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痛可停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

马开;秦文杰

关键词:痛可停胶囊, HPLC,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可停胶囊(白芷、地龙等)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ODSC18色谱柱.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45nm.结果:本法可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其分别在65μg~325μg和50μg~2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8.7%;RSD分别为1.73%和1.6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痛可停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鳖血口服液及其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鳖是我国及东南亚各国传统的养殖动物,其营养丰富,具有活血化瘀,滋补强身的功效.鳖血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日>中曾记载,鳖血治疗风入血脉和中风引起的口眼歪斜,而清代名医擅用鳖血治疗阴虚劳损,无名潮热,这些病包括结核病、肿瘤、血液病伴发的感染发热.

    作者:王树军;王颖;张惠珍;葛海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安替可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

    安替可胶囊是从传统中药蟾皮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配制而成,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的抗癌效果.我们从2000年12月至2002年3月用安替可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20例,并与单纯化疗20例进行对比,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霞;杨峰;李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凤仙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凤仙花的化学成分.方法: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新疆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山奈酚(2)、山奈酚葡萄糖苷(3)、山奈酚葡萄糖鼠李糖苷(4).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国产凤仙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喜兰;朱慧;刘存瑞;屠鹏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HPLC测定活血通脉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活血通脉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主要成份为丹参、川芎、冰片、人参、三七等17味药物,具有活血通脉,强心镇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气不足,瘀血作痛等症.

    作者:程爱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以芦丁制备鼠李糖

    鼠李糖又名甲基甘露糖,无水物熔点为122~124℃,溶于水和甲醇.鼠李糖主要用于生化研究和医药等领域.目前,鼠李糖的国际市场较好.

    作者:张来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愈溃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愈溃宁颗粒(海螵蛸,延胡索,黄芪,白芍,甘草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愈溃宁颗粒中的延胡索、甘草、黄芪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 2.3%(n=5).结果:所建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本法可用于愈溃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索菲亚;陈世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与消心痛单次给药对缓解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与消心痛对缓解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且在缓解心绞痛前后对患者血压、脉压、心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在心绞痛发作时按内科常规处理的同时分别给予麝香保心丸8~10粒与消心痛10mg~20mg舌下含服.结果:麝香保心丸组和消心痛组均可显著缓解心绞痛,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麝香保心丸在缓解心绞痛前后,患者的血压、脉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消心痛均可显著缓解心绞痛症状,但使用麝香保心丸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作者:李树岗;李佐民;郑琼莉;雷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HPLC测定新生化冲剂中阿魏酸的含量

    新生化冲剂源于医学古方生化汤,为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的成方制剂(第5册),具有祛瘀生新的功效,临床用于产后血瘀腹疼,恶露不尽等症的治疗.

    作者:王克祥;范秋霞;窦万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原料勾兑在控制中药注射液指纹图谱中应用

    目的:研究原料勾兑在控制中药注射液指纹图谱中应用.方法:比较原料勾兑前后对某发酵菌粉及其注射液指纹图谱技术参数影响.结果:经过原料勾兑后可明显使原料和成品中主要峰的相对峰面积和含量稳定,批间的偏差可小于10%.结论:原料勾兑是控制指纹图谱的一种较实用的方法.

    作者:金樟照;祝明;吴文军;俞剑平;马临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治疗效果上显示出其既能抑制骨吸收,又促进骨形成.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从激素水平、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的研究现状做一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张荣华;朱晓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HPLC测定痛可停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可停胶囊(白芷、地龙等)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ODSC18色谱柱.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45nm.结果:本法可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其分别在65μg~325μg和50μg~2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8.7%;RSD分别为1.73%和1.6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痛可停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马开;秦文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RP-HPLC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双黄连胶囊主要由连翘、金银花、黄芩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七主要用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症.

    作者:王君耀;刘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肾泰脾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肾泰脾康颗粒(鹿茸、淫羊藿、肉苁蓉、黄柏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处方中鹿茸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柏、山药、白术进行鉴别;采用HPLC色谱法对处方中地黄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显微镜下检出鹿茸;在TLC色谱中检出黄柏、山药、白术;在HPLC色谱中检出地黄;淫羊藿苷在0.104~0.624μg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100 1%,RSD为1.3%(n=9).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肾泰脾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华;邢建国;吴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骨痹贴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骨痹贴是根据临床经验方研制的中药新制剂,由延胡索、川芎、肉桂、细辛、冰片、血竭、人工麝香等药物组成,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而制成的外用巴布剂,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用于治疗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

    作者:杜志谦;李根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乳腺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和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乳腺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和乳腺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注造模30d后,分别用三苯氧胺和乳腺康治疗30d,同时继续肌注雌二醇.结果:乳腺康胶囊、三苯氧胺可缩小乳腺增生病大鼠乳腺体积,减少乳腺小叶腺泡数、分泌物(均P<0.01),缩小腺泡腔(P<0.05);并使血清孕酮(P)和睾酮(T)水平降低(P<0.05).结论:乳腺康胶囊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形态学变化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作者:李卫民;李廷冠;李敏江;尹雪曼;秦明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虫草洋参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虫草洋参胶囊是由种洋参、冬虫夏草、紫河车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为古代道家名方.临床功效为提高免疫力,抗衰老和抗应激等.

    作者:杨希雄;杨成雄;付联群;芦金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RP-HPLC测定妇科再造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妇科再造丸是贵阳德昌祥有限公司(原贵阳中药厂)的传统品种,成方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历来是妇科金匮中必备良药.

    作者:江维克;周涛;黄家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天奇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对天奇胶囊(红景天,黄芪等)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天奇胶囊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奇胶囊中的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μg~2.0μg,平均回收率为98.03%.结论: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药的质量.

    作者:徐丽婷;谢华;贾正平;刘白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风湿马钱片中士的宁的含量

    风湿马钱片具有祛风、除湿、镇痛的功能,被收入<中药成方制剂>[1]中,本品含有毒性中药马钱子,其主要成分为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士的宁[2~5],因此,测定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对保证风湿马钱片的质量、疗效和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天明;陈启锦;向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作者:陆兔林;杨光明;宋坤;李林;蔡宝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