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玻璃体积血

罗燕

关键词:中医药, 辨证分型分期, 玻璃体积血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将玻璃体积血患者辨证分为4型,结合病程,按早、中、晚3个时期,分别选用不同的中药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主要观察视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94%.其中以外伤性、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疗效好,视网膜静脉阻塞次之,有反复出血史、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疗效较差.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显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创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微创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微创介入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其中46个病灶进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结果 介入治疗前造影增强超声显示46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早期抱球状、弥漫或轻度增强;治疗后病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有18个病灶有残存活性、21个病灶完全灭活、7个病灶与治疗前无变化,与终诊断比较,灵敏度为89%(25/28),特异度为100%(18/18),总符合率为93%(43/46),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高于常规彩超结果(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肿瘤内血流信号检测, 有助于确定介入治疗范围,是评价微创治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敬东;刘健;赵学友;袁顺娴;张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张彬副教授治疗小儿眼病的经验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同时小儿不知饥饱,饮食失宜,易伤及脾胃;有些小儿常见偏食、挑食等,食谱单调,致使营养缺乏,日久则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临床出现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之证.脾胃受损,则易致眼病.但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精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的过程较快,且病因比较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小儿眼病大多数也能获得痊愈.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张彬副教授治疗小儿眼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部分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贾海波;庞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护理

    自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其临床适应证已越来越广泛,可使许多隐藏在气管、支气管及肺内深部难以发现的疾病,在没有体表创伤的情况下得以诊断和治疗.但此项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对操作者和配合者要求很高,其熟练的护理操作和配合对预防并发症、提高检查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及给予良好的术中、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共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28例,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霍玉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12例鳃裂囊肿的诊治体会

    鳃裂囊肿及瘘管在临床上较为少见[1],容易造成误诊.先天性鳃裂囊肿及瘘管是头颈部的先天性疾病,系由鳃裂、鳃弓、鳃囊闭合不完全而引起,手术如不彻底,容易造成复发.2005年4月-2009年6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共收治鳃裂囊肿及瘘管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明;乔明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人眼外伤40例临床护理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疾病急症,吴昌凡等[1]统计眼科住院老年患者中眼外伤占6.78%~10.37%[1].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已由成年型向老年型年龄结构过渡[2],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在增加[3].随着计划生育,家庭结构规模发生了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老年性眼外伤应该引起重视.我院2006-2007年共收治老年人眼外伤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护理

    骨盆骨折大多是强大暴力挤压或直接撞击造成的,常合并尿道损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诊.多见于男性,尿道损伤的部位多见于尿道球部及膜部,临床常见引起创伤性休克和急性尿潴留,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1].我院2005-2008年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患者34例,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月华;高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26例

    2007年10月-2009年8月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丹毒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我院血管外科住院患者50例,均符合下肢急性丹毒诊断标准,严重者伴恶寒发热等症状,部分伴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5~70岁;单侧发病20例,双侧发病6例;有足癣病史者19例.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2~69岁;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6例;有足癣病史者18例.

    作者:施月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的护理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的总体发病率为40%~50%,而卒中后1个月是抑郁发病的高峰期,卒中后1 a内发生抑郁的患者中有一半是在卒中后1个月内发病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患者对早期康复与治疗的配合,病死率也高于无抑郁者,因此日益受到关注,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1].2008年1-7月,笔者采用公认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脑卒中住院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调查和评分.结果判断为脑卒中后抑郁者30例,对此,本护理组做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及配合药物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郭军教授分型论治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中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两种,其中以慢性前列腺炎为常见.35%~50%的男性在一生中某个时候会受前列腺炎影响[1].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复杂,治疗周期长,临床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郭军主任长期从事泌尿男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博采众长,结合现代西医对前列腺炎的研究成果,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体会颇多,临证中他将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分型为湿热瘀滞、肾虚挟瘀、气滞血瘀、寒凝肝脉4型,通过活血化瘀、滋阴潜火、交通心肾、利湿通淋等治法,用药巧妙,药到病除.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强;张振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玻璃体积血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将玻璃体积血患者辨证分为4型,结合病程,按早、中、晚3个时期,分别选用不同的中药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主要观察视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94%.其中以外伤性、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疗效好,视网膜静脉阻塞次之,有反复出血史、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疗效较差.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分期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显著.

