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32例临床护理

薛冬梅

关键词:骨盆骨折, 严重合并症,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指导患者坚持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对骨盆骨折严重合并症患者,医护人员可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并辅以心理健康和康复训练指导,以求达到佳治疗效果.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11年2月我们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 100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对其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临床治愈3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7.2%.结论:对前列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使其配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正香;朱慧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路径化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焦虑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焦虑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焦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SAS评分>40分者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采用路径化健康教育能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及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焦虑症状.

    作者:朱蓓;魏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聘用护士职业压力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调查聘用护士职业压力原因、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两家医院257名临床聘用护士,采用工作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提出管理对策.结果:聘用护士认为工作压力大,待遇、专业地位低,工作没有成就感,继续深造的机会少.结论:职业压力因素造成的聘用护士不稳定性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减轻心理和工作负荷,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桂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充气式甲状腺手术肩垫和头圈的设计与应用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取的手术体位是头部后垂仰卧位,但如何放置正确的手术体位与选择合适的体位垫有关.为此,我们研究设计了一种充气式甲状腺手术肩垫和头圈,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宇;胡雪慧;段宝玲;孙巧惠;杜白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96例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症治疗,及时采取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术后给予积极治疗与护理.结果:本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9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子痫,有2例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给予积极的抢救护理有助于患者及时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孔庆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脏瓣膜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脏瓣膜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康复阶段Ⅰ期的97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Ⅱ期的2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已出院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瓣膜病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Ⅰ期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于Ⅱ期患者,根据Ⅱ期心脏康复治疗内容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心脏康复阶段Ⅰ期者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康复阶段Ⅱ期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脏瓣膜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小翠;于红静;梁慧心;顾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绩效考核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工作实际,制定绩效考核方案,自2011年1月实施,比较绩效考核前后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护理质量、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结果:绩效考核后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P<0.05),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明显少于实施前(P<0.01);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呼叫铃声、投诉明显减少,表扬、论文发表明显增多.结论:绩效考核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质量得到改进并稳步提升.

    作者:蔡秋香;唐明霞;张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化流程在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供应室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289包(8 993件)外来器械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将2011年1月~2012年11月的726包(23 591件)外来器械为观察组,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参照国家标准,优化准入接收、清洗、包装、灭菌等流程.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器械损失率、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外来器械和植入物是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优化各环节流程可提高供应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张满芬;黎彩银;汪爱梅;赵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高龄眼科疾病患者由于术前视力差,术后双眼包扎,更增加了跌倒及碰伤的危险性.2011年10~12月,我们对67例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微量泵98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微量泵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使用微量泵前进行心理干预,并做好宣教工作;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保证微量泵的正常工作.结果:本组患儿在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生微量泵使用障碍及意外,病情稳定,顺利过渡至普通病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小,治疗配合度差,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发挥主动作用,保证微量泵正常使用,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斐;周弋钿;刘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简易安全担架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患者外出检查时方便使用的简易安全担架.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20例符合试验条件的患者分别使用简易安全担架和普通担架,比较使用效果.结果:使用简易安全担架时患者舒适度、操作人员满意度及使用效果均明显高于使用普通担架(P<0.01).结论:简易安全担架用于需外出检查的患者,与使用普通担架相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节省护送人员数量,提高医护人员及陪护使用时的满意度.

    作者:王玉萍;庄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武汉市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武汉市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汉市49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评估,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SCL-90的各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护士的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1%~34.2%,常见的阳性症状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和敌对.结论:武汉市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女性差,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采取维护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措施.

    作者: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排班模式结合分层级使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两种排班模式结合分层级使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以护士长领导的层级管理模式,根据专业、工作量实行APN排班或TDN排班,合理调整人力资源,落实各岗位职责,减少交班次数,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实施整体的连续护理服务.同时加强管理、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及监督检查机制.结果:实施前后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满意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排班模式结合分层级使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医生、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作者:王芬;李燕晖;赵秋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静脉给药错误30起归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关键,而在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中,用药安全已成为突出的问题[1].在我国,临床静脉给药占全部用药的44.5%甚至更高,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给药错误和污染[2].药品从进入医院到正确地用于患者,要经过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和多种医务人员,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又缺乏核对和校正的机会,就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我们对我院(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1~12月护理人员无惩罚措施自愿上报的静脉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静脉给药错误发生原因及采取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静脉给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静脉给药安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兰;丁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飞秒激光辅助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10例护理配合

    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白斑、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的主要手段,而板层角膜移植由于其保留了患者的角膜内皮,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成为目前角膜移植的一大趋势[1].计算机控制的飞秒激光作为一种新型的眼科手术辅助仪器,能够更加安全、更加精确地钻切角膜植床和角膜植片,得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2,3].2012年7~9月,我们应用飞秒激光辅助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圆锥角膜患者1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迎;王海莹;宁娜;崔云;李素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娩过程中产妇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总结有效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顺产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产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提高产时护理质量,降低母婴危险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汤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实施VSD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14 d白细胞(WBC)、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及引流失败率、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 WBC、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14 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失败1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25±5)d;对照组愈合时间(35±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S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感染率、促进创面愈合及患肢康复.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胃癌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现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应用胃癌患者生存质量问卷QLQ-STO22量表对上海某三甲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胃癌且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在入院确定手术时(术前)和术后第7天分别进行1次评估,比较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及各维度得分.结果:终完成本次调查的患者共72例,与术前比较,术后生存质量总分明显提高(P<0.05);在疼痛、反流症状、进食受限、焦虑四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比术前生存质量总体有所降低,主要表现为疼痛、反流症状、进食受限、焦虑四个方面,故应加强相应的术后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方怡莹;王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围术期护理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对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71~88岁,平均80.6岁.合并冠心病46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16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致伤因素:跌倒57例,车祸5例.住院7~14 d,平均11.8 d.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58例,全麻4例.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化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模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行优质化护理模式,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优质化护理模式,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