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满芬;黎彩银;汪爱梅;赵爱华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脏瓣膜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心脏康复阶段Ⅰ期的97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Ⅱ期的2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已出院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将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瓣膜病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Ⅰ期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于Ⅱ期患者,根据Ⅱ期心脏康复治疗内容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心脏康复阶段Ⅰ期者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康复阶段Ⅱ期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心脏瓣膜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小翠;于红静;梁慧心;顾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外周静脉置管(PV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已公开发表的PICC与PV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主要以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纳入公开发表文献10篇,共752例患者,10篇文献均为Jadad评分低于2分的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PIC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PVC,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OR值为0.04,95%可信区间为0.01~0.10.结论:PICC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效果优于PVC,值得推广.
作者:王姝理;秦生年;汤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微量泵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使用微量泵前进行心理干预,并做好宣教工作;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保证微量泵的正常工作.结果:本组患儿在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生微量泵使用障碍及意外,病情稳定,顺利过渡至普通病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小,治疗配合度差,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发挥主动作用,保证微量泵正常使用,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斐;周弋钿;刘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出生的11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窒息原因为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妊娠并发症、羊水过少等,通过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循环、药物治疗等复苏抢救及护理.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保暖、通畅呼吸道、有效通气、建立有效循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均抢救成功,1周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给予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效通气、建立有效循环等措施是新生儿窒息抢救和护理成功的必要措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劳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垂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甚至外阴,称为脐带脱垂.脐带脱垂是产科急症之一,是极度危险的分娩并发症.脐带脱垂一旦发生,若脐带血循环阻断超过7~8 min,则胎死宫内[1].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对25例脐带脱垂产妇采取积极处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设计一种患者外出检查时方便使用的简易安全担架.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20例符合试验条件的患者分别使用简易安全担架和普通担架,比较使用效果.结果:使用简易安全担架时患者舒适度、操作人员满意度及使用效果均明显高于使用普通担架(P<0.01).结论:简易安全担架用于需外出检查的患者,与使用普通担架相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节省护送人员数量,提高医护人员及陪护使用时的满意度.
作者:王玉萍;庄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总结有效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顺产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产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提高产时护理质量,降低母婴危险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汤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3例TKA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护士按健康教育路径表落实系统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给予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护理,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锻炼指导、遵医行为监督等,并定期进行门诊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KA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能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
作者:杨毅华;钟红娟;邹粉珍;蒋小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护理学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2年6~7月在我市某医学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参加护理学继续教育培训班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尚停留在满足学分的阶段;现阶段深圳开展的护理学继续教育项目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在授课老师水平、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性和实用性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学员要求;学员对专业技能操作类的继续教育项目需求为广泛,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因为工学矛盾等原因,大量学员认为没有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项目,因此希望能够通过远程教育和函授形式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结论:深圳市现行的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为广大的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理论水平,今后应进一步改进学分制继续教育体系,创新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作者:何惠兰;夏俊杰;王昆;李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分别应用常规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固定.结果:改良固定法在活动度、舒适度、重新固定率、输液速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用固定法(P<0.01),而液体外渗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一步改良输液针头固定法更符合无菌原则,减少了重新固定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静言;付光新;陈群;郭世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工作实际,制定绩效考核方案,自2011年1月实施,比较绩效考核前后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护理质量、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结果:绩效考核后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P<0.05),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明显少于实施前(P<0.01);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呼叫铃声、投诉明显减少,表扬、论文发表明显增多.结论:绩效考核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质量得到改进并稳步提升.
作者:蔡秋香;唐明霞;张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58.2%(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度过术后不适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冯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级68名本科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中实施OSCE模式,考试结束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OSCE模式.结果:本组学生OSCE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为(77.62±8.75)分;学生对新的考核模式评价较好.结论:实施OSCE考核有利于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促进学生向临床角色转换,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吕利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对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71~88岁,平均80.6岁.合并冠心病46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16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致伤因素:跌倒57例,车祸5例.住院7~14 d,平均11.8 d.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58例,全麻4例.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产科分娩产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前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围产期全程产前访视与及时产后回访.结果:观察组血压升高3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以上、心率加快20%以上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产前紧张情绪缓解者和产后回访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S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产后1个月,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访视与及时产后回访可以显著降低产妇焦虑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保证了产妇的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韧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月~2011年2月我们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 100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对其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临床治愈3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7.2%.结论:对前列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使其配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正香;朱慧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实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200名护生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对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医院对实习安排不恰当、带教老师能力不足或教学态度问题、医院内护理人员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为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包括护生学习领悟能力差、上手困难、心理素质差、恐于承担责任等.结论:合理高效的护理教学能改善护理实习的效果,提高护生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黄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高龄眼科疾病患者由于术前视力差,术后双眼包扎,更增加了跌倒及碰伤的危险性.2011年10~12月,我们对67例高龄眼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5 d.结论:做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康复质量,节省医疗费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轮转护士焦虑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4名轮转护士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轮转护士得分为(36.35±11.3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值(P<0.01);其中中度焦虑发生率为17.8%,重度焦虑发生率为30.6%,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价值观和学历对得分影响大.结论:轮转护士焦虑发生率较高,管理者应采取相关措施帮助轮转护士树立正确价值观,并提供机会提升她们的学历.
作者:王艳;位娟;徐桂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