    作者:罗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药八珍汤对TGF-β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八珍汤对TGF-β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取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加入TGF-β1制备成人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模型;实验共设对照组、PHA组、PHA+八珍汤组、PHA+TGF-β1组、PHA+TGF-β1+八珍汤组等5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71的表达和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TNF-β1的分泌等指标,以判定T淋巴细胞的功能状况.结果 与PHA+TGF-β1组比较,PHA+TGF-β1+八珍汤组的T淋巴细胞CD71表达有显著性增强(P<0.01);T淋巴细胞分泌TNF-β的能力明显恢复(P<0.01),但都未能恢复到TGF-β1抑制前的水平.结论 中药八珍汤对TGF-β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刘晓霞;刘红珍;霍忠超;陈育民;王雪玲;陈剑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胰腺炎胰腺损伤修复的价值

    慢性胰腺炎(CP)是目前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它是指由各种原因引发胰腺实质的节段性或弥漫性进展的慢性炎症,其缓慢发展的病变终可引起胰腺坏死、纤维化,腺泡和胰岛细胞萎缩消失,导致胰腺结构破坏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持续性胰腺腺泡细胞被结缔组织替代终导致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CP时弥漫性胰腺病变常可导致β细胞广泛破坏引起胰源性糖尿病;CP的增生性改变也是潜在的癌变基础,CP患者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5~15倍.迄今,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临床过程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各种治疗也仅限于CP的症状和并发症,而且治疗十分复杂和棘手,因此,此疾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CP治疗非常复杂,不同治疗手段各有利弊.

    作者:刘锐;刘洪斌;石钏;韩俊领;时玉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全组45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确诊为继发孔型ASD,均行介入治疗.结果 7例术中更换封堵器型号封堵成功;余38例均1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经3个月~1 a随访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满意,是治疗ASD的首选有效方法.

    作者:陶红;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青光眼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青光眼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是全球排名第二的致盲性眼疾.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全球因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总数的50%.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68%,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高,65岁以后为4%~7%.笔者现将近年来青光眼病变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霍双;董尚朴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议三阳明

    <伤寒论>以其缜密的思维逻辑,对疾病的病因病机、预后转归的认识、治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然而因历史的沿革、战乱的催踏,其原文、释义偏颇甚多.医家们力求其真,还其原意,努力探求,为后世以济人.本文只将<伤寒论>7版教材中179条中关于三阳明的论证作一浅析.

    作者:罗凤岩;李金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直肠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00年1月-2006年2月经肛门局部切除的并获得随访的62例低位直肠肿瘤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62例患者中,良性45例,恶性17例.腺瘤43例,腺癌15例,类癌1例,间质瘤1例及其他2例.肿瘤直径<3 cm 40例,有2例(5%)复发;肿瘤直径≥3 cm 22例,有6例(27%)复发.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腺癌病例中,13例T1期直肠腺癌,其中1例(8%)局部复发;2例为T2期直肠腺癌,均有局部复发.2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距肛缘2~10 cm,距肛缘≤5 cm 45例,其中有3例(7%)复发;>5 cm 17例,其中有5例(29%)复发.2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直肠肿瘤手术具有低并发症和肠道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治疗良性和早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局部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武治铭;步召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来氟米特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自拟益肾化瘀方配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15例,中药组予以自拟益肾化瘀方治疗,西药组予以来氟米特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来氟米特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益肾化瘀方治疗,观察3组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中药组80%,西药组71%,中西医结合组93%.各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均显著改善(P<0.01或0.05),中西医结合组更明显(P<0.05).结论 自拟益肾化瘀方配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近期降尿蛋白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作者:刘琨;蔡浙毅;沈冰;欧娇英;张骢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目的 总结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1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资料,通过栓塞治疗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使患者接受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10例动脉瘤栓塞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 a,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 破裂脑动脉瘤用GDC栓塞治疗疗效显著,但由于疾病的特点和新技术的应用,认真、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同样十分重要.

    作者:杨艳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3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32例(252眼)白内障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252眼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 d及1周视力≥0.5者,分别为83.73%及94.44%.主要并发症:后囊膜破裂8眼(3.17%),角膜水肿17眼(6.75%).结论 表面麻醉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作者:阙鹏志;李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前风险评估及护理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骨科患者越来越多,而老年骨科患者往往身患多种疾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和病死率都明显高于其他人群[1].因此,老年患者手术前风险评估和护理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我科通过实施正确完善的术前风险评估和护理,保障了手术的安全进行,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