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杨红梅;陈洁;裴瑞;桂兴芬
妇科再造丸是由42味中药制成的丸剂,其中33味药材打粉(见表1),另有8味药材经提取、浓缩等处理后作粘合剂.
作者:王世清;郑芸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测试了12种中药配方颗粒丁酮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12种中药配方颗粒分别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其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的根据.
作者:田进国;朱文荣;任健;唐波;高彦慧;娄红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金花喷雾剂是由金银花、野菊花、鱼腥草、柴胡、薄荷油等5味中药为原料制成的喷雾剂,具有解表邪、利咽喉、疏风热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文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口疮,属中医口疮范畴.我院研制的海力口腔喷剂治疗口腔溃疡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与临床上常用的冰硼含片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良生;姜惠卿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用反相高效色谱法测定川黄柏及关黄柏中黄柏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C1 8类型硅胶柱,乙腈-(0.05mol·L-1磷酸水溶液250mL+二乙胺0.4mL),(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4nm.结果:黄柏碱平均回收率为101 43%,RSD=1.56%(n=5),线性范围0.4368~2.1840μg·μL-1,r=0.9998.结论:方法准确,操作较为简便易行,精密度及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黄柏药材中黄柏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德庆;郭志雄;罗泽渊;张爱军;黄志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我院研制的痤疮消合剂,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庭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莲须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C柱;以甲醇-0.025mol/L磷酸(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0nm.结果:测定组分槲皮素、山萘酚与其它组分的色谱峰得到基线分离.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6.8%,RSD为1.97%.结论:此方法为控制中药莲须的内在质量提供了新的测定指标和方法.
作者:孟宪生;沙明;曹爱民;姜丽;邓铁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大川芎方(天麻、川芎等)对偏头痛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甘油偏头痛模型大鼠,运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大川芎方可以改善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异常,降低总体凋亡发生率,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结论:说明大川芎方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姚干;彭成;周东;王一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心可宁胶囊为部颁药品标准第九册[1]收载的中成药,由丹参、三七、人参须、红花等8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散瘀,开窍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眩晕等症.
作者:陈惠玲;罗珍妹;陈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苦杏仁苷是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早在1803年Schrader在研究苦杏仁成分时就发现了此类物质,直到1830年Robiquet等从中分离出苦杏仁苷,迄今它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辅助性抗癌药物,苦杏仁苷广泛存在于杏、桃、李子、苹果、山楂等多种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种子中,尤其在苦杏仁中含量较多,大约在2%~3%.
作者:邢国秀;李楠;杨美燕;崔丽钧;王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二夏清心片(冬虫夏草、半夏、葛根、竹茹、枳实、陈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二夏清心片处方中陈皮、枳实和葛根进行了定性鉴别;应用HPLC法对方中葛根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本品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4092~2.4552μg,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为2.32%.结论: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作为药品标准可有效地控制二夏清心片的质量.
作者:徐韧柳;韩桂茹;刘哲;宋艳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复方溪黄草颗粒由广西梧州神龙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研制,内含溪黄草、栀子、柴胡等11味中药,用于治疗湿热邪毒所致乙型肝炎.
作者:戴向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丹参中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50μm×50cm未涂渍毛细管柱,20mmol/L硼砂溶液作缓冲液,运行电压为15kv,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中共有11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的标准.结论:该法准确简便,可作为控制丹参药材内在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季一兵;郑朝华;陈玉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优选降酶灵胶囊(五味子)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总和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溶媒用量及冷浸时间对4种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以95%乙醇为溶剂,提取2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用量的10倍、9倍,冷浸时间分别为20,10h.提取率分别为97.47%,95.81%,93.77%,95.82%.结论:本工艺稳定可行,为降酶灵胶囊提取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爱岑;李正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糖脂康胶囊是由黄芪、丹参、山楂、大黄、壳聚糖等9味中药组成的胶囊剂,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健脾,补肾滋阴和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用于各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为了控制其质量,本文采用HPLC测定该制剂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作为该制剂的定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建林;李平;严祥;陈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玉屏风口服液(黄芪、防风、白术)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防风、白术进行了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了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黄芪甲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5%,RSD为1.31%.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玉屏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夏玉凤;杨勤;薛丽琼;王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河南、浙江,有逐水消肿、破癥杀虫的功效,临床用于治水肿胀满、痰饮、宿滞、癥瘕积聚、妇女经闭、疥癣疮毒、蛇咬及疣赘等[1].
作者:孙秀梅;张兆旺;曹艳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确定三七叶皂苷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成型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工艺条件是:聚乙二醇4000:三七叶皂苷10:1,充分搅拌混匀,加入已过40日筛的冰片(追加到2%),搅拌使熔化.药料通过2.0mm/2.6mm(内径/外径)的滴头以20滴·min-1的速度恒速滴入10℃的液状石蜡中.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三七叶皂苷滴丸成型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一飞;李以川;罗勇;邢少璟;张美英;钱垂文;李久香;岑颖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通痹颗粒是由赤芍、黄芪、当归、桃仁等9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内滞、瘀血阻络型.为有效控制其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君药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并对主要药味赤芍、黄芪、青风藤进行薄层定性鉴别,结果满意.
作者:邓芬;叶晓川;方红;司远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阐明盐地碱蓬幼苗和种子氯仿/甲醇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抗炎作用.方法:盐地碱蓬幼苗和种子分别用氯仿/甲醇(2:1)提取并用甲醇/氯乙酰(5:1)甲酯化.用GC-MS分析甲酰化产物的化学组成.提取物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采用巴豆油引起的正常小鼠和摘除肾上腺小鼠的耳肿胀、组胺引起的小鼠毛细管通透性以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进行分析.对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以巴豆油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多发性关节炎进行分析.结果:盐地碱蓬幼苗提取物的甲酰化产物中共检测出14种脂肪酸甲酯,其中十六碳酸甲酯(25.9%),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8.3%)及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8.95%)为主要成分.种子提取物的甲酰化产物中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甲酯,其中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83.41%)为主要成分.两种提取物的甲酯化产物明显地抑制正常小鼠和摘除肾上腺小鼠的耳肿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抑制大鼠肉芽肿的形成,在50~300mg·kg-1·d-1.剂量范围之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在300mg·kg-·d-1对佐剂性关节炎和大鼠足肿胀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50~300mg·kg-1·d-1.剂量范围之内能显著地抑制炎症部位的PGE2和MDA的形成和增加红细胞CAT的活力.两种提取物的甲酰化产物对正常小鼠和摘除肾上腺小鼠耳肿胀、不同剂量组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幼苗提取物的甲酰化产物比种子提取物的甲酰化产物的抗炎活性稍强.结论:种子和幼苗提取物的甲酰化产物抗炎活性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形成,减少炎性渗出液中的MDA并提高过氧化氢酶活力实现的.幼苗提取物的甲酰化产物中的γ-亚麻酸甲酯是其抗炎活性较强的主要原因.
作者:郑维发;陈才法;李巍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