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张琴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水平,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 82名护理人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分.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护理人员的SCL-90各项目评分明显降低,与辅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理人员的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降低负性情绪及消极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药物渗漏处理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学发展的突飞猛进,新型化疗药物不断应用于三期临床,化疗作为肿瘤的治疗手段之一,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受市场经济的日益冲击,越来越多的医院、诊所也开展了肿瘤化疗的业务.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化疗药物渗漏后处理失败的患者.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们对43例化疗药物渗漏的肿瘤患者就诊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对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振环;肖海云;李风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回血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两种回血方法(基本方法和密闭回血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采用5次基本方法回血(对照组),然后5次透析都采用密闭回血法(观察组),观察两种方法回血过程中进入体内的生理盐水量、患者失血量、心率、血压.结果:观察组进入体内的生理盐水量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密闭回血法安全、有效,较基本方法操作简单、更符合无菌原则,减少了患者失血量,降低了交叉感染危险.

    作者:陈荣姣;韦红;李家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压疮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II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II期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敷料包扎等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软膏可以明显促进压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200例护理配合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灌洗术对保护尘肺患者的肺功能,维护其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2].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对200例尘肺病患者行全肺灌洗术,经精心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靖;梅正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留置胃管患儿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留置胃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护理方法,即改变置管材料、置管长度、固定胃管及注食时体位等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改变置管材料、置管长度、固定胃管及注食时的体位等方法,可减少不良反应,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李胜群;魏永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次性食品塑料袋在间断吸氧患者中的巧用

    临床工作中,氧疗患者因故中途暂停吸氧时,原包装袋常因保管不善而遗失,氧气管随意放置,患者再次吸氧时吸氧管前端有污染可能.自2010年5月起,我们对间断吸氧患者应用一次性食品塑料袋保护吸氧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64层螺旋CT获得可靠冠状动脉血管影像的应用.方法:183例患者在护理干预下行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利用64层螺旋CT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本组157例患者均一次检查成功,26例失败,其中9例未能屏住气,另17例扫描过程中心率未控制好,波动明显.失败者重新检查,获得较佳图像,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操作贯穿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的每一步,有效的护理干预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曾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按收治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将2010年1~6月674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7~12月778例急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运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急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科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投诉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医院急诊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罗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鼻胃镜检查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鼻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对78例老年患者行鼻胃镜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78例均顺利完成鼻胃镜检查,2例因鼻甲肥大而改经口腔检查;检查过程中6例感觉轻度恶心,1例鼻腔黏膜轻度损伤,均未出现明显的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度改变.结论:加强老年患者行鼻胃镜检查的护理是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条件.

    作者:董萍;张春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透析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贾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多巴胺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解后无色透明,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巴胺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不能纠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宝;叶严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席汉氏综合征合并垂体危象1例抢救与护理

    2011年5月,我院收治1例席汉氏综合征合并垂体危象患者,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20 d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昏、乏力,伴胸闷、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作者:王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弹力网状绷带帽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317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52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带绕头1周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拔针时患儿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拔针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帽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留置针意外脱出和患儿皮肤过敏,增加患儿舒适度与配合度,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菊香;娄湘平;彭赵;彭玉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社区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主动性社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指导.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头围、身长、体重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esell发育量表中动作能区、应物能区、应人能区和言语能区等发育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社区干预能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值得在社区开展.

    作者:陈冬玲;张锦桃;李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采用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及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提高MHD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王璋琳;王超虹;翟迪;韩春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交叉粘贴法在股静脉置管拔管中的应用

    股静脉位置固定,管腔粗,穿刺难度小,股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常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临时血管通路,能减少静脉反复穿刺.但血液透析置管管径较粗,血流量大,且尿毒症患者常合并凝血功能异常,个别患者在拔管后出现局部渗血、血肿或感染.我们将交叉粘贴固定法用于股静脉置管拔管,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玉环;张向辉;冷辉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肝素注入方法预防PICC继发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肝素注入方法预防PICC继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行PICC置管术并因病情需要输注3 L袋TNA液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55例,A组采用间断肝素注入PICC导管方法预防导管堵塞,B组采用持续小剂量肝素注入PICC导管方法预防导管堵塞,对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肝素注入PICC导管的方法是安全的,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晶晶;李凯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失败1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0年11月,我院对1例患者B超引导下应用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置管后次日PICC管堵塞导致液体无法输入,经多种处置无效后拔管.我们通过综合分析该病例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指征,对本例PICC置管失败原因进行探讨,为以后临床PICC置管提供技术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36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观察13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演变,探讨护理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病情稳定的意义.结果:本组显效52例,有效68例,无效16例.结论:加强护理对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病情稳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玉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科危重患者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内科危重患者腹泻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内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0例危重患者中发生腹泻80例,发生率为12.30%;其中肠道感染性腹泻22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0例,肠内营养性腹泻18例,机械通气性腹泻16例,胃肠动力药物相关性腹泻4例.结论:内科危重患者腹泻发生率较高,原因复杂,针对其发生原因采用预防性护理对策可减少腹泻发生,保障患者健康.

    作者:常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