鼻腔,连续7日.阴性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滴鼻.激发成为变应性鼻炎的大鼠(n=64)随机分为4组:变应性鼻炎阳性对照组B(n=16);扶正止鼽颗粒治疗组C(n=16);扶正止鼽颗粒治疗组D(n=16,3倍C组剂量);辛芩颗粒治疗组E(n=16).各组均治疗15日,各组大鼠鼻粘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CAM-1和VCAM-1的表达.结果:OVA经腹腔内注入致敏及鼻腔滴入激发制备出了变应性鼻炎的模型.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变应性鼻炎各组ICAM-1、VCAM-1的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地增加.VCAM-1的表达均被扶正止鼽颗粒(特别是D组)和辛芩颗粒所抑制(P<0.05).ICAM-1的表达在4个治疗组间没有什么不同(P>0.05).结论:扶正止鼽颗粒能抑制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VCAM-1的表达,而对I-CAM-1表达无明显作用.

    作者:臧朝平;余洪猛;顾瑜蓉;郑春泉;张重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少腹贴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双黄少腹贴是我院新开发研制的中药巴布剂,由黄连、延胡索、丹参、黄芩等中药组成,是治疗女性痛经及盆腔炎的有效制剂,黄连是该制剂的主药之一,而盐酸小檗碱为黄连的有效成分,目前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主要方法有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利用本院现有的设备研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该法操作简便,分离良好,结果准确.

    作者:张玉娥;于萍;欧阳艳华;李德欣;嵇远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PLC测定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测定消斑丽肤霜中栀子苷的含量.采用Inertsil C18柱,以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8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4%(n=5).结论:方法较简单,准确,可用于消斑丽肤霜质量控制.

    作者:曾德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探讨四逆汤抗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氧自由基、一氧化氮机制

    目的:从整体初步探讨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抗失血性休克的氧自由基、一氧化氮机制.方法:复制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休克模型组;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休克+四逆汤复苏组.监测各组血压变化.测定休克前、休克1h、复苏后1h、复苏后3h血浆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的含量,各组观察结束后血浆乳酸、NO(一氧化氮)含量.结果:四逆汤组与生理盐水相比较,复苏3h后,血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 01),MDA明显降低(P<0.01),乳酸含量也显著下降(P<0.01)、血中NO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平均动脉血压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四逆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少体内乳酸的堆积,升高NO,改善机体微循环,维持机体复苏后的血压,理论了减轻了由于休克后缺血缺氧、体内乳酸的堆积、微循环功能障碍造成的不可逆性的休克.

    作者:刘艳;杨成梯;吴伟康;赵丹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排石合剂的提取工艺

    排石合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在我院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其主要由连钱草,瞿麦,车前子,小蓟,滑石,怀牛膝和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消炎,利尿排石,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和血尿等.为控制院内自制制剂的质量,保证疗效,我们对其水煎煮工艺进行了优选.

    作者:祝德秋;程华丰;俞一心;罗启剑;崔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复方红藤汤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它主要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病原体引起的[1].慢性盆腔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有口服中药、西药及注射抗菌素或物理疗法,但效果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口服药物,因药物有效成分难以到达病灶,疗效欠佳,还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为此,我院研制了中药制剂复方红藤汤.使用时加入2%普鲁卡因溶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进行灌肠治疗.经过我院多年的临床使用,疗效显著.现将1998~2001年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武晓敏;朱美莲;应小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房常用饮片重金属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10种中药饮片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方法:参照<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按照<中国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手册>1997版检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等仪器测定铅、镉;用原子吸收仪检测镍;用测汞仪检测汞;砷斑法检测砷.结果:35个样本中有18个样本重金属含量超标,10种中药饮片中有7种重金属含量超标.

    作者:陈怡和;祁雄;朱莹;章日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PLC测定银黄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银黄片由金银花提取物和黄芩提取物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原只有地方版的质量标准,鉴别项目.为了提高检测手段,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含量测定,摸索建立了准确、灵敏、专属性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胡春湘;陈忠梁;张正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散瘀止痛接骨丸药效学及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研究散瘀止痛接骨丸药效学及其毒性.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二甲苯致炎法、棉球法、家兔骨折愈合、血液流变学等试验方法.结果:散瘀止痛接骨丸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及延长热刺激致痛的潜伏期,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减轻大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促进实验性骨折的愈合,降低全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小鼠大给药量为10g·kg-1,7d内动物全部存活.结论:散瘀止痛接骨丸具有镇痛、抗炎、促进骨折愈合、活血化瘀作用,制剂毒性小.

    作者:王新春;朱喜玲;周新明;郭庆功;李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连翘酯苷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的稳定性.方法:从酸强度、碱强度和温度三个方面,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考察了连翘酯苷的稳定性.结果:在碱性环境中(pH值为9.40),连翘酯苷极其不稳定;在中性条件下,连翘酯苷在60℃左右时较为稳定,在酸性环境中(pH值为4.03)稳定.结论:酸碱度对连翘酯苷稳定性影响较大.

    作者:张立伟;杨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